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章 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切。”曰:“其言也切,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切乎? ”

辜讲

另一位学生(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道德品质。孔子回答:“道德高尚的人谨言慎语。”这位学生(司马牛)问:“谨言慎语,这就能形成道德高尚么? ”

“为什么? ”孔子回答,“如果有人感到高尚地生活特别难。那么他还会谨言慎语么? ”

猜你喜欢
  精華第五·苏舆
  ●翼善鉴第九(十九案)·徐谦
  谁来指点迷津?·孔子
  卷十六·汪克宽
  卷七·库勒纳
  劝报亲恩篇·佚名
  扬之水·佚名
  春秋集解引·苏辙
  卷十八·叶梦得
  庄公·庄公三十二年·左丘明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佚名
  卷十二·佚名
  说法品第十之二·佚名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一·德辉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二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二十四古今体七十首【甲午八】阅射六韵阅射门前却自思髫龄曾此沐恩慈【忆十二岁时  皇祖御门引见每 命射於此若连中  慈容则大悦】我朝家法惟弓矢即位躬勤继创垂【即位後未尝废弓矢自壬

  • 卷七十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八目録【一百二字】齐天乐【下】仇远姚云文詹正刘天廸曾允元张翥【二首】袁易邵亨贞萧东父滕宾龙紫蓬钱抱素钱应庚王燧梦庵花发状元红慢刘几

  • 卷十八 后赵录八·崔鸿

    石世 石世字大业虎之幼子刘曜幼女安定公主所生也宣等被杀张豺劝立之虎死即伪位尊母刘氏为皇太后刘氏临朝称制进张豺为丞相豺辞不受请以彭城王遵义阳王鉴为左右丞相以慰其心刘氏从之豺与太尉张

  • 契丹國志卷之十一·叶隆礼

      天祚皇帝中   己亥天慶九年。宋徽宗宣和改元,金天輔二年。春,有赤色,大三四團,長二三丈,索索如樹。西方有火五團,下行十餘丈,不至地而滅。   夏,金人攻陷上京路,祖州則太祖之天膳堂,懷州則太宗德光之崇元殿,慶州則望僊、

  • 殿阁词林记卷十五·廖道南

    (明)黄佐 廖道南 撰经筵英宗嗣位年九龄大学士杨士竒等始奏请开经筵疏略曰去年十月宣宗皇帝御左顺门召臣士竒谕之曰明年春暖东宫出文华殿读书凡内外侍从俱用慎择贤良廉谨之臣臣士竒对曰此国家第一事正惟其时伏望陛下留

  • 绎史卷一百三十二·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屈原流放【宋王附】史记屈原者名平椘之同姓也为椘懐王左徒博闻强志眀于治乱嫺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岀则接遇賔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懐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

  • 卷八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绍兴五年李纲上疏曰臣窃观自古中兴之主未有不由祖宗积功累德结于民心者故周宣本於文武汉光武本於高祖文景唐肃

  • 凡例·孔毓圻

    幸鲁盛典凡例恭惟圣天子致治太平举时廵之旷典望秩岱宗观风吴防清跸南还宠临阙里礼隆乐备恩覃泽洽仰见皇上同揆接统尊师重道非前代帝王所可几及书之方策事体重大【臣】等未敢轻易属藁谨先定凡例如左御制诗文为经作则如

  • 卷二十四·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尚书注疏第十三存旧尚书注疏卷第十二【宋板】旅獒考异古本经西旅底贡厥獒厥作其生民保厥居同无有逺迩无作亡无替其服同 人不易物不作弗不狎侮不役耳目不作无

  • 卷五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五十八缁衣缁衣本诗郑风篇名因章内有好贤如缁衣之语遂以名篇而大指多明在上者之言行好恶以其为民所则效故不可以不慎刘瓛曰公孙尼子所作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此言上下一

  • 知忠·慎到

    原文:乱世之中。亡国之臣。非独无忠臣也。治国之中。显君之臣。非独能尽忠也。治国之人。忠不偏於其君。乱世之人。道不偏於其臣。然而治乱之世。同世有忠道之人。臣之欲忠者不绝世。而君未得宁其上。无遇比干子胥之忠

  • 摩诃萨品第十五·佚名

    是时舍利弗白佛言:我亦当复说所以为摩诃萨者何。佛告舍利弗便说。舍利弗言:菩萨於诸妄见悉断是故名为摩诃萨。何谓诸见妄见。吾我见有人见及众生见有断见有常见有见无见五阴见十八性见十二衰见有谛见十二因缘见有三十七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德行品第一·佚名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无量义经一卷萧齐天竺沙门昙摩伽陀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 卷第一百一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四三业。谓身语意业。复有三业。谓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如契经

  • 无锡县志·佚名

    臣等谨案无锡县志四卷不着撰人名氏考千顷堂书目有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二十八卷与此本卷数不符葢别一书也考明史地里志洪武二年四月始改无锡州为县是志古今郡县表末虽止于升无锡县为州然标题实称为无锡县已为明初之制又郡

  •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著作。梁漱溟著。写于1941年至1949年,1949年路明书店出版。本书共13章,即“绪论”、“从中国人的家说起”、“集团生活的西方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 启颜录·侯白

    笑话。 隋侯白撰。 原十卷, 今佚。白字君素,魏郡临漳(今属河北)人。出身秀才,初官儒林郎,后召入秘书省修国史。好学有捷才,滑稽善辩,好为诽谐杂说,提供笑料。《旧唐志》、 《新唐志》均有记载,十卷,已佚。这是继魏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