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原文】
齐必变食①,居必迁坐②。
食不厌精,脍③不厌细。
食噎而啈④,鱼馁而内败⑤,不食。色恶,不食。息(6)恶,不食.失饪(7),不食。不时(8),不食。割不正(9),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10)。
唯酒无量,不及乱(11)。
沽酒市脯(12),不食。
不撤(13)姜食,不多食。
【注释】
①变食:指斋戒时改变日常的饮食,不饮酒,不吃荤(指有浓厚气味的蔬菜,如蒜、韭、葱等,不指鱼肉等腥膻食物,与我们今天“荤”的概念不一样)。②迁坐:指斋戒时改变平常的住处,不与妻妾住在一起,而迁到“外寝”(或叫“正寝”)独住。③脍(kuai):切得很细的鱼和肉。④噎而啈:噎与啈同义,都指食物腐败变味,褐的程度更重。⑤馁(nei)、败: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6)臭:气味。(7)失饪:饪指生熟的火候,失饪即指火候不当。(8)不时:不是该吃的时候。(9)割不正;指切割不得法。刀法不好。(10)食气;气同“饩”,食气指食料,主食。(11)乱:指神志昏乱,即酒醉。(12)市脯:买来的肉干。(13)撤:去。
【译文】
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不要和妻妾住在一起。
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
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
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可以吃姜,但也不宜多吃。
【读解】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好一个美食家的追求!
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这不奇怪,与我们今天的习惯一样,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色、香、味都有讲究,这已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要求,进入美食家的行列了。因为在我们看来,起码在没有合适调味酱时还是要凑合凑合吃下去的,不会有那么大的讲究。
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这简直有些过分了,分明是一个超级美食家,起码也超过了陆文夫笔下那位吃头汤阳春面的美食家了罢。
我们不知道圣人是否吃过集体食堂,想来是没有,不然非饿肚子不可啊!
猜你喜欢 孟子杂记卷一·陈士元 卷十三·朱熹 读四书丛说卷一·许谦 孟子集疏卷十一·蔡模 不要搞“血统论”·孔子 卷十一·汪克宽 第十九章 14·辜鸿铭 第一章 10·辜鸿铭 卷一·毛奇龄 卷十二·沈廷芳 五经蠡测卷五·蒋悌生 刺权第九·桓宽 清净诸烦恼三昧大仪轨分第四·佚名 大乘四法经释·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