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章 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

辜讲

同一位学生(司马牛)问孔子怎样才算是聪明而高尚的人。

孔子回答:“聪明而高尚的人,无欲无求、无所畏惧。”学生(司马牛)问:“无欲无求、无所畏惧,难倒仅仅这样就可以称为聪明而高尚的人么? ”

“为什么? ”孔子回答,“如果有人发现自己没有自责的理由,那他会有什么欲望?有什么恐惧? ”

猜你喜欢
  和性第三十八·佚名
  孟子集疏卷十二·蔡模
  第十二章 4·辜鸿铭
  卷二·袁燮
  卷十五·吴澄
  卷十二·吕祖谦
  卷十四·方苞
  道家政治思想·钱穆
  礼记要义卷第十九·魏了翁
  卷四十一·佚名
  大意经全文·佚名
  贤护分授记品第十一·佚名
  佛学的现实论·太虚
  不能代替·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一卷·灌顶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复堂词话·谭献

    ○序右录三百四十余人,词一千四十七首。叙曰:“词为诗余,非徒诗之余,而乐府之余也。律吕废坠,则声音衰息。声音衰息,则风俗迁改。乐经亡而六艺不完,乐府之官废,而四始六义之遗,荡焉泯焉。夫音有抗队,故句有长短。声有抑扬,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一·乾隆

      后汉【起光武帝建武元年乙酉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共十二帝一百九十六年】  世祖光武皇帝  帝名秀字文叔南阳蔡阳【汉县故城在今湖北襄阳府枣阳县】人髙祖九世孙出自景帝子长沙定王【系见前】生之歳有嘉禾一

  • 二八 鲁迅在S会馆·周作人

    S会馆的名称始见于《呐喊》自序中。这本名山会邑馆,是山阴会稽两县人的会馆,在李越缦日记中常有提及,清末山会合并称为绍兴县,也就改名绍兴县馆。出宣武门一直往南,到了前清杀人的地方菜市口,迤西路南即是北半截胡同,在广和

  • 潘美传·脱脱

    潘美字仲询,大名人。其父潘王..,任军校戍守常山。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这个时候建立功名,谋取富贵,碌碌无为与万物一并灭

  • 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文·王士点

    皇帝圣旨里,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切惟古者外之郡邑,各有志乘,内之府寺,亦藏箴规,所以纪其事之本末,官之去留,以相期于不朽而垂无穷也。近年各衙门沿革有志□名有碑,亦犹此意。切照本监 【□□□】 【秘】 【[一] 秘,原空

  • 礼一二·徐松

    臣士庶家庙仁宗庆历元年十一月二十日南郊赦书:「应中外文武官,并许依旧式创立家庙。」 皇佑二年十二月皇佑:原作「至和」,据《长编》卷一六九改。宋庠为宰相在皇佑元年至三年之间。,宰臣宋庠言:「庆历郊祀赦书许文武立家庙,

  • 九 智慧·林语堂

    前面所述中国人之德性倘能获得一共通的结论,则应为“心灵战胜物质环境的优越”。这样说法,其意义非一。不仅谓能引用人类的智慧改变充满痛苦惨愁的世界,使转化为适合人类住居的场所,它也指出一种轻视体质上的兴奋与力量之

  • (五)体用与有无·钱穆

    体用二字始见于东汉末魏伯阳之《参同契》,中国古人似无此观念。庄周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倘以薪为体,火为用,则焉有体尽而用自传之理。如以火为体,薪为用,则火实非体,仅一现象,而有其作用。此现象何自来,又何从

  • 襄公·襄公十一年·左丘明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作三军。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不郊。郑公孙舍之帅师侵宋。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伐郑。秋七月己未,同盟于亳城北。公至自伐郑。楚子、郑伯

  • 嘱累品第二十八·佚名

    於是总{敖力}王菩萨前白佛言:至未曾有。世尊,善分别说此经典义。所演微妙其辞粲丽。菩萨元首所当行者,降制一切诸魔异学。方便随时导御诸典。而复悦可得众生心。出生一切诸乘之行。悉入如来无极功勋。亲具诸愿显现大道。

  • 卷三十四·赜藏主

      ○舒州龙门(清远)佛眼和尚语录(住南康云居嗣法善悟编)   △颂古外道问佛杲日连天照有无。孰云善逝坐跏趺。如今要见当年事。邪正犹来在半途。   世尊升座文殊白槌法王法令若为酬。潦倒文殊强出头。负累释迦犹可

  • 文武群己事器一致之教育·太虚

    ──三十年秋在汉院开学训话──一 文武一致  二 群己一致  三 器事一致  四 结劝一 文武一致我国古来的教育,本是文武一致的;礼、乐、书、数、射、御六艺,原为文武一致之学。书与数是文。射在古代是射箭,现在

  •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上·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夫正道幽寂无始无终。妙理虚玄非新非故。无始而言其始者。谓之无明生死。无终而语其终者。即是种智涅槃。无明生死本自有之名之为故。种智涅槃修因方克目之为新。此经乃于非始之始。分别佛性三因之殊

  • 佛说圣最胜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啰钵多国星左大城虞弥曩精舍。过是夏已至九月二十日。有一苾刍名嚩野佉曩。时彼苾刍出星左大城。往支那城相去四由旬。于其路中见一大人。身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一下·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青原下三十五世大觉念禅师法嗣绍兴府云门显圣寺湛然圆澄禅师会稽夏氏子。母梦僧而娠。长而大目昂鼻。哆唇露齿直肠信口。亲没窭甚。充邮卒。因错投公牒被摄。惧辱走投隐峰。峰示念佛是谁。

  • 天台四教集解卷上(并序)·从义

    余治平四年冬於郡西之妙果而寄讲焉明年夏诸新学请事文墨消释高丽观师所录天台四教于时权以霅川之科分节文之起尽散集诸部法言解释义之纲要未逾二旬乃成三卷题目谓之四教集解焉艹创才毕尚未琢磨便为学者传写流布世人咸

  • 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张竹坡

    一名《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长篇小说。清张竹坡(1670—1698)评。竹坡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铜山(今江苏徐州)人。此书为《金瓶梅》评本,评者继承冯梦龙“四大奇书”之说,称此编为“第一奇书”,故名。张氏以崇祯本《

  • 历朝释氏资鉴·佚名

    简称《释氏资鉴》。佛教史书。元至元十二年(1275)熙仲编集。十二卷。编年体。所述佛教史迹,上自周昭王二十三年释迦牟尼降生,下至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共二千余年。所引资料,宋以前多采自宋本觉《释氏通鉴》等,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