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八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六十五【宋板】

凡生天地之间者【三年问】

考异足利本经则失丧其羣匹无羣字 古本注无止已下有之也二字

三年之防至也哉

补遗宋板疏称其病情【二叶右五行】病作痛 道死之情【七行】道作送

将由夫患邪淫之人与

考异古本注必失礼也也上有之字

然则何以至以是象之也

考异宋板注言服之正虽至亲至作在 古本法此变易上有言字足利本同疏及父在为母但以期也【四叶左一行】宋板以作一

然则何以至故再期也

注何以为三年为正误上为当作乃考异古本下焉犹然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注为三年为作乃三年为宋板足利本同

由九月以下至天下之达防也

考异古本注不若父母下至于众人下共有也字 言三年之丧丧礼之最盛也无下丧字下之字盛下有者字作言三年之丧礼最盛者也足利本亦有者字 前世行良久矣良作之宋板足利本同

补遗古本注至于众人众作庶宋板足利本同疏与古服同【六叶左五行】宋板古作吉

古者深衣至广各寸半【深衣】

考异古本经以安志而平心也安下有其字可以摈相以下有为字注必有法度下衣取蔽形下肘不能不出入下上下之杀下小儿衣领下齐缉下行举手谓揖让下政或为正下行乃正下则心有异志者与下无父称孤下衣裳之侧下袷广二寸下共有也字 续犹属也也作之 续或为裕下有之也二字 要或为优下有者也二字 则袂肘以前尺二寸作则袂肘以下前各尺二寸足利本但有各字 当骨缓急难为中也当上有所字 为上下之杀杀作数 谓胡下也谓上有规字足利本同 或低或卬卬作仰谨按惟万歴崇祯本同 自士以上深衣为之次足利本深上有以字 深衣而已下有之也二字 三十以下以作已释文齐音咨亦作斋【八叶】元文斋作 缉古入反【同上】古作七疏又袂之长短【十叶左六行】宋板无又字阙字 注纯谓至寸矣【十二叶右二行】寸矣作二寸

补遗宋板疏衽其旁边【十叶右四行】衽作钩 是云运肘也【左六行】云作容 纯袂恐口外更縁【十二叶右三行】无恐字存旧投壶之礼第四十礼记十九郑氏注【古本】谨按古本篇题本尔但后人之礼二字从刋削之例矣今存其旧不敢輙去之又按足利本从此以下缺矣末由比校而已

投壶之礼至敢不敬从【投壶】

考异古本经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肴下有者字重下有之字下文又重下同注枉哨不正貌下为谦辞下共有也字 言如故辞者无辞字 不以命见许下有之也二字释文一读上以乐音岳【十二叶】元文上作下疏西面奉挂其矢【十三叶右六行】宋板面作南挂作持

补遗宋板疏主人文请【十三叶左一行】文作又

賔再拜受至賔般还曰辟

考异古本注于其阶上下有也字

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

考异古本注明为偶也也作偶属下 如射物下有也字

司射进度壶

考异古本注壶去坐二矢半坐下有云字 以请宾俟投下有之字

补遗宋板疏则随地广狭【十五叶左五行】则作亦

请賔曰顺投为入

考异古本注因为乐下有耳也二字

补遗古本注胜饮不胜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所以习武下有也字

命者曰请奏貍首

考异古本注貍首诗篇名也无名字 为志取节焉下有尔之也三字疏故颂中间若一也【十七叶左六行】宋板颂作须

左右告矢具请拾投

考异古本注北为左也北上有以字 各反其位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司射又取【十八叶右四行】取作请

卒投司射执算曰

考异古本注如数射筭下有也字 兼敛左筭实于左手下左作右 其他如右获右作左 一筭以告下有之也二字

补遗释文更有胜者司射五字【十八叶】有上有有字疏别而取之一算为奇者○【十九叶右三行】圈在一上 总谓一委【左四行】谓作为【并宋板】

命酌曰至跪曰敬养

考异古本注以行正爵下乃退而跪饮之下共有也字酌者胜党之弟子下如饮射爵下共有之也二字释

文奉芳勇反注奉觞同【二十叶】元文注上有下字

补遗宋板疏故曰乡射【二十叶右八行】曰作约

正爵既行至请彻马

考异古本经请庆多马马作笇注当其所释算时也时作前宋板同无也字 三者一党不得三胜得作必宋板同 弟子无丰下无筭爵乃行下共有也字疏直当之【二十一叶右一行】正误之当作也 以投壶射礼观之知亦三番而止【七行】宋板礼观之作之类故作以投壶射之类故知亦三番而止 乃释筭饮不胜者【八行】释作数 乃释筭饮卒觯【九行】卒觯作罸爵 不得三胜者【九行】得作必党中不能三番得胜【二十一叶左一行】能作必

补遗释文去音起吕反【二十叶】音作其疏直当之【二十一叶右一行】宋板之作也

算多少至母去其皮

经壶去席二尺半正误尺当作矢考异古本注亦人四算下无常处下有也字 其滑且坚下有之也二字握数也正误数当作素 得圜囷之象圜作圆 旧説云无云字 或以棘取无节作或言去其皮节释文柘止夜反本名正误本当作木 去上声下皆同又起吕反元文作毋音无下皆同去起吕反疏此一节明算及矢长短多少并言壶之大小【二十二叶左三行】宋板多少作之数并言作又明作此一节明算及矢长短之数又明壶之大小 此亦正篇之意彼以正言也【同上】意彼以正作后记者之作此亦正篇之后记者之言也 既陈王礼于上【四行】正误王当作正 又以此诸事继之【同上】之下有于下二字 算之多少视其坐者【同上】无之字 亦人四算也【五行】亦人作人别据一斗之数【二十三叶右八行】一作二余三百三寸四分寸之二【二十三叶左一行】二作三 云八十寸余有二百四十寸【五行】正误云当作去

补遗古本经壶去席二尺半尺作矢宋板足利本同注握数也数作素宋板足利本同 矢大小分小作七宋板足利本同释文柘止夜反本名【二十二叶】本作木疏既陈王礼于上【二十二叶右四行】宋板王作正 从整数记之【九行】记作计 云八十寸【二十三叶左五行】云作去 简郑之文【同上】简作捡

鲁令弟子辞曰

考异古本注谓鲁薛者谓作记宋板同 逾或为遥下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偝力力作立宋板足利本同释文敖又五羔反【二十四叶】又作旧 为音于伪反【同上】音作其

注此鲁薛击鼓之爵也正误爵当作节考异古本则知其事矣矣上有之也二字 射谓燕射下使荐羞者下能为乐者下共有也字 此皆与于投壶下有者也二字疏鲁鼓薛鼔○注云此鲁薛击鼔之节也圜者击鼙方者击鼔【二十五叶右九行】宋板无此二十二字 是乐礼之事【二十五叶左四行】正误乐礼当作燕乐

补遗前图古本注此鲁薛击鼔之爵也爵作节宋板足利本同

后图宋板经鲁鼔○□○○□□○○半○□○○□○○○○□○□○作鲁鼔○□○○□□○○半○□○□○○○○□○□○【足利本同】注故兼别之别作列【古本足利本同】疏是乐礼之事【二十五叶左四行】乐礼作燕乐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

猜你喜欢
  十四、释木·佚名
  乘除第十凡十七章·湛若水
  卷之六·子华子
  提要·许谦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章 不我知·林语堂
  卷一百四十一·秦蕙田
  卷六·吕祖谦
  卷七·吕祖谦
  卷十七·熊节
  卷五·吕祖谦
  自序·冯桂芬
  三十、即心即佛·慧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佚名
  菩萨生地经·佚名
  嘉言录重排序·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邵叔齐·唐圭璋

      连理枝   淡泊疏篱隔。寂寞官桥侧。绿萼青枝风尘外,别是一般姿质。念天涯、憔悴各飘零,记初曾相识。   雪里情寒逼。月下幽香袭。不似薄情无凭准,一去音书难得。看年年、时候不逾期,报阳和消息。   扑蝴蝶   

  • 列传二 宗室·薛居正

    案:《晋宗室列传》,《永乐大典》仅存四篇,余多残阙。广王敬威,字奉信,高祖之从父弟也。父万诠,赠太尉,追封赵王。敬威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以从战有功,累历军职。明宗即位,擢为奉圣指挥使。天成、应顺中,凡十改军额,累官至检校工部

  •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九·礼七·张廷玉

        ◎礼七   登极仪 大朝仪 常朝仪 皇太子亲王朝仪诸王来朝仪 诸司朝觐仪中宫受朝仪 朝贺东宫仪 大宴仪 上尊号徽号仪   二曰嘉礼。行于朝廷者,曰朝会,曰宴飨,曰上尊号、徽号,曰册命,曰经筵,曰表笺。行于辟

  • 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别集下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浚 魏国忠献公 字德远唐张九臯之後六世祖徙居绵竹中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山南府士曹调褒城令辟熙河路察干调恭州録何?荐召为审察除太常簿光尧即位除密院编修改

  • 诸葛忠武书卷四·杨时伟

    (明)杨时伟 编○连呉时伟按侯隆中语云孙权据有江东已厯三世此可为援而不可图全书特纪连呉其识超矣至若董恢之代答祎恪之相嘲尚可存疑虞俊料张温之败孝起说正方之言直为芟去而周瑜鲁肃之逆顺兄瑾子乔之往复则附入之以备

  • 元赞传·李延寿

    元赞是元德的弟弟,他颇有声誉,喜欢陈奏有关军国事务的处理意见。刚设置司州时,任命赞为司州刺史,赐爵位为上谷侯。孝文帝告诫元赞要以教化来改变畿甸的风俗,可以宣扬孝道,一定要使风俗教化相互和谐,礼乐之道大备。从今以后,如

  • 职官六八·徐松

    黜降官五【宋会要】崇宁元年九月十四日,诏开具元符三年臣僚章疏姓名。 邪上尤甚:范柔中、邓考甫、封觉民、李新、吴朋、衡钧、胡端修、赵令畤、周谊、安信之、孙琮、高公应、郭执中、王察、赵峋、李杰、李贲、石芳、吴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 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举人不知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场,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

  • 补遗·邓牧

    冲天观记两浙山水之胜最东南,由浙江西杭最,由杭西余杭最,逆天目大溪上十有八里,曰洞宵宫者,是为大涤洞天.又余杭最胜处也.未至宫数里,两山翼道,折为九锁,佳气盘郁,是以得道士若晋郭许二真君,唐吴贞节暨子虚,闾丘元同

  • 卷三·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三    宋 陈则通 撰侵伐门吴楚越兵争例成七年吴入州来【楚邑】襄三年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十有四年楚公子贞帅师伐吴 二十有四年楚子伐吴 二十有五年吴子遏伐楚门于巢卒昭四年楚子蔡侯

  • 卷十·柯尚迁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全经释原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十明 柯尚迁 撰夏官下司士掌羣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以诏王治释曰版方板名籍也羣臣

  • 斗诤坚固中略论时轮金刚法会·太虚

    ──二十三年四月作于宁波延庆寺──中华民国朝野名德缁素硕彦,于二十三年四月日,公请班禅护国广慧大师莅杭州灵隐寺修建‘时轮金刚法会’。时轮金刚,乃西藏黄衣派密宗无上瑜伽五大金刚之一;而班禅大师则黄衣派之宗主也。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四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四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于中应知一入。应知二入。应知三入。应知四入。应知四圣谛。应知眼四圣谛。乃至意证知四圣谛。阿难。以此因缘。汝应证知如知眼故。应当证知四圣谛义。如我

  • 解脱道论 第三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三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分别行品第六尔时依止阿阇梨。以数日观其行。其行相应行处应当教。于是行者十四行。欲行嗔恚行痴行信行意行觉行欲嗔恚行欲痴行嗔痴行等分行信意

  • 順治十七年四月御札·道忞

    錫杖還山,時縈遠念。茲覽音問,式慰朕思。來伻言,旋裁書附往,並有欲語者。朕每念法門、輒景先哲,知雪嶠大師藏塔卓立雲門,後學諸方應共瞻仰。比聞山界雖分、基址漸圮,恐年深人遠,陵毀堪虞。今特捐五百金重為修治,雖未必足窣波之

  • 时方妙用·陈修园

    《时方妙用》系医方书。4卷。清·陈修园撰于嘉庆8年(1803年)(嘉庆8年)。此书在《时方歌括》108首方剂基础上,详论病原。陈氏认为“时方固不逮于经方,而以古法行之,即与经方相表里亦在乎用方之妙也”,故名书为《时方妙

  • 妙法圣念处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说十善法,及厌离行等。诃酒过失,及十恶等。赞叹护戒,及说天上诸偈,大意与正法念处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