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十三

存旧尚书注疏卷第十二【宋板】

旅獒

考异古本经西旅底贡厥獒厥作其生民保厥居同无有逺迩无作亡无替其服同 人不易物不作弗不狎侮不役耳目不作无益不贵异物并同注西戎逺国下贡大犬下共有也字下注无逺不服下以大为异下耳目华侈下无废其职下亲亲之道下物贵由人下尽其心矣下则百度正下并同 君子勤道下有之也二字 所以化治生民下有也治作俗宋板同 以不习其用下有损害故下共有也 则逺人安矣矣作也常勤于德下慎终如始下乃世世王天下下共有也慕义来朝义下有而字 以命巢亡巢下有也释文召时照反后召公皆例此【一叶】元文例作仿正德嘉万同七尺曰仞【六叶】此下有一云八尺曰仞六字疏皆为生活民也【六叶右二行】宋板为作谓 所戒以终【六叶左八行】戒以作诫巳

补遗古本注九八言非一下有也字所贵在于德下同则丧其德下则丧其志下共有矣字 则生人安其

居人作民释文底之视反【一叶】视作履补脱朝直遥反【八叶】疏四夷名自为国【二叶右三行】宋板名作各 不役至人安【五叶右六行】人安作道接

金縢

考异古本经无坠天之降寳命无作亡我无以告我先王同 我先王亦永有依归有下有所字 我之弗辟弗作不注不欲人开之人下有之字 为篇名下有也字 不悦豫下有之也二字 穆敬下相顺之辞下于中为三坛下三王之坐下共有也字 告谓祝辞下有之也二字下注以垂世教下同 我周公下有也字仁能顺父下有之字谨按恐非 能事鬼神能下有知字 武王之意下言不可以死下无不敬畏下天之寳命下共有也字 救之则先王长有依归救上有命字有依归作有所依归也谨按命字恐误 卜知吉凶下当以事神下不得事神下共有也字下注相因而吉下亦并是吉下言必愈下谋周之道下成周道下从坛归下并同 以惑成王下有之也二字 稚子成王下有也 风雷之异下有之也二字 邦人皆大恐下以应天下册书本下故先见书下共有也字 皆从周公请命下有者也二字 忆恨辞下有也 故止之作故止之也 昔日忠勤下周公之圣德下共有也 礼有德之宜下有也矣二字 谢天下明郊之是下共有也禾木无亏作桑果无亏宋板同 周公之德下有也并见之作并见之也释文祝如字或之疚反【九叶】元文疚作又 籥于若反【十三叶】于作予 蹻于娇反【十五叶】娇作骄疏问王疾病瘳否【九叶左四行】宋板瘳上有当字 释训云穆敬也【九行】作穆穆敬也多一穆字 至圭璧既卒【十叶左三行】至作云 亦与兆体乃并是吉【十三叶左六行】与作以公于成王之世【十五叶右九行】公上有周字 传武王死至成王【十五叶左六行】无死字 救其属臣【十六叶左五行】救作敕 亦如国家失道焉【十八叶左四行】失作未 禾木无亏【十九叶右六行】禾木作桑果

补遗古本经禾尽偃禾下有则字释文説如鋭反【十七叶】如作始疏凶则为不许我【十二叶右三行】宋板无为字 秦誓牧誓【八行】秦作泰

大诰

考异古本经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厯服不作弗惟下有累字无作亡 兹不忘大功不作弗下文除不敢不知不易不终不僭外皆同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威作畏 以于敉宁武图功敉作抚下敉宁王大命同 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民下有亦字 义尔邦君越尔多士义作谊 无毖于恤无作亡 天棐忱辞辞作词 乃弗肯播弗作不敢弗于从同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作王曰呜呼肆告我尔庶邦冡君越尔御事谨按无哉字多告字我字冡字爽邦由哲由作用注相谓摄政下大诰天下下遂以名篇下三监淮夷并作难下共有也字 言其不可不诛之意下有之也二字 而不能为智道以安人人作民先自责下有之也 安人且犹不能人作民 知天

命者乎下有也 若渉渊水若作如宋板同 言祗惧下言任重下共有也字 就其命而言之言作行宋板同 卜不可违下有也字下注于此蠢动下同 欲复之之作也 疵病下有也 欺惑东国人人作民 其罪无状下有也 四国人贤者有十夫四国人作四国之民 人事先应下有之字 所以为美下有也字下注言谋及之下谓禄父下叙其情以戒之下并同 则王室有害则下有于字 可哀哉可上有甚字【补遗哉下古本有也】 言不得巳巳上有以字 至御治事者下有之也二字 责其以善言之助作责其以善言助之也宋板同但无也字 当必征之之上有也谨按恐误 明卜宜用下有之也二字 人献十夫人作民 是天助民下有也亦亦文王下同 法之又明下有之也二字谓致太平下友国诸侯下共有也 其成我民矣矣上有也其功所终乎下欲巳去之下并同 父巳致法巳作以 则难者可知下有也又以农喻下同 其父巳菑耕其田子乃不肯播种巳作以子上有其字宋板但有其字 是弃之之作也 民养其劝不救者劝下有心字宋板同 以子恶故下有也下注言其故下同十夫来佐周下有者也二字 使四国叛乎下有也除草养苖下有者也二字 言当灭殷下有之也二字言必从也也上有之字 言不可不从下有也字不

可不勉下同释文底之视反【三十叶】元文视作履补脱【三十三叶】僭子念反谨按当在经文天命不僭下疏恐有侧心【二十叶右四行】宋板侧作贼 将诛叛逆【二十二叶左一行】将作当传世三十【二十三叶右二行】传作卜 皆得继天明【二十三叶左二行】皆作能 故我告汝有邦国之君【二十六叶右二行】有作友即顾命云百尹氏也【二十六叶右七行】氏作是 上文大诰尔多邦绥越尔御事【八行】无绥字 民为父兄为家长者也【三十一叶左六行】上为作谓

补遗古本注逋亡之人人作臣宋板同 収获之乎下有也字无之字宋板但无之字释文邦马本作大诰繇尔邦多【二十一叶】邦多作多邦 省息井反【二十八叶】息作悉疏王若曰者称【二十二叶左三行】宋板者称间空一字 静乱则为天美【二十七叶左八行】天作大 得我之功【二十八叶右一行】功作力 文王教致太平【二十九叶左四行】教作谋 故有明德事【三十二叶右八行】德作国

微子之命

考异古本经永世无穷无作亡下文皆同注为汤后下有也字本而称之下言今法之下并通三统下长世无竟下泽流后世下谓天命下并同 放桀邪淫荡之德作放桀邪虐汤之德也宋板同但无也字 后世裔末也也上有之字 汝微子下昭闻逺近下厚不可忘下共有也字下注京师东下周室戒之下并同 齐汝所有之人人作民 以辅我一人辅下有成字 言上下同荣庆下有之也二字好汝无厌下同 无废我命下有也字下注成王母弟下合为一穗下后封晋下善则称君下并同 告天下亡作布告天下亡也释文【三十五叶】补脱裔以制反谨按当在经文德垂后裔下 穗似醉反本亦作遂【三十七叶】元文遂作穟疏僖十三年左传云【三十六叶右八行】宋板三作二谨按是

补遗古本序杀武庚庚作康注正朔物色物作服宋板同 防而贡之下有也字 以善禾名篇宋板善作嘉称其本爵以名篇下有也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卷十七 寓言十四(下)·孙星衍
  中庸指归·黎立武
  宪问第十四·智旭
  卷三十六·佚名
  卷四·陈深
  卷十三·
  卷三十三·王昭禹
  凡例·朱鹤龄
  第九 权篇 5·王诩
  辨虛妄分別·欧阳竟无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严菩提场品第二十·佚名
  妙行无住分第四·朱棣
  第三十八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二十七·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长卿·唐圭璋

      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南丰宗室。有仙源居士惜乐府九卷。长卿疑名师有,俟考。   水龙吟   酴醾   韶华迤逦三春暮。飞尽繁红无数。多情为与,牡丹长约,年年为主。晓露凝香,柔条千缕,轻盈清素。最堪怜,玉质冰肌婀娜,江梅

  • 卷九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九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姑溪诗集李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人元丰中登进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厯枢密院编脩官通判原州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劾其不可以任诏勒停徽宗初提举河东常平

  • 卷四十一·乾隆

    卷四十一眉山苏轼诗十同正辅表兄游白水山伟哉造物真豪纵。攫土搏沙为此弄。擘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摄飞鞚。曳杖不知岩谷深。穿云但觉衣裘重。坐看惊鸟救霜叶。知有老蛟蟠石瓮。金

  • ●白香集卷下之一·沈行

    钱塘沈 行履德着 莆田宋 珏比玉校 禹航严 顺忍公阅 秣陵叶胤祖肇禧订 ○一 野水晴山雪后时含情念态一枝枝巳疑素手能妆出不御铅华亦自奇正气纔随灰律变高风惟有岁寒知何人画得天生态画得输他八句诗 唐李羣王 唐崔

  • 志第四十五 食货五·欧阳修

    武德元年,文武官给禄,颇减隋制,一品七百石,从一品六百石,二品五百石,从二品四百六十石,三品四百石,从三品三百六十石,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十石,五品二百石,从五品百六十石,六品百石,从六品九十石,七品八十石,从七品七十石,八品六十

  • 第三十三回 劝移都娄敬献议 伪出游韩信受擒·蔡东藩

      却说朱家欲救季布,亲到洛阳,暗想满朝公卿,只滕公夏侯婴一人,颇有义气,尚可进言,乃即踵门求见。夏侯婴素闻朱家大名,忙即延入,彼此晤谈,却是情投意合,相得甚欢。遂将他留住幕下,每日与饮,对酌谈心。朱家畅论时事,娓娓动人,说得

  • 第十三回 闯王西走合浦还珠 清帝东来神京定鼎·蔡东藩

      却说吴三桂见城上掷下首级,拾起一看,正是他父母妻子的首级,惊得面色如土,从马上坠下。当由军士扶起,不禁捶胸大哭。想是不见陈圆圆首级,故尚未曾晕倒。恰好清兵亦赶到城下,闻报三桂家属被害,多尔衮即下了马,劝三桂收泪,并

  • 纳坦谋嘉传·脱脱

    纳坦谋嘉,是上京路牙塔懒猛安人。起初他学习策论而备考进士。大定二十六年(1186),被选进东宫,教郓王琮、瀛王瑰读书。因终场参加举人考试而得到补任上京提刑司的书史,以廉洁和有才能而著称。承安元年(1196),契丹的陀锁入侵

  • 黄宏传·张廷玉

    黄宏,字德裕,鄞县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万安县知县。万安县民好打官司,凡打官司的人都要祈祷神灵。宏毁其祠,对百姓说:“有我县令在,你们还祈祷谁。”每次审案他几句话就把案子判定了。后调任江西左参议,负责湖西、岭北

  • 杨荣传·张廷玉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初名子荣。建文二年(1400)中进士。被授予编修官。成祖刚进入京师时,杨荣迎谒在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成祖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杨荣从此受到知任。成祖即位后,把杨荣选入文渊阁,为他

  • 国风·曹风·佚名

    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鹈在梁,不濡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一章 大国和小国·林语堂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 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语译人类能否和平共处,实

  • 外储说左下·韩非

    △经一以罪受诛,人不怨上,跀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夫少室周。△经二恃势而不恃信,故东郭牙议管仲。恃术而不恃信,故浑轩非文公。故有术之主,信赏

  • 安乐集卷下·道绰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三藏法师,并此土大德等,皆共详审圣教,叹归净土,今以劝依;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入,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议。  第一、依中国

  • 佛说治意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第学。如如佛说为在天下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意立坐卧亦尔。已比丘立意。如是前后会有所益。已前后有所益。使不复见怪意。已止意亦守六衰。常守莫中止。便知无为

  • 广嗣纪要·万全

    又名《万氏家传广嗣纪要》。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前四卷与十六卷本同,末一卷为《小儿全书》。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并附幼科医案18例。书中还归

  • 查潘斗胜全传·佚名

    晚清人情世态小说。又名《查潘斗胜香国绮谈》。今见清光绪辛丑(1901年)上海书局石印巾箱本,四卷三十回。封面题“查潘斗胜全传”,扉页署“辛丑暑月上海书局。”首有光绪辛丑六月“剑南白口口叟”序,图3叶6幅。正文半叶13

  • 五诰解·杨简

    四卷。宋杨简撰。五《诰》系指《尚书》中《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五《诰》言词古奥,佶屈聱牙,最为难读,杨简于《尚书》选此五《诰》作注,知难而上,颇有大匠风范。该书说解,兼取众家之长,不专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