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无忧第四
凡十一章
仲尼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脩。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仲尼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善。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仲尼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子思问于仲尼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仲尼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区。推数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孟轲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异地则皆然。
子上请所习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岐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气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
县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见子产时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也。吾未喻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女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其故何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德。季孙曰。善。县子曰。其然。
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与使者宴。遂为复书。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使者。既授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子思曰。吾子堂上南面立。授臣书而不送。何也。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之。宾也。
子思贫居。其友有馈之粟者。受一车焉。或献樽酒束脩。子思弗为当也。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脯。是辞少而取多也。于义则无名。于分则不全。而子行之。何也。子思曰。然。伋不幸而贫于财。至于困乏。将恐绝先人之祀。夫所以受粟。为周乏也。酒脯。所以饮宴也。方乏于食。而乃饮宴。非义也。吾岂以为分哉。度义而行也。或者担其酒脯以归。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里。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白狐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如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费子阳谓子思曰。吾念周室将灭。泣涕不可禁也。子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能以知知可知。而不能以知知未可知。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忧世不治。而泣涕不禁。是忧河水之浊而泣清之也。其为无益莫大焉。故微子去殷。纪季入齐。良知时也。唯能不忧世之乱而患身之不治者。可与言道矣。
猜你喜欢 霸形第二十二·管仲 景公病水梦与日斗晏子教占梦者以对第六·晏婴 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黎靖德 卷十九·程公说 目录·叶酉 卷首第二·秦蕙田 卷四· 卷十二·吕祖谦 提要·王天与 卷一 治家·司马光 卷三十二·道世 三世因果·太虚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卷下·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二·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二·法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