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九十九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孟子第十三

尽心章句上

考异古本注纲维作维纲 拱作共 爲篇题作题篇

孟子曰尽其至所以立命也

考异古本注所以事天也无也字○章指言尽心竭性足以承天殀寿祸福秉心不违立命之道惟是爲珍补遗古本注此所以立命之本本下有也字足利本同

孟子曰莫非至非正命也

考异古本注爲受其正也已无己字 以寿终者得正命也得上有爲字足利本作无恐非 畏压溺死礼所不吊无死字 非正命也已无已字○章指言人必趋命贵受其正岩墙之疑君子远之

孟子曰求则至求在外者也

考异古本注求在外者也无者字○章指言爲仁由已冨贵在天故孔子曰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孟子曰万物至求仁莫近焉

考异古本注此最爲近也无也字○章指言每必以诚恕已而行乐在其中仁之至也

补遗古本注当有所行矣当作常足利本同

孟子曰行之而不着焉

考异古本注无所爱而不能着明其道无作于其 可推以爲善下有也字○章指言人有仁端达之爲道凡夫用之不知其爲实也谨按足利本实作宝

孟子曰人不至无耻矣

考异古本注论语曰作论曰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耻身无分独无所耻斯必逺辱不爲忧矣

孟子曰耻之至何若人有

考异古本注取爲一切可胜敌之之作也 廉耻之心下有也字 古之圣贤贤作人 圣贤之名作贤人之名○章指言不慕大人何能有耻是以隰朋愧不及黄帝佐齐桓以有勲顔渊慕虞舜仲尼叹而庶几之云

孟子曰古之至得而臣之乎

考异古本注伊尹乐道尧舜作伊尹乐尧舜之道 岂可得而臣之者乎无者乎二字○章指言王公尊贤以贵下贱之义也乐道忘势不以冨贵动心之分也各崇所尚则义不亏矣

孟子谓宋句践至兼善天下

考异古本注无欲之貌也无也字○章指言内定常满嚣嚣无忧可出可处故云以游修身立世贱不失道达善天下乃用其宝句践好游未得其要孟子言之然后乃喩谨按疏故云以游游作士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

考异古本注凡民无自知者也自作异足利本同今本故由文王之化由作须化上有大字 豪杰之才知

无之字 以善守其身正其行无二其字○章指言小人待化乃不辟邪君子特立不爲俗移故称豪杰自兴也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

○章指言人情冨盛莫不骄矜若能欿然谓不如人非但免过卓絶乎凡也

孟子曰以佚道至不怨杀者

考异古本注当其虽劳其作时 以生杀人故也生作坐○章指言劳人欲以佚之杀人欲以生之则民无怨讟也

孟子曰霸者至岂曰小补之哉

考异古本注故曰杀之而不怨下有也字之作人 又使日迁善无又字 言化迁善爲之大道者也作言化大也 岂曰使人知其小补益之者哉作岂曰使成人知其小补益也○章指言王政浩浩与天地同道覇者德小民人速覩是以贤者志其大者也

孟子曰仁言至善教得民心

○章指言明法审令民趋君命崇寛务化民爱君德故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孟子曰人之至达之天下也

考异古本注施之天下人也也作而已○章指言本性良能仁义是也达之天下恕乎已也

孟子曰舜之至莫之能御也

考异古本注居木石间石下有之字 相去岂逺下有哉字 其所欲行也无也字○章指言圣人潜隐辟如神龙亦能飞天亦能小同舜之谓也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

考异古本注每以身先之先作况○章指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尼之道也

孟子曰人之至深故达

考异古本注以其在于有疢疾之人无以其二字○章指言孤孽自危故能显达膏粱难正多用沈溺是故在上不骄以戒诸侯也

孟子曰有事至而物正者也

考异古本注以悦君者也者也作而已 而后爲悦者也作而后悦也○章指言容悦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身凡此四科优劣之差

孟子曰君子至不与存焉

考异古本注君子重言君作孟○章指言保亲之养兄弟无他诚不愧天育养英才贤人能之乐过万乘孟子重为一章再云也

孟子曰广土至不言而喻

考异古本注欲行礼也欲作乐 乃所谓性于仁义者也作谓性仁义也 大行行之于天下之作政 人自晓喩而知也自作以知下有之字足利本无之字○章指言临莅天下君国子民君子之乐尚不与存仁义内充身体履方四支不言蟠辟用张心邪意溺进退无容于是之际知其不同也

孟子曰伯夷至此之谓也

考异古本注仁人呼复归之矣呼作将○章指言王政普大教其常业各养其老使不馁之二老闻之归身自记众鸟不罗翔鳯来集亦斯类也谨按馁之足利本作冻馁疏作馁乏自记足利本作自托疏作自己

补遗古本文可以无饥矣可作足足利本同

孟子曰易其至有不仁者乎

考异古本注庶民治其田畴庶作教 而何有不仁者也无而字○章指言教民之道冨而节用畜积有余焉有不仁故曰仓廪实知礼节也

孟子曰孔子至不成章不达

考异古本注科坎也坎作欿下满坎同 以喩君子之学必至成章乃仕进者也无之字至字者字作以喩君子学必成章乃仕进也○章指言大明者无不照包圣道者成其仁是故贤者志大宜爲君子谨按疏作能包作志

孟子曰鸡鸣而起

考异古本注故以此别之也无故字也字○章指言好善从舜好利从蹠明明求之常若不足君子小人各一趣也

孟子曰杨子至而废百也

考异古本注不肯爲也无肯字 不知时变也知作得○章指言杨墨放荡子莫执一圣人量时不取此术孔子行止唯义所在

孟子曰饥者至不为忧矣

○章指言饥不妄食忍情抑欲贱不失道不爲苟求能无心害夫将何忧

孟子曰柳下惠

○章指言柳下惠不恭用志大也无可无否以贱爲贵也

孟子曰有为者

考异古本注能于中道而尽弃前行者也无能于者三字○章指言爲仁由己必在完之九轫而辍无益成功论之一篑义与此同谨按足利本完作究论之作论语

孟子曰尧舜至其非有也

考异古本注五覇而能久假仁义而作若足利本作方○章指言仁在性体其次假借用而不实何以易在其勉之也谨按足利本作用而不已实何以易

公孙丑曰至则簒也

○章指言忧国忘家意在出身志在宁君放恶摄政伊周有焉凡人志异则生簒心也

公孙丑曰至孰大于是

考异古本注则谓之素餐无则字○章指言君子正己以立于世世美其道君臣是贵所过者化何素餐之谓也谨按足利本无也字

补遗古本注君子有不耕而食何也食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王子垫问曰至大人之事备矣

考异古本注问士当何事爲事者耶者耶作也 尚贵也贵作上 大人之事备矣矣作也○章指言人当尚志志于善也善之所由仁与义也欲使王子无过差也

孟子曰仲子至奚可哉

○章指言事有轻重行有大小以大包小可也以小信大未之闻也

桃应问曰至乐而忘天下

考异古本注蹝草履也履下有可蹝者三字 忽忘天下之爲至贵也无至字○章指言奉法承天政不可□大孝荣父遗弃天下虞舜之道趋将如此孟子之言揆圣意也

孟子自范之齐

考异古本注见王子之仪体无体字 岂非尽是人之子也岂作皆○章指言人性皆同居使之异君子居仁小人处利辟犹王子殊于众品也

补遗古本注居之移养气志养作人足利本同

孟子曰王子至居相似也

考异古本注故君自发声耳无耳字○章指言舆服器用人用不殊尊贵居之志气以舒是以居仁由义盎然内优胷中正者眸子不瞀也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章指言取人之道必以恭敬恭敬贵实虚则不应实者谓敬爱也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

考异古本注顔如舜华舜作蕣 然能以正道然下有后字 不言居而言践作不言居色主名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体德正容大人所履有表无里谓之柚梓是以圣人乃堪践形也

齐宣王至而弗为者也

考异古本注而不行丧者也无也字 是岂以徐徐之爲差者乎无一徐字 令欲行其朞丧令作今○章指言礼断三年孝者欲益冨贵怠厌思减其日君子正言不可阿情丑欲朞之故譬以紾兄徐徐也

孟子曰君子至所以教也

考异古本注而浃洽也浃作沾足利本也作之 此教之道也无也字○章指言教之之术莫善五者养育英才君子所珍圣所不倦其惟诲人乎谨按足利本上之作人

公孙丑曰至能者从之

考异古本注大高逺大作太○章指言曲高和寡道大难追然而履正者不枉执德者不囘故曰人能宏道丑欲下之非也

补遗古本注于道则中道德之中德作体

孟子曰天下有道

○章指言穷达卷舒屈伸异变变流从顾守者所慎故曰金石独止不殉人也

公都子曰至滕更有二焉

章指言学尚虚已师诲贵平是以滕更恃二孟子弗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

○章指言赏僭及淫刑滥伤善不僭不滥诗人所纪是以季文三思何后之有谨按疏作是以季文三思而后行之者也

孟子曰君子至仁民而爱物

考异古本注而不加之仁作而不知人仁足利本作而不得与人同谨按古本似非足利本今本义稍同矣用防之次者也无者字○章指言君子布德各有所施事得其冝故谓之义也

孟子曰知者至谓不知务

考异古本注仁者务爱其贤也无其字 有若大饭长歠而问无齿决类也十三字作若此之类也五字○章指言振裘持领正罗维纲君子百行先务其崇是以尧舜亲贤大化以隆道爲要也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九十九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湛若水
  卷一二八·邱濬
  卷二十·陈祥道
  论语集説卷三·蔡节
  论语精义卷九下·朱熹
  卷二十三·汪克宽
  卷五十五·朱熹
  (二)·钱穆
  (三)·钱穆
  第六章 谷神·林语堂
  成公·成公十八年·左丘明
  卷八·佚名
  属累品第二十七·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道宣
  卷七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陈肇兴

    林序余生也晚,不获于伯康先生之古香楼而修士相见礼,仅于先生之门下士藉悉其为人,有践绳之节;并读其遗著数篇,爱其质不过朴、丽不伤雅,洵足以光扬缉熙,昭章元妙。然卷帙无完,究不能窥其全豹为憾!近有杨君珠浦者,抱先生之遗集过务

  • 三集卷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二古今体一百十五首【辛巳四】三月朔日境益阳和地【五台在太行山隂地极冷兹入直隶境日益向阳】春滋淡荡时緑烟柳条重红雨杏花披忽过清明节行吟上巳诗川原含润意北直罕逢斯山村二首山村野叟

  • 二集卷八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八十五古今体八十五首【己卯三】夜雨【二月二十三日】浓隂入夕雨声稠渐喜廵檐砌水流未至望恩已被泽敢图後乐祗先忧问知润地深三寸数【上声】到残更第五筹诘旦同云

  • 古诗镜卷十二·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十二 明 陆时雍 编 宋第一 孝武帝【讳骏字休龙文帝第三子封武陵王元凶劭弑逆举兵诛劭遂即大位在位十年诗自宋一大变气变而韶色变而丽体变而整句变而琢於古渐远於律渐开矣】 诗 游覆舟山 束髪

  • 卷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五 李贺【字长吉陇西人】 还自会稽歌【并序】 庾肩吾於梁时尝作宫体謡引以应和皇子及国世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後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

  • 卷十一·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十一晋 常璩 撰後贤志闻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实而不华是以史迁之记详於秦汉班生之书备乎哀平皆以世及事迩可得而言也西州自奉圣晋後俊玮倜傥之士或修德让行止从时或播功立事羽仪上京策勲王

  • ●卷七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   起靖康二年正月十六日丙午,尽其日。   十六日丙午驾在青城进士段光远致书於金人乞回车驾。   大宋进士段光远谨斋沐裁书献於大金元帅军前仆尝读左氏春秋传有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又尝读礼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九·夏仁虎

    ◎市肆京师之市肆有常集者,东大市、西小市是也。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又有所谓黑市者,在骡马市一带,夜四鼓而集,向明而散,其中诈伪百出。纪晓岚笔记所云

  • ●彰武·吴廷燮

    彰武节度使兴中尹 【 知兴中府】 统兴中一府安德黔二州统和元年二年 韩德凝三年 韩德凝 本纪四月癸未以彰武军节度使韩德凝为崇义军节度使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十

  • 绎史卷一百十二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庄之学【下】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巳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庖下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 卷六十二·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六十二恩赉【一 本年恩诏一】【臣】等钦惟我皇上泰运辑厘寰宇均被五十余年中庆洽恩滂莫能纪数自古稀大庆称祝未俞惠施仍溥迨夫国庆重逢式敷渥赉实昭千百代未备之规模盖帝王之恩以绥夀与帝

  • 桓公·桓公十四年·左丘明

    【经】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秋八月壬申,御廪灾。乙亥,尝。冬十有二月丁巳,齐侯禄父卒。宋人以齐人、蔡人、卫人、陈人伐郑。【传】十四年春,会于曹。曹人致饩,礼也。夏,郑子人来寻盟,且

  • 净慈要语跋·永觉元贤

    净慈名蓝闻谷大师飞锡建州时所建其接引缁素首以净慈设化且属永觉大师撰要语二万余言以广法乳盖缵云栖大师之徽猷也云栖大师八轼正轨范我四众而两服首路肇始二门敷施激扬多历年所故大江以南家喻户晓相习成风为益岂浅鲜

  • 第十一品 道分别·佚名

    一 经分别八圣道者,即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此中,如何为正见耶?是于苦之智,于苦集之智,于苦灭之智,于至苦灭道之智,是言正见。此中,如何为正思惟耶?是弃欲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是言正思

  • 六 集·佚名

    第一之五十第一 应请品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于其处,世尊告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言:&ldquo;唯然,大德!&rdquo;世尊曰&mdash;&mdash;二&ldquo;诸比丘!成就六法之比丘,是

  • 谋杀启事·阿加莎·克里斯蒂

    《谋杀启事》讲述的是:在平静的生活中找寻一点刺激不是容易的事,因此每到星期五,大家都看无聊的报纸,直到把犄角旮旯里所有“出售”、“征婚”等启事都翻看议论一番,才算是又度过了有点小乐趣的一周。但是,这个特别的周末,这

  • 淳熙新安志·罗愿

    南宋地方志。孝宗淳熙二年(1175)罗愿撰。10卷。新安即宋代徽州,治今安徽歙县。是安徽省现存最早的志书。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新安,为安徽徽州古称。宋时辖县六,治今歙县。愿博学好古,文章以先秦两汉为法,尤重地方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