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门须量力而修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皆须修到业尽情空,方有了生死分。倘有丝毫未尽,则生死依旧不了。若论业尽情空,现今恐举世亦难得其一二。若以信愿念佛求生,则万不漏一。(复许熙唐居士书)

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教下诸宗,性相教理,精深浩博,研究非易。即能研究,亦只是语言文字上道理,非是心性上道理。要究彻心性上道理,甚少甚少!此是仗自力的法门。宗下或密宗,理多是妙,非根基浅薄者所能领悟。宗下用功,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但亦尚是宗门初步。既悟之后,再须修道,广行六度,于一切境上断除烦恼习气。教下用功,先要大开圆解,与宗门彻悟是同,既开悟后,亦再须广行方便,断除习气,甚难甚难!念佛法门是带业往生,往生之后,即不退转,寿命无量,一生成办。彼修禅宗已经彻悟者,念佛往生固是上品上生,证菩萨地位,便能化身他方,普作佛事。若不念佛往生,未断烦恼习气,仍不能了生脱死。非若念佛法门无论悟与不悟,烦恼习气纵尚未断,但得往生,便是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也。修密宗者,三密相应,即身成佛,但不善用心,即易著魔。即善用心,修此法门,便与其他法门相隔,非若修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多无妨碍。故修密宗者,若能得益,固然是好,若一著魔,便成废物。我佛法门无量,总要量自己身分,择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损也。(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密宗以三密加持能令凡夫现生证圣,其功德力用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故云不思议力用。虽然,此就密宗之本旨说,然须是其人方可,其人谓谁?如金刚智[1]、善无畏[2]等,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复丁福保居士书十)

  [1] 金刚智:南印度人,中国唐密的创始人之一,主要弘传金刚界一系。

  [2] 善无畏:中印度人,中国唐密的创始人之一,主要弘传胎藏界一系。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须抱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方可出此五浊,登彼九莲。倘妄自尊大,欲仗修自力了生死之禅、教、密种种法门,则多分有因无果。何以故?以纵能彻悟自心,深入经藏,而烦惑不断得净尽,决无了生死分。况未能彻悟,与未能深入者乎?密宗提倡“现身成佛”,亦非人人皆能如是。学密宗者每每著魔,皆由不知自量,妄欲得神通与成佛之所致也。(复冯偏西郑圆莹居士书)

至于修持法门,固无高下,禅、律、密、净,皆是了生死之大法。然末世众生分上论,则非修净土法门,决难现生了脱。以余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兼仗佛力。佛力自力,奚啻天渊悬殊?不知此义,妄效大力量人之修法,殊难得其实益。以故禅宗百丈禅师谓:“修行以念佛为稳当。”而祈祷病僧,化送亡僧,皆以往生为事。从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上圣下凡,修佛道者之归宿处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尽华藏世界海诸法身大士,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况末世众生,根机陋劣者乎?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地位,以烦惑未断,犹不能即生了脱。五祖戒再为东坡,草堂清复作鲁公,是为前鉴(五祖,寺名。戒,即师戒,人名。师戒曾作五祖寺住持,故称五祖戒,乃云门法孙大觉琏国师法祖,见地高超,门庭高峻,学者多畏惧不敢亲近,死后做苏东坡,大有证据。草堂,寺名。清,人名。曾鲁公名公亮,乃草堂清后身,五十七拜相,封鲁国公,亦大有证据)。观此可知仗自力了生死之难。禅宗每云:“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明心见性,乃大彻大悟也。言见性成佛者,以亲见自性天真之佛,名为成佛,乃理即佛与名字佛也,非福慧圆满之究竟佛也。此人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若能广修六度,于一切境缘,对治烦恼习气,令其清净无余,则可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之外,不在六道之中矣。佛世此种人甚多,唐宋尚有,今则大彻大悟尚不易得,况烦恼净尽者乎?(复周志诚居士书一)

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去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又修密宗的工夫,要成功,也是很不容易。如专求神通速效,不善用心,且还有遭遇魔事的危险,还不如念佛的来得稳当。民国十七年,上海有一皈依弟子,请我到他家吃斋,便说他有个亲眷,是学佛多年的女居士,学问亦很好,已有五十多岁了,可否叫她来谈谈?我说可以的,于是就叫她来。等到见面的时候,我就对她说:“年纪大了,赶快要念佛求生西方。”她答道:“我不求生西方,我要生娑婆世界。”我便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下劣了。”她又云:“我要即身成佛。”我又回答她道:“汝的志向太高尚了。何以那个清净世界,不肯往生,偏要生在此浊恶的世界?要知道,即身成佛的道理是有的,可是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亦非汝我可以做得到的事。”像这样不明道理的女居士,竟毫不自量的口出大言,实在是自误误人的。

还有两个要求生华藏世界的人,有一天,那个害了毛病,这个就去看他。后来因见他病势不对,就赶紧的叫他念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大家亦在旁边助他念。过了一刻,就问他看见什么境界没有。他答道:“没有。”这样的问过两三次,都说没有。到了最后一次,他就说道:“娘来了。”唉呀,这个问他的,才晓得他们如此靠不住了。因为在他的心里,以为念这样的佛号,和这样的希求,应当要看见华藏世界才对,为什么反见娘来的阴间境界呢?自此以后,他才回头来修净土法门了。要晓得华藏世界,是要分破无明的法身大士,才能见得、生得的。其余就是断尽尘沙的菩萨,亦没有分的,何况是具缚凡夫呢?(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法语)

猜你喜欢
  本无品第十一·佚名
  觉邪品第九·佚名
  卷第五十一·李通玄
  卷二百三十一·佚名
  附·佚名
  告全国僧寺住持·太虚
  添品妙法莲华经卷第六·佚名
  第二十七章 青铜殿祭·佚名
  致段执政书·太虚
  卷三十·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祖庭事苑目录·睦庵善卿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六卷·无著
  ●续清凉传卷下·张商英
  僧宝正续传卷第六·祖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五代诗话卷二·郑方坤

      中朝  司空图  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云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是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醝非丕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羙

  • 卷四十八·唐圭璋

    ○东风第一枝忆梅老树浑苔,横枝未叶,青春肯误芳约。背阴未返冰魂,阳梢已含红萼。佳人寒怯,谁惊起、晓来梳掠。是月斜、花外幺禽,霜冷竹间幽鹤。云淡淡,粉痕渐薄。风细细,冻香又落。叩门喜伴金尊,倚阑怕听画角

  • 李羣玉诗后集巻四·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数防疎星紫锦斑仙家新様剪三山宜与谢公松下戴净簮云髪翠防间江南鳞鳞别浦起防波泛泛轻舟桃叶歌斜雪北风何处宿江南一路酒旗多答友寄新茗满火芳馨碾麯尘吴瓯湘水緑花新媿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峡山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纪昀

    列传唐 【四十二】○唐四十二高适 元结 李承韦伦 薛珏【存庆】崔汉衡戴叔伦王翃【正雅 翊 凝】徐申郗士美辛秘高适元结李承韦伦薛珏崔汉衡戴叔伦王翃徐申郗士美辛秘△高适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

  • 史记集解卷二·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二夏本纪第二夏禹【諡法曰受禅成功曰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

  • ·论台中时事书·丁曰健

    台中时事有大可虑者三:米贵兵单、各官穷蹙、政务懈散;而又将有移镇澎湖之举,是合之而四矣。近日,斗米卖钱三百。某不自度量,移檄道、府,借动仓榖三万石减价平粜;当事者难之。某以“民心皇皇,不可迟缓;倘上台

  • 卷八十九·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绍兴间虞允文上言曰臣闻国势有强弱人心有向背而天下之理有顺逆理之顺人心之所向也势虽弱而可以强故有以百里之地而兴王一旅之衆拨乱世而反之正者能用吾之

  • 船政例·佚名

    目录 往浙捕鱼额带食米 渡载客人货物,额定人数、货数取钱 战船遭风,一面通报、一面提讯取结核详 办理军工应需料物,不许派令业户行保领价代买 严禁勒索船只验烙给照陋规 船只如式刊刻油饰书写 洋商各船应照原定章程办理

  •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六十六人物志一百四十六列女传二十六八旗汉军列女传四镶黄旗汉军炮手周鸣岐之妻于氏镶黄旗汉军闲散王朝栋之妻向氏镶黄旗汉军候选州同董继立之妻何氏镶黄旗汉军马甲刘起鸾之妻王氏正黄

  • 孙凤珠女士·周诒春

    孙凤珠女士 字峄桐。年二十四岁。生于江苏嘉定。初学于湖州湖郡女塾及苏州英华女校。又任英华女校教员。宣统二年。自费游美。入雅典学校。习普通文科及音乐。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夏。入佐治比卜地学校。习师

  • 思辨録辑要卷十六·陆世仪

    治平类禹贡一篇是田赋最妙法凡田赋之法最要简明直截赋额一定上下遵守永世不易故贪暴不敢那移作弊明之会计或増或减岁各不同授之以作弊之柄所谓教猱升木也官吏安得不日贪百姓安得不日困哉偶行田野思汉文赐民田租是亦所

  • 朋友有益还是有害?·孔子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柔(3),友便佞(4),损矣。” 【注释】 (1)谅:信。“谅”有时特指小信,如《卫灵公)篇说:“君子贞而不谅。”“谅”与“贞”相对,指小信。但这里却泛指守信,

  • 第4章 檀弓下·戴圣

    诸侯的嫡子,如果是在十六岁到十九岁之间夭折,在葬礼中可用遣车三辆。诸侯的庶子,如果在十六岁到十九岁之间夭折,只可用遣车一辆,大夫的嫡子如果也是在这个年龄段夭折,所用的遣车也是一辆。诸侯去世,凡是由国君直接任命的卿、

  • 卷四·僧伽斯那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夫妇食饼共为要喻,共相怨害喻,效其祖先急速食喻,尝菴婆罗果喻,为二妇故丧其两目喻,唵米决口喻,诈言马死喻,出家凡夫贪利养喻,驼瓮俱失喻,田夫思王女喻,构驴乳喻,与儿期早行喻,为王负机喻,倒灌喻,为熊所齧喻,比种

  • 卷三十九·赜藏主

      ○智门(光)祚禅师语录(门人住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明觉大师赐紫重显述)   上堂良久。师顾视左右云:“莫有作家战将出来。虽然如是。风不来树不动。”时有僧问:“十地菩萨见性如隔罗噻。败如初地菩萨。又隔什么?”师云:“须

  • 抉 伪 披 真·太虚

    ──二年正月在延庆观堂宏誓研究会讲──人之处世,贵真率耳!德莫德于真,贼莫贼于伪。古之圣贤豪杰,无不成于真也。然伪亦即出于古之圣贤豪杰,故老子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呜呼!演

  • 卷之二·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乙巳季春望旦丰主源忠真大檀越暨明洞上座请师进寺至三门云大道兴方便立从信入者永无退失有超方便的一任丹霄独步。世尊拈香云一尘一佛国一花

  • 钦定仪象考成·允禄

    清代一部以星表为主的天文工具书,由钦天监组织在京监内外人员完成。中国清代对天文观测的专著。主编允禄、保和殿大学士鄂尔泰、刑部尚书张照。协理者刑部左侍郎觉罗勒尔森,工部左侍郎何国宗、实际负责者钦天监监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