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嘉言录重排序

净土法门, 理极高深, 事甚简易。由兹天姿聪敏, 知见超特者, 每每视作愚夫愚妇之事, 而不肯修持。岂知其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上成佛道, 下化众生, 成始成终之究竟法门乎?彼以愚夫愚妇能修, 遂并法门而藐视之。何不观《华严》所证与普贤等, 与诸佛等者, 尚须以十大愿王, 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以期圆满佛果乎?藐视净土法门而不屑修, 其于《华严》, 将复视作何等?又于《华严》末后归宗一着, 为复尊重之也, 为复藐视之耶?此无他, 盖未详审通途、特别法门之所以, 及自力、佛力大小难易而致然也。使详审之, 能不附于华藏海众之班, 一致进行, 同求往生乎!

光自束发读书, 即受韩、欧、程、朱辟佛之毒, 幸无韩、欧、程、朱之才。使稍能相埒, 则必致自误误人, 生身陷入阿鼻地狱矣。自十四五后, 病困数年, 从兹遍思古今, 详绎经书, 始知韩、欧、程、朱之作此说者, 全属门庭知见, 绝不计及堂奥中事之所致也。乃于弱冠之次年, 出家为僧, 专修净业, 誓尽此生, 作自了汉, 决不建立门庭, 广收徒众, 以致后世子孙, 败坏佛法, 并拉光于阿鼻地狱中, 同彼受苦也。至光绪十九年, 普陀法雨寺化闻和尚, 入都请藏经, 命查印刷。事毕, 邀同来山, 知其不喜作事, 故令住一闲寮, 随意修持, 于今已三十有五年矣。在山日久, 有以笔墨事见托者, 绝不用印光名字。即自己有必须署名之文字, 亦只随便写二字即已。以故二十年来, 绝无人客过访, 及信札往来诸纷扰。民国启元, 高鹤年居士, 绐去数篇文稿, 登《佛学丛报》, 不敢用印光名, 以印光常称常惭愧僧, 故署名常惭。徐蔚如居士, 及周孟由, 谬为见赏, 打听三四年, 了无知者。后孟由来山拜谒, 遂祈归依, 持去数篇废稿, 寄于蔚如, 乃于京师排印, 名《印光法师文钞》。以致遍刺雅目, 愈增惭愧耳, 时为民国七年。八年, 又搜罗若干篇作续编, 并初编同排之。九年, 令上海商务印书馆, 排作两册, 留板, 十年春出书。光又于扬州, 将九年所排者, 刻一书册板, 作四册。十一年, 又于商务印书馆, 排作四册, 当时诸居士任者有二万部。而商务印书馆印以出售者, 不在此数。十四年冬, 又令中华书局排增广本, 亦作四册, 比先增百余页, 今年夏出书。以工潮等, 其价甚昂, 只印二千。原订打四付纸板, 二归本局, 二归于光。乃令杭州浙江印刷公司, 先印一万, 以后续印, 一任因缘。

圆净居士李荣祥, 近数年来, 专心佛学, 于《起信》、《楞严》、《圆觉》, 各为疏解。光谓, 青年人, 宜先着实用念佛功夫, 待其业消智朗, 障尽福崇时, 再行发挥, 自可阐明佛意, 宣传宇宙。当时彼尚不以为然, 后以用心过度, 形神日衰, 始知光言不谬。乃复详阅《文钞》, 不胜欢喜, 遂摘录要义, 分门别类, 编作一册, 拟用报纸印一千册, 以应急欲即阅者(以先曾逐次登居士林林刊, 故屡有催促令印之者)。及光五月至申, 乃与其妻, 同受归依。八月书出, 不久送完。函索者纷至沓来, 遂令漕河泾监狱署排作书本。陈荻洲居士愿任排工, 并打四付纸板费, 又任印二千册, 一时任者, 将近二万。其所录之出处, 某卷某页, 一一备载, 庶可以《文钞》全文相对阅。由其于诸文中截取要义, 汇归一类, 故每有文义稍同, 而不即删削者, 冀阅者受反复劝勖之益, 冀其直下断疑生信也。其出处卷, 及页数, 皆依《增广文钞》。以《增广文钞》, 作永久流通之本, 余则久后必无再印之举也。又以《文钞》繁广, 初机或难于简别其易晓了而合机宜者, 欲令先得其门径, 从兹着实进修, 自至其极, 免致望洋兴叹, 或至退屈之虞。因录《文钞》选读篇目, 附于《嘉言录》目录之后, 庶未曾研究佛学之人, 得以坐进斯道矣。因为叙其所以然, 以期阅者共知。

所愿见者闻者, 勿以所说皆平实庸常而弃之, 以求其高深玄妙者。夫尧舜之道, 孝弟而已, 如来之道, 戒定慧而已。能于平实庸常之事而实行之, 行之及极, 其高深玄妙之理, 岂待别求。否则高深玄妙, 但属口头活计, 生死到来, 一毫也用不着, 愿阅者悉注意焉。

民国十六年丁卯, 夏历腊月八日, 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猜你喜欢
  释迦方志卷上·道宣
  第三·佚名
  佛说解夏经·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主席南普陀寺是日有信士弟子请上人上堂·太虚
  卷第五十三·李通玄
  祖庭钳锤录卷之上·费隐通容
  卷第三十五·李通玄
  卷十六·佚名
  卷第四·宋濂
  卷第三·如玺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十二·佚名
  大乘缘生论一卷(圣者郁楞迦造)·佚名
  卷第三十·白岩净符
   第三十五則 文殊前三三·胡兰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绍文·唐圭璋

      绍文字庶成,南徐(今镇江)人。张榘之子。   酹江月   淮城感兴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

  • 第十出 冥册·李渔

    (末扮香案吏上)生多武库缘,死作文昌吏。虽侍玉炉边,绝无香火气。小神非别,文昌星梓潼帝君座下一个香案吏是也。帝君将要升殿,则索伺候去来。(外扮朱衣使者,持册籍上)堪笑儒生不听命,临场百计求侥幸。谁知暗里点头人,胜似明中强项

  • 藏春集卷三·刘秉忠

    元 刘秉忠 撰七言律诗二月寄乡友漠北燕南几日程鴈来人去总飘零春隂将散好风至野烧渐空芳草生桥下洄澴鸳水绿城头突兀鹊山青此情拟托新诗遣写就新诗转系情春日遣怀盖世功名一局棊千年城郭昔人非分开春色花休妬流尽年

  • 卷八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八十五 宋 陆游 撰 子虡当以十月离淝上喜而有作 十月霜侵客子衣片帆讣以发淮淝山林独往我何敢州县徒劳儿未非传舍方寒索调护里门终日待来归解装且共灯前语万事真当付一欷 病来 抱疴虽可验

  • 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二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喦寄刘侍御绾【一作春归桃花岩贻许侍御】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蓬壶虽冥絶鸾鹤心悠然归来桃花喦得憩云窗眠【此六句一作幼采紫房谈早爱

  • 卷二百七 表四十七·赵尔巽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表略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正统九年春正月辛亥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皇太后皇后免命妇朝贺○雷电大雨○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尾迹有光出霹雳西行至近浊○壬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给宁

  • 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夏四月。壬申朔。享太庙。遣庄亲王载勋恭代行礼。东录  ○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庚子皆如之。内记  ○甲戌。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义和团蔓延日甚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九 检察人员来了·溥仪

    从一九五三年末起,我们连着学习了三个月的《帝国主义论》。一九五四年三月,学习结束后,管理所迁回抚顺。过了不久,检察机关的工作团来到管理所,开始了对战犯的调查。 后来才知道,政府为了这次调查日本战犯和伪满战犯的罪

  • 荀朗传·姚思廉

    荀朗字深明,颍川颍陰人。其祖父荀延祖,为梁颍川太守,父亲荀伯道,为卫尉卿。荀朗年少时气度不凡,有雄才大略,初任梁庐陵王行参军。侯景之乱时,荀朗招集众旅,据守在巢湖间,无所隶属。台城陷落,简文帝下密诏授荀朗为云麾将军、豫州

  • 梁曾传·宋濂

    梁曾字贡父,燕人。年幼好学,日记数千言。中统四年(1263)经翰林学士承旨王鹗举荐,征召为中书左三部令史,三次迁职任中书省属官。至元十年(1273)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并佩银符。后升员外郎。十五年,迁职同知广南西

  • §第四章 论中国自取瓜分之由·梁启超

    《孟子》曰:&ldquo;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rdquo;亡印度者,印度之酋长也,非英人也。亡波兰者,波兰之贵族也,非俄、普、奥也。譬之人身,使元气内充,肤革外盈,风寒妖邪,孰得而侵之!其有遇魍魅感疾疠者,必其内先有以自召之者也,金堤千

  • 卷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九征榷考盐铁宋宁宗嘉定二年诏淮东贴输盐钱免二分交子止用银会中半三年又诏停钞引之家增长旧钞价直袋卖官会百贯以上自今令到日盐钞官钱袋增收会

  • 佛法与世界文化·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印度通神社讲──贵社社员对于神学很有高深之研究,故拟就佛学略提出讨论:查世界人类之思想,大抵西洋方面系注意唯物论,故以科学为研究中心,力图制胜大自然;中国注重伦理,对于大自然同一之人类,均无胜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二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二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憍陈如品之一憍陈如翻火器。姓也。阿若翻无知。名也。其义甚多。且出四意。在先得道是最初上座。左面右面前佛灭度。持法领法于今未来。耆年长德为最

  •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佚名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超度亡灵。行道者设斋燃灯,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九天生神上帝、九阳梵气天君、九州神君、九幽地狱冥官等神灵。

  • 广义法门经·佚名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舍利弗为比丘说十二离难随顺道时,当为如理而说,听法之人,具十六相,心得清净,十法成熟般若,十相应法,十四违障不净想,六障无常苦想,十一障生光明想,三多恩德,十四于不净观多恩德,二十勤修障,十一于伏灭障多恩

  • 无所有菩萨经·佚名

    四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在毗富罗山,与百千比丘,百千菩萨,及四众八部俱。无所有菩萨,为断众疑,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令难调怨雠害人者,信佛神通,乃至得记。次为女人现身,令得成男。佛为波斯匿王等,说此菩萨大方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