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外篇无忧第四

凡十一章

仲尼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脩。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仲尼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善。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仲尼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子思问于仲尼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仲尼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区。推数究理。不以物疑。周其所察。圣人难诸。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寇退。曾子反。左右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寇退则反。殆于不可。沈犹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从先生者七十人。未有与焉。子思居于卫。有齐寇。或曰。寇至。盍去诸。子思曰。如伋去。君谁与守。孟轲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异地则皆然。

子上请所习于子思。子思曰。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

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岐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故顺气而呼。声不加疾而闻者众。登丘而招。臂不加长而见者远。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

县子问子思曰。吾闻同声者相求。同志者相好。子之先君见子产时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夫子圣人。是谓圣道事仁爱也。吾未喻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答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女舍珠瑱。巷哭三月。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其故何哉。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则死。故民皆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德。季孙曰。善。县子曰。其然。

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然后与使者宴。遂为复书。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使者。既授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子思曰。吾子堂上南面立。授臣书而不送。何也。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之。宾也。

子思贫居。其友有馈之粟者。受一车焉。或献樽酒束脩。子思弗为当也。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脯。是辞少而取多也。于义则无名。于分则不全。而子行之。何也。子思曰。然。伋不幸而贫于财。至于困乏。将恐绝先人之祀。夫所以受粟。为周乏也。酒脯。所以饮宴也。方乏于食。而乃饮宴。非义也。吾岂以为分哉。度义而行也。或者担其酒脯以归。

子思居于卫。缊袍无里。二旬而九食。田子方闻之。使人遗白狐之裘。恐其不受。因谓之曰。吾假人。遂忘之。吾与人也。如弃之。子思辞而不受。子方曰。我有子无。何故不受。子思曰。伋闻之。妄与如弃。物于沟壑。伋虽贫也。不忍以身为沟壑。是以不敢当也。

费子阳谓子思曰。吾念周室将灭。泣涕不可禁也。子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能以知知可知。而不能以知知未可知。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忧世不治。而泣涕不禁。是忧河水之浊而泣清之也。其为无益莫大焉。故微子去殷。纪季入齐。良知时也。唯能不忧世之乱而患身之不治者。可与言道矣。

猜你喜欢
  霸形第二十二·管仲
  景公病水梦与日斗晏子教占梦者以对第六·晏婴
  卷一百二十七 本朝一·黎靖德
  卷十九·程公说
  目录·叶酉
  卷首第二·秦蕙田
  卷四·
  卷十二·吕祖谦
  提要·王天与
  卷一 治家·司马光
  卷三十二·道世
  三世因果·太虚
  佛说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卷下·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二·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二·法云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486_1 【越女词】鲍溶   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忽惊春心晓,不敢思君子。   君子纵我思,宁来浣溪里。   卷486_2 【弄玉词二首】鲍溶   素女结念飞天行,白玉参差凤凰声,天仙借女双翅猛。   五灯绕

  • ◆周御史驰(如是翁集)·顾嗣立

    驰字景远,聊城人。有文名,尤工书法,自号如是翁。历官南台监察御史,时分治过浙省,日与朋友往复,其书吏不乐,似有举刺之意,大书壁上曰:御史某日访某人,某日某人来访御史。驰忽见,呼谓曰:我尝又访某人,汝乃失记,何也?第补书之。吏赧然而

  • 东观集卷七·魏野

    宋 魏野 撰同润师宿三门开化院二首白莲社主碧溪人同宿三门寺里云四面涛声秋更怒并床犹恐话难闻瘦笻轻锡共擕游砥柱峰前宿寺楼各有溪居嬾归去经旬不是两相留寄题洪州华林胡氏书斋江僧昨日到茅斋曾向华林挂锡来因说故

  • 嵗时杂咏巻二十八·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中元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唐徳宗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法筵防早秋驾言访禅扄甞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七江匪吾寳万行先求成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金风扇微凉逺烟凝翠晶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

  • 卷八·李斗

    ◎城西录影园在湖中长屿上,古渡禅林之北,旁为郑氏忠义两先生祠,祠祀郑超宗、赞可二公。园为超宗所建,园之以影名者,董其昌以园之柳影、水影、山影而名之也。公童时,其母梦至一处,见造园,问谁氏,曰:“而仲子也。”比长

  • 第四二告示光绪六年三月十二日一一二○五-一二·佚名

    新竹知县李,对郊铺等告示:雇倩挑货,务由挑夫首办理(附挑夫首议立章程)前衔〔即补清军府、摄理新竹县正堂李〕为出示晓谕归办事。(云云,照前稿叙至)据此,除准充给发谕戳外,合行出示。为此示,仰该郊铺及自爨店

  • 卷六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五 【起癸丑唐玄宗开元元年 止乙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凡四十三年 表例说 见第二十一及二十二二十三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五>

  • 卷三十八·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十八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高五王传第八 高皇帝八男吕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薄姬生孝文帝戚夫人生赵隐王如意赵姬生淮南厉

  • 王惟俭传·张廷玉

    王惟俭,字损中,祥符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潍县知县,后升为兵部职方主事。三十年春,辽东总兵官马林因得罪了朝廷派去的税使高淮而被逮捕,兵部尚书田乐营救,皇帝大怒,田乐被流放,惟俭也被牵连削职归家。他在家中住了二

  • 一一、邓析考·钱穆

    《吕氏春秋 离谓篇》:&ldquo;郑国多相县以书者,子产令无县书,邓析致之。子产令无致书,邓析倚之。令无穷,则邓析应之亦无穷。&rdquo;又曰:&ldquo;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

  • 胡宪生·周诒春

    胡宪生 字宪生。年二十七岁。生于江苏无锡。父雨人。本籍住址。江苏无锡堰桥。未婚。初学于东吴大学。南洋公学。及京师译学馆。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康奈尔大学。习森林科。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五年。得

  • 卷二十八·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二十八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丧礼第十二之三厥明灭燎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綪绞紟衾二君襚祭服散衣庶隧凡三十称紟不在算不必尽用注曰紟单被也衾二者始死敛衾今又复

  • 论语卷三·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O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

  • 佛说四十二章经·佚名

      佛者梵语。佛陀。此云为觉。盖觉悟之义也。觉有三义。一者自觉胜凡夫。凡夫汨没生死无暂觉者故。二者佛能觉他。胜声闻缘觉二乘人。不能觉他故。三者觉行圆满。胜诸菩萨。为菩萨虽行二利行未满。故至佛果位。三觉

  • 中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八)业相应品师子经第八(初一日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鞞舍离。在猕猴水边高楼台观。尔时。众多鞞舍离丽掣集在听堂。数称叹佛。数称叹法及比丘众。彼时。尼干弟子师子大臣亦在众中。是时

  • 自鸣集·章甫

    诗文别集。南宋章甫(约1182年前后在世)撰。六卷。甫(《贵耳集》作张甫),字冠之, 自号易足居士,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徙居真州。少从张孝祥学,豪放飘荡,不受拘覊,举秀才,与陆游、吕祖谦、韩元吉等相交游。有《孟子解义

  • 医验随笔·沈奉江

    方书所载之因症脉治有定,而临床诊治则变幻无定。是故医生于精研方书之外,尤当熟玩 医案,庶几神明变化,活法在人,不为疾病所困矣。本书系无锡中医友谊会理事沈奉江先生口 述,门人周逢儒君笔记。案虽不多,而诊断之精确,

  • 劫余小记·臧谷

    清臧谷著。抄本。记作者在咸丰三年(1853)至八年间太平军三次攻克扬州时的见闻,对太平军初入扬州的政策制度记载颇详。收入《太平天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