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比事卷十九     宋 沈棐 撰

为天子之臣而专天子之命为诸侯之臣而专诸侯之命以王法正之皆春秋所诛也故二百四十二年书遂者十有九虽事各不同大抵讥其专命自恣而叛王法也然其间兴霸一时遏寇乱正中夏立诸侯之显功虽得罪於名义而就春秋以论之亦衰世之幸不可谓全无取焉何则事有可遂者有不可遂者贰国君之命重侵灭之恶救难而次取邑而城若此之类是不可遂者也声兵威以抑强敌合同盟以扶弱国若此之类是可遂者也事不可遂而春秋不诛何以惩後世之僭事可遂而春秋不与何以劝後世之功然则考当时之事而较其善恶利害则褒贬轻重之义可得矣请援此论之凡书遂或出於王臣或出於霸主或出於诸侯或出於大夫或出於蛮荒皆自有次序也

经书王臣遂者一

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盖礼天子不亲迎取后则三公逆之桓王取后于纪鲁实主婚今使祭公来谋亲迎之期也既谋之则当复命於王王命逆则逆不可专也今不复命遂自鲁如纪逆女故曰祭公来恶祭公之专命也然不言使者三公代王亲迎礼所宜然不必言使此出於王臣也

经书霸主遂者

僖十五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於牡邱遂次於匡盖是年楚人伐徐小白帅诸侯合盟将以救徐而畏楚之强不敢进师遂次於匡则其缓於救患可知故曰公会诸侯盟於牡邱遂次於匡讥小白有救徐之名而无及事之功也 二十八年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诸侯遂围许晋文兴霸败楚城濮践土之盟温之会两合诸侯许皆不至故会诸公围之也夫小白图霸许未尝不服重耳骤服强楚有震诸侯之威如许之小国宜俯首胁息听命於下风也今两会不至则知晋文之德盖歉於齐侯矣不能以德绥诸侯而因会以围之及明年盟子翟泉许又不至终重耳之世不能得许则其威德不信於诸侯可知也故春秋书此恶重耳以霸主之威合诸侯之衆压之以兵不能致一小国也然此一事也而经两书遂者下为曹伯复归於曹故再书以起文也此出於覇主者也

经书诸侯遂者

桓十八年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盖男女之别国之大节礼所当谨也桓公昏乱不能制其室家乃与之出会诸侯又与如齐终致祸难身殒贼手故直书公与夫人姜氏遂如齐言公之祸起於姜氏也然下言公与夫人遂如齐则泺之会姜氏在矣而经止书公不及夫人先儒以夫人之行甚矣不可言及也不可言及公弗能制此说虽通而未甚明盖姜氏淫乱贼君桓公固可诛矣而罪起於公之不制故泺之会没言夫人专归罪於公也若曰彭生之难起於公会齐侯而泺之会公自专之而已非姜氏所得与也 文七年公伐邾三月甲戌取须句遂城郚僖二十三年公伐邾取须句虽得而不能守故至是复伐而取之然此书春伐邾而又书三月甲戌不与僖公同文者公始伐邾恐邾必争而未敢遽取必逡廵而後取也虽取须句而犹畏邾之难故下书遂城郚以备之夫旣伐人之国而取其邑又从事於城筑之劳其疲弊师旅不恤民力不亦甚乎故书遂所以甚公残民之不仁也 十五年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盖齐懿弑昭公而立易晋灵之昏暗忿鲁事晋之久礼疎於齐故因子叔姬之事是年秋始侵我西鄙季孙行父如晋将以假晋之力除齐之难而扈之盟诸侯不能讨是以冬复来侵且伐曹入其郛以讨其朝鲁【是年曹伯来朝】夫齐侯不顾婚旧两侵鲁鄙又伐其与国其罪固不可贷矣然鲁冯恃晋力奉事不懈以图缓急之援也今鲁见屈於齐而晋不能救使齐侯得逞其虐岂非晋之罪耶 成十三年三月公如京师遂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人滕人伐秦三传皆不书经意盖成公之行本以会诸侯伐秦道过京师而朝也观上文书晋侯使郤錡来乞师则知成公之行为伐秦明矣夫因战伐之事假朝王之礼此诸侯不义之罪春狄所宜诛絶也而夫子婉其辞以书之若真如京师者疾当时诸侯不朝天子而幸其一见於衰世故公之行虽不主於朝而春秋之文使若正焉用见夫子之心切切然在尊周也 襄十年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夏五月遂灭偪阳盖偪阳微国也悼公兴霸不能却强楚绥小国乃畏吴之横率诸侯而往会之因之以灭偪阳则其恶甚矣且所贵乎霸主者以其抑强扶弱也今强者不能抑弱者反见陵岂覇主之事哉故书公会诸侯会吴于柤五月遂灭偪阳罪晋悼公会强夷而弱小国也二十三年齐侯伐卫遂伐晋按十四年卫侯出奔齐而剽继立至十七年卫石买伐曹十八年晋执石买讨其背盟伐曹之罪卫人惧晋是年冬剽遂会晋围郑然衎犹在齐也及二十一年经书晋栾盈奔楚左谓盈自楚适齐晏子曰祸将作矣齐将伐晋不可以不惧是年商任之会明年沙随之会卫侯剽皆从晋不贰以经传考之则知齐侯之伐晋卫实卫侯衎及栾盈间之也盖晋自悼公没平公继立国势削弱卫之所恃者晋也晋弱则卫亦不竞故齐侯敢肆凌侮伐卫伐晋经书遂者恶齐侯背盟弃好连伐两国不义之甚也先卫後晋则明卫之伐起於卫衎而栾盈助之也凡此皆诸侯之遂事也

经书大夫遂者

庄十九年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结受命以媵妇不受命以结盟今乃矫君之命专事自盟其罪大矣故经书以恶之按是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然则结之出既失媵妇之好且贾齐宋之讐陈人之意以结本媵妇而与齐宋盟其待我轻矣齐宋之意谓吾大国也而鲁使二卿因事以盟我其待我亦轻矣是以交致侵伐不恤旧好且结一出而召祸於三国也 僖三十年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按是年天子使宰周公来聘则仲遂之行所以报聘於周也明年取济西田公子遂如晋左谓晋分曹田故鲁拜晋之赐则仲遂之行将求田於晋也夫僖公既不能朝王天王反来致聘则僖公可因是而往朝矣已不能朝乃遣一大夫而大夫之行本以如晋求田而不主於聘周则其慢王之罪不可赦也说者多罪仲遂专命如晋夫诸侯知有天子则大夫知有诸侯此上下相待之礼也僖公不知有天子而责仲遂不尊君不亦难哉然则遂之专命实僖公启之也 宣十八年公孙归父如晋冬归父还自晋至笙遂奔齐三传之说皆非经意而谷梁失之尤甚盖仲遂杀恶及视而立宣公宣公思其援立有嬖於遂故其子归父亦有宠於鲁当宣公时鲁国之柄多出於遂之父子方宣公未没国人以公之故不敢讨也及使晋而还闻公之薨惧鲁人追讨其罪不复反命至笙遂奔齐夫人臣之义受命而出君虽薨犹复命也归父还至笙不复命遂奔齐则其慢君之命甚矣昔楚鬬椒之族克黄自外而入人或止之对曰君天也天可逃乎且使成公果欲追治归父归父当省愆念咎听命於君可也讵可衔命而出奔哉然则经书公孙归父如晋至笙遂奔齐恶归父之专权而叛国也 襄十二年季孙宿救台遂入郓恶宿假救难之名窃邑以自专也 定八年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盖当定公时国势愈微郑卫两国背晋而归齐故经於七年书齐侯郑伯盟於咸又书齐侯卫侯盟於沙晋人忿郑卫之叛已且失两国之助於是侵郑卫以强其见从然是时晋国六卿擅专国政而士鞅尤其甚者故四年伐鲜虞五年围之皆出於鞅则侵卫侵郑之意实鞅为之非定公所得与也故经书晋士鞅帅师侵郑非特恶鞅之专且见晋国衰微权不在君是致诸侯间晋而相携贰也此大夫之遂事也

经书夷狄遂者

宣元年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夫陈郑二国晋楚所必争而宋以附晋尝与楚仇者也曩者重耳之霸陈郑悉服中国楚不敢争重耳既没襄公嗣立而晋霸虽稍衰襄公尚能扶持先业未至殒坠楚犹惩创城濮之师虽有得陈之心而未敢力争也既而襄公没灵公骄昏淫乱怠弃国政楚始易晋然即位之初犹有赵盾维持国柄故十余年间楚虽一侵陈而陈郑犹未失也及宣元年晋德愈衰不足以保郑郑始向楚楚既得郑又欲得陈而仇晋之与国故於是侵陈侵宋经书此者甚伤晋之弱而疾楚之强也然楚病中原已久圣人以夷狄待之不足深责故称楚子若郑以中国诸侯委心事晋一旦乘其衰弱转而归楚又连楚以侵宋则其得罪百倍於楚子矣是以特书而人之也 昭公四年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遂灭赖楚灵弑君而立乘晋之微驱率诸侯主会於申张其威势既以诸侯伐吴且凭恃虐焰杀齐庆封又以灭赖则其残暴不道极矣故经书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沈子胡子淮夷伐吴甚强楚之贪残也或谓申之会楚势最盛然楚子自是逞其骄心凌灭诸侯肆溪壑之欲纵虎狼之贪终於被弑乾谿楚遂不竞则其衰替实基於申之会也此夷狄之遂也 凡此数者或贰国君之命或重侵灭之恶或救难而次或取邑而城要皆得罪圣人其间所可取者惟小白之伐楚救许悼公之城虎牢皆有功於当世春秋不得而尽贬之也按僖四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八国遂伐楚次于陉夫小白图霸虽以服楚为急然经营二十余年其势非不盛也至此始举伐楚之师且不直捣其巢穴方徘徊於侵蔡然後伐楚又次于陉以待楚之服从者齐侯非有畏於楚也以谓克敌之功小全师之功大姑欲外示威声以折楚之心使兵未压境而楚心已沮是不战而先胜之也故陉之次不折一戟而楚已摄服遣使请盟自是中国维纲一正而楚人不敢逞则陉之次小白之功大矣 僖六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其详见救许例】然书遂者大齐威能伐郑又能救许也说者谓僖四年召陵之盟服楚未几而郑已叛齐逃归楚已背盟伐许齐侯区区再举伐郑之师又勤诸侯救许是楚未尝服而中国未尝宁也春秋安得喜之曰小白之所失在未服楚而已不在救许也且使楚人围许而小白坐视不救则其得罪岂不重於此哉观洮之会郑来乞盟许男亦与小白之救许不可谓无功也 襄二年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盖服郑以安中国霸者之美功也悼公合诸侯以伐郑城虎牢之强邑自是郑归晋者四年则其功大於戍虎牢矣故虎牢不系之郑以郑既服而内之内之所以美悼公也前谓声兵威以抑夷狄合同盟以扶弱国盖在於此呜呼经书遂者如此其事仅可取者止於三而已矣况三者之事又皆出於霸主自是之外皆不免於王法之诛也而公羊以为安国家利社稷则专之然当时诸侯大夫孰为安国家利社稷者乎斯言无补於春秋实重权臣之僭君子不取也

古者诸侯分国列爵维藩与屏其於救患讨贰御乱图安举能守正引义赴难直前而无所畏焉春秋衰世王道息辙侯伯奸义干戈日?列国之君不能自保无患虽师徒以救伐国君之奔亡亦以逡廵顾望不敢顿进故圣人书次以讥之按经书次十有六或以救伐次或以失国次而事各不同大抵救而次者或得圣经之褒失国与救而次者皆所以恶之也

春秋比事卷十九

猜你喜欢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晏婴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冦仇第二十五·晏婴
  卷三·胡寅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章 戒用兵·林语堂
  春秋传卷十三·胡安国
  卷五十·王道焜
  (二)·钱穆
  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五十五·佚名
  如来生品第四·马鸣
  第二卷·僧祐
  时 事 短 言·太虚
  自由史观再版序·太虚
  卷十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九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汪广洋【三十一首】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洪武初为中书左丞封忠勤伯拜右丞相寻贬广东有诏数其罪自缢死有凤池吟稾【宋景濓云右丞以絶人之资博极羣籍作为诗章从征伐则震荡超越在廊

  • 唐温如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唐温如,生平不详。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诗鉴赏 此篇是晚唐诗人唐温如惟一的传世之作。关于这位作者,历史上没有记载。这首诗倒很

  • ●玉井樵唱卷上·尹廷高

    (元)尹廷髙 撰○五言絶句松下晚兴飞云憇松梢倚松觅诗句沉吟不成章白云亦飞去题山水画卷身在山水间心在山水外世无锺子期白云兀相对妙高庵半山亭寳所已在近游子倦跻攀努力上复上安乐刹那间○七言絶句江乡夜兴极浦霜清鴈

  • 卷五 景帝纪第五·班固

    孝景皇帝,文帝太子也。母曰窦皇后。后七年六月,文帝崩。丁未,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薄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九月,有星孛于西方。 元年冬十月,诏曰:“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制礼乐各有由。歌者,所以发德也;舞者,所以明功

  • 卷七十五·列传第十三·脱脱

        卢彦伦(子玑 孙亨嗣) 毛子廉 李三锡 孔敬宗 李师夔 沈璋 左企弓 虞仲文(曹勇义 康公弼附) 左氵必(弟渊 侄光庆)   卢彦伦,临潢人。辽天庆初,萧贞一留守上京,置为吏,以材干称。是时,临潢之境多盗,而城中兵

  • 卷二百十一·毕沅

      ◎元纪二十九 ∷起玄黓执徐七月,尽昭阳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十二年年   秋,七月,庚辰,徐寿辉将项普略,引兵自徽、饶犯昱岭关,攻杭州。城中仓猝无备,参政樊执敬,遽上马率众出,中途与贼遇,射死贼四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朔上御奉天门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率将士往征云南友德等既受命 上谕之曰云南僻在遐荒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以规进取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扼塞

  • 松滋侯刘子房传·沈约

    松滋侯刘子房字孝良,是孝武帝的第六个儿子。大明四年(460),他五岁,被封寻陽王,享受二千户租税待遇,同时当冠军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大明五年(461)迁任徐州刺史、将军、太守照旧,大明六年(462),改任宣城太守,大明七年(463),晋

  • 北洋海军章程第九·佚名

    仪制 冠服 相见礼节 国乐 军乐 王命旗牌 印信冠服: 凡海军大小官员,恭遇万寿圣节、元旦、冬至令节,行礼冠服,均着行装,若因公在岸,与在岸各官同。 凡海军大小官员在船,除管带官、文案、交应官、医官听着长服外,余均短衣窄袖,以

  • 卷二·俞皋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傳釋義大成卷二  元 俞皋 撰桓公【名軌史記名允惠公子母仲子隱公弟也在位十八年為齊公子彭生所殺子莊公立諡法辟土服遠曰桓】【庚午】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書即位者著其自立之罪也程子曰桓公弑

  • 礼记析疑卷八·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玉藻夕祭牢肉则夕膳所进亦朝牲肤体但已彻之俎实则不可再用耳胥鼔南谓二南也诗曰以雅以南四裔之乐先王不废以示声教之四讫耳教世子及国子而首以南蛮之乐何义哉前儒既知旧说之

  •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皆住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其安住独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独觉菩提所有功德胜预流等百千倍故。憍尸

  • 维摩诘经序·太虚

    维摩诘所说经者,开示不可思议解脱者也。其不可思议之处,乃在其即俗事而真理,镕融不二;盖非如是,则舍离尘之出家众,其在家士女将无得预圣流之分。且中华民族宗在人伦文化,注重现世,非示以人事之常即达佛理之极,则舛驰而不能入。

  •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不起法忍品第九  时阿耨达谓软首曰。不起法忍当云何得乎。软首答曰。忍不生色痛想行识。是谓菩萨得不起忍。又复龙王。菩萨所得不起法忍。等见众生以致是忍。等彼众生如其所生。等见众生亦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十·澄观

    第八真如相回向长行中二。先广明后结示。前中亦二。先明位行后辨位果。前中亦三。今初标名。善根合如以成回向。从所依立名义通能所。故本业云。常照有无二谛。一切法一合相故。若梵本中。具名真如相自性回向。相即德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圆照

    甲戌岁西明寺翻经临坛沙门圆照集上四朝应制所翻经论及念诵法并修疏记碑表录集等总三百四十二卷(并目录三百四十五卷)一百九十三卷经论及念诵法六十四卷经律疏义八十六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录并目八十九卷六十四卷

  • 王文成全书[四库本]·王守仁

    明王守仁撰,38 卷。全书编次为语录(传习录》、文录(杂文)、别录、 外集、续编、年谱及世德记,系由钱德洪编辑而成。 王氏创“致良知”说,提倡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其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命题标明,其认为 “心”、

  • 观所缘论释·护法

    全一卷。又称观所缘论释、观所缘释。护法造,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为观所缘缘论之注释书。内容阐释观所缘缘论中所说破外执之与、夺之意,而明自宗之内境,然未论及其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