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叶氏春秋传卷十八

宋 叶梦得 撰

昭公二

九年春叔弓防楚子于陈许迁于夷夏四月陈灾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存陈也楚既灭陈而以其国灾告君子以为陈非楚之所得有此陈灾非楚灾也故正其名以存陈也叶子曰春秋灭国多矣君子何独于陈意焉陈舜之后而天子以为三恪者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而况其后乎陈亡而舜不祀矣楚灭六臧文仲闻之犹曰臯陶不祀忽诸此君子之所以欲存陈也

秋仲孙貜如齐

仲孙貜吾大夫之三命者也

冬筑郎囿

筑囿者何包地以厉民也古者诸侯一囿成筑鹿囿已过矣今又于郎以筑焉成公之囿以鹿名见从禽也昭公之囿以郎名见包地也其为民则俱已殆矣

十年春王正月夏齐栾施来奔

栾施齐大夫之三命者也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季孙意如吾大夫之三命者也师举元帅其言意如弓貜者大夫强而各为帅也

戊子晋侯彪卒九月叔孙婼如晋葬晋平公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夏四月丁巳楚子防诱蔡侯般杀之于申

诱者何诈之也楚子在申召蔡灵侯伏甲而飨醉而执之叶子曰蔡人杀陈佗春秋以讨贼之辞与之般负弑君之罪十有三年诸侯不能讨而楚讨焉然不得与陈佗同辞而楚子不免于名何也楚子且不可以讨齐庆封何可以讨般而况于诈之乎故卫侯燬以诱灭邢侯名楚子防以诱杀蔡侯名然则何以不曰楚子防诱执蔡侯般于申贱之也可与齐庆封同辞不可与滕婴齐同辞

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公子弃疾楚大夫之三命者也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襄公之夫人也

大搜于比蒲

搜言大大比之礼也古者寓兵于农自五家之比为闾为族为党为州而六卿立焉自五人之伍为卒为两为旅为师而六军立焉四时之田以习武事者军而已合兵与农而挍其夫家之众寡均土地阅老幼至于贡赋车辇无不尽治则三嵗一脩之曰大比常时不书此何以书季氏之为也叶子曰吾何以知大搜之为大比欤大搜之礼以辨鼓铎而已然而春秋之时晋作三军以谋帅则谓之搜郑因火以简兵则谓之搜有伐而告诸侯称搜有社而夸国容称搜者则非春田也大比也鲁自作三军三分公室取其二民之与赋犹有其一也至舍中军四分公室而尽征之则民之与赋皆非公之所得有大搜所以书岂以兵民之权尽在于季氏内以胁其君而外以威其敌者欤左氏以为自根牟至于商衞革车千乘此非红之事比蒲之为也故昭公以是而失位定公以是而得国彼无以制之则君之所废置唯其所欲为昭十有一年而再举犹云可也定比年而迭举则有甚焉哀公所以欲假越而为之谋者诚知其无以自为国也

仲孙貜防邾子盟于祲祥秋季孙意如防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虎曹人杞人于厥憗

华亥北宫佗宋防大夫之三命者也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齐諡也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有未逾年之君也何以称世子与之以继世也有灵公之子诛君之子不立疑不得继世者也楚子围蔡有不为之服八月而后克之执有以归而用焉非以有归也以为如是而后世子之道尽矣用之者虐之也是以先名而后言用之之缓辞也不与其正之辞也此楚子也则曷为谓之师不正其伯讨则是其为师焉者而已矣

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高偃齐大夫之三命者也阳北燕之邑也何以不言纳于北燕未得北燕也其曰纳与其纳也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夏宋公使华定来聘公如晋至河乃复五月葬郑简公楚杀其大夫成熊

成熊楚大夫之三命者也熊与鬭氏同出于若敖氏楚人恶鬭椒之乱或譛成熊于楚子曰若敖氏之余也成熊知之不能去楚子于是杀之成熊之死罪累上也故以国杀

秋七月冬十月公子憖出奔齐

公子憖吾大夫之三命者也

楚子伐徐晋伐鲜虞

鲜虞白狄之别族也晋何以举国贬之也荀吴欲伐鲜虞伪防齐师而假道焉以入昔阳遂因其师而伐鲜虞诈而乘人以是为非正之道也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

费季氏之邑也邑不言围此何以言围以公之不能正费也南蒯季氏之家臣季平子不礼于南蒯谋出季氏立公子憖不克而叛于齐有季氏之强而后南蒯得以肆其恶以国有政焉则不至于是也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防于干谿弑君未有言自者何以言公子比自晋归于楚比归而后楚子可得弑也灵公为无道作干谿之台三年不成公子弃疾召比胁而立之然后令于干谿之役曰比已立矣后归者不得复其田里众罢而去灵王无与处于是经而死故以比主弑也叶子曰召比胁而立之者弃疾也今以比主弑则弃疾为免欤春秋之义常加于人之所疑而不加于人之所不疑弃疾之罪固无得而逃矣比之非其谋则世或疑其可免焉使比知己之不可立效死而不听则灵王固未遽死矣今告之谋而听立之为王而从虽曰胁之终不以己之私易灵王之死则灵王之死非比为之乎治弃疾则比免治比则弃疾不免君子于是以比主弑也

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

此讨贼也何以言公子弃疾弃疾亦弑君者也故以两下相杀之辞言之

秋公防刘子晋侯齐侯宋公衞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

刘子王之中大夫也

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

何以再地平丘善之也自申之防楚子主中国晋不复合诸侯者八年楚遂灭陈与蔡肆行于天下诸侯莫敢与之争盖晋政己衰矣虽齐之彊犹且附楚及昭公立而为是防因以服齐返陈蔡之君刘子在焉盖请于王而为之也于是齐听命而陈吴蔡庐皆得复其国兴灭国继絶世而楚知中国之有霸君子是以善之也

公不与盟

公何以不与盟邾莒愬公而不得盟也不得盟则何以不讳耻不足耻也邾莒不共晋而曰鲁朝夕伐我我之不共鲁故之以晋侯于是辞公子服惠伯曰君信蛮夷之诉以絶兄弟之国弃周公之后寡君闻命矣君子以是为不耻也

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

辞公非矣又执意如非伯讨也故以人执

公至自防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

此蔡世子陈世子也何以曰蔡侯陈侯诸侯请于王而复之则君也何以不言复归旧位已絶也君之则何以名复国之辞也内无君则何以复国之辞言之陈蔡已灭矣不名则无以别其为庐与吴也其言归顺辞也以王命复则其道为顺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公如晋至河乃复吴灭州来

州来国也何以知其为国邑不言灭外取邑有见则系之国非有见则不书也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

意如何以不氏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之也

三月曹伯滕卒夏四月秋葬曹武公八月莒子去疾卒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意恢莒诸公子也何以不曰大夫非大夫也曷为以国杀莒郊公立不慼其父之防善意恢而恶公子铎铎于是与蒲余侯谋杀意恢而出郊公意恢之死郊公之为也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籥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叔弓卒何以言有事于武宫籥入涖事而卒也君在祭乐之中大夫卒不以告涖事而卒事之变也大夫卒废绎不废祭以大夫为重而废祭则忘尊以宗庙为重而不去乐则忘恩去乐卒事变之正也君子与焉叶子曰吾何以知在祭乐之中大夫卒不以告欤昔者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衞侯以为社稷之臣曰若革疾虽当祭必告则当祭大夫卒不告当祭而告者以柳庄为之也

夏蔡朝吴出奔郑

朝吴蔡大夫之三命者也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冬公如晋

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楚子戎蛮子何以不名两钧之之辞也以楚子为可外则诱杀不足诛以戎蛮子为可外则死不以正不足治所以两不名之也

夏公至自晋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九月大雩季孙意如如晋冬十月葬晋昭公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秋郯子来朝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陆浑之戎公羊谷梁作戎左氏作之戎当从左氏不正其诈周也晋欲伐戎而请于周曰欲有事于雒与三涂遂渉自棘津以灭陆浑是以谓之诈周故辞闲容之之缓辞也不与其正之辞也

冬有星孛于大辰

记异也大辰大火也言孛之在大火也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吴伐楚令尹阳匄卜战不吉公子鲂以上流欲战故以楚及吴言楚之主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两夷狄之辞也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夏五月壬午宋衞陈郑灾

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宋陈所志也衞郑以同日为异也

六月邾子入鄅秋葬曹平公冬许迁于白羽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止非弑而言弑因其志以见正也古者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止之不尝药既自以为罪矣是以因其志而正之也叶子曰赵盾与止皆加之弑者也而春秋之义不同赵盾加弑治之者也治之者所以戒天下之为人臣者也许止加弑与之者也与之者所以劝天下之为人子者也何以知许止之为与也董狐书盾弑盾始曰天乎无罪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则盾未知其过者也未知其过而不治则凡为人臣者皆得以自免故加之以弑使天下后世知有如盾者皆当与弑等故曰所以戒也许悼公死止曰我与夫弑者不立乎其位以与其弟斯哭泣歠飦粥嗌不容粒未逾年而死则国人不以弑责止而止自责其志宜可与也故从而加之弑者使天下后世知有如止者亦不敢自逃乎弑故曰所以劝也此悼公所以得葬于后如是而为人子之道尽矣故以许止一见法焉

己卯地震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高发齐大夫之三命者也

冬葬许悼公

二十年春王正月夏曹公孙防自鄸出奔宋

公孙防曹大夫之三命者也奔未有言自者此何以言自强也鄸防之邑也防有罪曹人将治之不服而走其邑曹人迫之然后出奔其固自絶于曹也可言自鄸奔不可言自曹奔叶子曰臧武仲据防求后于鲁而后奔邾孔子曰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武仲以求后而据防且不可防不服罪而走鄸其能免于春秋欤

秋盗杀卫侯之兄絷

絷公羊谷梁作輙左氏作絷当从左氏春秋不以疾名人絷灵公之庶兄也其不立非疾也盗微者也有国不能保其兄而使微者得以杀之以灵公为不能弟也故目兄

冬十月宋华亥向寜华定出奔陈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

二十有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夏晋侯使士鞅来聘宋华亥向宁华定自陈入于宋南里以叛

向寜宋大夫之三命者也南里国中之南也叛者叛于楚也

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八月乙亥叔輙卒冬蔡侯朱出奔楚公如晋至河乃复

二十二年春齐侯伐莒宋华亥向宁华定自宋南里出奔楚大搜于昌闲夏四月乙丑天王崩六月叔鞅如京师

叔鞅吾大夫之三命者也

葬景王

葬天王不书此何以书不正其无故以大夫防葬也

王室乱

王室者何内也乱者何大夫争立君也大夫争立君则何以言王室乱乱自内作非有乱之者也叶子曰厉王言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而其诗曰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故序诗者以为周室大坏幽王言西戎东夷交侵中国而其诗曰苕之华芸其黄矣故序诗者以为闵周室之将亡王室之为言固天下之所本犹枝叶之有干也然王子带之难襄王出居于郑而不言乱襄王犹在也乃景王崩敬王未立周盖未有君君之废置唯刘单尹召毛五子之所为虽有王猛之正而不得立则天下何适以听命此君子所以志其乱欤

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

王猛穆后之子太子夀之母弟也君薨称子系名王猛何以不言子与之以王而正其所得立也其曰以居于皇者何制在刘子单子也君者受顾命于先王而臣之所宜奉之者也立君而制于臣非立之道也皇畿内之邑言居则猛之所宜有也叶子曰吾何以知猛之为正而得立欤猛太子之母弟而防也朝庶子而长也鲁襄公无嫡立敬归之子野而卒季氏欲立敬归之娣齐归之子裯穆叔曰不可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谓裯虽敬归娣之子而非嫡则不宜立也楚平王无嫡子西为庶长昭王虽以为太子而子常欲立子西曰太子壬弱其母非嫡也子西长立长则顺谓子西与昭王皆非嫡而子西长则宜立也齐桓公以公子昭属宋襄公桓公死齐人立武孟宋襄公伐齐纳公子昭而春秋不与焉晋人以赵盾纳防菑于邾邾人以貜且防菑皆庶子而貜且长赵盾不克纳而春秋与焉夫必太子之母弟而后可以继太子则猛为夀之母弟所得立者也必无嫡而后可以立庶长则猛虽在朝长所不得立也而朝之言曰王后无嫡则立长是谓太子为嫡而欲以长夺猛夫安知太子母弟亦嫡哉此固朝之所以絶于春秋也

秋刘子单子以王猛入于王城

王城西都郏鄏也其言入何难也朝犹在焉然则天子亦有难于天下乎不难则无以正朝之罪也故王猛入于王城言入天王入于成周言入

冬十月王子猛卒

曰王猛矣何以复言王子猛正终之辞也何以不言崩未喻年之王也叶子曰三家言猛事皆不同学者疑焉公羊谷梁皆谓猛为不得立不知其事而以春秋书入意之也左氏知其事矣而不能明其所得立王子朝賔起有宠于景王刘伯蚠恶賔起之为人而欲杀之恶朝之言以为乱而欲去之是猛为大子已定于景王而朝以宠欲夺之也及景王崩刘单见王猛杀賔起而盟羣公子则猛固已即防次之位而见羣臣矣故后諡之曰悼王然而春秋不书焉者不正其未逾年而得称王也敬王猛之母弟亦立于刘单春秋正名之曰天王使猛而得逾年则岂不以天王名之哉凡春秋以尊者见卑者以不正者见正者王子带之乱见襄王不见子带襄王尊也今猛与朝更为出入自猛居皇至于卒见猛不见朝则猛亦尊也朝书尹氏立而敬王立不书敬王正也今猛立亦不书与敬王同盟亦正也惟尊且正则天下皆其所得居矣故襄王书居于郑敬王书居于狄泉猛亦书居于皇其辞一施之则猛之得立其事与义固已具之矣岂三家未之思欤

十有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三年春王正月叔孙婼如晋癸丑叔鞅卒晋人执我行人叔孙婼

婼以晋讨邾人之愬使于晋晋侯执之使与邾大夫坐婼不从乃以其介当之而馆婼于箕非伯讨也故以人执

晋人围郊

郊朝之邑也邑不言围此何以言围以朝在焉围郊所以围朝也朝始作乱盖以郊要饯三邑之甲逐刘子焉晋以籍谈荀跞之师纳王何以书人贬也纳王而使大夫非勤王之道也

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秋七月莒子庚舆来奔戊辰吴败顿胡沈蔡陈许之师于鸡父胡子髠沈子逞灭获陈夏齧

夏齧陈大夫之三命者也此救州来之师也何以直言败公子光之诈战也楚以六国之师救州来令尹子瑕卒而楚师熸光以防越摄将贱而多宠政令不一七国同役不同心乃请先犯胡沈陈以奔楚师诈之也六国之师何以不累数略之之辞也胡子髠沈子逞何以言灭死也陈夏齧何以言获生得也凡君死于位曰灭生得曰获大夫生死皆曰获灭国我灭之故文在上君死自灭也故文在下

天王居于狄泉

天王敬王也敬王猛之母弟所得立者也未三年则何以称王旷年不可以无君逾年而称者臣子之辞也

尹氏立王子朝

王子朝何以书立不正其立也其言尹氏立者何见世卿也朝始败而奔尹尹围诱刘佗杀之敬王如刘尹辛复败刘师而取西闱遂以立朝则立朝者尹氏非一人也是已王矣其犹曰王子朝者何不正其立则不与其得王称也是犹王子朝云尔

八月乙未地震冬公如晋至河有疾乃复

复未有言疾者此何以言有疾见外此皆无疾也

二十有四年春王二月丙戌仲孙貜卒婼至自晋婼何以不氏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之也

夏五月乙未朔日有食之秋八月大雩丁酉杞伯郁厘卒冬吴灭巢

巢国也

葬杞平公

二十有五年春叔孙婼如宋夏叔诣防晋赵鞅宋乐大心衞北宫喜郑游吉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黄父

叔诣吾大夫之三命者也赵鞅乐大心北宫喜游吉晋宋卫郑大夫之三命者也此谋王室也敬王在狄泉赵鞅合诸侯之大夫输王粟具戍人曰明年将纳王叶子曰天子防尘诸侯奔走以问官守礼也今周之无王四年矣而朝犹在此诸侯所宜奔走以共奬王室而讨罪人也晋为盟主虽能合诸侯而不亲防卒无所効其力而春秋之辞不加贬何也古者能齐家然后能正其国能正国然后能正天下今王室衅起于父子而祸成于兄弟春秋既书曰王室乱见其治家者如此固不足以正国则何以责诸侯之不能正乎易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君子以为使诸侯而至是者周实有以召之故缓诸侯而急王室盖将使有天下者得以自反也故于黄父一见法焉

有鸜鹆来巢

记异也鸜鹆非中国之禽宜穴而巢也叶子曰天有时地有气橘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地气也天有时而生有时而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山有时以泽天时也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故天失其时则书霣霜杀菽霣霜不杀草李梅实地失其气则书鸜鹆来巢

秋七月上辛大雩季辛又雩

雩而得雨则书雩既雩矣何以又雩非请雨也欲聚众以逐季氏也

九月己亥公孙于齐次于阳州

奔也内不言奔若曰不有其地而自去云尔阳州齐地次于阳州待命于齐也

齐侯唁公于野井

唁吊也吊死曰吊吊生曰唁

冬十月戊辰叔孙婼卒十有一月己亥宋公佐卒于曲棘

曲棘宋地何以书非正也

十有二月齐侯取郓

郓鲁郓也外取内邑不书此何以书欲居公也公不能自有其地而齐取之以居公为公者病矣其挈齐侯者不能纳公而徒取其地以居之非诸侯之道也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公已出矣孰葬之以公命葬之也以公命葬者犹以为有公也叶子曰昭公既出鲁之政尽在季氏矣然春秋交诸侯之事未尝不书而王室与诸侯所当告者亦未尝不赴盖季氏避逐君之名而以公自出告于诸侯凡国之事皆以公命行之而王室诸侯亦不以鲁为无君而不赴故春秋所书与常法一施之将以见季氏虽有无君之心而不敢不畏于名王室诸侯亦不以季氏而亡公则公固非季氏之所能絶也

叶氏春秋传卷十八

猜你喜欢
  卷四 六艺四(上)·孙星衍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八·黄晖
  卷二十二·湛若水
  卷一百四十四·陈祥道
  义与利的选择·孔子
  卷一百九·卫湜
  目录·项安世
  二十五  天志下·墨子
  卷六·朱鹤龄
  卷四·陈大章
  大学之法①·戴圣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李叔同
  天学初征·智旭
  跋·智旭
  第十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臧懋循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杂剧(元)岳伯川撰●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韩魏公断借尸还魂 正名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第一折〔旦扮李氏上诗

  • 第八十四回 戕内史独全谢妇 杀太守复陷会稽·蔡东藩

      却说孙恩逃往海岛,还想纠众作乱,只因亡命诸徒,陆续趋附,尚不过百余人,所以未敢猝发。适会稽王道子有疾,不能视事。世子元显,竟暗讽朝廷,解去道子扬州刺史兼职,授与元显,朝廷竟允所请。及道子疾得少痊,始知此事,未免懊恼,但事

  • 唐鉴卷十七·范祖禹

    顺宗永贞元年二月丙戌加杜佑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戊子以王叔文为副使先是叔文与其党谋得国赋在手则可以结诸用事人取军士心以固其权又惧骤使重职人心不能服借杜佑雅有防计之名位重而务自全易可制故先令佑主其名而自除

  •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提要·朱明镐

    (臣)等谨案史纠六卷明朱明镐撰明镐字昭芑太仓人是编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元史不甚置可否自言仿郑樵通志不敢删削唐书之例其晋书五代史亦阙而不论则未审为传写所佚或点勘未竟观

  • 史记集解卷三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

  • 孙觉传·脱脱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刚刚二十岁,跟从胡瑗受学。胡瑗的弟子千数,区分其老成者为经社,孙觉年纪最轻,俨然居于其间,大家都对他推重佩服。登进士第,调任合肥主簿。有一年发生旱灾,州府劝课百姓捕蝗虫输纳给官府,孙觉说:“正是吃饭艰

  • 书介庵王公奏稿后·王恕

    往在宪宗朝闻三原王公为南京部台章奏迭至奉防施行者固巳録之有司播之四方其留中不报者世莫得而也公既为今天子简用复起为吏部有其家所藏奏稿者盖自为评事为知府为布政凡所尝陈奏举劾者皆在焉观其剖析事理论法防狱

  • 卷三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四八旗大臣年表十五八旗都统年表五蒙古八旗二<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二十四>

  • 卷五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六氏族志三八旗满洲谱系二性佳氏【凡七派一出贝欢山秦一出英额一出长白山一出苏瓦顔一出鄂尔浑一出马察一出哈逹】穆尔察氏【凡四派一出绥分一出

  • 校勘学方法论·胡适

    &mdash;&mdash;序陈垣先生的《元典章校补释例》陈援庵先生(垣)在这二十多年之中,搜集了几种很可宝贵的《元典章》抄本;民国十四年故宫发现了元刻本,他和他的门人曾在民国十九年夏天用元刻本对校沈家本刻本,后来又用诸本互校

  • 卷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隐公【公姬姓侯爵名息姑鲁惠公弗皇之子伯禽七世孙也据鲁世家自伯禽至隐凡十三君以兄弟相及者五人故止七世七者世次十三者传位之次也周书諡法隐拂不成曰隐】此二字亦鲁史

  • 卷十四·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四钱塘程川撰易十四上经七屯利建侯此占恐与乾卦利见大人同例亦是占者与爻相为主宾也曰然但此亦大槩如此到占得时又看如何若是自卜为君者得之则所谓建

  • 卷七·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七吴江陈启源撰秦【变风】车邻车邻序云秦仲始大驷铁序云襄公始命始大国始大始命命为诸侯也是秦仲尚未为诸侯而得备寺人之官者疏谓附庸虽未爵命自君其国犹若诸侯故得有之似矣然非直此也王朝公

  • 序·董鼎

    书传辑録纂注序生民之类必帝王而后治帝王之道必圣贤而后行考之古可见已黄虞逺矣苍姬讫矣三代以降有帝王而民不治者圣贤未遇也孔孟继作有圣贤而道不行者帝王不用也噫虞夏殷周之盛非适然也人事之所致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圣

  • 嘱累品第二十八·佚名

    於是总{敖力}王菩萨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善分别说此经典义。所演微妙其辞粲丽。菩萨元首所当行者,降制一切诸魔异学。方便随时导御诸典。而复悦可得众生心。出生一切诸乘之行。悉入如来无极功勋。亲具诸愿显现大道。

  • 崇先真歇了禅师塔铭·真歇清了

    夫道诣於大同。性成乎圆通。无住而住。不空而空。东西三十三传默合符节。信不私而公也。佛吞三世。经破微尘。发自己之光明。得衲僧之机用。根境平出。行履自然。天地之默。成阴阳之化光。四时之气。备万汇之慈等。祖

  • 元朝征缅录·佚名

    十四年春,缅人犯边,偏将忽都、土官信苴曰辈大败之。十月,行省遣纳速剌丁破其三百余砦,然皆方面疆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