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义方传

王义方,泗州涟水人。年少时失父家贫,侍奉母亲很恭谨,广泛通晓《五经》,正直傲世不随俗浮沉。当初考中明经科,便前往京城长安,中途遇到一个徒步赶路的人,自称父亲为颍上县令,听说父亲病重,要兼程前往,目前却只能徒步赶路,难以前行,毫无办法。王义方解下自己骑的马交给他,没有告诉他姓名就离开了。不久授官晋王府参军,在弘文馆任职。特进魏征对他很尊敬,准备把侄女嫁给他。义方终于娶了魏征的侄女,告诉别人说:“从前我是不依附宰相的权势,如今是被知己的话感动所以如此。”转任太子校书。

没多久,因与刑部尚书张亮有交往而获罪,贬为儋州吉安县丞。走到海南,划船的人准备用酒肉进行祭祀,义方说:“黍稷谷物并不馨香,祭祀馨香之义全在完美的德性。”于是取水来进行祭祀,还写了一篇文章:“思念京城而向北眺望,遥望海口却将向南漂流。被自身行为所牵累,有负前贤大义,那是必然的啊!大鲸击水,水神倾覆小舟。因忠而获罪,尽孝反遭罚。四方云雾辽阔绵远,千里水波静静流淌。世间万事的因果报应如声之随风,不要当作神灵的羞辱。”当时正值盛夏,风涛闷热而猛烈。随后天转晴和,于是南渡大海到达了吉安。南蛮之地田野荒芜道路梗塞,义方召来地方首领,集中起学生门徒,亲自为他们讲授经书,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清歌短笛合鸣,老少尊卑有序,少数民族的酋长们十分高兴。

贞观二十三年(649),改授洹水县丞。此前张亮的侄子张皎流放到崖州,前来依附义方,这时正好去世,临终前把妻小托付给义方,并希望帮忙把自己的遗体运回故乡。义方与张皎的妻子一道向海神发过誓后,吩咐仆役抬着灵柩,让张皎的妻子抱着婴儿骑上自己的马,自己则步行跟随,一同北归。他先到原武县(今河南原阳)安葬了张皎,祭告了张亮,送张皎的妻儿回了家,这才往洹水县去。后转任云阳县丞,提拔为著作佐郎。

显庆元年(656),升任侍御史。当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掌权执政。有个妇女淳于氏长得很美,因获罪被囚禁在大理寺,义府看上了这个女子,托大理丞毕正义违法把她弄出了监狱。后来高宗命令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重新审理这件案子。毕正义自杀身亡。高宗特地饶恕了李义府的罪行。义方则认为李义府奸邪害政,准备上奏章弹劾义府,便征求他母亲的意见。母亲说:“从前王陵的母亲以剑自杀成就了儿子的义举,你如今能竭尽忠诚树立声名,这是我的愿望,就是死我也没有遗恨。”义方于是先呈上一个奏章,上面写道:

“臣下听说黄莺鸣啭于一年之始,蟋蟀细吟于初秋之际,物虽微小而顺应时令,人虽微贱而言语忠诚。我去年初冬,还是云阳下县县丞。今年春夏之交,皇上就提升我为著作佐郎,这是文学官职中极为清要的职务。不久,又授任我为侍御史,实在是滥用了朝廷显要职位。回顾平生,就是抛头颅也无法报答恩泽,只想发现犯法的就决不隐瞒,以扩大皇上的视听。近来有李义府错杀大理寺丞,皇上已赦免了他,臣下本不应再行查问。然而皇帝设置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本来就是希望有如同水火般的互相辅助,有如盐梅式的咸酸相成,方能万事兴盛,风调雨顺,时运亨通。也不能独自认定是与非,一切都由圣上旨意决定。从前唐尧有失于任用诨敦等四个凶人,汉高祖失于任用陈..,光武帝在用逢萌上失误,魏武帝有失于任用张邈。这四个帝王,都是英明杰出的君主,然而有失在前,而有得于后。当今陛下继承圣人事业,抚育万邦,少数民族偏远的村落,尚且惧怕大唐刑法,何况京师咫尺之地,奸臣恣行暴虐,足令忠臣抗颜激愤、义士扼腕痛恨。即使是正义自缢身亡事,也完全不能容忍,那就是畏惧义府的权势,于是杀身灭口。这样就是生杀的威力,上不出自于君主;赏罚的权柄,下移至于宠佞之臣。我恐怕履霜当知严寒冰冻将至,积小便会成大,应当防微杜渐。请重新查询正义的死因,以便洗雪冤气于九泉幽冥,诛杀奸臣于光天化日之下。”

王义方便在朝廷上弹劾义府道:“我听说笼络下属欺骗皇上的人,圣明的君主应该加以杀戮;心地狠毒貌似谦恭的人,清明之时一定要予以惩罚。因此包庇恶人掩抑正义,不能容于唐帝国圣朝;窃取宠幸玩弄权势,终将被汉皇之剑所刃。中书侍郎李义府,因碰上了机会,于是位望通显。却不能竭忠尽节,在皇帝面前进对效力,也不能鞭策驽钝之马,以敬奉皇室;反而凭借权势,一手遮天,私下请托官员,结交众小人。贪恋美色,赦免有罪的淳于氏;惟恐密谋泄漏,害死无辜的正义。即使有挟泰山超北海的力量,与此相比还显得轻微;就是有回天转日的威力,面对此事也觉得低下。这样的情况如果也可以宽恕,那什么事情不能容忍!金风届时而至,玉露出现于路途。御史弹劾的奏章与秋官的刑法一样清白公正,忠臣带着勇猛的鹰..一同出击。请清除国君身边的小人,以稍稍报答鸿大的皇恩,甘愿碎首于玉阶之下,希望能表明臣下的贞节。”高宗则认为王义方诽谤侮辱了大臣,言词不恭敬,把他贬谪到莱州任司户参军。任职期满,他便迁家到昌乐县(今属山东)居住,聚集门徒传授学业。母亲去世,他便不再做官。总章二年(669)去世,时年五十五岁。撰有《笔海》十卷、文集十卷。弟子何彦光、员半千以师礼为王义方服丧,三年服除才离去。

员半千是齐州全节县人,奉事义方有十多年。他广泛涉猎经书史籍,在河朔(泛指黄河以北地区)一带颇为知名。武则天时官做到天官侍郎。撰有《三国春秋》二十卷,流传于当时。另行有传。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 刘怀珍李安民王玄载弟玄邈·萧子显
  名山藏卷之九十七·何乔远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十六·佚名
  ◎狂奴故态·李定夷
  第十二卷 仕绩 三·缪荃孙
  一三○ 河南巡抚何煟奏委员解送书籍折·佚名
  外集卷十六·宋名臣言行录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五·阿桂
  缘起·包天笑
  元颢传·李延寿
  曾铣传·张廷玉
  钦定南巡盛典卷九十五·高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胡宪生·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韵语阳秋卷十六·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老杜诗云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按逊传无扬州事而逊集亦无扬州梅花诗但有早梅诗云兎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防霜当露发映雪凝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防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杜公前诗乃逢早梅而作诗故

  • 卷八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三 邵谒 金谷园怀古 在富莫骄奢骄奢多自亡为女莫骋容骋容多自伤如何金谷园郁郁椒兰房昨夜绮罗列今日池馆荒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美人抱义死千载名犹彰娇歌

  • 卷八·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八       唐 方干 撰七言排律题悬溜岩隐者居世人如要问生涯满架堆床是五车谷鸟暮蝉声四散修篁灌木势交加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却用水荷包绿李兼将寒井浸甘瓜惯缘险峭收松粉常

  • 提要·杨公远

    (臣)等谨案野趣有声画二巻元杨公逺撰公逺字叔明歙县人是集前有咸淳中吴龙翰序称一巻而此本二卷然至元乙酉方回跋原本在上卷末所载回溪道中一诗乃在下巻中使原为二巻则此跋不应介在其间使集中原载此诗则回又必不更录其全

  • 王隱晉書卷十·汤球

      方技傳  陳訓   甘卓為揚威將軍、歷陽內使。陳訓私語人曰。甘公頭低視仰。目中有赤脈。當厄于兵。勿與將可也。果為王敦所害。御覽三百六十六。   戴洋   戴洋病亡。天神使為酒藏吏。授符持幡麾。將上蓬

  • 一四七八 候选从九品陈逵奏为铨选无期吁恳圣恩施仁及时报効折·佚名

    一四七八 候选从九品陈逵奏为铨选无期吁恳圣恩施仁及时报効折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候选从九品臣陈逵跪奏,为家贫亲老,铨选无期,吁恳圣恩,格外施仁,俾得及时报効,以慰老亲,以遂乌私事。【真按:国无词有.】窃微臣系江苏武进县人。

  • 一三七七 山西巡抚书麟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三七七 山西巡抚书麟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山西巡抚革职留任臣书麟跪奏,为遵旨具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定旧本,令将外间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

  •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司马迁

    张凤岭译注【说明】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贵族为了维护岌岌可危的统治地位,竭力网罗人才,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而社会上的“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也企图依靠权贵获得锦衣玉食,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

  • 谢方叔传·脱脱

    谢方叔,字德方,威州人。嘉定十六年(1223)考中进士,曾经官至监察御史。他上奏疏道“:坚持刚强的德性以回应上帝的心事,奋行威严的果断以挽回天下的颓势,有的人还担忧过去曾受宠幸的人,堵塞陛下的视听而谋取皇帝的欢心,那么,就会

  • ●雪交亭正气录卷十·高宇泰

    明鄞高宇泰檗庵撰癸巳纪(万曰吉一类未考其详,容续补之)万曰吉杨卓然朱升余鵾翔癸巳三月十九月,吴伟业(梅村)主盟,设讌订十郡诗文大社于虎邱山寺。有僧投诗一首,诸公览诗,低徊久之;不终席而散。其诗云:『十郡名贤请自思,相逢若个是

  • 卷五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九选举考【十三】考课【臣】等谨按虞书三载考绩黜陟幽明周官六计弊羣吏以亷为本重有守也汉法刺史以六条察二千石唐以四善二十七最课其属分九

  • 通制条格卷第十八·拜住

     关市  关渡盘诘至元二十六年八月,枢密院议:拟到禁约诸军例内一款:关津渡口把隘去处,当该官员军兵人等常切用心巡绰盘捉一等作过歹人,务要严谨,毋致私受财货放行。如违,体察得实,痛行断罪。  牙保欺蔽至元十年八月,中书省

  • 卷五·江永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五婺源江永撰衣服上始制衣服考礼运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治其麻丝以为布帛防云治麻丝为布帛谓五帝时○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上衣

  • 失编·章世纯

    ○牿之反复 二句气不能清、则所感害深也、夫乘动之行、求以静澄也、至于牿之深、而静之地、动亦先之矣、欲夜气之存也淂乎、且人实有清淑之气。而至求之梦觉之会。斯亦微矣微而保之则可着之端也微而

  • 开元释教录卷第四·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四  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后秦)  起姚苌(谥为昭武皇帝)白雀元年甲申。至姚泓(无谥)永和三年丁巳。凡经三主三十四年沙门五人。所出经律论等。总九十四部合六百二十四卷(于中六十六部五百二十八卷见在

  • 刻贤首五教仪跋·续法

    昔世尊正觉始成。十身初满。即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由众生妄想执着。故如来於无言说中。示其言说。一以畅自本怀。显人人有此德相。一以机之利钝不同。教设偏圆。接引有

  • 中州集·元好问

    金诗总集。全称《翰宛英华中州集》。十卷。附 《乐府》一卷。金元好问(1190—1257)编。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山人。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中博学鸿词科,授儒林郎、官国史院编修等,金亡后不仕。

  •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瞿元锡

    一卷。明瞿元锡撰。《庚寅十一月初五日始安事略》记瞿式耜拥戴桂王抗清,留守桂林殉难事。顺治七年(1651)清军攻桂林时,桂林守将各营怯战怀私,清兵一至,四散奔窜,城中竟无兵可用,然瞿式耜、张同敝毫无畏惧,从容就缚。记瞿式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