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陶弘景传

陶弘景字通明,丹陽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于是怀孕,生下陶弘景。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立志要当神仙。他对别人说:“仰看高空,观看太陽,不感到很遥远。”长大后,身高七尺四寸,清秀而有神采,眼睛很亮,眉毛很少,身材很长,耳朵较大。读了一万多卷书。会弹琴下棋,草书、隶书写得很好。不到二十岁,齐高帝任宰相时,任诸王侍读,为奉朝请。虽在官府中,一个人关在屋里不与外人交往,只是批改翻阅文稿,朝廷礼仪事务多由他决定。永明十年(492),上书请求辞职,皇帝同意他的请求,赏赐他五匹丝帛。临行时,公卿官员在征虏亭设宴为他送行,为饯行而设的帷帐很多,车马太多堵住了道路,都说刘宋、萧齐以来没有这样的事。朝廷和民间都以此为荣。

在句容县内句曲山停下后,他总是说:“这座山的下面是第八洞宫,名叫金坛华陽之天,方圆一百五十里。过去汉朝咸陽的三茅君修成仙后来掌管这座山,所以称它为茅山。”于是在半山腰建一座房子,自称华陽隐居。开始跟东陽人孙游岳学习符图经法。游遍名山,寻找仙药。每经过两山间的流水,一定要坐或躺在水中,徘徊吟颂,不能自已。当时沈约任东陽郡守,敬仰他的志向气节,多次写信邀请他,他都没有去赴约。

陶弘景为人圆滑、豁达、谦虚、谨慎,进出陰曹地府,心里很明白,一接触到物体便了然,所有的话很少有差错,即使有也会立即发觉。建武年间,齐朝宜都王萧铿被齐明帝杀害。有一天晚上,陶弘景梦见萧铿向他告别,于是打听陰间的事情,萧铿对他讲了不少秘密和奇怪的事,因此撰写了《梦记》。

永元初年,又修建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陶弘景住在最上层,弟子们住在中间一层,宾客住在最底层,与外物隔绝,只允许一个家童在左右服侍他。特别喜爱松涛,一听到松涛声,便高兴地弹琴。有时一个人在山泉石谷中游玩,看见的人以为是仙人。

陶弘景生性喜好写作,崇信稀奇怪异的事,珍惜时光,到老更是如此。特别通晓陰陽五行、风水、星象、地形、算卦、山川地理、方图物产、医术草药。撰写过《帝代年历》,又制造浑天象,他说:“我造浑天象是修道的需要,不止是史官才用它。”

起义军攻克建康城,听说商议禅代的事,陶弘景按图谶推论,好几处呈“梁”字型,于是派弟子进献给皇帝。高祖很早就与他有交往,即皇帝位后,对他更加礼遇和照顾,不断去信问候,使节的车盖一个接一个。

天监四年(505),移居积金山东边的山谷。擅长辟谷导引等养身之道,八十多岁还像年轻人一样容颜不改。十分羡慕张良的为人,说“古代的圣贤都无法和他相比”。曾梦见佛传授他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于是到贸阝县阿育王塔发誓,接受佛教的五大戒规。后来太宗到南徐州时,钦佩他的风骨,召到后堂,谈论好几天才离去,太宗特别敬重他。大通初年,派人献两把宝刀给高祖,一名善胜,一名威胜,都是上等的宝物。

大同二年(536)逝世,终年八十五岁。死后容貌不改颜色,关节屈伸自如。下诏赠封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并派舍人监护丧事。陶弘景生前遗言薄葬,弟子遵照他的意愿办理丧事。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 西凉録三·崔鸿
  卷四 仁宗·王夫之
  目录·何乔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六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五 刑法略二·纪昀
  卷十·傅恒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上·袁枢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食货五九·徐松
  卷七十·佚名
  十二·沈从文
  北归纪·赵士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二十六明释正勉释性同辑明【五言絶句】秋夜            宗泐【五首】窗外芭蕉雨檐前蟋蟀声如将不平意相诉到天明小景孤村带寒鸦远山涵夕雾渡头人未归日落风吹树水竹居图山人水

  • 卷九十七·志第四十五下·食货五·宋濂

        ◎食货五   食货前志,据《经世大典》为之目,凡十有九,自天历以前,载之详矣。若夫元统以后,海运之多寡,钞法之更变,盐茶之利害,其见于《六条政类》之中,及有司采访事迹,凡有足征者,具录于篇,以备参考;而丧乱之际,其

  • ●卷十·魏泰

    仁宗以西戎方炽,叹人才之乏,凡有一介之善,必收录之。杜丞相衍经抚关中,荐长安布衣雷简夫才器可任,遽命赐对于便殿。简夫辨给,善敷奏,条列西事甚详,仁宗嘉之,即降旨中书,令依真宗召种放事。是时吕许公当国,为上言曰:“臣观士

  • 第九十回 傅良佐弃城避敌 段祺瑞卸职出都·蔡东藩

      却说刘建藩据住零陵,与北军相持多日,寡不敌众,多败少胜,不得不向两粤乞援。段总理也恐两粤援刘,暗着人运动粤吏,使他反抗省政府,作为牵制。适值粤属惠州清乡总办张天骥,为省政府所黜,改任刘志陆为总办,天骥心怀怨望,遂对省

  • 卷八·舒赫德

    戊寅何煟奏言本月二十五日接奉上谕令【臣】等发兵与舒赫徳等定期防查本月二十日【臣】在滑县途次先已准山东抚【臣】徐绩札称定于二十四日防【臣】即于二十日驰抵内黄将现到满汉官兵一千一百余名派令河北镇总兵黄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天启五年九月丙午朔 光宗贞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新城侯王昇祭 庆陵○大学士魏广微引疾归具锍釒辞谢报闻○大学士孙承宗再锍釒乞休得旨卿阅历七防已踰一考前功懋著后效当收还著振起精神督率将吏矢图恢复以慰

  • 郑清之传·脱脱

    郑清之,字德源,庆元鄞县人。原叫郑燮,字文叔。少年时跟从楼日方学习,能写文章,楼钥十分赞赏他。嘉泰二年(1202),他进入太学。嘉定十年,考中进士,调为峡州教授。统帅赵方处事认真、严肃、庄重,不轻易许诺什么,郑清之去他那儿汇报

  • 卷一百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八乐考俗部乐【女乐附见】自周陈以前雅郑淆杂隋文帝平陈尽得清商乐以其源自汉也谓为九代遗声立清商署以肄之乃分雅俗二部雅部如梁之十二雅用

  • 春秋纂言卷六·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六      元 吳澄 撰文公【名興僖公子母聲姜在位十八年夫人出姜】元年【乙未襄王二十六年○晉霸襄二年○蔡莊二十年○曹共二十七年○衛成九年○鄭穆二年○陳

  • 卷一·刘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传卷一宋 刘敞 撰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传曰元始也正正也君即位必以正始言之加王为大受命也何言乎大受命王者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君曷为先言春而后言王王者法天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故

  • 第十七章 太上·林语堂

    太上,不知有之 (13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语译]最上等的国君治理天下,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生,所以人民不知有国君的存在;次一等的

  • 佛说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俱。是时有一天子。名嗟[革*(卄/(ㄇ@人)/戊)]曩法。天报将尽。唯余七日。而乃先现五衰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八·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第四[巾*(穴/登)]像仪则品第七  尔时妙吉祥童子。即从坐起绕佛三匝。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善哉善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为利益世间一切众生。善能说此正法

  • 卷第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唐 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此杂事四十卷中。总有八门。以大门一颂。摄尽宏纲。一一门中各有别门。总摄乃有八颂。就别门中各有十颂。合八十九颂。并内摄

  • 用易详解·李杞

    十六卷。宋李杞撰。李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宋代有三李杞,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与苏轼相唱和,见“乌台诗案”。一为朱熹门人,字良仲,平江人。一为此书之作者。《经义考》及《四

  • 狂人日记·鲁迅

    鲁迅著。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号。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篇首“识”介绍日记来源和写作目的。正文由十三则没有日月的日记组成。它借一个受迫害的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描述了狂人由觉醒到反抗的过程

  • 抱真堂诗话·宋征璧

    清代论诗著作。1卷。宋征璧撰。宋征璧居室名为“抱真堂”。著有《抱真堂诗稿》8卷等。宋徵璧,初名存楠,字尚木,华亭(今属上海)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曾入复社、幾杜。入清官潮洲知府。与其弟宋徵舆合称“大小宋

  • 雪关禅师语录·雪关智訚

    十三卷,明智訚说,成峦等录,开诇编。卷一,住博山语录,卷二,住鼓山语录,住虎跑语录,卷三,住妙行语录,住瀛山语录(附各刹法语),卷四,答问,禅淨发隐,归云夜话示禅人,卷五,拈古,卷六,拈颂,颂古,卷七,禅镜语(附禅镜偈),卷八,文赋,记序,题跋,疏说,卷九,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