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二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礼记注疏第五十

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十八【宋板】经解第二十六礼记十五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五经解第二十六礼记郑氏注【足利本】

孔子曰至深于春秋者也【经解】

考异古本注知其所以教下罪辨之事下战争之事近乱下共有也字 又防其失下有礼也二字疏若不节制则失在于愚【二叶左三行】宋板制作之无则字 子产争丞之类是也【三叶右四行】丞作承谨按为是

补遗宋板疏乐有谐和性情者【三叶右八行】者作皆

天子者与天至器则不成

考异古本经有治民之意有上有虽字足利本同注其制未闻也足利本无其字 与升车也也上有之字皆存乎礼下有也字释文锵本又作鎗元文上作鎗

礼之于正国也至此之谓也

考异古本注或作成下以义方下共有也字释文县音与注同元文无与字

补遗宋板疏公孙州吁【六叶右四行】孙作子

故朝觐之礼

考异古本注婿曰昏婿作聟足利本作壻疏则豫防障之【六叶左八行】宋板防作坊 礼本坊乱【七叶右一行】坊作防补遗宋板疏安上治民以义【六叶左六行】以作之

故昏姻之礼废

考异古本注不答之属下有也字

哀公问第二十七

补遗宋板疏此于别録凡通论【八叶左三行】凡作属

哀公问于至莫为礼也

考异古本注以此故尊礼下上事之期节下为尊卑之差下用上所言下用下所言下共有也字

补遗古本经嵗时以敬祭祀敬下有发字 求德当欲不以其所德作得宋板足利本同注正以衣服以作其宋板足利本同疏孔子曰古之君子【十叶左九行】宋板古作今

孔子侍坐至国家顺矣

考异古本经哀公曰敢问无哀字固臣敢无辞而对下有曰字足利本同敢问何谓为政无为字足利本同愿闻所以行三焉之道正误焉当作言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作敬之至大昏为大之昏至矣谨按不可解也君何谓己重乎乎作焉是伤其本下有也字如此则国家顺矣无则字宋板足利本同注言君当务于政下有也字 无似犹言不肖下有之也二字 大昏国君取礼也足利本取上有嫁字 言相敬则亲下有之也二字 乃服祭服下有也字 先圣周公也也上有之字 言以晓己下有也字 振犹救也也上有之字足以兴复之下有也字 君子不以其所养害所养

其所下有以字足利本同 去之岐而王迹兴焉下有也字无之字疏谓所以亲此妇人亦亲己也【十四叶右六行】宋板作谓所以亲此妇人欲使妇人亦亲己也 则是舍夫敬心【七行】夫作去 从左氏义也駮之云【十四叶左四行】也作属下 不得其辞之请少进者【十五叶右二行】无之字 言妻所以供粢盛【十五叶左一行】妻下有者字 为狄所伐者毛诗传云【八行】云作文 奔走而从者三千成【十六叶右四行】成作乘

补遗古本经愿所以行三焉之道焉作言宋板足利本同注大昏国君取礼也取作娶 乃吾妻子也乃作犹宋板足利本同疏行三焉之道【十三叶左九行】宋板焉作言振敬也【十五叶右六行】敬作救下敬之同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

考异古本注民犹以为法下有也字

补遗宋板疏孔子对以敬身之礼【十六叶左二行】礼作理

公曰敢问何谓成亲

考异古本注不知己过而怨天也也上有之字

公曰敢问君子

考异古本注不可以倦下照察有功下共有也字

公曰寡人至孝子成身

考异古本经是故孝子成身身上有其字足利本同注使易行下蹴然敬貌下所以成身下共有也字 孝经曰事父母正误母当作孝释文憃如容反元文如作始补遗古本注孝经曰事父母母作孝宋板足利本同

公曰寡人至是臣之福也

考异古本经君之及此言也无之字注爲让辞下有也字让作谦宋板足利本同疏而有罪戾何【十九叶左三行】宋板戾作失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释文燕居行使三子侍正误行当作犹

补遗释文燕居行使三子侍【十九叶】行作犹

仲尼燕居至无不徧也

考异古本注泛説事下更端则起下共有也字

子贡越席至给夺慈仁

考异足利本注巧言足恭之人无巧言二字 古本辨近于给下有也字

子曰师尔过

考异古本注而车梁不成车作舆宋板同但疏同今本是慈仁亦违礼下有者也二字疏言子产若众人之

母【二十一叶右四行】宋板若上有犹字

遗古本注又与子张相反下有也字

子贡越席而对曰

考异古本注唯有礼也也上有之字

子贡退至祖洽于众也

考异足利本经言游进曰无曰字 古本闺门三族失其和闺门下有之内二字足利本同辨説失其党官失其礼礼作体宋板足利本同注社有句龙下有也字治国指诸掌指上有如字足利本同 党类也类上有犹字 异而合同下有者也二字足利本亦有者字无以为众倡始谨按古本旁记云始一本作和不知

据何本也 以合和众下有也字释文昭穆章遥反元文章作上疏子贡至众也【二十三叶右七行】宋板此上有正义曰前经明诸事得理止而使和合者也十七字 子曰然然如是【八行】如上有犹字 此以上皆是存留死事之善者【二十三叶左二行】无皆字补阙此以上 是存留死事之善者谨按剩一字空 治国有如指诸掌【八行】有作其则治之诸事【同上】治下有国字

补遗古本经中采齐齐作荠注同注教学者者作也厌主君又作也厌作献宋板足利本同释文补脱【二十二叶】朝廷直遥反下及注同疏子贡问礼【二十三叶右七行】宋板贡作游 皆是事之类者【左八行】类作难 言父子孙与己最近【二十四叶右九行】与作于 按周礼食醤【左三行】醤作医

子曰慎听之至古之人也

考异古本注吾所欲语女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四者谓金再作再作并 金性内明性下有清字 素犹质也犹作喻足利本同 所以同成礼文也同作成 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造上有教字 羣后之大子无之字 诸侯之礼乐下文章所为下不达于礼下非所谓穷下共有也字疏通为六也【二十七叶左九行】宋板通下有前字 言礼毕通彻哭之时【二十八叶右二行】无通字 通为九也【同上】通下有前字 大射礼谓臣为主而献君【二十八叶左七行】主下有人字

补遗宋板疏礼乐备其【二十七叶左六行】其作具 直与下管象武【二十八叶左三行】与作云 即云夏籥序与【八行】无云字君子无礼不动【二十九叶右七行】礼作理

子张问政至若发朦矣

考异古本经前吾语女乎语上有不字足利本同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奥作隩下及注同阼下有则字昭然若发蒙矣若作各注众之所乱下有也字 用巧目善意作室巧目作目巧 不可废改也也上有者字也下有矣字疏道谓礼乐【三十二叶右二行】宋板乐下有也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二

猜你喜欢
  法言義疏十五·汪荣宝
  春秋集传详说卷二·家铉翁
  卷十六·毛奇龄
  卷四·毛奇龄
  卷七·程川
  卷一百九十九·山井鼎
  第51章·老子
  春秋左传补注卷二·惠栋
  微子篇第十八·钱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戴圣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心忠尼六旬寿言·太虚
  佛法与孔子之道·太虚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一名会诸佛前亦名如来所说示现众生)·佚名
  宗门中语可置之不论·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彭定求

        卷38_1 【咏舞】萧德言   低身锵玉珮,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卷38_2 【过严君平古井】郑世翼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   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罢汲

  • 璇玑图·苏蕙

    贯古妙作《璇玑图》

  •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八十三·赵尔巽

      岳锺琪季父超龙 超龙子锺璜 锺琪子濬 策棱子成衮紥布 车布登紥布   岳锺琪,字东美,四川成都人。父升龙,初入伍,授永泰营千总。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反,永泰营游击许忠臣受三桂劄。升龙使诣提督张勇告变,密结兵民,执忠臣杀

  • 卷五十·毕沅

      ◎宋纪五十 ∷起著雍困敦四月,尽屠维赤奋若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庆历八年辽重熙十七年   夏,四月,己巳朔,封曩霄子谅祚为夏国主,以祠部员外郎任颛等为册礼使。

  • 卷之九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九·佚名

    文侯国之兴亡【颍滨】惠王惠王不肖【温公】孟子对王以仁义【温公】移粟救饥【荆公】安僖王公子无忌【颍滨 东坡 温公】武灵王武灵王之亡【温公】惠文王蔺相如【颍滨】孝成王长平之败【颍滨】平原君【颍滨】虞卿【颍

  • 王老志传·脱脱

    王老志,濮州临泉人,因孝顺父母而闻名。做转运小吏,不接受贿赂。在乞丐中遇到一位奇人,自称我就是所说的钟离先生,给王老志丹药,他吃后就发狂。于是就丢弃妻子,在田间盖一草房,时常替人算吉凶。政和三年(1113),太仆卿王..把他推

  • 卷一百十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八雍正十年五月上谕十五道初一日奉上谕据山东巡抚岳濬奏称东省自冬春以来济兖东三府雨泽稀少今济南幸得透雨而兖东二府尚未均沾目前二麦未能畅发谷豆亦欠滋生粮价渐昂民间乏食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 命故东筦伯何真子荣袭父爵。诰曰:“当元之季,海内兵争,群雄割据,不可胜数,其间能识时务而审去就者几人哉?尔何荣父东筦伯何真,昔能辑众保有岭南,俟朕平定之

  • 法言義疏十二·汪荣宝

      先知卷第九〔注〕圖難於其易,求大於其細,為之乎其未有,治之乎其未亂,如斯而已矣。〔疏〕注「圖難」至「已矣」。按:老子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

  •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欧阳竟无

      尊者勝友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強力惱觸學處第十七   爾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給孤獨園.鄔陀夷苾芻欲惱他故久在門外共人談說.夜   喚開門入房強臥.自恃凌他因生惱觸.[一]其事同前由不忍煩惱制斯學處

  • 第四十章 [缺]·佚名

    第四十章 [缺]

  • 攻媿集·楼钥

    诗文别集。南宋人楼钥(1137—1213)撰。一百十二卷,拾遗一卷。钥字大防,号攻媿主人,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隆兴进士,乾道间曾随使金,历官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论事得罪韩侂胄,去官。后起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

  • 无锡县志·佚名

    臣等谨案无锡县志四卷不着撰人名氏考千顷堂书目有元王仁辅无锡县志二十八卷与此本卷数不符葢别一书也考明史地里志洪武二年四月始改无锡州为县是志古今郡县表末虽止于升无锡县为州然标题实称为无锡县已为明初之制又郡

  • 石城山志·陈诒绂

    《石城山志》书成于1917年左右。石城山又名石头山,即今南京城西之清凉山。石城山自古与钟山齐名,“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石城山西接明城墙,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书以石城山为中心,分山北路、山南路、山东路三个部分,山北路至

  • 续北山酒经·佚名

    宋李保撰。保生平事迹不详,其《读朱翼中〈北山酒经〉》诗末署“朝奉郎行开封府刑曹掾”,小序称与朱“同僚”。此书即为续朱书而作,共记制曲酿酒46种。然今存《说郛》本有目无文。

  • 大乘无量寿宗要经·佚名

    梵名Aparimita^yur (-jn~a^na)-na^ma dha^ran!i^。全一卷。译者佚名。又作大乘无量寿经、无量寿宗要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内容叙述无量智决定王如来之陀罗尼及其功德。本经与宋代法天所译之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

  • 妙法莲华经玄义·智顗

    二十卷。唐释智顗撰。《妙法莲华经玄义》亦称《法华经玄义》略称《法华玄义》这是天台宋评释《妙法莲华经》题名的主要着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是由智口授,弟子灌顶随听随记整理成书。玄义以五章叙经,即:一法喻为名,二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