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百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二

清江

清江会稽人善篇章大历贞元间与清昼齐名称为会稽二清诗一卷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

此身虽不系忧道亦劳生万里江湖梦千山雨雪行人家依旧垒关路闭层城未尽【一作絶】交河寇犹屯细柳兵【一作营】艰难嗟远客【一作道】栖托赖深情贫病【一作苦】吾将【一作何】有精修许【一作谢】少卿

早春书情寄河南崔少府

春【一作日】日春【一作东】风至阳和似不均病身【一作安】空益老愁【一作衰】鬓不知春宇宙成遗物光阴促幻身客游伤末路心事向行【一作何】人道薄犹怀土【一作玉】时难欲厌贫微才如可寄赤县有乡亲

春游司直城西鸬鷀谿别业

别墅军城下闲諠未可齐春深花蝶梦晓隔柳烟鞞韶景浮寒水疎杨映緑堤沿洄看竹色来往听莺啼久慢持生术多亲种药畦家贫知素行心苦见清溪越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禅机空寂寞雅趣赖招携本寺重江外游方二室西裵回恋知已日夕草萋萋

夕次襄邑

何处戒【一作成】吾道经年远路中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古戍鸣寒角疎林振夕风轻舟惟载【一作有】月那与故人同

宿严维宅简章八元【一作宿严秘书宅】

佳期曾不远甲第即南邻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一作贫】秋寒林【一作光寒】叶动夕霁【一作露】月华新莫话羁栖事平原是主人

赠淮西贾兵马使

破寇功成百战塲天书新拜汉中郎映门旌斾春风起对客弦歌白日长阶下鬬鸡花乍发【一作折】营南试马柳初黄由来吴楚【一作楚蜀】多同调感激逢君共异乡

送坚上人归杭州天竺寺

十年劳负笈经论化中朝流水知乡近和风惜别遥云山零夜雨花?上春潮归卧南天竺禅心更寂寥

送赞律师归嵩山【一作无可诗】

禅意【一作客】归心急【一作山意】山深定易安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上都酬章十八兄

每叹经年别人生有几年关河长问道风雨独随缘寓蝶成庄梦怀人识祢贤徽猷不及此空媿白华篇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

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秋露湿寒条登楼望月楚山上月到楼南山独遥心送秦人趋凤阙月随阳鴈极烟霄轩车不重无名客此地谁能访寂寥

湘川怀古

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一作疑】河浪势屈原塜竹声渔父歌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脉脉东流水【一作去】古今同柰何

七夕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映水金【一作花】冠动当风玉佩揺惟【一作预】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长安卧病【一作病起】

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病【一作疾】时卷帘花【一作槐】雨滴扫石竹阴移已觉生如梦堪嗟【一作那堪】寿不知未能通法性讵可免【一作见】支离

送婆罗门【一作可止诗】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喜皇甫大夫同宿大梁驿【与灵一同使君宿大梁驿诗只差数字】

江头旌斾去花外卷帘空夜色临城月春声渡水风也知行李别蹔喜话言同若问庐山事终身愧远公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慈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

喜严侍御蜀还赠严秘书

往年分首【一作手】出咸秦木落花开秋又春江客不曾知蜀路旅魂何处访情人当时望月思文友今日迎骢见近臣多羡二龙同汉代绣衣芸阁共荣亲

送韦【一作车】参军江陵【一作戴叔伦诗】

槐花落尽柳隂清萧索凉天楚客情海上旧山无的信东门【一作汴东】归路不堪行身随幻境劳多事迹学禅心厌有名公子道存知不弃欲依刘表住南荆

月夜有怀黄端公兼简朱孙二判官

月照疎林惊鹊飞羁人此夜共无依青门旅寓身空老白首头陀力渐微屡向曲池陪逸少几回戎幕接玄晖四科弟子称文学五马诸侯是绣衣江雁往来曾不定野云揺曳本无机修行未尽身将尽欲向东山掩旧扉

精舍遇雨【一作可止诗】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小雪【一作可止诗】

落【一作江一作花】雪临【一作随】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一作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万木无一叶客心悲此时【秋日晚泊见吟窗杂録】

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二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彭定求
  田为·唐圭璋
  娱书堂诗话 全文·赵与虤
  卷二十九·陈廷敬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一·丘逢甲
  楔子·关汉卿
  卷二十五·白居易
  生平事迹辑录·顾太清
  国秀集卷中·芮挺章
  卷二十二·王奕清
  卷四十二·陆游
  卷二百八十九·陈廷敬
  卷七百一·佚名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卷四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挺·唐圭璋

      挺字子政,一作子正,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生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举景祐元年(1056),知滁州,勒停。复起,历知庆州、渭州。熙宁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七年(1074),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1079)卒,年六十六。谥敏

  • ○序·华广生

    古人云:百年三万六千日,何况人生不百年。佳哉,醒世之言!余平生谫陋,一事无成。年来运逾迍邅,寄身异旅。日夕多愁,终岁凡在床呻吟者三。少愈勉力闲步至春田处,於案头翻得词曲数本,其间四时风景,闺怨情痴,读之历历如在目前,不觉腹中

  • 卷二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古今禅藻集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七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七言絶句】燕京絶句          梵琦【七首】飞鸾不与凤为俦养子黄金屋上头山雀野鸡俱入馔此禽巢稳独无忧漆园山下葬车尘冷水

  • 巻三·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三宋 邵浩 编东坡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风浪忽如此我行欲安归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明日淮隂市白鱼能许

  • 卷十五·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十五高适适字达夫沧州蓚人少濩落不事生产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举有道科授封丘尉哥舒翰表为左骁骑兵曹掌书记禄山乱拜监察御史及翰兵败奔赴行在迁侍御史歴迁至劒南西川

  •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英宗二·宋濂

        ◎英宗二   二年春正月己巳朔,安南、占城各遣使来贡方物。壬申,保定雄州饥,赈之。庚午,广太庙。甲戌,禁汉人执兵器出猎及习武艺。丁丑,太阴犯昴。亲祀太庙,始陈卤簿,赐导驾耆老币帛。戊寅,敕有司存恤孔氏子孙

  • 卷之一百三·佚名

    洪武九年春正月丙辰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命妇朝 皇后于坤宁宫锡宴○丁巳太子诸王侍 上顾谓之曰汝等闻修德进贤之道乎太子对曰每闻儒臣讲说知其略矣未领其要 上曰藻率杂佩为身之容恭逊温良为德之容见于外者

  • 天宝·周绍良

    №天宝001【盖】失。【志文】大唐濮阳郡临濮县令元有邻夫人韩氏墓志秘书省校书郎北海王弼撰并书夫人颍川人也,高机永兴,北齐尚书令、昌黎王,生东环州刺史,生弘农郡司马处玄,处玄生会稽郡剡县主簿友直,友直

  •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史有为译注【说明】本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赐封庐江王转徙衡山

  • 宋本传·宋濂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幼年时就聪明出众,童年时日夜攻读经史诸书,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达到融会贯通才罢。曾随从在江陵做官的父亲宋祯。江陵王奎文深懂性命义理之学,宋本前去向他求教,造诣日深。善长古文,文义简洁深刻,且多用

  • 自序·捧花生

    游秦淮者,必资画舫,在六朝时已然,今更益其华靡。颇黎之镫,水晶之琖,往来如织,照耀逾于白昼。两岸珠帘印水,画栋飞云。衣香水香,鼓棹而过者,罔不目迷心醉。余曼翁《板桥杂记》,备载前朝之盛,分雅游、丽品、轶事为三则,而于丽品尤为

  • 卷十三、三藩起事及孙延龄·黄鸿寿

    圣祖康熙元年,夏五月,叙平滇功,进封吴三桂亲王。初,世祖定鼎,东南时有不靖,因命定南王孔有德循广西,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循广东,平南王吴三桂循四川及云南。及南方略定,命诸王各帅所部绿旗兵,留镇地方。时有德已死,无子,爵

  • 卷六十三·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三    明 湛若水 撰 举措一 易泰彖曰内阳而外隂内徤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臣若水通曰阳为徤为君子隂为顺为小人泰卦干阳来居内是徤在内也坤

  • 四十八  号令·墨子

    安国之道,道任地始,地得其任则功成,地不得其任则劳而无功。人亦如此,备不先具者无以安主,吏卒民多心不一者,皆在其将长,诸行赏罚及有治者,必出于王公。数使人行劳赐守边城关塞、备蛮夷之劳苦者,举其守卒之财用

  • 佛说尊胜大明王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有尊胜大明王。乃是过去一切诸佛之所宣说。阿难彼七俱胝如来亦随喜宣说。我今复为未来世中一切众生宣扬显说。汝当谛听。阿难若有善男子

  • 少村漫稿·黄廷用

    《少村漫稿》分为上、下卷,上卷为诗,有七言诗165首,五言诗64首,绝句68首,古风15首,续刻诗有39首;下卷为文,计90篇。遗憾的是,此书木刻板失落和蠹蛀脱版较多,经初步考证,上卷脱版9版(每版为两半页),下卷脱版20版,特别在续刻中脱落二版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溥

    诗文总集。一百十八卷。明张溥编纂。张溥(1602—1641)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崇祯间进士,授庶吉士,崇祯二年(1629)组织当地名士,创立复社,这个社团在反对阉党和抗清斗争中起过作用。唐以前作者别集至明末只存不到三十家,

  • 离睡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为目连说离睡之法,即中阿含经之长老上尊睡眠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