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雲初分三昧健度第二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摩诃萨言:甚奇世尊,如来正觉不可思议。今说此经令无量众生发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经境界不可思议。乃为一切无量众生现大神通雨诸宝味。众生闻得遇无上甘露法雨。是故如来不可思议。是经境界亦不可思议。一切众生成大功德乃得值众生业报不可思议。世尊,今日众生所受快乐如第三禅。形貌瑰玮如天无别。如来今日说经藏。即是众生无尽之藏。降大法雨。所谓如来常住不变三昧总持。所言雲者,谓诸菩萨诃萨也。震大雷者,谓破烦恼诸结业等。电光明者,谓诸众生皆有佛性。声者,谓诸菩萨众生故。说有为法无常无乐无我无净。雹者,谓八圣道分。能坏一切诸结烦恼。又有雹者所谓此经能坏声闻辟支佛心。是即名为雨大法。雨充饱众生饥虚渴乏。所谓如来常住不变是名甘雨。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解如是法雨。善男子,若诸菩萨欲雨法雨润一切。当受是经修行读诵书写供养解说其义。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是经典不可思议中有脱住入宝藏。神足法王四百三昧。我今当说。善男子,此经复有诸佛菩萨深猛大海眼目三若有菩萨成就具足是三昧者,得具菩萨多闻大海多闻宝藏。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疑言无碍者,所谓身得无碍遍生诸佛净妙世界。又无碍者,得宿命智。为诸众生转於五有。无碍者,不贪著业而得果报。又无碍者,若一见佛心生欢喜,则於後世得端严身众所爱身无贪身无恶身。大身上族身大富身。眷属不坏身不破坏身。不退身不灭身。所修行愿念喜业。悉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惭愧破诸憍慢。勤修精进慈悲喜舍。空无相愿以熏其又无碍者,愿生他土即得往生。诸邪异见所不能坏。其所乐说句义无荆若天若魔梵沙门罗门。不能惑乱令其心动。虽读外典心无贪著。不贪天龙夜叉等身。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那罗摩睺罗伽身。又不贪著房舍卧具衣服饮食。天魔波旬不得其便。所行善法终不中忘。所言说人所敬受。其心弘旷犹如大海。所有智慧亦复如是,具足圆满犹如盛月。能坏黑闇日如灯。不可捉持如虚空性。不著世间如华处水。於一切有心无贪著。能坏法界犹如金刚持诸法界如须弥山。其性清净如琉璃宝。得如来戒慧心念明。性力幻化不动不祝善男子是经复有第一甚深解脱宝幢三昧。若有菩萨具是三昧,则得名为多闻大海多闻宝藏心无疑乃至幻化不动不祝善男子,此经复有净智甚深法门三昧。若有菩萨能具足者,则得名为闻大海多闻宝藏心无疑碍。乃至幻化不动不祝善男子,此经复有佛根香象王解脱三昧。楞严三昧。勇力三昧。勇胜三昧。健勇三昧。好香三昧。正光三昧。无我光三昧。甚深行三昧。行深解脱三昧。行力解脱三昧。一切法行三昧。恒河沙等行三昧。一切解脱三昧。切三昧王三昧。正上三昧。大海潮三昧。本解脱三昧。坏魔亿众三昧。住戒电光三昧。火三昧。无尽意王三昧。雲尽意三昧。海王神足三昧。大高意三昧。种子三昧。住大海三昧无碍三昧。无碍戒三昧。高解脱三昧。因缘意三昧。业作三昧。健行王三昧。大力三昧甚琉璃王三昧。须弥山三昧。师子吼三昧。甘露味三昧。庄严三昧。火光三昧。莲华光三昧国土喜三昧。一切身三昧。动大海王三昧动大地王三昧。一切三昧母三昧。坏一切女身三师子行王三昧。圆王三昧。细行三昧。鼓声微妙三昧。增长三昧。断有三昧。流三昧。广三昧。变化三昧。光明三昧。坏闇三昧。大海智慧三昧。赞叹三昧。大赞叹三昧时三昧大三昧。现在解脱三昧。合散三昧。分陀利华三昧。轻三昧。大乐三昧。虚空三昧。解脱身昧。断语三昧。断声三昧。无爱三昧。无胜三昧。一切三昧。鬘三昧。龙王三昧。风三昧风行王三昧。无边三昧。无色三昧。无边色三昧。法意三昧。微妙香三昧。身意三昧。首严三昧。坏恶三昧。莲华意三昧。大力翅三昧。坏无明三昧。菩提树三昧。宝命命三昧。力命三昧。日光三昧。月光三昧。大海门三昧。一切法界三昧。结使根三昧。戒雨三昧。雲三昧。菴罗果三昧。菴罗华三昧。净三昧。水三昧。蠡三昧。时三昧。时王三昧。众三无身三昧。界三昧。善界三昧。地三昧。地神足三昧。水等三昧。青莲华三昧。甘露味三无系三昧。鸳鸯三昧。车轮三昧。转轮圣王三昧。不动三昧。不轻三昧。不长三昧。怜愍昧。净意三昧。一切功德意三昧。伊罗钵罗三昧。无疑解脱三昧。风神足王三昧。无量幢昧。虚空界三昧。无彗星三昧。光宝三昧。雹时三昧。童子三昧。王子三昧。断毒三昧。灯三昧。国土王三昧。施世界三昧。法贵德三昧。法力三昧。上华三昧。喜三昧。大喜三知大力三昧。镇头迦果三昧。精进三昧。称三昧。白鹅王三昧。身光三昧。无尽力三昧。尽力解脱三昧。增长名三昧。端正三昧。能破坏三昧。摩楼迦华三昧。善行王三昧。善光昧。宝地三昧。白三昧。白种三昧。净行意三昧。爱光三昧。虚空心三昧。天冠三昧。转圣王冠三昧。念菩萨三昧。护意三昧。护甚深三昧。力乘三昧。力乘光三昧。力士三昧。士精进三昧。阎浮国三昧。错鱼三昧。蟒蛇三昧。境界王三昧。净境界三昧。使心三昧。青三昧。有德意三昧。大青三昧。大海色三昧。大安三昧。旬三昧。无旬三昧。金刚三昧。世尊目三昧。须弥山王三昧。雪山王三昧世尊现行三昧。胜三昧。莲华三昧。拘勿华三昧。月藏三昧。月乐藏三昧。华敷三昧。地鬘三昧。现在念世尊王三昧。胜住三昧。住三昧。善行三昧。大海三昧。一切入平等三昧。入一切疑三昧。大药三昧。大药力三昧甘露药王三昧。大药力三昧。大药王三昧。大冷三昧。大海三昧。大冷王三昧。无冷无热昧。安三昧。安力三昧。一乘三昧。三乘三昧。释彗星三昧。有德三昧。宝圆王三昧。无色三昧。定华三昧。六入真净三昧。大界三昧。能坏欲界三昧。婴珞三昧。金色三昧。爱三昧。智圆王三昧。智子三昧。分陀利华三昧。日光王三昧。月爱三昧。光王三昧。光王三昧。净光王三昧。光藏三昧。青光三昧。时光三昧。断闇三昧。光潮三昧。箭光三昧一切善根三昧。婆罗那香象王三昧。未生恶王三昧。调柔三昧。能坏憍慢三昧。妙德三昧妙声三昧。贪味三昧。圆地王三昧。神通王三昧。神通根三昧。转轮圣王幡三昧。转轮圣幢三昧。师子头三昧。日神通三昧。法护三昧。广三昧。知业神通王三昧。高三昧。无上昧。灯王三昧。舍宅三昧。多喜三昧。初地三昧。戒地三昧。大海喜王三昧。大海慈王三大海悲王三昧。大海舍王三昧。忍辱王三昧。忍辱力界王三昧。神通至心三昧。八解脱门昧。法界毕竟三昧。无界三昧。无性三昧。大田种子三昧。智池三昧。海三昧。海力三昧佛眼三昧。佛门三昧。智行三昧。佛面三昧。一切亲三昧。一切福德王三昧。虚空藏三昧虚空幻三昧。佛幻三昧。恶性三昧。治毒三昧。眠三昧。觉三昧。梦三昧。得三昧。神通三昧。无我神通三昧。胜见三昧。胜喜三昧。随世三昧。佛面住三昧。正见三昧。一切微三昧。语无碍三昧。净三昧。身光三昧。身灯三昧。不痴三昧。不狂三昧。一切胜光三昧水意三昧。漂三昧。水沫三昧。无胜三昧。无胜智三昧。无胜身三昧。精进三昧。恒河沙胜王三昧。知见圆光王三昧。断畜生三昧。愿生畜生有三昧。畜生神通三昧。乐畜生三昧不染畜生业三昧。入地狱三昧。喜地狱三昧。不染地狱业三昧。不染地狱业行神通王三昧安乐行体三昧。有德河三昧。有德海三昧。净河三昧。净行功德三昧。福德三昧。福德青昧。净福德闻三昧。有德梦三昧。赞叹三昧。有德梦得三昧。有德梦行三昧。正有德三昧正有德王三昧。净增长三昧。智雨三昧。风同行三昧。吉三昧。吉庄严三昧。吉神通三昧吉神通王三昧。无戒三昧。杂色三昧。受戒三昧。赞戒三昧。戒实三昧。智灯三昧。得戒三昧。常戒三昧。常戒入藏见三昧。心三昧。心王三昧。常戒喜三昧。常乐戒三昧。戒珞三昧。戒天冠三昧。戒具足三昧。戒鬘三昧。戒香三昧。戒华三昧。戒涂末香三昧。戒通王三昧。一切昧三昧。一切华三昧。一切香醉三昧。断一切虚空三昧。受安乐三昧。断切世法王三昧。常三昧。恒三昧。不变三昧。地三昧。无刺地三昧。无石沙三昧。地等三大雲琉璃王三昧。声鼓三昧。大雲电三昧。大雲瀑水王三昧。大雲水藏三昧。大雲水鬘三大雲安水三昧。大雲水凝三昧。大雲智海三昧。大雲胜力三昧。大雲水光持王三昧。大雲潮海三昧。大雲海种三昧。大雲不动水三昧。大雲水不动神通王三昧。大雲端正王三昧。雲一味三昧。大雲一乘三昧。大雲安水流三昧。大雲多水三昧。大雲冷水三昧。大雲不冷热神通王三昧。大雲月王三昧。大雲有德三昧。大雲初力三昧。大雲渴三昧。大雲乐三昧大雲水行王三昧。大雲虚空行三昧。大雲水宝三昧。大雲喜三昧。大雲宝种三昧。大雲护昧。大雲水净王三昧。大雲水归依印三昧。大雲法印三昧。大雲水净光三昧。大雲大水藏三昧。大雲水定三昧。大雲莲华三昧。大雲水界三昧。大雲水等三昧。大雲夜行三昧。大水清三昧。大雲海无尽意三昧。大雲放光三昧。大雲藏三昧。大雲水聚三昧。大雲水柱三大雲师子王三昧。大雲乐三昧。大雲净三昧。大雲贪三昧。大雲幢三昧。大雲甚深三昧。雲雷三昧。大雲增长水三昧。大雲药王三昧。大雲醉味三昧。大雲师子行三昧。大雲大香王三昧。大雲安乐三昧。大雲风三昧。大雲水行不动三昧。大雲无畏三昧。大雲水顺三昧大雲无尽意三昧。大雲漏难数三昧。大雲雷大力三昧。大雲水喜三昧。大雲海水圆三昧。雲水幡三昧。大雲甘露雨三昧。大雲栴檀凉三昧。大雲吉三昧。大雲毕竟三昧。大雲无终三昧。大雲罗网三昧。大雲宝雨三昧。大雲秘密三昧。大雲彗星三昧。大雲意密三昧。大雲大动三昧。大雲灭三昧。大雲微妙音三昧。大雲恒河沙等三昧。大雲水健三昧。大雲鹅三昧。大雲水行三昧。大雲命三昧。大雲狂王三昧。大雲诳三昧。大雲首楞严三昧。大雲王三昧。大雲拍树三昧。大雲无尽雲三昧。大雲一切等三昧。大雲一切雨三昧。大雲一切合三昧。大雲菴罗树果三昧。大雲山埠三昧。大雲坚鞕三昧。大雲密行三昧。大雲密实昧。大雲鹅王行三昧。大雲不可思议三昧。大雲入住神通王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萨具足是诸三昧门,则得菩萨多闻大海多闻宝藏。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疑碍。终不堕落於恶道。不生边地得宿命智。造生死业乐於生死。常得值遇佛法僧宝。乃至梦中亦不舍离。端正身人所爱身。无贪身无恶身大身种姓身。眷属和乐不可沮坏。不退不灭不堕不没。其修行深心念慧。悉皆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惭愧力断除憍慢。勤修精进慈悲喜舍。无相愿以熏其心。愿生净土即得往生。众邪异见所不能坏。说法次第句义不断。虽读外典不贪著。终不愿求天身龙身夜叉乃至转轮王身。亦不造作生死行业。不求世间供养恭敬。持正法魔不得便。见持法者深生恭敬所得智慧犹如大海。不增不减如月盛满。除众闇冥如如灯。不受烦恼犹如虚空。烦恼不染如华处水。住无所住如空无别。破散诸法如真金刚。一切法犹如雪山。定知如来常不变易。其智清净如琉璃宝。得如来戒势力大海。其心慈哀愍众生。不动不转如帝释幢。坏诸恶法得上妙味,犹如美妙迦陀迦果。随顺世法无所违逆善男子,是则名为初三昧门。善男子,若有成就具足如是四百三昧。当知是人善护法藏。时众中有一天子名曰净密。与万八千诸天子俱来至佛所。头面作礼合掌恭敬。雨天华香幢伎乐。以供养佛。右绕三匝。即说赞曰:

如来不思议,法僧亦复然。

我见三昧雨,如世睹甘露。

猜你喜欢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一·佚名
  卷五·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六卷·宝亮
  卷一·佚名
  瑜伽论记卷第七(之上)(论本第二十七至第二十八)·遁伦
  父子合集经卷第十七·佚名
  佛说耶只经·佚名
  卷第二十五·佚名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禾山超宗方禅师语录·超宗慧方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自融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六卷·蕴闻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义净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七卷·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出 三臣谪戍·王世贞

    〔小生扮锦衣卫指挥上〕〔蝶恋花〕钟动长阳鸡报晓。朝政惊心。睡起衣顚倒。碌碌功名人自老。渐看绿鬓都苍了。尘世犹如风偃草。骨鲠丹心。几个人知道。昨上封书名表表。天涯又贬云山杳。下官锦衣都指挥使朱希孝是也

  • 卷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九越王楼歌【洙曰越王太宗之子贞也中宗时为绵州刺史尝创楼于江濵鹤曰按新旧史越王贞未尝刺绵州且显庆亦非中宗年号乃高宗年号今详诗末君王旧迹之句意是中宗或睿宗曾受此封及刺此州盖

  • 第九歌 一网重来一网轻·刘半农

    (渔歌)一网重来一网轻, 一网里鲜鱼十八斤。 一网里空来鲂鱼此垃圾也呒不, 只有空网里落水冷冷冷鲂鱼此,一种肉薄而无味之小鱼 垃圾,言水中杂物。一网重来一网轻, 一网里鲜鱼十八斤。 鱼娘来仔末鱼儿苦, 鱼儿来仔末鱼娘也伤心!

  • 列传第四十七·魏徵

    ○南蛮 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狼,曰俚,曰獠,曰頠,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浸以微弱,稍属于中国,皆列为郡县,同之齐人,不复详载。大业中,南荒朝贡者十余国,其事迹多湮灭而无闻。今所存录,四

  •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张廷玉

        满朝荐 江秉谦 侯震旸 王允成   满朝荐,字震东,麻阳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咸宁知县,有廉能声。税监梁永纵其下劫诸生橐,朝荐捕治之。永怒,劾其擅刑税役,诏镌一官。大学士沈鲤等论救,不听。会巡抚顾其志

  • 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十九·赵尔巽

      富勒浑文绶 刘秉恬查礼 鄂宝颜希深 徐绩 觉罗图思德彰宝 徐嗣曾 陈步瀛 孙永清 郭世勋 毕沅   富勒浑,章佳氏。初自举人授内阁中书。累迁户部郎中。乾隆二十八年,授山西冀宁道。迁山东按察使。以在冀宁道失察阳曲

  • 名山藏卷之四十二·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勋封记二◆勋封记二永乐年封洪熙年封宣德年封正统年封景泰年封天顺年封成化年封正德年封嘉靖年封以外戚封○永乐年封以父功封以推戴功封以靖难功封以父恩封以征西功封以征安南功封宁

  • ◎省长困于群小·李定夷

    广州省城为通商繁盛地点,殷富固多,而贫寒者亦属不少。加以前年之水灾、去年之兵燹,流离失所,变为乞丐者,所在多有。故沿途乞丐满目,几成为城中一种特别点缀品。丁巳新正六日,晚膳后,朱省长庆澜独自一人出署,徒步闲游。至长堤,有

  • 第八七分谕光绪二十年三月十四日一一二一七-四·佚名

    新竹知县刘,对庄书郑镜清等三人,分给谕戳补用直隶州、代理新竹县正堂刘为谕饬承充接办事。案据户粮税总书陈荣禀称:「缘奉宪饬,设立庄书额缺,以便稽查逃粮、越占等弊,业经各前宪举充办理在案。嗣因庄书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三·佚名

    宋武帝武帝之志【子由 何去非】谢灵运惠连玄晖【乐天 子西】谢灵运陶渊明庾义城【鲁直】文帝谢晦徐羡之傅亮【子由】文帝诛刘湛等彭城王义康逊位出镇豫章【温公】诏豫章三妃四时祀二帝于青溪故宅用家人礼【温公】刘

  • 《元史》简介·宋濂

    《元史》明·宋濂等 撰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

  • 野史无文卷十四·郑达

    群贼名目流贼陷庐州府纪(上)群贼名目闯王:高如岳、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曹操王:罗汝才、平世王:贺景、邓天王:邓廷臣、撞天王:贺一龙、扫地王:惠登相、大傻子:刘通、一秤金:牛成虎、活阎罗:马进孝、虎拉海:范世寿、没遮栏:阎

  • 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钱穆

    盛唐的光辉,终于因安、史之乱而没落。自此以往,唐室政治,常在黑暗与混乱的状态下敷衍或挣扎。 一、唐中叶以后之藩镇唐自安、史之乱以后,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互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

  • 卷五十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三道统二程子明道当初想眀得煞容易便无那渣滓只一再见濓溪当时又不似而今有许多言语出来不是他天资高见得易如何便眀得德眀问遗书中载眀道语便自然洒落眀快

  • 卷十四·姚际恒

    诗经通论卷十四新安首源姚际恒着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评]取兴自佳。、方、体,维、叶、泥、泥、本韵。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本韵。[评]为末章地。○兴也。

  • 善事太子入海品第三十三·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围绕说法。尔时贤者阿难。见提婆达多。于如来所。常怀嫉妒。驱饮醉象。推山镇佛。种种方便。欲得危害。然佛慈心。常有矜愍。于罗睺罗及提

  • 大德昌国州图志·佚名

    元昌国州(今浙江舟山)地区方志。七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元冯福京修、郭荐撰。刊行于大德二年(1298年)。冯福京,自号学泉居士,潼川(今四川治县)人,元贞元年(1295年)以登仕郎为昌国州(今舟山市)判官。郭荐,昌国州(今

  • 玉照定真经·郭璞

    一卷。不着撰人姓氏。旧本题作晋郭璞撰、张颙注。但《晋书》郭璞本传不言有此书,《隋志》、《唐志》、《宋志》以下诸家书目皆不着录,故决非郭璞之书。考其正文与注,如出一手,极可能是张颙依托郭璞之名而为此书。张颙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