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乙巳朔,享太庙。

命故东筦伯何真子荣袭父爵。诰曰:“当元之季,海内兵争,群雄割据,不可胜数,其间能识时务而审去就者几人哉?尔何荣父东筦伯何真,昔能辑众保有岭南,俟朕平定之秋,不劳师旅,即纳其土地而全其民人,可谓深识时务者矣。朕嘉其诚,锡之封爵,近以高年令终,朕念不忘,今特命尔荣袭封东筦伯。尔其益励忠诚,毋坠先业,永保禄位,以传后人。敬哉!”

丁未,岁星留太微垣,荧惑犯垒壁阵。

壬子,河南兰阳县民陈济樵等二人年百岁,各赐里仁冠、黑角带、圆领衫,人月给酒三斗、肉五斤,岁加帛一疋、絮一斤;河间府南皮县民李敬先等年九十余,月给酒三斗、肉五斤,岁加帛一疋、絮一斤;平阳府平遥县民梁义等年八十余,月给酒三斗、肉五斤,各复其家,诏县官时加存问,余皆如例行之。

遣行人董绍往谕占城国王阿答阿者曰:“尔居海岛中,号令群夷,以主其国,苟无恩信敷布于下以抚驭涵育之,安能君长一方?传及子孙,保无虞邪。尔近遣子来朝,即令中使送还本国,迨还,言尔所为鲜率厥典,朕初不之信,及以麻林机所陈尔国之事较之,乃有可信不诬者。今年四月,复得安南奏云,行人刘敏道出占城,真腊所贡象五十二只,占城令人诈为强寇,攘夺其四之一并奴十五人,益知尔居南夷不知尊敬中国,但以劫虏为生,且强寇虽日行不义,尚识长幼尊卑之序,均分后出之理,岂可为一国之长而可肆侮天下之大君哉?且如往岁所进象奴二人,自送尔子还,竟藏匿不遣,尔之所为若此,一则无以小事大之心,一则失交邻国之好,信义俱亡,何以保国?尔其涤虑改图,毋贻后悔。”

癸丑,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等师次游魂南道,无水泉,军士渴甚,其地有小山在鞑官观童所居营,忽闻有声如礟玉,使人视之,则四泉涌出,士马就饮,得不困乏,余流溢出如溪,众咸欢呼曰:“此朝廷之福,天之助也。”先是,上尝梦殿西北隅有小山流泉直下,至御足所履而止,至是,小山泉涌适与梦符。

太阴入太微垣。

乙卯,大将军永昌侯蓝玉师至百眼井,去捕鱼儿海尚四十余里,哨不见虏,欲引兵还,定远侯王弼曰:“吾等受朝廷厚恩,奉圣主威德,提十余万众深入虏地,今略无所得,遽言班师,恐军麾一动,难可复止,徒劳师旅,将何以复命?”玉深然之,戒诸军皆穴地而爨,毋令虏望见烟火,师遂进。丙辰黎明,至捕鱼儿海南,饮马侦知虏主营在海东北八十余里,玉以弼为前锋,直薄其营,虏始谓我军乏水草,必不能深入,不设备,又大风扬沙,昼晦,军行,虏皆不知。虏主方欲北行,整车马皆北向,忽大军至,其太尉蛮子率众拒战,败之,杀蛮子及其军士数十人,其众遂降。虏主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遁去,玉率精骑追之,出千余里,不及而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子等六十四人及故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等五十九人。其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将逃,失马,窜伏深草间,擒之。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等二千九百九十四人,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口,得宝玺、图书、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会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印一、银印三、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四头、牛羊一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头、车三千余辆,聚虏兵甲焚之,遣人入奏,遂班师。

丙辰,广西都指挥使司言:“平乐府富川县灵亭山、破弤山等洞猺二千余人占耕内地,啸聚劫夺,居民被扰,其恭城、贺县及湖广道州永明、江华等县之民逼近徭洞,亦被其害。比调卫兵收捕,即逃匿岩谷,及兵退,复肆跳梁。臣等欲于秋成之时,统率所部会永道诸卫官军屯驻贼境,扼其要害,收其所种谷粟,彼无粮食,势必自穷,乘机禽戮,庶可绝其后患。”从之。

丁巳,湖广五开至靖州置驿十二,驿夫以刑徙充之,仍令屯田自给。

己未,诏各卫核实军伍,有匿其己子以养子代役者,不许。

夜,月食。

壬戌。时高丽王禑表言文、高、和、定等州本为高丽旧壤,铁岭之地实其世守,乞仍以为统属。上谕礼部尚书李原名曰:“数州之地如高丽所言,似合隶之,以理势言之,旧既为元所统,今当属于辽,况今铁岭已置卫,自屯兵马守其民,各有统属。高丽之言,未足为信,且高丽地壤旧以鸭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为其自生衅端也。今复以铁岭为辞,是欲生衅矣。远邦小夷,固宜不与之较,但其诈伪之情,不可不察。礼部宜以朕所言咨其国王,俾各安分,毋生衅端。”

癸亥,遣使谕西平侯沐英曰:“近得报知,已破百夷,思伦发遁去,可移军渐逼景东,然夷性顽犷,苟未引咎乞降,必再入寇。定边去滇池,迟行则用旬月,速行又难与战,欲图万全,须随地屯田,坚壁固垒,与之相持,以俟大军四集,然后进伐。前此之胜,微指挥吴良坚守小寨,亦几受侮,汝慎勿轻之,务在持重,相机决胜,覆其巢穴,乃为善尔。若其纳款请罢兵,可谕以大义,令偿我所费金,并进马万五千匹,景东累丧军士,令贡象五百、牛三万、象奴三百人,彼果顺命,如数入贡,即许之。”

甲子,惠州府龙川县民苏文山聚兴宁县恶少千余作乱,归善县充警人甘秀荣等亦聚众千余寇掠长乐县以应之。事闻,命广州右卫指挥佥事吴诚率所部兵会赣州卫指挥同知张泰等军捕之,俘斩贼众一千九百七十余人,余党溃散,以其降寇送京师。

丙寅,命都察院遣人往谕按治江西监察御史花纶等:“自今惟官吏贪墨鬻法及事重者,如律逮问,轻者但录其过,毋毛举细事,以兴大狱。如府、县官俱当逮问,必存署事者一人,俟代者至,然后逮之。”时纶初主江西,欲张威名,有司受逮者众,上闻之,故有是命。

己巳,以胡敬为羽林右卫世袭指挥使。敬,前军都督佥事通之子也。

太白昼见。

庚午,云南广西府知府普德、弥勒州知州赤喜、师宗州知州阿的各遣人贡马,诏赐文绮、钞锭。

辛未,赐苏州等卫将士二十万九千三百余人白金十万九千九百余两、钞三万锭、布三十万七千六百疋。

壬申,升左通政茹瑺为通政使,以右通政祝春为左通政,礼部司务范让为参议。

以鞑鞑酋长孛罗帖木儿为卢州卫指挥佥事,仍领所部鞑官二百五十人。

癸酉,置辰州卫中、左二千户所。

普定侯陈桓率师驻毕节。初,诏桓等自永宁抵毕节,度地里远近,夹道树栅为营,每营军二万,刊其道傍林莽,有水田处分布耕种,为久远之计,且与西平侯沐英相为声援。至是,桓等师至毕节。

是月,龙州土官赵帖坚病,以其从子宗寿代署州事。

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破故元将哈剌章营,获其部下军士一万五千八百三户、马驼四万八千一百五十余匹。

五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乙亥赐鞑鞑诸王阿鲁秃等百五十人钞二千锭及文绮有差。

丁丑,升长沙卫指挥同知杨春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夜,有星大如杯,青白色,起自紫微西蕃内,北行至近浊没。

戊寅,上谓户部右侍郎杨靖、都御史詹徽、工部右侍郎秦逵、兵部左侍郎沈缙、刑部右侍郎赵勉、通政使茹瑺曰:“朕思天下将校军士月给俸粮,旧于仓庾出纳,恐军民不便,今欲将民间岁租较定其数拨与之,每岁秋成,即令编户送至其家,庶官无出纳之劳,民免耗损之患。卿等即为朕议之,且令应天府将今岁民租先对一卫试行之,果便军民,则著为令。”

甲申,以胡观为驸马都尉,尚第十一皇女南康公主。观,东川侯海之子也。

遣使赍敕谕赣州征进指挥同知张泰、镇抚彭祥等曰:“近者,送至降寇,特命法司讯之,咸言有司贪墨,守御官军扰害,以故逃窜山林,群聚为盗,原其情岂得已哉?今特宥之,给衣物放还,可遣往诸寨说余寇,使其自新,少壮者令赴京,老疾幼弱悉纵之,俾各复业,不从者然后以兵捕之。”

乙酉,五色云见。翰林院学士刘三吾进曰:“云物之祥,徵乎治世。舜之时形于诗歌,宋之时以为贤人之符。此实圣德所致,国家之羙庆也。”上曰:“古人有言:‘天降灾祥在德。’诚使吾德靡悔,灾亦可弭,苟爽其德,虽祥无福,要之国家之庆,不专于此也。”

丁亥,命礼部:凡公侯、都督之家,自今子女婚嫁,皆以物赐之。

戊子,赐北平蓟州等卫官军十五万三千余人钞四十六万七百锭、绵布二十五万五千一百匹、绵花十七万四千三百斤。

播州宣慰使杨铿遣弟孟仁等贡马,赐孟仁以下钞有差。

庚寅,皇第二十四子栋生,惠妃刘氏出也。

诏吏部自今诰命、丹符许用敕命之宝。

海西侯纳哈出及部属将校脱因不花、塔不歹等妻子九百三十四人至京,各给完聚。

壬辰,鞑靼朵尔只率其徒来降,授朵尔只百户,余为总小旗。

命俺得迷失等往辽东、海西等处招抚夷民,各赐衣物。

甲午,以山东按察司佥事高昌安为礼部员外郎。

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等遣使至京,上表奏捷。表曰:“覆载之间,生民总总,有君则安,无主乃乱,故天命有德,历世相承,而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所以运有短长,国有兴丧,此古今明鉴也。钦惟皇帝陛下,天锡勇智,德合乾坤,当元之季,海内失驭,故天革元命,全付所有于陛下,今二十年于兹矣。近者,胡主遗孽倔强塞外,不肯归德,陛下复命臣率马步十数万,与诸将并力进讨,臣等既踰大碛,复度黑山,入敌境而烟火不惊,饮将士而水泉自涌,以四月十二日勒兵至捕鱼儿海,直抵穹庐,覆其巢穴,夷虏之众悉来降附,此皆陛下圣德神威被于四表,故不费寸兵,以收奇效。臣等本无御侮之才,过受阃外之寄,仰膺神筭,幸底成功,尚思宣布皇仁,辑安余众。边庭无警,万方仰中国之尊;华夏奠安,兆姓享承平之福。”上览表,顾谓群臣曰:“戎狄之祸中国,其来久矣。历观前代受其罢弊,遭其困辱,深有可耻,今朔漠一清,岂独国家无北顾之忧,实天下生民之福也。”群臣咸顿首称贺。遂遣使赍敕书劳玉等曰:“周、秦御胡,上策无闻;汉、唐征伐,功多卫、李。及宋遭辽、金之窘,将士疲于锋镝,黎庶困于漕运,以致终宋之世,神器弄于夷狄之手,腥膻之风,污浊九州,遂使彝伦攸斁,衣冠礼乐,日就陵夷。朕用是奋起布衣,拯生民于水火,驱胡虏于沙漠,与民更始,已有年矣。近胡虏聚众,复立王庭,意图不靖,朕当耆年,及今弗翦,恐为后患,于是命尔等率十余万众北征。去年夏,游骑至金山之左,尔玉亲拘纳哈出来降,今兹复能躬擐甲胄,驱驰草野,冲冒风露,穿地取饮,禁火潜行,越黑山而径趋,追蹄踪而深入,直抵穹庐,胡主弃玺远遁,诸王、驸马、六宫后妃、部落、人民悉皆归附,虽汉之卫青、唐之李靖何以过之?今遣通政使茹瑺、前望江县主簿宋麟赍敕往劳,悉朕至怀。”

乙未,太平府民有兄弟相讦告者,刑部奏请罪之。上曰:“兄弟骨肉至亲,岂有告讦之理?此一时愚昧,或因货利,或私妻子,争长兢短,怒气相加,遂至此耳。然人心天理未尝泯灭,姑系之狱,待其忿息,善心复萌,必将自悔。”明日,二人果哀求改过,刑部以闻。上曰:“此彼之真情发见也,俱释之。”兄弟遂和好如初。

丁酉,刑部侍郎高铎等奏定云南官吏军民犯罪律条。

戊戌,南昌府豊城县民言:“农民佃官田一亩,岁输租五斗,诚为太重,愿减额以惠小民。”户部定议一亩输四斗。上曰:“两浙及京畿土壤饶沃者输四斗,江西群县地土颇硗瘠,止令输三斗,著为令。”

辛丑晡,雷震玄武门兽吻。

壬寅,命刑部、都察院:凡罪人当籍其家者,如谋叛、奸党、造伪钞之属,则没其赀产、丁口,余者止收赀产而不孥,仍以农器耕牛还之,俾为衣食之本。

袁州府萍乡县民有称弥勒佛教惑民者,捕至,诛之。

猜你喜欢
  卷一·应劭
  列传第三十二 尉瑾 冯子琮 赫运子悦 唐邕 白建·李百药
  卷八·吴兢
  卷二百八十三 熙寧十年(丁巳,1077)·李焘
  第四十四回 布德扬威连番下诏 擒渠献馘逐载报功·蔡东藩
  ●卷二十四。地诗文五·梁章钜
  卷十四·佚名
  第六六单光绪九年九月廿六日一一二一一-一·佚名
  一五○八 谕内阁原任礼部侍郎胡煦着加恩补行赐谥·佚名
  华岳传·脱脱
  窦仪传·脱脱
  陈献章传·张廷玉
  八三、逢泽之会乃梁惠王非秦孝公·钱穆
  卷三十·佚名
  卷九·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四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七古今体七十八首【己酉五】春雨轩春雨真春雨未曾即景哦因烦来每少转虑致过多【今春雨泽沾足现在正麦苗勃发之际又虑过多为君之难此其最者】可识君难矣其如德

  • 海叟集巻三·袁凯

    明 袁凯 撰五言律送孔提举航海归曲阜宣尼老孙子白晳更长身家世谁防念干戈独爱贫未闻兴礼乐还似泣麒麟今日乗桴去鱼龙莫恼人送李髙士归荆州南京髙宴罢西土遂言归江路犹残雨荆门正落晖蓬生仲蔚宅秋入老莱衣明日思君处

  • 洪适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适(1117-1184)字景伯,号盘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皓长子。与弟遵、迈世号“三洪”。 绍兴十二年(1142),中博学宏词科,除秘书省正字,出通判台州。其父自金归后忤秦桧,安置英州,适亦被罢。二十八年,起知荆门军,改知徽州。

  • 七谏·屈原

    初放【原文】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①。言语讷涩兮,又无强辅②。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③。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④。王不察其长利兮,卒见弃乎原野。伏念思过兮,无可改者⑤。群众成朋兮,上浸以惑⑥。巧佞在前兮,贤者灭息⑦。尧舜圣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三·张岱

    盗贼列传陕西逆贼李自成,延安米脂人也。性狡黠,善走能射。家贫,为驿卒。天启二年,延安大饑,不沾泥、杨六郎、王嘉胤等入村落掠富家粟。有捕之急,遂揭竿起,拒官捕;不敢还家,乃相聚为盗。自成往投之,授以头目。七年,参政洪承畴诱降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一·佚名

    正统二年六月己未朔命行在大理寺右少卿贺祖嗣率京军采秋青草○贵州都匀卫平州六洞长官司副长官杨平等并土官宣慰使安聚遣人贡马赐彩币文绮钞布有差○福建延平府丰衍仓奏是岁二月十五日火毁仓粮四千二百余石○酉免应天

  •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三八一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十五日广西巡抚臣陈用敷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年

  • 卷四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四乾隆二十二年秋九月丙午命革驻防将军锡特库职留巴里坤披甲効力上谕军机大臣曰阿里衮奏称盐池台站被贼窃取马驼拒捕伤死兵丁因患病未汗遣总兵官丑达前往查拏等语盐池去巴里坤甚

  • 孟子精义卷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四 宋 朱子 撰 公孙丑章句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章 尹曰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孟子将朝王章 杨曰夫孟子将朝王则见王固所欲也为其召之故不往明日出吊盖取瑟而歌之意欲其知之也虽公孙丑

  • 第八章 10·辜鸿铭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辜讲孔子说:“勇敢的人如果以贫穷为耻,必定会去犯罪;一个道德不高尚的人,如果受到的怨恨太多,也必定会去犯罪。”

  • 第七章 25·辜鸿铭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辜讲有一次孔子谈到当时的国民及社会状态时说:“我不奢望遇见圣洁而德高望重的人,

  • 卷九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九襄公二十九年考异足利本注今楚欲遣使之比遣上有依字永怀堂同 郏敖康王子熊麋也麋作麇宋板正嘉同谨按作麇为是 义取寄寓之微陋劝公归也

  • 箴膏肓补遗·郑玄

    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左氏以为不用子鱼之计至于军败身伤所以责襄公也而公羊善之云虽文王之战亦不是过郑箴膏肓云刺襄公不度徳不量力引考异邮至襄公大辱师败于徒信不知权谲之谋不足以交邻国定逺疆也此是讥师败

  • 卷三百九十·佚名

    △初分不可动品第七十之五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都无差别。诸菩萨摩诃萨。为何所住发起无上正等觉心。作是愿言:我当趣证广大无上正等菩提。世尊,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无二行相非二行相。能证

  • 续高僧传卷第六·道宣

      义解篇二 正传二十一 附见一十六。   梁大僧正南涧寺沙门释慧超传一。   梁国师草堂寺智者释慧约传二。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峦传三。   梁蜀郡龙渊寺释慧韶传四。   梁会稽嘉祥寺释慧皎传五。

  • 佛说如幻三昧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六万二千,一切圣智神通已达而悉耆年;菩萨四万二千,溥首童真之等类也,其名曰:师子英菩萨、慈氏菩萨、光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辩积菩萨、建立远菩萨、山

  • 康熙字典·张玉书

    清康熙间张玉书等奉诏编撰。四十四卷。收字四万七千三十五,另附古文字一千九百九十五。按天干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按二百十四部首编排,同部首者以笔画为序。字有古体则列正文之下,重文、别体、俗字、讹体则附

  • 四诊抉微·林之翰

    诊法著作。清林之翰撰。八卷。之翰字宪百,别号慎庵、苕东逸老,乌程 (今浙江湖州) 人。壮而习医,精求医说十载,撰有《痰证论》、《临证元机》等。是书以《内经》 色脉并重为依据,抉取历代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而编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