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原文】

齐必变食①,居必迁坐②。

食不厌精,脍③不厌细。

食噎而啈④,鱼馁而内败⑤,不食。色恶,不食。息(6)恶,不食.失饪(7),不食。不时(8),不食。割不正(9),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10)。

唯酒无量,不及乱(11)。

沽酒市脯(12),不食。

不撤(13)姜食,不多食。

【注释】

①变食:指斋戒时改变日常的饮食,不饮酒,不吃荤(指有浓厚气味的蔬菜,如蒜、韭、葱等,不指鱼肉等腥膻食物,与我们今天“荤”的概念不一样)。②迁坐:指斋戒时改变平常的住处,不与妻妾住在一起,而迁到“外寝”(或叫“正寝”)独住。③脍(kuai):切得很细的鱼和肉。④噎而啈:噎与啈同义,都指食物腐败变味,褐的程度更重。⑤馁(nei)、败:鱼腐烂叫馁,肉腐烂叫败。(6)臭:气味。(7)失饪:饪指生熟的火候,失饪即指火候不当。(8)不时:不是该吃的时候。(9)割不正;指切割不得法。刀法不好。(10)食气;气同“饩”,食气指食料,主食。(11)乱:指神志昏乱,即酒醉。(12)市脯:买来的肉干。(13)撤:去。

【译文】

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住处也要变动,不要和妻妾住在一起。

食物不嫌做得精,鱼肉不嫌切得细。

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

肉虽然吃得多,但不超过主食。

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

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

可以吃姜,但也不宜多吃。

【读解】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好一个美食家的追求!

食物变质馊臭,鱼肉腐烂,不吃。这不奇怪,与我们今天的习惯一样,讲究卫生,减少疾病。

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没有合适的调味酱,不吃。色、香、味都有讲究,这已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要求,进入美食家的行列了。因为在我们看来,起码在没有合适调味酱时还是要凑合凑合吃下去的,不会有那么大的讲究。

火候不当,不吃;不是时候,不吃;切得不合刀法,不吃;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这简直有些过分了,分明是一个超级美食家,起码也超过了陆文夫笔下那位吃头汤阳春面的美食家了罢。

我们不知道圣人是否吃过集体食堂,想来是没有,不然非饿肚子不可啊!

猜你喜欢
  孟子杂记卷一·陈士元
  卷十三·朱熹
  读四书丛说卷一·许谦
  孟子集疏卷十一·蔡模
  不要搞“血统论”·孔子
  卷十一·汪克宽
  第十九章 14·辜鸿铭
  第一章 10·辜鸿铭
  卷一·毛奇龄
  卷十二·沈廷芳
  五经蠡测卷五·蒋悌生
  刺权第九·桓宽
  清净诸烦恼三昧大仪轨分第四·佚名
  大乘四法经释·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黄彻

    跋一  志以言而章,言以文而远,文以叙而传,叙以德而久。古太史氏职采民谣,缉为歌诗,以献于王,王以知其才而见其志,于是乎伸之。及古道废阙,英才埋没,往往托之著述比兴以自见者多矣。然非得当世闻人表而出之,则亦无以取信于后世

  • 御选历代诗余总目·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御选历代诗余总目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卷一六十调    词一百八十八首卷二三十二调   词一百六十六首卷三二十八调   词一百四十二首卷四十八调    词一百二十九

  •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第二·蔡松年

    雷溪子魏 【道明】 元道注解广雅下 【三十四首】水龙吟   石州慢   满庭芳  汉宫春   望月婆罗门 洞仙歌 【二首】蓦山溪 【二首】  渔家傲   怕春归  临江仙 【二首】  一翦梅   小重山  减

  • 卷五十二·佚名

    正月二十三日(丙戌),李侍尧奏言:上年赴闽途次,即风闻内地派往台湾戍兵,多有卖放私回,以致缺额。其在台者,惟上游延、建等兵留在营中当差,而漳、泉兵则听其在外营生,开赌窝娼,贩卖私盐,恣为奸利;镇将等令其按月缴钱。如该兵获利甚厚

  •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佚名

    一三九六 陕甘总督勒保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等情折乾隆五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陕甘总督臣勒保跪奏,为遵例并折汇奏事。窃照《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二条,持论偏谬之处,各省有无照本抽改,又地方文武各官

  • 王博文传·脱脱

    王博文,字仲明,曹州济阴县人。祖父王谏,曾在宋太宗没即位前的王府任职,做过西京作坊副使。王博文十六岁时,会写文章,在开封府考进士时,用一百篇回文诗作为考卷,人称他为“王回文”。淳化三年(992),宋太宗亲自考试进士,王博文因

  • 冯保传·张廷玉

    冯保,深州人。嘉靖年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隆庆元年(1567)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冯保依资历该由他担任,但他正不被穆宗看中。大学士高拱推荐御用监的陈洪来取代他,冯保由此而忌恨高拱。到陈洪被罢

  • 唐纪五十四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元和四年(己丑、809)·司马光

    唐纪五十四 唐宪宗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 [1]秋,七月,壬戌,御史中丞李夷简弹京兆尹杨凭,前为江西观察使贪污僭侈;丁卯,贬凭临贺尉。夷简,元懿之玄孙也。上命尽籍凭资产,李绛谏曰:“旧制,非反逆不籍其家。”上乃止。 [1]秋季,七月

  • 卷一百三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三兵考马政【祭马祖】【臣】等谨按前考马政门附祭马祖之礼盖祭天驷及先牧之神由来旧矣然自汉两京以下此礼举废不常故用附见其所载亦只隋唐

  • 第七节 唐初武功(六)·吕思勉

    唐世,西南夷落之分布,仍与前世略同。晋代宁州之地,为爨氏所擅者,《唐书》称曰两爨蛮。西爨曰白蛮,东爨曰乌蛮。西爨,自言先世出于中国。东爨与西爨言语不同,且须四译乃通。盖二者实非同族,特同戴爨氏为君长而已。《唐书》云:西

  • 春秋释例卷十五·杜预

    经传长厯第四十五之六定公元年正月乙亥小 二月甲辰大 三月甲戌小四月癸卯大 五月癸酉小 六月壬寅大七月壬申大 八月壬寅小 九月辛未大十月辛丑小 十一月庚午大 十二月庚子小正月辛巳七日庚寅十六日六月癸亥二

  • 卷二·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    元 刘因 撰大学二传六章毋自欺乃解诚意之义但知未至禁之虽力而或未能止唯知至然后禁之不难而无不能止也【答吴伯丰】○致知者诚意之本也慎独者诚意之助也【铢】○知之不至则

  • 论语卷三·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凡二十七章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妻去声下同缧力追反绁息列反O公冶长孔子弟子妻为

  •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今於諸佛所 合掌而頂敬. 我當如教說 佛菩提資糧。   佛者於一切所應知中得覺此爲佛義.如所應知而知故.又於無智睡眠中覺故.覺   者寤爲義以離無智

  • 新宏明集序·太虚

    梁僧祐律师揽汉、魏、晋、宋、齐、梁间人所崇扬佛教之名著,汇成十四卷曰宏明集,不惟于法义多所光阐,而彼时孔、佛、老三家互相关涉之形势,亦能廉得其情实。且辞旨渊胜,尤臻文学上乘,诚佛藏中支那撰述之精华已!唐道宣律师增辑

  • 居士分灯录目录·朱时恩

    上卷维摩诘傅大士杨衒之向居士李通玄庞道玄(附韩愈)崔群甘贽陆亘白居易裴休李翱于頔王敬初陈操陆希声张拙王延彬王随杨亿曾会李遵勖许式夏竦范仲淹(附尹洙。朱炎。晁逈。李沆。杜衍。张方平)杨杰刘经臣孙比部(附杨畋

  • 格林家命案·范·达因

    格林家是美国东岸的富有人家,就像许多古老的望族一样,空洞的大宅内散布著阴森的气氛,家人彼此抱怨、争执、吵闹,但仍被迫二十五年内要朝夕相处,否则得不到遗产。那一年雪下得特别早,格林家接二连三发生命案,但找不到任何蛛丝

  • 医经读·沈又彭

    医经类著作。清沈又彭撰。四卷。又彭字尧封,嘉善 (今属浙江) 人。少习举子业,兼擅占星聚水之术,尤精于医。另撰有《伤寒读》 、《女科辑要》 、《评王孟英医案》。认为“《素问》、《灵枢》非出一手,真伪杂陈,指归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