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菩萨生地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迦维罗卫国释氏精庐。尼拘类树下坐。与五百比丘众俱。是时城中有释种长者子。名差摩竭。行诣佛所。稽首毕一面坐。叉手白佛言。菩萨何行。疾得无上正真之道。普具三十二相。从一佛国到一佛国。临寿终时其心不乱。所生不堕八难之处。常知去来之事。悉成诸法周满达事。知一切法无所挂碍。信解空行。得不起法忍。恒以至心欲作沙门。未曾犯戒。不乐居处。佛言。大哉差摩竭。乃问菩萨之行。忍辱为本。以立忍力乃疾得佛。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曰若骂詈者默而不报。二曰若挝捶者受而不挍。三曰若嗔恚者慈心向之。四曰若轻毁者不念其恶。佛时颂曰。

  挝骂不以恚  轻毁亦不恨

  菩萨忍如是  所问悉可得

  慎言不欺慢  未曾起乱意

  不犯不有恶  是行得佛疾

  开士常以忍  敦诚行大慈

  是用得成佛  三十二相明

  从事于恶者  常喜加捶杖

  害心施于人  是不离恶道

  邪见自贡高  急憋好嗔恚

  彼为自投冥  终不近菩萨

  愚以贪强梁  自用无礼敬

  不知孝父母  是以有狱苦

  夫欲疾得佛  常修戒德本

  依受善师教  等心施于人

 

  又有四事行疾得佛。何等为四。一曰爱乐明经好菩萨道。尽心护法教诲于人。二曰远离女人不与从事。三曰常好布施沙门梵志。四曰以不睡卧心习空行。佛时颂曰。

  若以乐沙门  常勤护经道

  爱法不远师  如是人难得

  深学求佛意  多闻广开人

  好施无悭心  是行得佛疾

  女人不可亲  败德乱世间

  从事于欲者  未曾近菩萨

  是以清高士  常防远女色

  净修菩萨道  大悲济天下

 

  于是差摩竭。即解身珠宝璎珞用散佛上。佛之威神。令其所散止于虚空化成宝盖。中有五百化人出。亦解身珠宝以散佛上。俱发声言。愿发无上正真道意。差摩竭。见诸化人踊跃欢喜。问佛言。此化所出从天来耶。四方四隅地中出耶。佛报言。是化不从十方来。亦非天亦非龙。亦非神亦非人。亦非地水火风空。非色痛想行识。亦非意非心非作非往非来。亦非今世亦非后世亦非生死。是人名化字无从生号为空。如影现于镜中。无执无舍无由来无所得。无我无人无命无识。若男子女子。见知诸法如化无识。闻此好信而行应者。是即佛子。为已去冥兴世间明。为能降魔成极大德。是为沙门梵志。为清净菩萨大人。为无从生已得授决。为不退转无上之人。信乐此法为如是也。

  佛告差摩竭。若闻此经。而心惊怪诽谤形笑。当知是辈非沙门梵志。是为外道放逸之人。为无反复恶师之人。为暗蔽无眼诈称菩萨。是为诬罔抵突之人也。于是弊魔来问佛言。信此法者能有几人。佛报魔言。有四百亿欲天及人。皆得无所从生法乐于中立。是时差摩竭得不起法忍。五百比丘及五百清信士二十五清信女。皆得立不退转地。寿终悉当生于西方无量寿佛清净国。常护持无数佛法。教化成就一切人民。使不退转。如是无极恒沙边劫。当于此土以次作佛。魔闻佛言。稍稍却行。而谓佛言。后可不须复说此法也。贤者阿难白佛言。当何名此经。以何奉持之。佛语阿难。是经名为菩萨生地经差摩竭所问。当奉持之。百劫行五度无极。而无大智无菩萨者。不如讽诵此经义以分布为人说。佛时颂曰。

  若信学生地经  其功德无有量

  斯已度三恶道  后受者福皆然

  佛说此已。差摩竭及四辈弟子诸天龙神。皆欢喜受持。

  菩萨生地经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一·性音
  降象品第二十五·马鸣
  妙玄节要跋·智旭
  卷第七·佚名
  卷一·佚名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佚名
  答方亦民问·太虚
  卷五·野竹福慧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二卷·佚名
  新物理学与唯识学·太虚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千手千眼轨出)·佚名
  卷九十·道世
  第九卷·慧沼
  僧宝正续传卷第二·祖琇
  灵鹫语录原序·通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折·佚名

    (正末扮张忄敝古上,云)老汉张忄敝古是也。幼年间在开封府做着个五衙都首领,如今老了也,多亏包待制大人可怜见,着老汉柴市里讨柴,米市里讨米,养济着老汉,过其终身。有这瓦窑村盆罐赵小弟子孩儿,常在俺处寄卖家火,许了俺一个夜盆

  • 秋天的梦·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哦,现在,我是

  • 三集卷八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二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己丑六】赋得鹿角解【得讹字八韵散馆试题】日永明都候感隂阳鹿多角都失岳岳首故挺峩峩别类游风磴【鹿於每年白露後始牝牡趂羣余时皆别羣散处】成羣聚月坡革希气为

  • 三集目录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三十五甲申元旦元旦试笔元旦慈寜宫行礼毕御殿受贺竹如意新正同豫轩宾竹室口号紫翠房嵌岩室云绘楼元正二日紫光阁赐蒙古王公及回部宴即席得句氷嬉联句陆治雪窗

  • 卷十四 十国四·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四 十国四詹敦仁题九仙山太白歌中昔未闻,佛天高处却逢君。姓名不落人间世,何事今朝不望云?题二石将军屹然相对两将军,化石经年久卧云。待把山河还圣主,肯随方国策元勋?题佛耳山我爱佛耳山,来偷一日闲。不见

  • 提要·元好问

    【臣】等谨按唐诗鼓吹十卷不着撰人名氏据赵孟頫序称为金元好问所编其门人中书左丞郝天挺所注国朝常熟陆贻典题词则据金史隠逸传谓天挺乃好问之师非其门人又早衰厌科举不复充赋亦非中书左丞颇以为疑案王士祯池北偶谈曰

  • 卷六十一·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一目录仙佛类题南极老人像【元张天英】寿星图【明丘濬】题寿星图【明叶盛】王母图【元虞集二首】题醉王母图【元胡长孺】题王母醉归图【元杨维

  • 卷五百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六章孝标章孝标桐庐人登元和十四年进士第除秘书省正字太和中试大理评事诗一卷上浙东元相婺女星边喜气频越王台上坐诗人雪晴山水勾留客风暖旌旗计会春黎庶已同猗顿富烟花却为相公贫何言禹

  • 卷七·蔡正孙

    孟东野本传云:&ldquo;孟郊调溧阳尉,有积水,郊间往坐水傍,徘徊赋诗,而曹务多废。为诗有理致,最为韩愈所称,然思苦奇涩。&rdquo;韩退之《荐士诗》云:&ldquo;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 列传第五十 明四王·沈约

    明帝十二子:陈贵妃生后废帝,谢修仪生皇子法良,陈昭华生顺帝,徐婕妤生第四皇子,郑修容生皇子智井,次晋熙王燮,与皇子法良同生。泉美人生邵陵殇王友;次江夏王跻,与第四皇子同生。徐良人生武陵王赞,杜修华生随阳王翙。次新兴王嵩,与

  • 提要·李焘

    (臣)等谨案六朝通鉴博议十卷宋李焘撰焘字仁甫眉州丹棱人登绍兴八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赠光禄大夫谥文简事迹具宋史本传焘博极载籍慨然以史学自任宋代典故尤悉力研核所撰续通鉴长编卷帙浩繁最称赡博精审今已别

  • 曹良臣传·张廷玉

    曹良臣,安丰人。颍州寇贼起事,聚集乡里筑城堡自卫。在应天归附太祖,担任江淮行省参政。从取淮东,收复浙西,晋升为行省左丞。跟从大军攻取元都,经略的土地到达泽、潞。提升为山西省平章,回守通州。当时大部队正出征山西,通州守

  •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孔子

    【原文】 子华①使于齐,冉子②为其母请粟③。子曰:“与之釜④”请益。日:“与之庾⑤”。”冉子与之粟五秉6。子曰:“赤之适7齐也,乘肥马8,衣9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10急不继富。” 【注释】 ①子华:孔子的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

  • 卷八·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八宋 吕祖谦 撰郑郑氏诗谱曰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几内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

  • 叹品第二十七·佚名

    於是总{敖力}王菩萨前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诸佛世雄。乃能善决於是淳淑无上正真之道。畅其文字不可限量。入无限谊难受难持。解了深妙十二缘起。不能勤学。亦为甚难。其二行者无能及者,是六情难灭。坐有所著权不能解。

  • 阿阇世王授决经·佚名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国耆阇崛山中。时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讫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竟更复所宜。祇婆言:惟多然灯也。於是王乃敕具百斛麻油膏。从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四·自融

    随州龙泉聪禅师禅师。讳明聪。字无闻。邵武光泽奚氏子也。宗传临济。师事天奇。天奇之盛化也。联芳授受。龙象数百员。而师拔其萃。然师不就疏请。不藉檀脂。卓立当阳。开创禅社。爱以剧务绳学者。重振百丈之规。或不

  • 金丹妙诀·济阳子

    气功著作。不分卷。济阳子撰,撰年不详。全书阐论“收视返听、凝神入炁、调息绵绵、心息相依”16字练功古诀。述说凝神聚气、炼精化炁、内气通任督二脉之功法及神与炁不可须臾相离等练功要领。其眼不视而凝神、耳不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