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章 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辜讲

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冉雍)在另一个场合问什么构成道德高尚的生活。孔子回答:“当出门做事的时候,总是表现出像在帝王面前一样谨慎;在同人交往的时候,好像在上天面前祈祷一样虔诚。自己希望别人不对自己做什么,也不要对别人做什么。不管是在国家的公众生活中,还是在自己家庭的私生活中,都不要给别人抱怨自己的正当理由。”

这位学生(冉雍)然后说:“尽管我道德不高,反应不快,但我会按照您刚才说的原则去做。”

猜你喜欢
  卷八·郑玄
  第六章 大学院·梁启超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七·佚名
  第六章 生命的享受·林语堂
  卷二十四·李明复
  卷二百五十八·秦蕙田
  卷四·黄镇成
  卷二·董鼎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戴溪
  襄公·襄公三年·左丘明
  卷三·佚名
  序·佚名
  海潮音月刊出现世间的宣言·太虚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翻译之记·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二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五桥梁类五言古赋得桥         【梁】简文帝浮梁既冲险通波信可陵乘空写渭石跨岸拟河冰斜防隐浊雾布影入清渑方知歌緑水无待榜苍鹰石桥           简文

  • 列传第二十九 汝南文成王亮(子粹 矩 子祐 羕 宗 熙) 楚隐王玮 赵王伦王冏(郑方) 长沙王乂 成都王颖 河间王颙 东海孝献王越·房玄龄

    自古帝王之临天下也,皆欲广树蕃屏,崇固维城。唐、虞以前,宪章盖阙,夏、殷以后,遗迹可知。然而玉帛会于涂山,虽云万国,至于分疆胙土,犹或未详。泊乎周室,粲焉可观,封建亲贤,并为列国。当其兴也,周、召赞其升平;及其衰也,桓、文辅其危

  • 卷二商部上·赵璘

      商為臣,凡自王公至有秩已上,皆入此部。  郭汾陽在汾州,嘗奏一州縣官,而勅不下。判官張曇,言於同列,以令公勳德,而請一吏致阻,是宰相之不知體甚也。汾陽王聞之,謂寮屬曰:「自艱難以來,朝廷姑息,方鎮武臣,求無不得;以是方鎮跋扈

  • ●卷四·赵翼

    ○后汉书编次订正《光武纪》开首即称光武,至即位后称帝,此仿《班书 高祖纪》,初称高祖,继称沛公,称汉王,即位称帝之例也。惟光武曾封萧王,此纪乃省却称萧王一节,稍不同耳。列传例皆称名,独光武兄纟寅则书其字伯升。此亦本《班

  • 卷之三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十二·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五月。丙午。谕军机大臣等。刘长佑奏、密陈滇省洋务情形等语。云南五金并产。据有矿山之利。自宜设法开采。至<闲>练劲军。择要扼扎。亦有备无患之计。均着刘长佑随时体察情形。奏明办理。用副委任

  • 通志卷七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昆虫草木略第二木类 果类 虫鱼类 禽类 兽类木类伏苓曰茯莵其抱根者曰茯神典术云松脂入地千年为茯苓今详茯苓乃松脂所化而云千年未必耳龟防传云茯苓在菟丝之下今详茯苓生山

  • 卷八十七·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第八十七歌颂【七】万夀恭纪五言排律一首用八庚全韵【谨序】吏部尚书【臣】彭元瑞运函苞符数合天地上章司龠南吕畅?日衍叶於闰桐辰称觥而得酒三百六羲

  • 論語全解卷一·陈祥道

    學而第一 

  • 进东宫备览序·陈模

    臣尝读易观干之潜龙有储君之义二爻之既潜而见则必存学聚问辨之诚三爻居潜见飞跃之间则必有进徳居业之志今储位既正矣学问徳业其可已乎虽然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学不可以凌节而施也臣之愚虑窃谓世子之生天命之攸属也天命不

  • 卷四·王樵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四      眀 王樵 撰臯陶谟孔氏曰臯陶为帝舜谋正义曰孔以此篇惟与禹言嫌其不对帝舜故言爲帝舜谋曰若稽古臯陶至禹拜昌言曰俞先儒以允廸二句为赞臯陶之辞故谓禹曰俞上当有阙文今若去曰若

  • 卷五·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五家礼【朱子作】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於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昏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其本者有家日用之常体固不可以一日而不修其文又皆所以纪纲人道之始终虽其行之有时施之有

  • 非鞅第七·桓宽

    【题解】非,非难。鞅,商鞅,战国时卫人,姓公孙氏,我国著名的法家人物。商鞅相秦孝公,实行变法,秦国富强。封于商,号商君。孝公死,为反对派所杀害。本篇描述会议双方对于商鞅变法的评价。文学认为,秦之亡天下,由于鞅之变法;大夫则认

  • 卷第三·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三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杂犍度色跋渠第六色法生老无常当言色耶。非色耶。无色可见不可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过去未来现在。善不善无记。欲界系色界系无色

  •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十九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法语 第十九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示清净居士(李堤举献臣)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觉圣智之

  • 文选·萧统

    南朝梁萧统编。三十卷。统字德施。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未及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所以本书又称《昭明文选》。统生而颖慧,博览群书,文思敏锐。招聚文学之士,编纂自先秦到南朝梁代一百

  • 德育古鉴·史洁珵

    本书由清代史玉涵先生所辑,系中华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经典,为后人广为传诵。本书经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校订后,成为中心师生必修之德育教材。书中以翔实的历史故事,从孝顺、和睦、慈教、宽下、劝化、救济、交财、奢俭

  • 教观纲宗·智旭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图》。佛教著述。明智旭撰。一卷。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是一部阐述天台宗“依教设观”教义的著作。全书分为五部分:(1)五时八教权实总图;(2)通别五时论;(3)化仪四教说;(4)化法四教说;(5)附转接同会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