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 恋爱和求婚

有一个问题可以发生:中国女子既属遮掩深藏,则恋爱的罗曼斯如何还会有实现的可能?或则可以这样问:年轻人的天生的爱情,怎么样儿的受经典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年轻人,罗曼斯和恋爱差不多是寰宇类同的,不过由于社会传统的结果,彼此心理的反应便不同。无论妇女怎样遮掩,经典教训却从来未逐出爱神。恋爱的性质容貌或许可以变更,因为恋爱是情感的流露,本质上控制着感觉,它可以成为内心的微鸣。文明有时可以变换恋爱的形式,但也绝不能抑制它。"爱"永久存在着,不过偶尔所蒙受的形象,由于社会与教育背景之不同而变更。"爱"可以从珠帘而透入,它充满于后花园的空气中,它拽撞着小姑娘的心坎。或许因为还缺少一个爱人的慰藉,她不知道什么东西在她心头总是烦恼着她。或许她倒并未看中任何一个男子,但是她总觉得恋爱着男子,因为她是爱着男子,故而爱着生命。这使她更精细的从事刺绣而幻化的觉得好象她正跟这一幅虹彩色的刺绣恋爱着,这是一个象征的生命,这生命在她看来是那么美丽。大概她正绣着一对鸳鸯,绣在送给一个爱人的枕套上,这种鸳鸯总是同栖同宿,同游同泊,其一为雌,其一为雄。倘若她沉浸于幻想太厉害,她便易于绣错了针脚,重新绣来,还是非错误不可。她很费力的拉着丝线,紧紧地,涩涩地,真是太滞手,有时丝线又滑脱了针眼。她咬紧了她的樱唇而觉得烦恼,她沉浸于爱的波涛中。

这种烦恼的感觉,其对象是很模糊的,真不知所烦恼的是什么;或许所烦恼的是在于春,或在于花,这种突然的重压的身世孤寂之感,是一个小姑娘的爱苗成熟的天然信号。由于社会与社会习俗的压迫,小姑娘们不得不竭力掩盖住她们的这种模糊而有力的愿望,而她们的潜意识的年轻的幻梦总是永续的行进着。可是婚前的恋爱在古时中国是一个禁果,公开求爱真是事无前例,而姑娘们又知道恋爱便是痛苦。因此她们不敢让自己的思索太放纵于"春""花""碟"这一类诗中的爱的象征,而假如她受了教育,也不能让她多费工夫于诗,否则她的情愫恐怕会太受震动。她常忙碌于家常琐碎以卫护她的感情之圣洁,譬如稚嫩的花朵之保护自身,避免狂蜂浪蝶之在未成熟时候的侵袭。她愿意静静地守候以待时机之来临,那时恋爱变成合法,而用结婚的仪式来完成正当的手续。谁能逃避纠结的情欲的便是幸福的人。但是不管一切人类的约束,天性有时还是占了优势。因为象世上的一切禁果,两性吸引力的锐敏性,机会以尤少而尤高。这是造物的调剂妙用。照中国人的学理,闺女一旦分了心,什么事情都将不复关心。这差不多是中国人把妇女遮掩起来的普遍心理背景。

小姑娘虽则深深遮隐于闺房之内,她通常对于本地景况相差不远的可婚青年,所知也颇为熟悉,因而私心常能窃下主意,孰为可许,孰不惬意。倘因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私心默许的少年,纵然仅仅是一度眉来眼去,她已大半陷于迷惑,而她的那一颗素来引以为自傲的心儿,从此不复安宁。于是一个秘密求爱的时期开始了。不管这种求爱一旦泄露即为羞辱,且常因而自杀;不管她明知这样的行为会侮蔑道德规律,并将受到社会上猛烈的非难,她还是大胆的去私会她的爱人。

而且恋爱总能找出进行的路径的。

在这两性的疯狂样的互相吸引过程中,那真很难说究属男的挑动女的,抑是女的挑动男的。小姑娘有许多机敏而巧妙的方法可以使人知道她的临场。其中最无罪的方法为在屏风下面露出她的红绫鞋儿。另一方法为夕阳斜照时站立游廊之下。另一方法为偶尔露其粉颊于桃花丛中。另一方法为灯节晚上观灯。另一方法为弹琴(古时的七弦琴),让隔壁少年听她的琴挑。另一方法为请求她的弟弟的教师润改诗句,而利用天真的弟弟权充青鸟使者,暗通消息;这位教师倘属多情少年,便欣然和复一首小诗。另有多种交通方法为利用红娘(狡黠使女);利用同情之姑嫂;利用厨子的妻子;也可以利用尼姑。倘两方面都动了情,总可以想法来一次幽会。这样的秘密聚会是极端不健全的;年轻的姑娘绝不知道怎样保护自身于一刹那;而爱神,本来怀恨放浪的卖弄风情的行为,乃挟其仇雠之心以俱来。爱河多涛,恨海难填,此固为多数中国爱情小说所欲描写者。她或许竟怀了孕!其后随之以一,热情的求爱与私通时期,软绵绵的,辣泼泼的,情不自禁,却就因为那是偷偷摸摸的勾当,尤其觉得可爱可贵,惜乎,通常此等幸福,终属不耐久啊!

在这种场合,甚么事情都可以发生。少年或小姑娘或许会拂乎本人的意志而与第三者缔婚,这个姑娘既已丧失了贞操,那该是何等悔恨。或则那少年应试及第,被显宦大族看中了,强制的把女儿配给他,于是他娶了另一位夫人。或则少年的家族或女子的家族阖第迁徙到遥远的地方,彼此终身不得复谋一面。或则那少年一时寓居海外,并无意背约,可是中间发生了战事,因而形成无期的延宕。至于小姑娘困守深闺,则只有烦闷与孤零的悲郁。倘若这个姑娘真是多情种子,她是患一场重重的想思病(想思病在中国爱情小说中真是异样的普遍),她的眼神与光彩的消失,真是急坏了爹娘,爹娘鉴于眼前的危急情形,少不得追根究底问个清楚,终至依了她的愿望而成全了这桩婚事,俾挽救女儿的生命,以后两口儿过着幸福的一生。

"爱"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因而与涕泪、惨愁,与孤寂相揉和,而女性遮掩的结果,在中国一切诗中,掺进了凄惋悲忧的调子。唐以后,许许多多情歌都是含着孤零消极无限的悲伤,诗的题旨常为闺怨,为弃妇,这两个题目好象是诗人们特别爱写的题目。

符合于通常对人生的消极态度,中国的恋爱诗歌吟咏别恨离愁,无限凄凉,夕阳雨夜,空闺幽怨,秋扇见捐,暮春花萎,烛泪风悲,残枝落叶,玉容憔悴,揽镜自伤。这种风格,可以象林黛玉临死前,当她得悉了宝玉与宝钗订婚的消息所吟的一首小诗为典型,字里行间,充满着不可磨灭的悲哀: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但有时这种姑娘运气好,也可以成为贤妻良母。中国的戏曲,故通常都殿以这样的煞尾:"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猜你喜欢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公羊高
  墨子附錄一卷·孙诒让
  提要·黄宗羲
  《神会和尚遗集》序·胡适
  卷八十·程公说
  春秋讲义卷一下·戴溪
  卷八·傅恒
  第28章 仲尼燕居·戴圣
  妙度品第七·佚名
  卷四十六·佚名
  佛説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欧阳竟无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六·念常
  卷第二十·李遵勖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五卷·佚名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序·宗密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三姚鹄姚鹄字居云蜀人登会昌三年进士第诗一卷送李潜归绵州觐省朱楼对翠微红斾出重扉此地千人望寥天一鹤归雪封山崦白鸟拂栈梁飞谁比趋庭恋骊珠耀彩衣塞外寄张侍御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

  • 明诗评叙·王世贞

    昔者季氏旅泰山盖夫子伤之于乎泰山辱也即泰山不季氏旅何病尊云唐开元大历间诗道遘日中而少陵氏出湛于诗而一时高岑王孟者流方广竞逐各倾其人人少陵氏不能禹隹而独尊其尊固在也宋人出而论诗者亡虑数百千家靡不皇皇然首

  • 卷二十五·吴广成

      元丰四年、夏大安七年春二月,以计间延将刘绍能。  绍能世为诸族巡检,忠勇第一。秉常尝以计招诱并其副李德平,皆拒不应,乃设疑间之。边臣以闻,神宗手诏云:“绍能战功最多,为夏国所畏,欲害之耳。”绍能捧诏,感泣不已。 

  • 第三十二回 狄青夜夺昆仑关 包拯出知开封府·蔡东藩

      却说文彦博为相时,陈执中罢职,用宋庠同平章事。庠,安州人,本名郊,仁宗初年,与弟祁同举进士,祁列第一,庠列第三。时刘太后临朝称制,以兄弟名次,不宜倒置,乃擢郊第一,置祁第十,时人呼为大宋、小宋,二宋联翩入仕,均以才藻闻。及郊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二·佚名

    嘉靖四十年十月丁巳朔时享太庙命驸马都尉李和代○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群臣○戊午 孝洁皇后忌辰 内殿行祭礼遣都督佥事沉至祭陵寝○庚申敕故南渭誉橎弟镇国将军誉枞管理府事○升浙江道御史莫如士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正统十年夏四月甲辰朔日食○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灶之神○乙巳升礼部精膳司主事顾谦为祠祭司郎中以任满九载也○除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屯留县主坟地税粮四石有奇○浙江福建各银场先有诏罢之后遣户部右侍郎焦宏往勘宏言银

  • 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十二卷 清顺治·缪荃孙

    督 抚 两江总督洪承畴 福建同安人,万历进士。顺治二年五月平定江南。闰六月癸巳,命内院大学士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乙巳,改南京为江南省。四年,以父忧给假。马国柱 汉军正白旗举人,自宣大总督以兵部尚书兼右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十八 奸臣传七·纪昀

    奸臣传辽○辽耶律伊逊张孝杰 耶律雅克萧实沙 萧额哩页耶律赫噜萧德勒岱萧额图珲萧达噜噶 耶律托卜嘉 萧特古斯耶律伊逊 张孝杰 耶律雅克 萧实沙 萧额哩页 耶律赫噜 萧德勒岱 萧额图珲 萧达噜噶 耶律托卜嘉 萧

  • 卷之一百八·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八 传第九十二 扎萨克一等达尔汉额贝都拉列传【今袭郡王品级多罗贝勒】额贝都拉哈密回部人初号达尔汉伯克隶凖

  • 四十一、外国文的放弃·包天笑

      上海的新空气,吹到苏州来了,苏州也算开风气之先的。大家传述,西方人的一切学术,都根据于算学。但是旧中国人的思想,只有商业中人要用算术,读书人是用不着算术的。从前我们的算术,也有三种,一曰心算,二曰珠算(就是算盘),三曰笔

  •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司马迁

    张凤岭 译注【说明】本篇是儒家大师孟子和荀卿的合传,但所记载的内容却包括了战国时期阴阳、道德、法、名、墨各家的代表人物如邹衍等十二人,极似类传。它是一篇研究我国古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弥足珍贵

  • 陶弘景传·姚思廉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于是怀孕,生下陶弘景。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立志要当神仙。他对别人

  • 卷下·郑兴裔

    钦定四库全书郑忠肃奏议遗集卷下宋 郑兴裔 撰杂着与周侍郎必大书行都相别倏已逾年仰怀温谕不去於心前月中进奏吏报云张都承【名说其妻吴氏皇后女弟也】复拜签枢【先是夤缘亲属擢拜枢府张栻切谏范成大不草勅说遂与祠

  • 卷二·朱倬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二      元 朱倬 撰 邶风 变风首邶或言不与卫之并小或言本於庄姜之失位异於关雎之齐家其说孰是 正变之说朱子本以经无明文可考今姑从之若求其篇次之义先儒有谓变风首邶者不与卫之并

  •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六九)中阿含王相应品三十喻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俱。共受夏坐。尔时。世尊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在比丘众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便

  • 武当七女·还珠楼主

    被誉为“现代武侠小说之王”的还珠楼主创作,是民国时期的经典武侠作品。

  • 慧印三昧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与大乘智印经及如来智印经同本。为佛如来入智印三昧而说之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