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寂兮寥兮(2)!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3)。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4)。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5)。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6)。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7)。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8)。
【题解】
此章老子进一步说明“道”是独立的、客观的、永恒的、先天地而存在的精神实体。希望理想中的统治者要效法“道”,效法“自然”,要“无为而治”。
注释:
(1)河上、王、傅及诸今本悉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并同,惟“混”字省作“昆”。
元李道纯《道德会元》,“地”作“而”。《御览》一引“混”作。
(2)河上及今王本如此。范及《释文》“寂”作“宋”,“寥”作“寞”,傅本“寥”亦作“寞”。景龙,唐人写本残卷及龙兴碑,全句作“寂寞”,无两“兮”字。马王堆本甲本作“呵呵”,乙本作“萧呵谬呵”。范应元说:“‘宋’,古‘寂’字。‘寞’字王弼与古本同。河上公作‘寥’。《韵略》云:‘寂寞,无声也。寂寥,空也。’按《庄子·天下篇》亦有‘寂漠无形’。”按,《天下篇》“寂”亦作“芴”。蒋锡昌校今王本说:“‘寂’,‘寥’当依《释文》改作,‘寞’,以复王本之旧,今本盖后人依河上本改之。”
(3)傅、范如此。王弼无前“而”字,“天地母”作“天下母”。马王堆本甲乙本均无“周行”句;甲本“而不改”三字损掩;乙本“改”作“孩”;“可以为天地母”句,甲乙本同。范应元说:“‘天地’字,古本如此。一作‘天下母’,宜从古本。”张松如说:“今之帛书,作‘天地母’是。上谓‘先天地生’,则此作‘为天地母’,亦如六章‘天地之根’也。《道德真经集注》引王弼注‘故可以为天地母也’,正如范所见古王本,亦作‘地’,不作‘下’。”
(4)傅、范如此。傅“强”作“彊”。王弼无“故”字及前“强”字。马王堆本乙本作“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甲本无“也”字,馀悉同。河上公、司马光、李约、王雱、程大昌诸本,“为之名”作“名之”。刘师培说:“按《韩非子·解志篇》:‘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则‘字’上当有‘强’字,与下‘强为之名曰大’一律,今本脱。”易顺鼎说:“按《周易集解》卷十七引干宝曰:‘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字’上有‘强’字,与《牟子》引同。”蒋锡昌说:“范谓王弼同古本,则范见古本,‘字’上有‘强’字。《庄子·则阳》郭注:‘而强字之曰道。’是郭本亦有‘强’字,以理而推,大即强名,则道亦强字,‘字’上有‘强’字者是也。”
(5)诸本皆如此。马王堆本“逝”假作“筮”,馀悉同;甲本“远曰反”三字损掩。
傅与景龙、开元,“反”作“返”。“反”“返”古字通,回返根源。曰,则,就。逝,运行不止。远,无边无际。
(6)王本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同,惟无“故”字,甲本“道大”二字损掩。景龙、龙兴碑及唐人写本残卷,无“故”字“亦”字。傅无“故”字,范有“故”字;惟“王”字,傅、范俱作“人”字,不曰“王亦大”,而曰“人亦大”。张松如说:“老子曾屡以‘天’、‘地’、‘侯王’与‘道’并言,盖以三者为‘道’所生,而得其一体故也。
如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此‘一’即‘道’也,正是以道与天、地、侯王三者相并言。此章所讲的是体道之人,不是一般人,所以依王弼及诸家写定作‘王’,且之帛书,亦曰‘王亦大’,又焉知作‘人’者非妄改之邪?”
(7)王弼本如此。马王堆本甲乙本作“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陆希声《道德真经传》,句上有“故”字。龙兴碑句中无“有”字。河上公、李道纯无“而”字。
景龙“居”作“处”,无“其”字“焉”字。傅奕本,后一句作“而王处其一尊”。范应元“王”作“人”,全句作“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陈柱说:“此‘域’字当作宇宙解。”张松如说:“王弼注:‘无称不可得而名曰域也。道、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泛谓‘域中’曰‘无称之内’,不知其意何云。帛书曰‘国中’,于‘王’可,于天、地、道,则不伦,显然容纳不下‘四大’。近人陈柱以为域中当作宇宙解,得之矣。”
(8)古今本悉如此。惟“王”字作“人”。马王堆本甲乙本亦作“人”。惟金寇才质《道德真经四子占道集解》作“王”,今据改。顾本成疏:“人,王也。”据此古今本即使作“人”,亦指上文之“王”。此四句,唐李约《道德真经新注》作“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断句跟别本不同,近人高亨《正诂》、张松如《校读》从之。李约说:“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自然妙理而理天下也,故曰‘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言法上三大之自然妙理也。其义云:‘法地地’,如地之无私载;‘法天天’,如天之无私覆;‘法道道’,如道之无私生而已矣。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例也。”李约的读法,比较新颖,有一定的启发性。录以备考。
法,以为动词(以为),训法则。
【今译】
有一种混混沌沌的东西,先于天地而存在。没有声息,没有形体,独立存在,永不改变,循环运转,永不疲倦。它可以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做“大”。“大”就运行不止,运行不止就广阔辽远,广阔辽远就返回到自己的本源。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君王也大。宇宙间有四种东西可称“大”,君王就是其中的一种。君王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它自身的本性为法则。
猜你喜欢 卷二上 梁惠王章句下(凡十六章)·孙奭 寒温篇第四十一·王充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苏舆 东溪日谈录卷十八·周琦 提要·吕柟 经济文衡后集卷十七·佚名 第十七章 16·辜鸿铭 卷二·惠栋 卷三十三·高闶 卷一·朱公迁 精刻大藏經緣起·欧阳竟无 今日之佛法研究·欧阳竟无 庄子解故序·章太炎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十二门论讲录·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