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六九)中阿含王相应品三十喻经第五(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与大比丘众俱。共受夏坐。

尔时。世尊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在比丘众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便入定意。观诸比丘心。于是。世尊见比丘众静坐默然极默然。无有睡眠。除阴盖故。比丘众坐甚深极甚深。息极息.妙极妙。

是时。尊者舍梨子亦在众中。于是。世尊告曰。舍梨子。比丘众静坐默然极默然。无有睡眠。除阴盖故。比丘众坐甚深极甚深。息极息.妙极妙。舍梨子。谁能敬重奉事比丘众者。

于是。尊者舍梨子即从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如是比丘众静坐默然极默然。无有睡眠。除阴盖故。比丘众坐甚深极甚深。息极息.妙极妙。世尊。无能敬重奉事比丘众者。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法及比丘众.戒.不放逸.布施及定。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

世尊告曰。舍梨子。如是。如是。无能敬重奉事比丘众者。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法及比丘众.戒.不放逸.布施及定。唯有世尊能敬重奉事。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种种严饰具。缯彩锦罽.指环.臂钏.肘璎.咽钳.生色珠鬘。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严饰具。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戒德为严饰具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五仪式。剑.盖.天冠.珠柄之拂及严饰屣。守卫其身。令得安隐。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持禁戒为卫梵行。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禁戒为卫梵行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守合人。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护六根为守合人。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护六根为守合人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守门将。聪明智慧。分别晓了。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为守门将。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为守门将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好浴池。清泉平满。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自心为浴池泉。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自心为浴池泉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沐浴人。常使洗浴。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善知识为沐浴人。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善知识为沐浴人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涂身香。木蜜.沉水.栴檀.苏合鸡舌.都梁。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涂香。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戒德为涂香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好衣服。初摩衣.锦缯衣.白[疊*毛]衣.加陵伽波和逻衣。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惭愧为衣服。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惭愧为衣服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好床座。极广高大。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禅为床座。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禅为床座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工剃师。常使洗浴。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为剃师。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为剃师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肴馔美食。种种异味。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喜为食。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于喜以为食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种种饮。奈饮.瞻波饮.甘蔗饮.蒲桃饮.末蹉提饮。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法味为饮。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法味以为饮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妙华鬘。青莲华鬘.瞻卜华鬘.修摩那华鬘.婆师华鬘.阿提牟哆华鬘。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三定为华鬘。空.无愿.无相。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三定为华鬘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诸屋舍.堂阁.楼观。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三室为屋舍。天室.梵室.圣室。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三室为屋舍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典守者。谓守室人。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智慧为守室人。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智慧为守室人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诸国邑四种租税。一分供王及给皇后.宫中婇女。二分供给太子.群臣。三分供国一切民人。四分供给沙门.梵志。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念处为租税。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念处为租税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正断为四种军。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正断为四种军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种种舆。象舆.马舆.车舆.步舆。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如意足为掆舆。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如意足以为舆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种种车庄。以众好师子.虎.豹斑文之皮。织成杂色种种庄饰。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止观为车。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止观以为车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驾御者。谓御车人。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为驾御人。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为驾御人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极高幢。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己心为高幢。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己心为高幢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好道路。平正坦然。唯趣园观。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八支圣道为道路。平正坦然。唯趣涅槃。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八支圣道以为道路。平正坦然。唯趣涅槃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主兵臣。聪明智慧。分别晓了。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智慧为主兵臣。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智慧为主兵臣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大正殿。极广高敞。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智慧为大正殿。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智慧为大正殿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升高殿上。观殿下人往来走踊.住立坐卧。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升无上智慧高殿。为自观己心。周正柔软。欢喜远离。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无上智慧高殿。为自观己心。周正柔软。欢喜远离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宗正卿。谙练宗族。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四圣种为宗正卿。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四圣种为宗正卿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名良医。能治众病。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正念为良医。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正念为良医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

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正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和逻波遮悉多罗那。舍利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无碍定为正御床。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无碍定为正御床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有名珠宝。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不动心解脱为名珠宝。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不动心解脱为名珠宝者。便能舍恶。修习于善。舍梨子。犹如王及大臣极净沐浴。好香涂身。身极清净。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自观己心为身极净。舍梨子。若比丘.比丘尼成就自观己心为身净者。便能敬重奉事世尊.法及比丘众.戒.不放逸.布施及定。

佛说如是。尊者舍梨子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十喻经第五竟(二千三百八十八字)。

(七○)中阿含王相应品转轮王经第六(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兜丽刹利。在奈林驶河岸。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诸比丘。当自然法灯。自归己法。莫然余灯。莫归余法。诸比丘。若自然法灯。自归己法。不然余灯。不归余法者。便能求学得利。获福无量。所以者何。比丘。昔时有王名曰坚念。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云何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如前所说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于是。坚念王而于后时。天轮宝移。忽离本处。有人见之。诣坚念王白曰。天王。当知天轮宝移离于本处。坚念王闻已。告曰。太子。我天轮宝移离于本处。太子。我自曾从古人闻之。若转轮王天轮宝移离本处者。彼王必不久住。命不久存。太子。我已得人间之欲。今当复求于天上欲。太子。我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太子。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于汝。汝当如法治化。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太子。汝后若见天轮宝移离本处者。汝亦当复以此国政授汝太子。善教敕之。授太子国已。汝亦当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于是。坚念王授太子国。善教敕已。便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时。坚念王出家学道七日之后。彼天轮宝即没不现。失天轮已。刹利顶生王便大忧恼。愁戚不乐。刹利顶生王即诣父坚念王仙人所。到已。白曰。天王。当知天王学道七日之后。彼天轮宝便没不现。父坚念王仙人告子刹利顶生王曰。汝莫以失天轮宝故而怀忧戚。所以者何。汝不从父得此天轮。刹利顶生王复白父曰。天王。我今当何所为。

父坚念王仙人告其子曰。汝当应学相继之法。汝若学相继之法者。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必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僉]。光明昱烁。刹利顶生王复白父曰。天王。云何相继之法欲令我学。令我学已。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僉]。光明昱烁。

父坚念王仙人复告子曰。汝当观法如法。行法如法。当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给使.明灯。若汝国中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者。汝当随时往诣彼所。问法受法。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为罪。何者为福。何者为妙。何者非妙。何者为黑。何者为白。黑白之法从何而生。何者现世义。何者后世义。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恶。从彼闻已。行如所说。若汝国中有贫穷者。当出财物。以给恤之。天王。是谓相继之法。汝当善学。汝善学已。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必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焰。光明昱烁。

刹利顶生王便于后时观法如法。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给使.明灯。若其国中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者。便自随时往诣彼所。问法受法。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为罪。何者为福。何者为妙。何者非妙。何者为黑。何者为白。黑白之法从何而生。何者现世义。何者后世义。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恶。从彼闻已。行如所说。若其国中有贫穷者。即出财物。随时给恤。刹利顶生王于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僉]。光明昱烁。彼亦得转轮王。亦成就七宝。亦得人四种如意之德。云何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亦如前说。

彼转轮王而于后时。天轮宝移。忽离本处。有人见之。诣转轮王白曰。天王。当知天轮宝移离于本处。转轮王闻已。告曰。太子。我天轮宝移离本处。太子。我曾从父坚念王仙人闻之。若转轮王天轮宝移离本处者。彼王必不久住。命不久存。太子。我已得人间之欲。今当复求于天上欲。太子。我欲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太子。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于汝。汝当如法治化。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太子。汝后若见天轮宝移离本处者。汝亦当复以此国政授汝太子。善教敕之。授太子国已。汝亦当复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于是。转轮王授太子国。善教敕已。便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

彼转轮王出家学道七日之后。彼天轮宝即没不现。失天轮已。刹利顶生王而不忧戚。但染欲著欲。贪欲无厌。为欲所缚。为欲所触。为欲所使。不见灾患。不知出要。便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遂衰减。不复增益。犹如昔时诸转轮王学相继法。国土人民转增炽盛。无有衰减。刹利顶生王亦复如是。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遂衰减。不复增益。

于是。国师梵志案行国界。见国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便作是念。刹利顶生王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土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犹如昔时诸转轮王学相继法。国土人民转增炽盛。无有衰减。此刹利顶生王亦复如是。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土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

国师梵志即共往诣刹利顶生王。白曰。天王。当知天王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土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犹如昔时诸转轮王学相继法。国土人民转增炽盛。无有衰减。今天王亦复如是。自出意治国。以自出意治国故。国土人民转就衰减。不复增益。刹利顶生王闻已告曰。梵志。我当云何。国师梵志白曰。天王。国中有人聪明智慧。明知算数。国中有大臣眷属学经明经。诵习受持相继之法。犹如我等一切眷属。天王。当学相继之法。学相继法已。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必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僉]。光明昱烁。

刹利顶生王复问曰。梵志。云何相继之法欲令我学。令我学已。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必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僉]。光明昱烁。国师梵志白曰。天王。当观法如法。行法如法。当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给使.明灯。若王国中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者。当自随时往诣彼所。问法受法。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为罪。何者为福。何者为妙。何者非妙。何者为黑。何者为白。黑白之法从何而生。何者现世义。何者后世义。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恶。从彼闻已。行如所说。若王国中有贫穷者。当出财物。用给恤之。天王。是谓相继之法。当善取学。善取学已。于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升正殿已。彼天轮宝必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僉]。光明昱烁。

刹利顶生王便于后时观法如法。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毯-炎+數].綩綖。给使.明灯。若其国中有上尊.名德.沙门.梵志者。便自随时往诣彼所。问法受法。诸尊。何者善法。何者不善法。何者为罪。何者为福。何者为妙。何者非妙。何者为黑。何者为白。黑白之法从何而生。何者现世义。何者后世义。云何作行受善不受恶。从彼闻已。行如所说。

然国中民有贫穷者。不能出物。用给恤之。是为困贫无财物者不能给恤。故人转穷困。因穷困故。便盗他物。因偷盗故。其主捕伺收缚。送诣刹利顶生王。白曰。天王。此人盗我物。愿天王治。刹利顶生王问彼人曰。汝实盗耶。彼人白曰。天王。我实偷盗。所以者何。天王。以贫困故。若不盗者。便无以自济。刹利顶生王即出财物而给与之。语盗者曰。汝等还去。后莫复作。于是。国中人民闻刹利顶生王若国中人有行盗者。王便出财物而给与之。由斯之故。人作是念。我等亦应盗他财物。

于是。国人各各竞行盗他财物。是为困贫无财物者。不能给恤。故人转穷困。因穷困故。盗转滋甚。因盗滋甚故。彼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彼寿转减色转恶已。比丘。父寿八万岁。子寿四万岁。比丘。彼人寿四万岁时。有人便行盗他财物。其主捕伺收缚。送诣刹利顶生王。白曰。天王。此人盗我物。愿天王治。刹利顶生王问彼人曰。汝实盗耶。彼人白曰。天王。我实偷盗。所以者何。以贫困故。若不盗者。便无以自济。刹利顶生王闻已。便作是念。若我国中有盗他物。更出财物尽给与者。如是唐空竭国藏。盗遂滋甚。我今宁可作极利刀。若我国中有偷盗者。便收捕取。坐高标下。斩截其头。

于是。刹利顶生王后便敕令。作极利刀。若国中有盗他物者。即敕捕取。坐高标下。斩截其头。国中人民闻刹利顶生王敕作利刀。若国中有盗他物者。即便捕取。坐高标下。斩截其头。我亦宁可效作利刀。持行劫物。若从劫物者。捉彼物主而截其头。于是。彼人则于后时效作利刀。持行劫物。捉彼物主。截断其头。是为困贫无财物者。不能给恤故。人转穷困。因穷困故。盗转滋甚。因盗滋甚故。刀杀转增。因刀杀增故。彼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彼寿转减。色转恶已。比丘。父寿四万岁。子寿二万岁。

比丘。人寿二万岁时。有人盗他财物。其主捕伺收缚。送诣刹利顶生王。白曰。天王。此人盗我财物。愿天王治。刹利顶生王问彼人曰。汝实盗耶。时。彼盗者便作是念。刹利顶生王若知其实。或缚鞭我。或抛或摈。或罚钱物。或种种苦治。或贯标上。或枭其首。我宁可以妄言欺诳刹利顶生王耶。念已。白曰。天王。我不偷盗。是为困贫无财物者。不能给恤故。人转穷困。因穷困故。盗转滋甚。因盗滋甚故。刀杀转增。因刀杀增故。便妄言.两舌转增。因妄言.两舌增故。彼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彼寿转减。色转恶已。比丘。父寿二万岁。子寿一万岁。

比丘。人寿万岁时。人民或有德。或无德。若无德者。彼为有德人起嫉妒意而犯其妻。是为困贫无财物者。不能给恤故。人转穷困。因穷困故。盗转滋甚。因盗滋甚故。刀杀转增。因刀杀增故。便妄言。两舌转增。因妄言.两舌增故。便嫉妒.邪淫转增。因嫉妒.邪淫增故。彼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彼寿转减。色转恶已。比丘。父寿万岁。子寿五千岁。

比丘。人寿五千岁时。三法转增。非法欲.恶贪.邪法。因三法增故。彼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彼寿转减。色转恶已。比丘。父寿五千岁。子寿二千五百岁。比丘。人寿二千五百岁时。复三法转增。两舌.粗言.绮语。因三法增故。彼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彼寿转减。色转恶已。比丘。父寿二千五百岁。子寿千岁。比丘。人寿千岁时。一法转增。邪见是也。因一法增故。彼人寿转减。形色转恶。彼寿转减。色转恶已。比丘。父寿千岁。子寿五百岁。

比丘。人寿五百岁时。彼人尽寿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门.梵志。不行顺事。不作福业。不见后世罪。彼因不孝父母。不能尊敬沙门.梵志。不行顺事。不作福业。不见后世罪故。比丘。父寿五百岁。子寿或二百五十.或二百岁。比丘。今若有长寿。或寿百岁。或不啻者。

佛复告曰。比丘。未来久远时。人寿十岁。比丘。人寿十岁时。女生五月。即便出嫁。比丘。人寿十岁时。有谷名稗子。为第一美食。犹如今人。粳粮为上馔。比丘。如是人寿十岁时。有谷名稗子。为第一美食。比丘。人寿十岁时。若今日所有美味。酥油.盐.蜜.甘蔗.糖。彼一切尽没。比丘。人寿十岁时。若行十恶业道者。彼便为人所敬重。犹如今日若行十善业道者。彼便为人所敬重。比丘。人寿十岁时亦复如是。若行十恶业道者。彼便为人之所敬重。比丘。人寿十岁时都无有善名。况复有行十善业道。

比丘.人寿十岁时。有人名弹罚。周行遍往。家家弹罚。比丘。人寿十岁时。母于其子极有害心。子亦于母极有害心。父子.兄弟.姊妹.亲属。展转相向。有贼害心。犹如猎师见彼鹿已。极有害心。比丘。人寿十岁时亦复如是。母于其子极有害心。子亦于母极有害心。父子.兄弟.姊妹.亲属。展转相向。有贼害心。比丘。人寿十岁时。当有七日刀兵劫。彼若捉草。即化成刀。若捉樵木。亦化成刀。彼以此刀各各相杀。彼于七日刀兵劫。过七日便止。

尔时。亦有人生惭耻羞愧。厌恶不爱。彼人七日刀兵劫时。便入山野。在隐处藏。过七日已。则从山野于隐处出。更互相见。生慈愍心。极相爱念。犹如慈母。唯有一子。与久离别。从远来还。安隐归家。相见喜欢。生慈愍心。极相爱念。如是彼人过七日后。则从山野于隐处出。更互相见。生慈愍心。极相爱念。共相见已。便作是语。诸贤。我今相见。今得安隐。我等坐生不善法故。今值见此。亲族死尽。我等宁可共行善法。云何当共行善法耶。我等皆是杀生之人。今宁可共离杀.断杀。我等应共行是善法。

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十岁人生子寿二十。比丘。寿二十岁人复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共离杀.断杀.然故共行不与而取。我等宁可离不与取。断不与取。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二十岁人生子寿四十。

比丘。寿四十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然故行邪淫。我等宁可离邪淫.断邪淫。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四十岁人生子寿八十。

比丘。寿八十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然故行妄言。我等宁可离妄言.断妄言。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八十岁人生子寿百六十。

比丘。寿百六十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然故行两舌。我等宁可离两舌.断两舌。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百六十岁人生子寿三百二十岁。

比丘。寿三百二十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离两舌.断两舌。然故行粗言。我等宁可离粗言.断粗言。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三百二十岁人生子寿六百四十。

比丘。寿六百四十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离两舌.断两舌。离粗言.断粗言。然故行绮语。我等宁可离绮语.断绮语。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六百四十岁人生子寿二千五百。

比丘。寿二千五百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离两舌.断两舌。离粗言.断粗言。离绮语.断绮语。然故行贪嫉。我等宁可离贪嫉.断贪嫉。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二千五百岁人生子寿五千。

比丘。寿五千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离两舌.断两舌。离粗言.断粗言。离绮语.断绮语。离贪嫉.断贪嫉。然故行嗔恚。我等宁可离嗔恚.断嗔恚。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五千岁人生子寿一万。

比丘。寿万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离两舌.断两舌。离粗言.断粗言。离绮语.断绮语。离贪嫉.断贪嫉。离嗔恚.断嗔恚。然故行邪见。我等宁可离邪见.断邪见。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万岁人生子寿二万。

比丘。寿二万岁人亦作是念。若求学善者。寿便转增。形色转好。我等应共更增行善。云何当共更增行善。我等已离杀.断杀.离不与取.断不与取。离邪淫.断邪淫。离妄言.断妄言。离两舌.断两舌。离粗言.断粗言。离绮语.断绮语。离贪嫉.断贪嫉。离嗔恚.断嗔恚。离邪见.断邪见。然故有非法欲恶贪.行邪法。我等宁可离此三恶不善法.断三恶不善法。我等应共行是善法。彼便共行如是善法。行善法已。寿便转增。形色转好。彼寿转增。色转好已。比丘。寿二万岁人生子寿四万。

比丘。人寿四万岁时孝顺父母。尊重恭敬沙门.梵志。奉行顺事。修习福业。见后世罪。彼因孝顺父母。尊重恭敬沙门.梵志。奉行顺事。修习福业。见后世罪故。比丘。寿四万岁人生子寿八万。比丘。人寿八万岁时。此阎浮洲极大丰乐。多有人民。村邑相近。如鸡一飞。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女年五百乃当出嫁。比丘。人寿八万岁时。唯有如是病。寒热.大小便.欲.不食.老。更无余患。

比丘。人寿八万岁时有王名螺。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彼七宝者。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千子具足。颜貌端正。勇猛无畏。能伏他众。彼必统领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比丘。诸刹利顶生王得为人主。整御天下。行自境界。从父所得。彼因行自境界。从父所得。寿不转减。形色不恶。未曾失乐。力亦不衰。诸比丘。汝等亦应如是。剃除须发。著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行自境界。从父所得。诸比丘。汝等因行自境界。从父所得。寿不转减。形色不恶。未曾失乐。力亦不衰。

云何比丘行自境界。从父所得。此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内觉.心.法如法。是谓比丘行自境界。从父所得。云何比丘寿。此比丘修欲定如意足。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尽。趣向出要。修精进定。修心定。修思惟定如意足。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尽。趣向出要。是谓比丘寿。云何比丘色。此比丘修习禁戒。守护从解脱。又复善摄威仪礼节。见纤介罪。常怀畏怖。受持学戒。是谓比丘色。云何比丘乐。此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禅成就游。是谓比丘乐。云何比丘力。此比丘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谓比丘力。

比丘。我不更见有力不可降伏如魔王力。彼漏尽比丘则以无上圣慧之力而能降伏。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转轮王经第六竟(六千三百一十三字)。

中阿含经卷第十五(八千七百二十一字)

猜你喜欢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石雨明方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目次·为霖道霈
  摩诃令奴缘品第三十一·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四·欧阳竟无
  对辨大乘一乘·太虚
  毗尼后集问辩·智旭
  卷四百九十·佚名
  感阳历阴历不如气历·太虚
  智相品第十五·佚名
  显扬圣教论 第七卷·无著
  卷八十九·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佚名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九·费隐通容
  续高僧传卷第十二·道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回 滑氏包藏毒虺心 任婆狠弑屠龙手·萧晶玉

    且说伏夫人次日起来,即命劳勤请了医生来,与滑氏诊脉开方。太夫说:“得用人参。”伏氏就叫劳勤到镇国府中望素娘要了一包来与滑氏合药煎服。也是那妇人此时不该死,服药后渐觉沉疴减几分。饮食多进精神长,不似从

  • 众妙集·赵师秀

    塞北沈佺期朔骑犯边埃,风从丑上来。五原烽火急,六郡羽书催。氷壮飞狐冷,霜浓候雁哀。将军朝授钺,战士夜衔枚。紫塞金河里,葱山铁勒隈。莲花秋剑发,桂叶晓旗开。秘略三军动,妖氛百战摧。何言投笔去,终作勒铭回。同苏员外味玄夏

  • 卷十八·唐圭璋

    渐悟集卷下○十报恩本名瑞鹧鸪山侗一愿报师恩。物外生涯世罕闻。锻炼玉炉三涧雪,修完金鼎一溪云。蛟龙宜向火中溉,猛虎堪于水里焚。一粒神丹光透壁,不神神彩独超群。○十报恩山侗二愿报师恩。立誓修行志

  • 卷一百 天聖元年(癸亥,1023)·李焘

      起仁宗天聖元年正月盡是年七月   春正月丙寅朔,皇太后詔改元。上讀詔,號泣者久之,謂左右曰:「朕不忍遽更先帝之號也。」   庚午,契丹遣鎮安節度使蕭師古、咸州觀察使韓玉來賀皇太后長寧節。   宰相馮拯以疾在告,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三十九景泰三年闰九月庚申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泰宁朵颜福余三卫都督隔干帖木儿等各遣使及乌思藏剌麻番僧锁南藏卜等来朝贡马骡方物赐宴及衣服钞币等物有差○南京国子监祭酒吴节言比者监生多因小忿径

  • 卷之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三·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髙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髙祖髙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鼔琴髙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

  • 卷三十二 世宗朝宰辅·李有棠

    世宗大定元年冬十一月辛未,以户部尚书李石为参知政事。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先世仕辽,为宰相。父绰尔齐,桂州观察使。高永昌据东京叛,攻之不克,死。石敦厚寡言,器识过人。天会中,官景州刺史。海陵迁燕京,入见,指之曰:“此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四十四选举考吏道宋宁宗嘉定七年七月诏省吏毋授参议官八年五月诏赃吏毋得减年参选着为令辽道宗太康九月十一月定诸令史译史迁叙等级金制省令史选取之门有四曰文资曰女直进士曰右职曰宰执

  • 历代吏师类录[一]·徐元瑞

    天文二星 上帝,执法官;土公,吏。有虞氏 士师皋陶。周 太傅周公旦、朝鲜侯箕子、太保召公奭、大司寇吕侯。列国 韩 公子韩非、相申不害、大夫慎到。 魏 师李悝。 齐 相管仲。 楚 大夫屈平。 郑 相公孙侨、大

  • 卷九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九十三    宋 卫湜 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郑氏曰同和同节言顺天地之气

  • 卷第一百二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二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表无表纳息第四之三问颇有唯受三归成近事不。为有律仪缺减成近事不。若言有者。契经所说文句差别岂非无义。如说我某甲归佛法僧。愿

  • 卷第二十一·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一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受请升座拈衣法语 杨岐会禅师九峰受疏。拈衣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里去也。还知么。筠阳九曲。萍实杨岐。 保宁勇禅师在蒋山受小疏

  • 第六 增一法·佚名

    [一法]一应知生罪法(六种犯罪等起法),应知生无罪法(七种灭法),应知有罪,应知无罪,应知轻罪,应知重罪,&hellip;&hellip;知有残罪&hellip;&hellip;知无残罪(波罗夷)&hellip;&hellip;知粗罪(波罗夷、僧残)&hellip;&hellip;知非粗罪&helli

  • 几何原本·徐光启

    中国首部数学译著。共十五卷。前六卷为明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成书于1607年。后九卷为清李善兰与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成书于1858年。该书据克拉维斯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十五卷》译出。前六卷有基本

  • 燕子龛随笔·苏曼殊

    散文,六十二则。苏曼殊著。《燕子龛随笔》是曼殊在《国民》杂志上发表的一部名作。这一著作此前曾在上海《生活日报》附张《生活艺府·闲话栏》和《华侨杂志》分别刊登过。

  • 浩然斋雅谈·周密

    宋代诗文论著。3卷。周密著。原书已散佚,今世所传者,是清代乾隆年间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出。《四库全书总目》以“其书体类说部,而所载实皆诗文评”,故列于集部诗文评类。上卷考证经史,评论文章,中卷为诗话,下

  • 长生殿·洪昇

    传奇剧本。清初洪昇作。初名《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至三稿始定今名。剧本取材于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历史故事。杨玉环册封为贵妃后,专幸夺宠,唐玄宗荒淫无度,朝政腐败,安禄山反叛,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入四川,行至马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