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三十九

洪武十四年九月壬午朔上御奉天门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率将士往征云南友德等既受命  上谕之曰云南僻在遐荒行师之际当知其山川形势以规进取朕尝览舆图咨询于众得其扼塞取之之计当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喉襟彼必并力于此以拒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取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三将军以一人提劲兵趋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彼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径趋大理先声己振势将瓦角羊其余部落可遣人招谕不必苦烦兵也师行  上出饯于龙江

○遣使赍敕符谕播州宣慰使杨铿曰曩者元纲不振乱兵四起四海之民不遑安处朕既混一寰宇四征弗庭蛮夷酋长罔不称臣入贡其或志在侦伺未笃事大之诚徒取祸败尔铿世守播州作朕藩屏然轻听浮言易生疑二故积愆日深今大军南征多用战骑尔当以马三千率酋兵二万为先锋以表尔诚符至奉行毋违朕命又以敕符劳金竺长官密定曰西南诸夷虽曰归附然不过暂入贡而已尔密定首献马五百匹以助征讨其诚可嘉故特遣使往谕候班师之日重劳尔功

○命魏国公徐达镇北平军民悉听节制

○以聪明正直聂子实为北平布政使司右参议右参议吕忠为左参议

○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癸未改翰林院钦天监太医院为正五品翰林院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二人孔目一人属官侍讲二人侍读二人五经博士五人典籍二人侍书二人待诏六人史官脩撰三人编脩四人检讨四人钦天监令一人丞二人主簿一人属官五官正五人五官灵台郎八人五官保章正二人五官挈壶正二人五官监候三人五官司历二人五官司辰八人漏刻博士六人太医院令一人丞五人吏目一人属官御医四人其钦天监太医院官俱从品级授以文职散官

○遣西域僧古麻辣室哩山丹室哩等还国先是西域僧板的达同其徒古麻辣室哩等十二人自中印度来朝命游五台山凡六年还京师居钟山佛寺既而板的达死至是古麻辣室哩等乞归西域  上敕礼部曰昔板的达来时观其姿貌端洁戒行精慎朕甚嘉之及居中国甚久吾中国僧俗亦重其善行板的达死而古麻辣室哩等笃奉师教敬如存日可谓不背其师者矣今乞归本国且欲以所历中国风土人物归语其国王使王不出户庭坐知中国之盛特赐僧号曰孝净戒师俾西还凡经历诸国及诸酋长或问僧何来所历者几僧必具言使彼知之且僧来时朕尝询其所历之地闻其景物多异朕亦喜焉况彼闻吾中国之大者乎尔礼部备录朕谕俾僧持归仍令所至诸国及诸酋长遇僧至宜善送之

○甲申五色云见

○置北平山海卫指挥使司遂于永平府置迁民镇榆关卢峰口三驿

○乙酉敕谕宋国公冯胜河南都指挥使徐司马曰天象屡见不可不警大梁军民杂处宜用心抚安之今秦王晋王还京宜选精锐将士严密宿卫王到之时宋国公出迎则都指挥城守都指挥出迎则宋国公城守指挥军士以三分之一出迎余悉令守城尔其夙夜加慎毋忽

○置湖广宁州卫指挥使司

○己丑复置起居注秩从七品以儒士单仲佑为之

○以殿廷仪礼司鸣赞蔡瑄为司正

○壬辰诏建滁阳王庙于滁州

○丙申置复州卫指挥使司

○丁酉置中都留守司统凤阳长淮等八卫留守一人正二品左右副留守各一人正三品经历司经历一人正六品都事一人正七品断事司断事一人正六品副断事一人正七品吏目一人未入流以驸马都尉黄琛为留守

○戊戌祭周天星辰

○己亥天寿圣节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宴百官于华盖殿

○改建蒋山太平兴国禅寺为灵谷寺初太平兴国禅寺在宝珠峰之阳梁僧宝公塔在焉至是住持僧仲羲奏请迁之遂诏改建于京城东独龙冈之左既成赐额曰灵谷榜其外门曰第一禅林又赐田一百五十余顷

○辛丑敕刑部尚书胡祯等曰帝王抚临百姓皆欲其从化至于刑罚不得已而用之故唐虞之法罪疑惟轻四凶之罪止于流窜今天下已安法令已定有司既不能宣明教化使民无犯及有小过或加以苛刻朕甚闵焉夫上有好生之德则下有为善之心改过者多则轻生者少自今惟十恶真犯者决之如律其余杂犯死罪皆减死论

○袭封衍圣公孔希学卒希学字士行先圣五十六代孙也父克坚元袭封衍圣公至正十五年召为同知太常礼仪院事乃以希学袭封年始二十一山东盗起克坚时已罢政家居惧污于乱率其家北走燕都希学从行至藁城丞相贺太平闻之奏以克坚为集贤直学士希学为秘书监卿召入燕都久之乱益甚父子皆不乐居位谢病归吴元年冬大兵取中原都督张兴祖兵至东平诸郡皆降希学乃与其从兄曲阜县尹希章谒见兴祖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至济宁希学复谒见于军门达遣人送希学赴阙是年冬十一月诏袭封如故继从入觐屡加赐予每正旦  上受四方朝贺特命希学班亚丞相先圣庙庭自兵后日就圯坏希学力脩葺之复祭田侵于豪民者五十余顷礼器礼服乐舞仪式以次备举至是以疾卒年四十七诏礼部遣官致祭其文曰三纲五常之道自上古列圣相承率脩明以育生民亘万世而不可无者非先师孔子孰能明之今天下又安生民多福惟先师此道明耳夫世之大德者天地不沦没所以为帝者之师庙食千万古不泯子孙存焉朕以尔孔希学先师之后锡以名位永彰斯教讣音遽至云及长往呜呼袭封荣贵克保令终可无憾矣特遣使以牲醴致祭尔其享之

○以儒士张璲为福建左布政使以王廉为狭西左布政使安处善徐子民曹岱梁伯兴彭友信韩宜可李宜之俱为右布政使处善湖广子民山东岱浙江伯兴河南友信北平宜可山西宜之江西又以教谕王景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吕原度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张景翔为周府右长史

○甲辰白气贯日

○乙巳夜有大星起自八毂西北行光有尾至四辅没又有星赤色自娄宿西北行至璧宿没

○丙午  上谓四辅官王本等曰天道福善祸淫不言而见君有德则降祥以应之不德则降灾以警之故天之于君犹父之于子子不善而父警之安敢不惧盖谨惧无违犹虑有非尝之灾若恣肆不戒岂能免当然之祸朕与卿等皆当慎之

○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长官作乱命江夏侯周德兴移兵讨之仍命汝南侯梅思祖都督佥事张诠为之副时德兴帅师征五溪蛮蛮人散走及是命复讨诸洞未几皆平之

○礼部尚书李淑正言州县儒学训导多以贤良等科荐至京致师范缺员生徒费业  上曰学校人才所出朕方以未得明师为忧而有司又拔而举之甚失教育人才之意其即禁之著为令

○丁未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兵至湖广分遣都督胡海洋等帅兵五万由永宁趋乌撒

○革山西布政使司织染局

○以考功监令李澂为兵部尚书

○己酉赐翰林院脩撰赵新致仕敕曰士之所以能立身以保其终始者有三品焉上才之士志高量大其所为无所不可中才之士谨守成法不失其中仅能措诸事业其次虽守法而或失其中然不至于为恶此皆是以保其身者也惟卿质直无伪涉猎书史始为国子助教能举其职及迁山西布政使虽无所设施而持身廉洁朕以卿本儒者而才不及中人不宜任以政务授翰林脩撰既而见卿年老多疾特令致仕卿其保厥终始以副朕怀新温州乐清人通春秋用荐任官至是致仕还乡

冬十月壬子朔日有食之

○癸丑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

○甲寅享太庙

○免应天等五府秋粮诏曰立法所以绳奸施恩所以恤下朕思创业之初军需甲仗皆出于江左之民其劳甚矣其应天太平广德镇江宁国五郡今年秋粮官田减半徵收民田全免期苏民力同乐治平

○丙辰漳州府南靖县民为乱南雄侯赵庸遣兵讨平之

○以秦府右长史蒋子杰为山西按察使子杰四明奉化人洪武四年由乡贡进士擢起居注五年除刑部主事兼秦相府录事八年迁审理正十一年升长史十三年改崖州知州寻召还复职至是授今官

○革王府伴读及工正所

○戊午旌表杭州府仁和县民何富妻平氏贞节平氏年二十三而富卒誓不再适孝餋舅姑教其子至于有成至是年六十六有司上其事诏旌表之

○庚申古田县民廖十等作乱杀掠吏民主簿苏琏率杉洋巡检司兵夫捕之斩贼首二十余级生擒贼一十八人会福州卫指挥佥事储英率兵至击之获贼众四百余人遂平之

○辛酉给事中郑相同言国初之制凡启事东宫惟东宫官属称臣朝臣则否盖尊无二上之意今一体称臣于礼未安诏下群臣议翰林院编脩吴沈等奏曰东宫国之大本所以继  圣体而承天位者也臣子尊敬之礼何得有异相同之言非是请凡启事东宫者称臣如故从之

○以浙江右布政使曹岱为左布政使

○壬戌置水马驿二十六水驿湖广一夷陵州曰屈溪四川二十成都府一曰木马眉州三曰眉州曰青神曰平羗嘉定州一曰下坝叙州府四曰宣化曰牛口曰江安曰李庄泸州四曰纳溪曰黄舣曰牛脑曰汉东重庆府七曰石羊曰蔺市曰铜罐曰漕溪曰瀼途曰周溪曰仙女马驿五夔州府曰施州曰龙溪曰石臼坝曰南木隘曰高唐

○命凉州卫遣兵屯金塔寺山口及土鲁干口

○癸亥太原府阳曲县地震

○遣监察御史林愿孙荣等分按各道罪囚时

上欲革天下刑狱壅蔽之弊故分遣御史四出按治凡罪重者悉送京师从大理寺详议于是愿等往湖广等处石恒等往直隶苏松诸府敕谕之曰王者顺天时以修政令古之制也今天气严肃当修刑典御史职在司法伸理冤抑今遣尔等往各处审决狱囚其罪重者悉送京师令大理寺详谳无任情以屈法枉道以厉民期于律应人心法当天理钦哉毋违朕命

○甲子四川威松茂州三卫以茶姜布纸易马送京师

○改凤阳左卫为河南左护卫指挥使司

○乙丑故元平章董善政等五十七人自沙漠来归

○己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户部尚书徐辉言开封府祥符等八县及陈州被水灾民六千七百八十九户田没于水二千四百四十二顷九十七亩诏免其粮凡二万六千一百三十四石绵花一百八十四斤

○壬申晓辰星见东方

○定考劾之法在京六部五品以下及太常司国子学属官听本衙门正官察其行能验其勤怠定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五军各卫首领官俱从监察御史考劾各三年一考九年通考黜陟其四品以上及通政使司光禄司翰林院尚宝司考功监给事中承敕郎中书舍人殿廷仪礼司磨勘司判禄司东宫官俱为近侍监察御史为耳目风纪之司太医院钦天监及王府官不在常选任满黜陟俱取自  上裁直隶有司首领官及属官从本司正官考劾任满从监察御史覆考各布政使司首领官及属官并从提刑按察司考劾其茶马司盐马司盐运司盐课提举司并军职首领官任满俱从布政使司考劾仍送提刑按察司覆考其布政使司四品以上按察司盐运司五品以上任满官黜陟取自  上裁内外入流并杂职官九年任满给由赴吏部考劾依例黜陟果有殊勋异能超迈等伦者取自

上裁所司事繁而称职无过者升二等有私笞公过者升一等有纪录徒流罪一次者本等用二次者降一等三次者降二等四次者降三等五次以上杂职内用繁而平常无过者升一等有私笞公过者本等用有纪录徒流罪一次者降一等二次者降二等三次者降三等四次以上杂职内用简而称职与繁而平常同简而平常无过者本等用有私笞公过者降一等有纪录徒流一次者降二等二次者杂职内用三次以上黜之其繁而不称职初考降二等简而不称职初考降三等若有纪录徒流罪者俱于杂职内用九年之内二考称职一考平常从称职二考称职一考不称职或二考平常一考称职或称职平常不称职各一考皆从平常其繁简之例在外府以田粮十五万石以上州以七万石以上县以三万石以上或亲临王府都司布政使司按察司并有军马守御路当驿道边方冲要供给之处俱为事繁府粮不及十五万石州不及七万石县不及三万石及僻静之处俱为事简在京诸司俱从繁例

○甲戌赐国子学官冬衣

○置汉中府金州月岭金场局青绿局洵阳县蜀河朱砂局水银局碧甸子局大使副使各一人

○江西按察司有书吏言其副使田嘉写表署名不具朝服为不敬  上曰拜表则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八十二 後晉紀三·司马光
  卷四前赵录四·崔鸿
  卷一 前赵录·崔鸿
  第十七回 岐沟关曹彬失律 陈家谷杨业捐躯·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六·佚名
  ◎王怀庆这成什么话·宣南吏隐
  第二十二卷 元·缪荃孙
  绎史卷八十六之二·马骕
  提要·佚名
  张仪逐惠施于魏·佚名
  卷十六·佚名
  第五节 穆、敬荒淫·吕思勉
  纲鉴易知录卷二四·吴楚材
  四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陈廷敬

    目  录 八调二十七体,起一百三十九字至一百六十字玉女摇仙佩二体 六 丑三体 玉抱肚一体 六州歌头九体 夜半乐二体 宝鼎现八体又名三段子、宝鼎儿 个 侬一体 解红慢一体 玉女摇仙佩  柳永《

  • 第一折·朱凯

    (冲末扮杨景领卒子上,诗云)雄镇三关几度秋,番兵不敢犯白沟。父兄为国行忠孝,敕赐清风无佞楼。某姓杨名景,字彦明。父亲是金刀无敌大总管杨令公,母亲佘太君。所生俺弟兄七人,乃是平、定、光、昭、朗、嗣,某居第六。镇守着这三

  •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殴禁东魏主 智慕容计擒萧渊明·蔡东藩

      却说梁主衍太清元年正月,曾得一梦,梦见中原牧守,并举地来降,盈庭称庆,醒寤后尚觉得意。诘旦召入中书舍人朱异,详述梦境,且语异道:“我平生少梦,若有梦必验。”异便即献谀道:“这便是宇内混一的预兆哩。”至是侯景来归,群臣

  • 卷之一百五十六·佚名

    洪武十六年八月壬申朔日有食之○甲戌 上谕佥都御史詹徽等曰民之休戚系于牧民者之贤否咨询得失激浊扬清则系乎风纪之职近来人情习于故常政事安于苟且上下相蒙彼此无惮乃至阖郡连岁不闻有所激劝或者乃云吏称民安岂知善

  • 一七三 打油诗·周作人

    “二十三年一月十三日偶作牛山体”,这是我那时所做的打油诗的题目,我说牛山体乃是指志明和尚的《牛山四十屁》,因为他做的是七言绝句,与寒山的五古不同,所以这样说了。这是七言律诗,实在又与牛山原作不一样,姑且当作打油诗的

  • 刘宗周传·张廷玉

    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他的父亲刘坡是一个童生。他的母亲章氏怀他五个月时他父亲死了。生下宗周后,家里酷贫,章氏把他带到外祖父家里养育。后来因为宗周的祖父老而且生病,他回去侍候,挑水砍柴,煮药烧粥。但是宗周身体虚弱,母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礼部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二人掌吉嘉军宾凶之秩序学校贡举之法以赞邦礼所属有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仪制清吏司郎中满二人汉一人员外郎满三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嘉礼军礼学

  • 卷三十七、嘉庆中衰·黄鸿寿

    仁宗嘉庆四年,春正月,帝亲政,诏罢贡献,谕中有‘诸臣以如意进者,朕视之转不如意’语。时叶尔羌采解大块五色石,辇至嘉裕关前,令无庸解入,并弛私售叶尔羌、和阗等处玉禁,撤回各卡伦防兵归伍。一时珠玉之价,骤减十之七八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七 洪武十九年春正月戊午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谨身、华盖二殿,皇太子宴外戚、东宫官属于文华殿。 辛酉,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遣其臣亚兰匏等上表,贡马百二十四匹、琉黄万一千斤,赐亚兰

  • 三十二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戊申,上在貞陵洞行宮。○掌令柳寅吉〈爲人輕率無儀。〉啓曰:「前護軍洪汝諄,挾憾陰嗾,乘機狙擊之狀,在人耳目,昭不可掩。臣非不知其罪之大,而只請罷職不敍,物議爲非。其疲軟不職甚矣。適以私忌在家,不得與同僚

  • 论语通卷八·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论语通>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通卷八      元 胡炳文 撰朱子集注卫灵公第十五凡四十一章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眀日遂行【陈去声】陈谓军师行【平声】

  •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林语堂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语译]凡翘起脚尖想要出人头地的,反站立不稳;凡跨着大步想要走得快的,反走不了多远;自己好表现的,反不能显达;自以为

  • 卷五百九十二·佚名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二尔时满慈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众安住静虑波罗蜜多。摄受般若波罗蜜多。於诸静虑及静虑支不生味著亦无退转。於诸静虑及静虑支不起我想分别执著。复持如是相应善根。回向趣求一切智智

  • 卷第九·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浙东沙门 昙噩 述 施学 无而必以求诸人为贪。有而以子诸人为吝。惟贪若吝。三界众生之大患也。故先佛。教之内施以去贪。则头目手足。齿发肤爪。是已。教之外施以去吝。则国城妻子。服食器

  • 霞笺记·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人情小说,又名《情楼迷史》,十二回。不题撰人,作者不详。存醉月楼刊本。书叙元时松江华亭缙绅李栋之子李彦直与妓张丽容恋爱事。略谓,二人以霞笺一幅,相互唱和,情投意合,盟订百年。不料都统阿鲁台为讨好伯颜丞相

  • 奇女子传·吴震元

    明吴震元搜集历代女子“奇节者、奇识者、奇慧者、奇谋者、奇胆者、奇力者、奇文学者、奇情者、奇侠者、奇癖者”编纂成《奇女子传》。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卷十二《琐语之属》著录:“《奇女子传》

  •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祁韵士

    中国清代民族史专著。祁韵士编纂。乾隆五十四(1789)完成,以“钦定”形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颁行。著录于四库全书。祁韵士(1751—1815),字鹤皋,一字谐庭,另号筠渌,晚年又号访山,山西寿阳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

  • 佛说菩萨内戒经·佚名

    刘宋中天竺沙门求那跋摩译,佛以十五日说戒时,文殊请问初发意道俗菩萨,当作何功德。佛为说十二时戒法。一归依忏悔,誓行六度,发三愿,及行十法则。二受四十七戒。三受佛法身般若,各二十因缘。四受二十因缘行之,自知宿命。五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