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八

隋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合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舍身品第二十二

  尔时道场菩提树神复白佛言。世尊。我闻世尊过去修行菩萨道时。具受无量百千苦行。捐舍身命肉血骨髓。惟愿世尊。少说往昔苦行因缘。为利众生受诸快乐。尔时世尊即现神足。神足力故令此大地六种震动。于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塔从地踊出。众宝罗网弥覆其上。尔时大众见是事已生希有心。

  尔时世尊即从座起。礼拜此塔。恭敬围绕。还就本座。尔时道场菩提树神白佛言。世尊。如来世雄出现于世。常为一切之所恭敬。于诸众生最胜最尊。何因缘故礼拜是塔。

  佛言。善女天。我本修行菩萨道时。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佛告尊者阿难。汝可开塔取中舍利示此大众。是舍利者。乃是无量六波罗蜜功德所薰。尔时阿难闻佛教敕即往塔所。礼拜供养开其塔户。见其塔中有七宝函。以手开函见其舍利色妙红白。而白佛言。世尊。是中舍利其色红白。

  佛告阿难。汝可持来。此是大士真身舍利。尔时阿难。即举宝函还至佛所持以上佛。

  尔时佛告一切大众。汝等今可礼是舍利。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尔时大众闻是语已心怀欢喜。即从坐起合掌恭敬。顶礼菩萨大士舍利。

  尔时世尊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阿难。过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罗陀。修行善法善治国土无有怨敌。时有三子。端正微妙形色殊特威德第一。第一太子名摩诃波那罗。次子名曰摩诃提婆。小子名曰摩诃萨埵。是三王子。于诸园林游戏观看。次第渐到一大竹林憩驾止息。第一王子作如是言。我于今日心甚怖懅。于是林中将无衰损。第二王子复作是言。我于今日不自惜身。但离所爱心忧愁耳。第三王子复作是言。我于今日独无怖懅亦无愁恼。山中空寂神仙所赞。是处闲静能令行人安隐受乐。时诸王子说是语已。转复前行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饥饿穷悴。身体羸损命欲将绝。第一王子见是虎已。作如是言。怪哉此虎。产来七日七子围绕不得求食。若为饥逼必还啖子。第三王子言。此虎经常所食何物。第一王子言。此虎唯食新热肉血。第三王子言。君等谁能与此虎食。第二王子言。此虎饥饿身体羸瘦。穷困顿乏余命无几。不容余处为其求食。设余求者命必不济。谁能为此不惜身命。第一王子言。一切难舍不过己身第三王子言。我等今者以贪惜故。于此身命不能放舍。智慧薄少故于是事而生惊怖。若诸大士欲利益他。生大悲心为众生者。舍此身命不足为难。时诸王子。心大愁忧久住视之目未曾舍。作是观已寻便离去。尔时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舍身时已到矣。何以故。我从昔来多弃是身都无所为。亦常爱护处之屋宅。又复供给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象马车乘。随时将养令无所乏。而不知恩反生怨害。然复不免无常败坏。复次是身不坚无所利益。可恶如贼犹若行厕。我于今日当使此身作无上业。于生死海中作大桥梁。复次若舍此身。则舍无量痈疽瘭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大小便利。是身不坚如水上沫。是身不净多诸虫户。是身不净筋缠血涂。皮骨髓脑共相连持。如是观察甚可患厌。是故我今应当舍离。以求寂灭无上涅槃。永离忧患无常变异。生死休息无诸尘累。无量禅定智慧功德具足成就。微妙法身百福庄严诸佛所赞。证成如是无上法身。与诸众生无量法乐。是时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愿以上大悲薰修其心。虑其二兄心怀怖懅。或恐固遮为作留难。即便语言。兄等今者。可与眷属还其所止。尔时王子摩诃萨埵。还至虎所脱身衣裳置竹枝上。作是誓言。我今为利诸众生故。证于最胜无上道故。大悲不动舍难舍故。为求菩提智所赞故。欲度三有诸众生故。灭生死怖众恼热故。是时王子作是誓已。即自放身卧饿虎前。是时王子。以大悲力故虎无能为。王子复作如是念言。虎今羸瘦身无势力。不能得我身血肉食。即起求刀周遍求之了不能得。即以干竹刺颈出血。于高山上投身虎前。是时大地六种震动。日无精光如罗睺罗阿修罗王捉持障蔽。又雨杂华种种妙香。时虚空中有诸余天。见是事已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赞言善哉善哉。大士。汝今真是行大悲者。为众生故难舍能舍。于诸学人第一勇健。汝已为得诸佛所赞常乐住处。不久当证无恼无热清净涅槃。是虎尔时见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尔时第一王子见地大动。为第二王子而说偈言。

  震动大地  及以大海  日无精光

  如有覆蔽  于上虚空  雨诸华香

  必是我弟  舍所爱身

  第二王子复说偈言。

  彼虎产来  已经七日  七子围绕

  穷无饮食  气力羸损  命不云远

  小弟大悲  知其穷悴  惧不堪忍

  还食其子  恐定舍身  以救彼命

  时二王子心大愁怖。涕泣悲叹容貌憔悴。复共相将还至虎所。见弟所著被服衣裳。皆悉在一竹枝之上。骸骨发爪布散狼藉。流血处处遍污其地。见已闷绝不自胜持。投身骨上良久乃悟即起举手呼天而哭。我弟幼稚才能过人。特为父母之所爱念。奄忽舍身以饲饿虎。我今还宫。父母设问当云何答。我宁在此并命一处。不忍见是骸骨发爪。何心舍离。还见父母妻子眷属朋友知识。时二王子。悲号懊恼渐舍而去。时小王子所将侍从。各散诸方互相谓言。今者我天为何所在。尔时王妃于睡中梦。梦乳被割牙齿堕落。得三鸽雏一为鹰食。尔时王妃。大地动时。即便惊寤。心大愁怖。而说偈言。

  今日何故  大地大水  一切皆动

  物不安所  日无精光  如有覆蔽

  我心忧苦  目睫[目*需]动  如我今者

  所见瑞相  必有灾异  不祥苦恼

  于是王妃说是偈已。时有青衣在外已闻王子消息。心惊惶怖寻即入内。启白王妃作如是言。向者在外闻诸侍从。推觅王子不知所在。王妃闻已生大忧恼。涕泣满目至大王所。我于向者传闻外人。失我最小所爱之子。大王闻已而复闷绝。悲哽苦恼抆泪而言。如何今日失我心中所爱重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于往昔  无量劫中  舍所重身

  以求菩提  若为国王  及作王子

  常舍难舍  以求菩提  我念宿命

  有大国王  其王名曰  摩诃罗陀

  是王有子  能大布施  其子名曰

  摩诃萨埵  复有二兄  长者名曰

  大波那罗  次名大天  三人同游

  至一空山  见新产虎  饿穷无食

  时胜大士  生大悲心  我今当舍

  所重之身  此虎或为  饥饿所逼

  傥能还食  自所生子  即上高山

  自投虎前  为令虎子  得全性命

  是时大地  及诸大山  皆悉震动

  惊诸虫兽  虎狼师子  四散驰走

  世间皆闇  无有光明  是时二兄

  故在竹林  心怀忧恼  愁苦涕泣

  渐渐推求  遂至虎所  见虎虎子

  血污其口  又见骸骨  发毛爪齿

  处处迸血  狼藉在地  时二王子

  见是事已  心更闷绝  自躄于地

  以灰尘土  自涂坌身  忘失正念

  生狂痴心  所将侍从  睹见是事

  亦生悲恸  失声号哭  互以冷水

  共相喷洒  然后苏息  而复得起

  是时王子  当舍身时  正值后宫

  妃后婇女  眷属五百  共相娱乐

  王妃是时  两乳汁出  一切支节

  痛如针刺  心生愁恼  以丧爱子

  于是王妃  疾至王所  其声微细

  悲泣而言  大王今当  谛听谛听

  忧愁盛火  今来烧我  我今二乳

  俱时汁出  身体苦切  如被针刺

  我见如是  大祥瑞相  恐更不复

  见所爱子  今以身命  奉上大王

  愿速遣人  求觅我子  梦三鸽雏

  在我怀抱  其最小者  可适我心

  有鹰飞来  夺我而去  梦是事已

  即生忧恼  我今愁怖  恐命不济

  愿速遣人  推求我子  是时王妃

  说是语已  即时闷绝  而复躄地

  王闻是语  复生忧恼  以不得见

  所爱子故  其王大臣  及诸眷属

  悉皆聚集  在王左右  哀哭悲号

  声动天地  尔时城内  所有人民

  闻是声已  惊愕而出  各相谓言

  今是王子  为活来耶  为已死亡

  如是大士  常出软语  为众所爱

  今难可见  已有诸人  入林推求

  不久自当  得定消息  诸人尔时

  慞惶如是  而复悲号  哀动神祇

  尔时大王  即从坐起  以水洒妃

  良久乃苏  还得正念  微声问王

  我子今者  为死活耶  尔时王妃

  念其子故  倍复懊恼  心无暂舍

  可惜我子  形色端正  如何一旦

  舍我终亡  云何我身  不先薨没

  而见如是  诸苦恼事  善子妙色

  犹净莲华  谁坏汝身  使令分离

  将非是我  昔日怨仇  挟本业缘

  而杀汝耶  我子面目  净如满月

  不图一旦  遇斯祸对  宁使我身

  破碎如尘  不令我子  丧失身命

  我所见梦  已为得报  值我无情

  能堪是苦  如我所梦  牙齿堕落

  二乳一时  汁自流出  必定是我

  失所爱子  梦三鸽雏  鹰夺一去

  三子之中  必定失一

  尔时大王  即告其妃  我今当遣

  大臣使者  周遍东西  推求觅子

  汝今且可  莫大忧愁  大王如是

  慰喻妃已  即便严驾  出其宫殿

  心生愁恼  忧苦所切  虽在大众

  颜貌憔悴  即出其城  觅所爱子

  尔时亦有  无量诸人  哀号动地

  寻从王后

  是时大王  既出城已  四向顾望

  求觅其子  烦惋心乱  靡知所在

  最后遥见  有一信来  头蒙尘土

  血污其衣  灰粪涂身  悲号而至

  尔时大王  摩诃罗陀  见是使已

  倍生懊恼  举手号叫  仰天而哭

  先所遣臣  寻复来至  既至王所

  作如是言  愿王莫愁  诸子犹在

  不久当至  令王得见  须臾之顷

  复有臣来  见王愁苦  颜貌憔悴

  身所著衣  垢腻尘污  大王当知

  一子已终  二子虽存  哀悴无赖

  第三王子  见虎新产  饥穷七日

  恐还食子  见是虎已  深生悲心

  发大誓愿  当度众生  于未来世

  证成菩提  即上高处  投身饿虎

  虎饥所逼  便起啖食  一切血肉

  已为都尽  唯有骸骨  狼藉在地

  是时大王  闻臣语已  转复闷绝

  失念躄地  忧愁盛火  炽然其身

  诸臣眷属  亦复如是  以水洒王

  良久乃苏  复起举手  号天而哭

  复有臣来  而白王言  向于林中

  见二王子  愁忧苦毒  悲号涕泣

  迷闷失志  自投于地  臣即求水

  洒其身上  良久之顷  乃还苏息

  望见四方  大火炽然  扶持暂起

  寻复躄地  举手悲哀  号天而哭

  乍复赞叹  其弟功德  是时大王

  以离爱子  其心迷没  气力惙然

  忧恼涕泣  并复思惟  是最小子

  我所爱重  无常大鬼  奄便吞食

  其余二子  今虽存在  而为忧火

  之所焚烧  或能为是  丧失命根

  我宜速往  至彼林中  迎载诸子

  急还宫殿  其母在后  忧苦逼切

  心肝分裂  或能失命  若见二子

  慰喻其心  可使终保  余年寿命

  尔时大王  驾乘名象  与诸侍从

  欲至彼林  即于中路  见其二子

  号天扣地  称弟名字  时王即前

  抱持二子  悲号涕泣  随路还宫

  速令二子  觐见其母  佛告树神

  汝今当知  尔时王子  摩诃萨埵

  舍身饲虎  今我身是  尔时大王

  摩诃罗陀  于今父王  输头檀是

  尔时王妃  今摩耶是  第一王子

  今弥勒是  第二王子  今调达是

  尔时虎者  今瞿夷是  时虎七子

  今五比丘  及舍利弗  目揵连是

  尔时大王摩诃罗陀。及其妃后悲号涕泣。悉皆脱身御服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于此处起七宝塔。是时王子摩诃萨埵。临舍命时作是誓愿。愿我舍利。于未来世过算数劫。常为众生而作佛事。说是经时无量阿僧祇天及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树神是名礼塔往昔因缘。尔时佛神力故。是七宝塔即没不现。

    金光明经赞佛品第二十三

    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尔时无量百千万亿诸菩萨众。从此世界至金宝盖山王如来国土。到彼土已。五体投地为佛作礼。却一面立向佛合掌。异口同音而赞叹曰。

  如来之身  金色微妙  其明照曜

  如金山王  身净柔软  如金莲花

  无量妙相  以自庄严  随形之好

  光饰其体  净洁无比  如紫金山

  圆足无垢  如净满月  其音清彻

  妙如梵声  师子吼声  大雷震声

  六种清净  微妙音声  迦陵频伽

  孔雀之声  清净无垢  威德具足

  百福相好  庄严其身  光明远照

  无有齐限  智慧寂灭  无诸爱习

  世尊成就  无量功德  譬如大海

  须弥宝山  为诸众生  生怜愍心

  于未来世  能与快乐  如来所说

  第一深义  能令众生  寂灭安隐

  能与众生  无量快乐  能演无上

  甘露妙法  能开无上  甘露法门

  能入一切  无患窟宅  能令众生

  悉得解脱  度于三有  无量苦海

  安住正道  无诸忧苦  如来世尊

  功德智慧  大慈悲力  精进方便

  如是无量  不可称计  我等今者

  不能说喻  诸天世人  于无量劫

  尽思度量  不能得知  如来所有

  功德智慧  无量大海  一渧少分

  我今略赞  如来功德  百千亿分

  不能宣一  若有功德  得聚集者

  回与众生  证无上道

  尔时信相菩萨。即于此会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说赞言。

  世尊百福  相好微妙  功德千数

  庄严其身  色净远照  视之无厌

  如日千光  弥满虚空  光明炽盛

  无量无边  犹如无数  珍宝大聚

  其明五色  青红赤白  琉璃颇梨

  如融真金  光明赫奕  通彻诸山

  悉能远照  无量佛土  能灭众生

  无量苦恼  又与众生  上妙快乐

  诸根清净  微妙第一  众生见者

  无有厌足  发绀柔软  犹孔雀项

  如诸蜂王  集在莲华  清净大悲

  功德庄严  无量三昧  及以大慈

  如是功德  悉以聚集  相好妙色

  严饰其身  种种功德  助成菩提

  如来悉能  调伏众生  令心柔软

  受诸快乐  种种深妙  功德庄严

  亦为十方  诸佛所赞  其光远照

  遍于诸方  犹如日月  充满虚空

  功德成就  如须弥山  在在示现

  于诸世界  齿白齐整  犹如珂雪

  其德如日  处空明显  眉间毫相

  右旋宛转  光明流出  如琉璃珠

  其色微妙  如日处空

  尔时道场菩提树神。复说赞曰。

  南无清净  无上正觉  甚深妙法

  随愿觉了  远离一切  非法非道

  独拔而出  成佛正觉  知有非有

  本性清净

  希有希有  如来功德  希有希有

  如来大海  希有希有  如须弥山

  希有希有  佛无边行  希有希有

  佛出于世  如优昙华  时一现耳

  希有希有  无量大悲  释迦牟尼

  为人中日  为欲利益  诸众生故

  宣说如是  妙宝经典  善哉如来

  诸根寂灭  而复游入  善寂大城

  无垢清净  甚深三昧  入于诸佛

  所行之处  一切声闻  身皆空寂

  两足世尊  行处亦空  如是一切

  无量诸法  推本性相  亦皆空寂

  一切众生  性相亦空  狂愚心故

  不能觉知  我常念佛  乐见世尊

  常作誓愿  不离佛日  我常于地

  长跪合掌  其心恋慕  欲见于佛

  我常修行  最上大悲  哀泣雨泪

  欲见于佛  我常渴仰  欲见于佛

  为是事故  忧火炽然  唯愿世尊

  赐我慈悲  清冷法水  以灭是火

  世尊慈愍  悲心无量  愿使我身

  常得见佛  世尊常护  一切人天

  是故我今  渴仰欲见  声闻之身

  犹如虚空  焰幻响化  如水中月

  众生之性  如梦所见  如来行处

  净如琉璃  入于无上  甘露法处

  能与众生  无量快乐  如来行处

  微妙甚深  一切众生  无能知者

  五通神仙  及诸声闻  一切缘觉

  亦不能知  我今不疑  佛所行处

  唯愿慈悲  为我现身  尔时世尊

  从三昧起  以微妙音  而赞叹言

  善哉善哉  树神善女  汝于今日

  快说是言

    金光明经付嘱品第二十四

    隋阇那崛多译

  尔时世尊告彼大菩萨众言。汝等善丈夫辈。谁能守护此诸如来阿僧祇劫集成菩提。于我灭后以此法本当作广现。令正法久住故。尔时彼菩萨众中。有六十俱致菩萨及六十俱致天女。同以一咽喉声说如是言。世尊。我等堪能守护此诸如来。阿僧祇劫集成菩提。于彼后时当作广现。尔时世尊。说此伽陀。

  诸佛是实语  安住于实法

  彼等实住故  此经增住持

  大悲为铠甲  大慈为安住

  彼等慈力故  此经增住持

  福聚为铠甲  智聚所出生

  诸聚和合故  此经增住持

  降伏诸摩罗  诸论亦破散

  已断于诸见  此经增住持

  护世天帝等  诸梵及修罗

  天龙乾闼婆  住持此已作

  地住及虚空  所有诸天女

  诸佛住持故  已说此行法

  梵行相应故  四实已庄严

  尽四摩罗故  此藏增住持

  虚空若作色  或色作非色

  诸佛所住持  无有能令动

  尔时四大天王同以一咽喉声。说此伽他。

  我等于此经  守护当如是

  及子诸眷属  亦善作守护

  若当持此者  菩提已作缘

  我当近彼等  四方作守护

  尔时天帝。向佛说此伽他。

  我知诸佛恩  导师亦已证

  于此胜经典  已说佛出生

  我于彼诸佛  报恩当作护

  当护如是经  及彼持经者

  尔时娑诃世界主大梵天王。向佛说此伽他。

  诸定及无量  诸乘及解脱

  皆由此经出  已说佛出生

  我舍梵处乐  此经所在处

  至彼听闻故  守护当如是

  尔时删兜率多天子。向佛说此伽他。

  若住于菩提  彼当住兜率

  此经佛已说  若当有持者

  世尊我当能  舍于天福报

  阎浮洲内住  当说此行法

  尔时商主摩罗子。向佛说此伽他。

  清净摩罗业  彼不随摩罗

  若当能持此  修多罗正义

  我等于此经  守护当如是

  我发精进欲  如是今广现

  尔时摩罗波卑摩。向佛说此伽陀。

  我于彼众生  当不作障碍

  若当持此者  烦恼皆折伏

  摩罗不得便  故说于此经

  以佛住持故  我当护彼等

  尔时善德天子。向佛说此伽陀。

  若诸佛菩提  彼于此经说

  若持此经典  彼即供诸尊

  我当持此经  为俱致天说

  教化向菩提  当听及敬重

  尔时慈氏菩萨。向佛说此伽陀。

  不请之朋友  若彼住菩提

  守护诸法故  能舍于自体

  故我至兜率  如是修多罗

  以佛住持故  我当作广显

  尔时上座摩诃迦叶波。向佛说此伽陀。

  我等少智慧  声闻乘已说

  随能随势力  教师法当持

  若有持此经  我当摄受彼

  及以堪能辩  与彼作善言

  尔时命者阿难陀。向佛说此伽陀。

  诸经多千数  我闻教师口

  如是等经典  我先未曾闻

  我值遇此经  对面已受取

  我当作广显  欲求于菩提

  佛说此时。菩提高树善寂天女。及彼大辩天女等。功德天女等诸天女。及诸天众释梵鞞沙门等为首。诸天王及彼诸大天众。乾闼婆阿修罗等世间。于佛所说皆大欢喜。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三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诸大菩萨摩诃萨顶。与诸天王及龙王二十八部散脂鬼神大将军等。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劫。修习是金光明微妙经典。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复于阎浮提内无令断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未来世中。有受持读诵此经典者。汝等诸天常当拥护。当知是人。于未来世无量百千人天之中。常受快乐。于未来世值遇诸佛。疾得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诸大菩萨。及天龙王二十八部散脂大将等。即从座起到于佛前。五体投地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如是三白。如世尊敕当具奉行。于是散脂大将军。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未来世中。有受持是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我当与此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常当随侍拥卫隐蔽其形。是说法者。皆悉消灭诸恶令得安隐。愿不有虑。

  尔时释迦牟尼佛现大神力。十方无量世界皆六种震动。是时诸佛皆大欢喜。嘱累是经故赞美持法者。现无量神力。于是无量无边阿僧祇菩萨摩诃萨。大众及信相菩萨。金光金藏常悲法上等。及四天王十千天子。与道场菩提树神地神坚牢等。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发无上菩提之心。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八

猜你喜欢
  蒋山元禅师·惠洪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品第十六·佚名
  百论序疏·吉藏
  卷三·投子义青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卷第八·昙噩
  南北东西的海潮音·太虚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四·弘储
  翻译名义集卷第九·法云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三·费隐通容
  卷第四·霁仑超永
  中观论卷第四·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回 赐三尺剑严办仇人·佚名

    诗曰:贤德贞烈赵兰英为救夫主寻伯兄若使动心抛彩事那得金殿受皇封闲话休提,书要相续:话说兰英闻得孙继高被刑部所奏,强奸不从,害死使女,业行勾决之言,认以为实,不由的心如刀割。又听圣上叫他抛彩重婚,只想有死无生,望着皇爷说:“

  • 卷四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十 李颀【东川人】 湘夫人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窅霭罗袂色潺湲江水流佳期来北渚捐佩在芳洲 塞下曲 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千骑黑

  • 笺注陶渊明集卷之二·李公焕

    诗五言形影神贵践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丗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

  • 卷九十七·毕沅

      ◎宋纪九十七 ∷起柔兆敦牂七月,尽强圉协洽四月,凡十月。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靖康元年金天会四年   秋,七月,乙丑朔,除元符上书邪等之禁。   宋昭先以上书谏攻辽,贬连州;庚午,诏赴都。   乙亥,蔡京移儋

  • 卷之一百零五·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十二月。甲戌朔。以牛录章京黑勒布、为兵部理事官。  ○升河南河南道参政朱衣助、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广东提学道副使钱朝鼎、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山西冀宁道参政王舜年、为江西按察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二十七 独行传一·纪昀

    独行传(臣)等谨按独行传唐书宋史俱作卓行五代史作一行今依郑志改称独行其有自他类移八诸人亦取其立志孤行而名实相副者 金元两史则仍其阙云唐五代○唐元德秀【李■〈山上咢下〉等】 权皋甄济【逢】吴保安【郭仲翔 】

  •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佚名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真按:陆费墀办事毫无章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浙江巡抚琅<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奉上谕:据纪昀奏前赴

  • 强伸传·脱脱

    强伸,原是河中射粮军子弟,他的相貌十分丑陋,但他力气过人。兴定初年(1217),他跟从华州副都统安宁收复潼关,因功绩当了官,曾监制..阳醋。后来客居洛阳,被选为官军,守卫陕铁岭,军败被俘,跟从都尉兀林答胡土逃回了中京。当时中京也

  • 卷四十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四十八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宰执下上哲宗论吕大防刘挚  范祖禹臣伏见陛下罢范纯仁独任一相古者三公官不必备盖充此位者未易得人陛下重惜如此古圣帝明

  • 卷五·曾巩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咸平中登进士甲科,所试《有物混成赋》,天下以为赋格。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大中祥符九年,参知政事。时王钦若方挟祥瑞,迎合人主意,阴排异己者,以细故罢曾政事。天禧中,复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仁宗即

  • 易经·说卦传·第五章·佚名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

  • 佛说月喻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苾刍众俱。是时世尊。告诸苾刍言。如世所见。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而诸苾刍。不破威仪。常如初腊者。具足惭愧若

  • 卷第二十四·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感通科 晋安慧 则不知何许人也。读书善谈论。永嘉中。天下大疫。慧则夜祷请天。早降神药。以活百姓。一日出寺。见两石大如瓮。视之水盈中。以施病者。无不愈

  •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清末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源流的著作。全书不列章节,分为33部分。主要记述清代前半期之 “考证学” 与后半后期 “今文学” 。前半期又分为启蒙期与全盛期; 后半期又分为蜕分期与衰落期。认为启蒙期运动

  • 柳氏叙训·柳玭

    又名《柳氏训序》或《柳氏序训》《柳氏家训》,一卷,唐柳玭撰,记叙其祖父柳公绰以下内外事迹,宋以后佚。《新唐书·艺文志二》、《宋史·艺文志二》“史部·传记类”均有著录,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有著录。

  • 毛诗古乐音·张玉纶

    (清)张玉纶撰 收于《辽海丛书第十集》。

  •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林亿

    宋林亿等对《黄帝内经素问》一书,在唐王冰整理编次的基础上,加以订补增注。

  • 梦珂·丁玲

    短篇小说。丁玲作。载《小说月报》 1927年18卷12号。梦珂是一个出身于没落封建家庭的女性,进入大城市后,在个人奋斗过程中经受了爱情与事业上的种种凌辱与挫折, 最后从一个纯真的少女而变成一个出卖灵魂 与色相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