首页 / 正文

第三场

时间 前场后片刻。

地点 严府。

人物 

严 喜 马 明(御史,边老生) 杨 顺(御史,二花脸) 路 楷

严世蕃 

沈青霞 歌伎 (四或八人)

〔幕开:台上已摆好席位,严喜坐在台口等候客人。〔马明、杨顺上。

马明 (念)严府开酒筵。

杨顺 (念)一醉两三天!

啊,马大人,未曾入府,我告诉你几句好话!

马明 大人请讲!

杨顺 想我杨顺,多蒙老函相收为义子,真是开市大吉,万事亨通。这作官的秘诀幺,一是多拜干爹,二是拚命搂钱。马大人,你要活泼一些,上司叫你奴才,你要高声答应;上司赏酒,就大碗地来喝,一饮而尽!

马 明 怎奈我不会饮酒!

杨顺 会也要喝,不会也要喝,才是正理!啊,严喜,我的好朋友,我来的可太早了幺?

严喜 不早不晚,正是时候!请吧,老函相的干儿,少丞相的义弟,我的杨大人!请吧!

杨顺 严喜,我的老朋友,你讲的好!好!好!哦,哈哈哈……

〔严喜引杨顺、马明入。

严喜 启禀少丞相:杨大人、马大人到。

严世蕃 (内)有请!

〔路楷引严世蕃上。

严世蕃 (唱西皮散板)

 严府摆下了消闲酒筵,消愁解闷酒当先。

美味珍馐歌女妖艳,

准能够打动那小穷官!(昂然入主座)

杨顺 杨顺参见义兄,请受大礼!

严世蕃 义弟少礼!

杨顺 见了干哥哥,又是少丞相,理当大礼参拜!(行礼)

马 明 参见严大人!

严世蕃 罢了,坐下!

马明

杨顺 谢座!

〔杨顺与路楷同坐一席,马明坐一席。

路楷 (看)怎幺沈青霞还不来呀?

严喜 我看看去!(出)

沈青霞 (内)走啊!(上,唱流水板)

来到了相府莫羞惭,

正人哪怕见奸官,

昂头阔步赴酒宴,

乘机会细端详那严世蕃!

严喜 哎呀,沈大人,你好大的架子,来晚啦!

沈青霞 就烦通禀一声!

严喜 随我进来。启禀少丞相:沈大人到。

严世蕃 嗯!

沈青霞 严大人,列位大人,这厢有礼!(坐马明旁)

严世蕃 列位大人,今日闲暇无事,特约列位前来饮酒取乐,必须开怀畅饮,杯杯要干,盏盏要尽!路大人,你来监酒,倘违酒令,罚他三大杯!

路楷 得令!来,先干这一大杯!

〔众饮。

严世蕃 好!严喜,斟上!再干这第二杯!

马明 (有难色,又不敢拒绝)严大人……

严世蕃 不要多言!干这一杯!传唤歌伎,前来歌舞!

严 喜 是!歌伎们走上!

〔四或八歌伎走上,行礼,舞蹈。马明已有醉意,离席,路楷推他,混在歌伎中,东摇西摆,严世蕃等大笑。沈青霞不忍睹,用力抑制怒气。舞蹈告一段落,歌伎结队急下。

严世蕃 马大人,再进一杯!

马明 大、大、大人,下官不、不善饮酒,不能再吃了!

路 楷 吃了吧!不吃要罚三大杯!

马明 吃不、不下去了!

严世蕃 (执杯离位,揪马明耳灌酒)我看你吃也不吃!哦,哈哈哈……(归位)

〔众大笑。沈青霞不语。

马明 (狼狈归席,伏桌上)吃、吃不下去了!

沈青霞 (怒形于色,持酒离席,唱)

 官职大小品位差,一样忠心报国家,

为什幺大官敢把小官耍,怒气难消我去灌他!

 严大人,马大人已醉,不能回敬。下官替他还敬一大杯!

严世蕃 我也尽兴了!

沈青霞 严大人岂可自违酒令?来,来,来,我先尽这一杯!(饮,又斟满)这一杯幺是大人的!

严世蕃 我赐你酒筵,休得放肆!

沈青霞 官大官小俱是朝廷恩赐,说我放肆,你就不该戏耍马大人!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马大人怎样喝的,我也怎样回敬!(灌严世蕃酒,摔杯)告辞!

严世蕃 回来!

沈青霞 有何话讲?

严世蕃 沈青霞!你可知我严府的厉害?

沈青露 岂有不知之理!你父子谗害忠良,引用奸佞,恃宠贪权,罪恶如山。我要把这欺君误国之罪,奏明圣上!你有何话讲,请到天子面前与我对质!(唱)

我有忠心你有权,正人原不怕高官,

你我朝中去相见,

谁是谁非质青天!(下)

严世蕃 反了哇,反了!(唱)

好一个大胆小狗官,

揪着耳朵灌我严世蕃,忙传校尉将他赶……

路楷 且慢!

严世蕃 啊?(唱)

路楷如何把我拦?

路楷 请大人息怒,听卑官一言。

严世蕃 有话快讲!

路楷 大人若派校尉捉拿沈青霞,他乃一名士,又是邹应龙、冯丹雪等的一党,恐有不便!

严世蕃 依你之见?

路楷 明争不如暗斗,等他参奏之后,我反奏一本,定他个诽谤大臣、沽名钓誉之罪,在朝廷上重责一百,然后发往边疆为民,永不叙用,岂不削减了一个对头?

严世蕃 发往边疆,尚难解我心头之恨!

路楷 现今宣府都督出缺,大人为何不派个心腹之人接任,把沈青霞发到那里,相机杀掉,人不知鬼不觉,岂不甚好?

杨顺 义兄啊,就派小弟去镇守宣府,必把沈青霞的人头送来献礼!

路楷 严大人,若派下官与杨大人同往,必能助他一臂之力,结果那沈青霞!

严世蕃 待我与老丞相商议,派你二人前去。

杨顺 义兄啊,你是我的重生父母!(叩谢)

路 楷 是下官再造爹娘!(叩谢)

杨顺 到了任所,我每月必奉上千两黄金!

路楷 下官也必有孝敬!

严世蕃 路大人,你早些打点本章,参奏沈青霞!

路 楷 遵命!

严世蕃 嘿!刚才之事真是从何说起!

严喜 少丞相,这个醉鬼怎办?(指马明——仍伏案睡)

严世蕃 将他轰了出去!(下)

严喜 (推马明出去)滚你妈的吧!(下)

〔幕闭。

猜你喜欢
  晁公武·唐圭璋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沈禧·隋树森
  崔府君断寃家债主·臧懋循
  四集卷八十八·乾隆
  卷四·梅鼎祚
  卷二十九·沈德潜
  卷四·乾隆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卷二百十·佚名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五·康熙
  卷十一·陈衍
  提要·
  章谦亨词作鉴赏·佚名
  西村诗集巻上·朱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十一·郑方坤

    ○羽士 缁流张湛控鹤仙人名属仁乃天台元虚老君华真仙师第七子也尝驾鹤至武夷时魏王子骞与张湛等祷雨龙潭而仙人适至骞等具恳遂获甘霖湛因献诗曰武夷山上武夷君白马垂鞭入紫云空里只闻三奠酒龙潭波上雨纷纷属仁见子骞

  • 三集卷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古今体一百十五首【庚辰七】孟秋万夀山即景襍咏四首西风一夜枕边吹万夀平明步辇移借问便宜是何事秋来快霁屡吟诗蝉声欲让蛩声亮云气全消风气凉育物对时察上下讵

  • 國語卷第三·韦昭

      周語下   1 柯陵之會〔一〕,單襄公見晉厲公視遠步高〔二〕。晉郤錡見其語犯〔三〕。郤犨見,其語迂〔四〕。郤至見,其語伐〔五〕。齊國佐見,其語盡〔六〕。魯成公見,言及晉難及郤犨之譖〔七〕。   〔一〕 柯陵,鄭西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六·佚名

    嘉靖十六年正月辛巳朔 上御奉天殿受文武百官朝贺 昭圣皇太后 章圣皇太后及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是日赐百官节钱钞 时河南宗室岁录五十六万余石自正德五年以来积逋至二百四十余万诸宗室窘甚群聚呼噪有司莫能给于是巡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正统十二年十一月己丑朔钦天监进正统十三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亲王文武百官颁行天下○命故中军带俸都督同知钱贵子钦为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巡按江西监察御史芮钊奏赣州瑞金县六月淫雨县市水深丈余仓库钱粮俱被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万历七年五月乙巳朔升兵部职方司员外王筵为四川佥事升太常寺少卿乌昇为南京右通政升太仆寺少卿王缉巡抚贵州○丙午以撰进雝肃箴赐元辅张居正白金五十两彩叚四表里次辅张四维申时行各三十两二表里○浙江抚按李世达等奏

  • 卷之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佚名

    一一一七 谕将各乐章按语与《旋宫图》俱附入《律吕正义后编》并补入四库书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初五日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初五日奉旨:前因乐部所用乐章,仅以五、六、工、尺、上为音,问以宫、商、角、征、羽,茫然不知为何事,因命

  • 第24章 撤出南京跑到武汉·冯玉祥

    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离着南京近了,唐生智首先将南京城外的许多房子烧掉了,为了免得被敌人利用。结果敌人来了,队伍全都垮了,有的军队投降日本。不到三天,日本鬼子把中国投降的军人枪决了七万多人,那就不要说各界的人民了!受日

  • 尹昌隆传·张廷玉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年间,进士及第。被授予修撰,后改任监察御史。惠帝刚即位时,出来视朝较晚,昌隆上疏劝谏道:“高皇帝鸡鸣而起,黎明即上朝,太阳没出已经接见百官了,所以能够百务振兴,天下平安。陛下继承大业,应该继承祖宗

  • 卷二百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法令宋孝宗时赵汝愚缴论张时中狱事状曰臣窃谓朝廷之法画而不变者也法当轻则从轻法当重则从重有司惟知奉法而已法之外非

  • 卷一·夏僎

    尚书详解卷一宋 夏僎 撰虞书尧典陈少南谓尧舜禹汤先儒或以为名或以为諡其説皆无据观大禹谟序言作大禹臯陶谟益稷则臯陶益稷皆名也观师锡帝曰虞舜帝亦曰格汝舜又曰来禹又曰咨禹曰弃曰臯陶曰咨垂曰咨益例以名命之则舜

  • 十、居室与庭园·林语堂

    中国建筑的要领,前面"建筑"的一节中已略有所论列。至中国式的居室与庭园,示人以更奥妙的神态,值得特别加以注意。这个与自然相调和的原则,更进一步,因为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居室与庭园不当作两个分立的个体,却视为整个

  • 卷二十·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二十      婺源江永撰喪服變除    凶禮三補疾病男女改服【為賓客來問病赤朝服也庶人深衣 喪大記】 養有疾者不喪服遂以主其喪【不喪服求生主吉惡其凶

  • 佛法大系·太虚

      一 人天乘 二 小乘法 三 大乘法  古今诸德判释如来一代时教,或一或二,或五或十,种种数目不一而足,今总括之分为大小二乘与人天乘。而此人天乘法,全系大小乘之出世阶梯,或大小乘之化他方便;故佛法之根本唯大小

  •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八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八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梵行品之第五尔时世尊在双树间。见阿阇世闷绝躄地。即告大众。我今当为是王。住世至无量劫不入涅槃。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当为无量众生不入涅槃。何故独

  •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王冰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唐太仆令王冰编注,北宋林亿等奉敕校正。原本为二十四卷,或作十二卷,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刊本数十种。《正统道藏》本分作五十卷,收入太玄部。按《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之医家经典,约成书于秦汉之际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佚名

    梵名Mu^la -sarva^stiva^da-vinaya 。凡五十卷。属小乘律部经典。唐朝武后长安三年(703)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佛陀入灭后三百年初期,由小乘佛教上座部系统分出之(根本)说一切有部所整编而成,系规定戒律之典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