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百零二

 

  卷902_1 【句】惠文太子

  渭水桥边春已渡,灞陵原上雨初晴。(《同李士怀长安》)

  清冷池里冰初合,红粉楼中月未圆。(《宴大哥宅》)

  可惜韶年三日暮,风光由绕碧燕觞。(《三月三日》)

  晚日半衔西苑树,晴云直卷上天风。(《洛河山亭初晴》)

  离筵风日三晡晚,归路云霞一道开。(《送植功还京》)

  卷902_2 【蓬州野望】元兢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卷902_3 【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马总

  何乃万里来,可非衒其才。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卷902_4 【赠释空海歌】胡伯崇

  说四句,演毗尼,凡夫听者尽归依。天假吾师多伎术,

  就中草圣最狂逸。

  卷902_5 【因使日本愿谒鉴真和尚既灭度不觐尊颜嗟而述怀】高鹤林

  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

  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

  斯法留千载,名记万年春。

  卷902_6 【句】朱千乘

  锦缆扁舟花岸静,玉壶春酒管弦清。(《新移镜中别业》)

  卷902_7 【句】清观

  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赠圆珍和尚》)

  卷902_8 【罢官后却归旧居】陈闰

  不归江畔久,旧业已凋残。露草虫丝湿,湖泥鸟迹干。

  买山开客舍,选竹作渔竿。何必劳州县,驱驰效一官。

  卷902_9 【句】李堪

  此心复何已,新月清江长。(失题)

  云归石壁尽,月照霜林清。(失题)

  卷902_10 【兖州留献李员外】崔致远

  芙蓉零落秋池雨,杨柳萧疏晓岸风。

  神思只劳书卷上,年光任过酒杯中。

  卷902_11 【句】崔致远

  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登慈和山》。

  《东人诗话》云:崔文昌、侯致远入唐登第,以文章著名。

  题润州慈和寺,有画角云云之句。后鸡林贾客入唐购诗,

  有以此句书示者)

  烟低紫陌千行柳,日暮朱楼一曲歌。(《长安柳》)

  洛水波声新草树,嵩山云影旧楼台。(《留赠洛中友人》)

  云布长天龙势逸,风高秋月雁行齐。(《送舍弟严府》)

  风递莺声喧座上,日移花影倒林中。(《春日》)

  芳园醉散花盈袖,幽径吟归月在帷。(《成名后酬进

  士田仁义见赠》)

  极目远山烟外暮,伤心归棹月边迟。(《江上春怀》)

  卷902_12 【句】金立之

  烟破树头惊宿鸟,露凝苔上暗流萤。(《秋夜望月》)

  山人见月宁思寝,更掬寒泉满手霜。(《峡山寺玩月》)

  绀殿雨晴松色冷,禅林风起竹声馀。(《赠青龙寺僧》)

  风过古殿香烟散,月到前林竹露清。(《宿丰德寺》)

  更有闲宵清净境,曲江澄月对心虚。(《赠僧》)

  寒露已催鸿北去,火云渐散月西流。(《秋夕》)

  园梅坼甲迎春笑,庭草抽心待节芳。(《早春》)

  卷902_13 【句】金可纪

  波冲乱石长如雨,风激疏松镇似秋。(《题游仙寺》)

  卷902_14 【寻幽居不遇】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卷902_15 【句】庄翱

  天外夜深风渐远,高松长似水流声。(《宿松门》)

  焚香暮入翻花殿,净手秋开贝叶经。(《赠惠雅上人》)

  野性本怜松下月,幽情唯爱洞中春。(《欲归山》)

  殷勤笑喻人间事,遥指庭花对夕阳。(《谒雷禅和尚》)

  卷902_16 【春日】陆翚

  莺归树顶繁声转,雁去天边细影斜。

  雨拂青青行处草,烟含灼灼望中花。

  卷902_17 【句】陆翚

  三尺寒光冰在手,一张弓势月当心。(《赠李都使》)

  岩下光阴生户牖,涧边形势入池台。(《松》)

  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送胡八弟》)

  卷902_18 【看花】何元

  莫怪出门先骤马,暮年常怨看花迟。

  可怜尽日春山下,似雪如云一万枝。

  卷902_19 【句】何元

  一望白云千万断,筝声日暮出花林。(《听筝》)

  门外夕阳寒映竹,洞中秋水暗连山。(《过山居》)

  钟声半夜香山雨,散入前林枫叶秋。(《宿多宝寺》)

  寺临飞鸟青山远,径转幽萝白日长。(《题白鹤寺》)

  黄昏人到钟声里,云起龙池不见山。(《游三觉寺上方》)

  客来惆怅僧禅后,月出松门满地霜。(《题衡禅师房》)

  朔风寒日笳声急,万里辽城一段云。(《咏军前突骑》)

  满山月色连溪下,林叶萧萧一夜霜。(《月夜山居》)

  秦客访花惊出洞,庾公看月误登楼。(《玩雪》)

  卷902_20 【春夜宿云际寺】斐公衍

  境静闻钟声易响,庭高见月影难沉。

  青山解隔尘中事,流水能清物外心。

  卷902_21 【句】斐公衍

  碧涧水流高殿影,青萝风散晚钟声。(《游碧涧寺》)

  数片残云归洞口,孤轮晴月挂山头。(《题咸中丞客厅》)

  卷902_22 【听琴】苏替

  弦中恨起湘山远,指下情多楚峡流。

  危槛曲终云影曙,高楼风定烛光秋。

  卷902_23 【赏春】路半千

  暖日当头催展菜,和风次第遣开花。

  呼童远取溪心水,待客来煎柳眼茶。

  卷902_24 【句】路半千

  苍翠暗消三暑热,孤高能锁四时烟。(《松》)

  绿杨近浦堪垂钓,翠竹当轩好韵琴。(《题别业》)

  百舌乍啼莺学语,分明听在指头边。(《弹筝》)

  卷902_25 【句】贺兰暹

  玉貌自宜双黛翠,桃花独笑一枝春。(《赠所思妓女》)

  秋水未鸣游女佩,寒云空满望夫山。(《寄所思佳人》)

  黄阁暮虫罗户牖,紫庭春草遍阶墀。(《观北城宫殿》)

  绿耳半蔓湘浦竹,骊文乱点武陵花。(《文马》)

  辽阳客路千峰引,蓟北乡心片月知。(《宿羽宿仰恋阙庭》

  山云渺渺川程远,木叶萧萧雁过初。(《客怀》)

  回雁不传乡信去,秋风偏向客衣寒。(《赠朱功曹》)

  千峰黛色因晴出,百谷泉声欲暮寒。(《望大宝山》)

  黛色迥临沧海上,泉声遥落白云中。(《百丈山》)

  喜遇近臣杨得意,惭非词客马相如。(《赠朱功曹》)

  秋迎晓月鸿声早,日映深山水气寒。(《喜到家》)

  卷902_26 【句】傅温

  霜坠中天衣觉冷,月临虚牖纸偏明。(《冬夜宿僧院》)

  春风暗剪庭前树,夜雨偷穿石上苔。(《山居》)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溪桥》)

  山深野客如禅客,夜久松声似雨声。(《宿僧院》)

  花疑汉女啼妆泪,水似吴娃笑弄筝。(《访山居遇雨》)

  卷902_27 【句】曹戵

  花映昼天当户日,树摇晴暮上阶烟。(《供洞县东亭》)

  惊飞沙鸟纷纷雪,候信云帆片片风。(《过洞庭湖》)

  凤唱一抛琴瑟韵,霓裳长谢绮罗春。(《赠陀律师》)

  秋澄上水无藏影,春泛游云不系心。(《赠道者》)

  老松不见千年鹤,残雪犹疑六月花。(《商山行》)

  卷902_28 【句】陈素风

  三行故柳藏鸦树,一带长波灌竹泉。(《观承福园》)

  千门竹影联春色,一段和光彻翠微。(《寒食日游行》)

  西陵古木年年老,南陌风光日日新。(《寒食》)

  百宝镜轮金翡翠,五云丝网玉蜘蛛。(《七夕》)

  卷902_29 【句】唐枢

  窗竹闲阴秋水薄,砌苔新色晓岚鲜。(《题法华院》)

  不待江□移入座,便开三峡水来声。(《赠琴僧》)

  芳字八行清露重,珠笺一片碧云轻。(《酬书问》)

  卷902_30 【句】温达

  三春种树梅兼李,十月看书雪替萤。(《幽居》)

  原公旧路唯三径,潘岳新年已二毛。(《题潘岳六城南店,

  店是源赞善处》)

  山底采薇云不厌,洞中栽树鹤先知。(《山中》)

  卷902_31 【句】卢条

  三径雨来烟草合,一邱琴后浊醪倾。(《早秋即事》)

  共话世情尘蔼蔼,每嗟人事水潺潺。(《逢友》)

  卷902_32 【句】崔行检

  紫箨粉成应渐密,白云岑起未全高。(《云梦亭追凉》)

  惭愧交亲问生事,一溪云鸟满床书。(《即事》)

  卷902_33 【句】陈上卿

  门前萧索青松老,云里逍遥白鹤闲。(《归旧山》)

  波澜晴泛三春色,桃李争开两岸芳。(《和宁国吕护少府

  新开石渠》)

  卷902_34 【句】王幹

  莫惊此地逢春早,只为长安近日边。(《长安春日》)

  卷902_35 【句】樊寔

  仍怜一夜春风急,开尽瑶池万树花。(《步虚词》)

  卷902_36 【句】张殷衡

  已被夭桃欢来醉,曲尘丝树恨何人。(《清明日》)

  卷902_37 【句】殷穆

  藤拂石溪流水净,风来云寺过钟微。(《题郑士林亭》)

  卷902_38 【句】解叔禄

  千花苑外韶芳暖,一鸟山边翠色寒。(《长安登望》)

  卷902_39 【句】石严

  炎气拥为衣上火,汗光流出腹中汤。(《苦热》)

  卷902_40 【句】张野人

  铜街陌柳条条翠,金谷园花片片燃。(《上巳寓洛中》)

  卷902_41 【句】卫填

  明月开时山夜白,暖泉流处草冬青。(《题水亭》)

  卷902_42 【句】虞构

  寒光乍退风犹切,春色新行柳未知。(《元日》)

  卷902_43 【句】崔幢

  寒气乍凝空有露,秋风不动水无波。(《八月十五夜》)

  卷902_44 【句】李淮

  撩乱客心眠不得,秋庭一夜月中行。(《听弹沈湘怨》)

  卷902_45 【句】金云卿

  秋月夜闲闻案曲,金风吹落玉箫声。(《秦楼仙》)

  卷902_46 【句】杨郁伯

  帘前对酒闲无事,待得分明似镜时。(《待月》)

  卷902_47 【句】李伯良

  风向银灯花烬落,月临珠箔玉钩垂。(《静女怨》)

  卷902_48 【句】林逢

  白玉飞泉千仞雪,青松蔽日一林风。(《严大夫新开泉》)

  卷902_49 【句】长孙镒

  霜沾云梦千岩雪,雁度吴江万木秋。(《浙江逢楚老》)

  卷902_50 【句】戴寥

  蛾绕灯轮千焰动,鹤飞云路一声长。(《宿报恩寺》)

  卷902_51 【句】豆卢岑

  隔门借问人谁在,一树桃花笑不应。(《寻人不遇》)

  卷902_52 【句】沈宁

  黄纸远承新诏命,青袍遥谢旧山峰。(寄上洛阳刘明府)

  卷902_53 【句】李许

  澹荡和风催去袖,摇扬淑景照离樽。(《送舍弟》)

  卷902_54 【句】顾效古

  孤舟发处沙鸥起,明月落时江水寒。(送王逸人归海上)

  卷902_55 【句】卢邕

  杯浮绿酒邀君醉,笔落红笺写我心。(送江十二山人南游)

  卷902_56 【句】李潭

  人过远村秋日晚,鸟飞平野暮天空。(《秋暮》)

  卷902_57 【句】郑明

  山头落日催归马,河畔垂杨缆醉船。(寒食陪诸公宴坡中)

  卷902_58 【句】王有初

  频醉管弦三月暮,远寻花柳五湖来。(《赠在贺先辈》)

  卷902_59 【句】周存孺

  指下黄金星未曙,七条弦上夜乌啼。(《弹台》)

  卷902_60 【句】张牙

  看看舞罢轻云去,应赴襄王梦里期。(《柘枝歌》)

  卷902_61 【句】郑师冉

  烟消门外青山近,露重窗前绿竹低。(题戴孝廉别业)

  卷902_62 【句】章嶰

  闻说静中偏爱竹,自看疏密种秋烟。(《赠宋山人》)

  卷902_63 【句】崔建

  回风向晓平湖上,引得荷花隔浦香。(《夏日》)

  卷902_64 【句】朴昂

  明主十征何谢病,烟霞不许作尧臣。(《寻太乙山人,

  路次云际寺》)

  卷902_65 【句】郢展

  秋水涨来舟去速,夜云收尽月行迟。(《汴水东归诗》)

  卷902_66 【句】韦振

  林外雪消山色静,窗前春浅竹声泉。(《奉酬见赠》)

  卷902_67 【句】汉皓

  西风暮雨惊残梦,应是巫山寄恨来。(《对雨》)

  卷902_68 【句】道彦

  风起竹间萤影乱,月明江上笛声多。(《秋夜旅泊》)

  夜静槛前调绿绮,日高窗下戴乌纱。(《贫居自遣》)

  渔艇远飘沧海上,草堂深锁白云间。(《途中偶题》)

  柴门半掩潮光里,野径斜分草色中。(《湖上闲居》)

  卷902_69 【句】冀金

  千里放心随野鹤,五湖乘兴狎沙鸥。(《沧浪》)

  卷902_70 【句】子泰

  风姿艳态应无比,烂熳当春一树芳。(《醉后寄上官媛》)

  卷902_71 【句】绍伯

  远声历历风和水,近色青青竹映松。(《题福昌馆》)

  卷902_72 【句】郁回

  破暗衣珠明有焰,照窗心月净无尘。(《题照上人院》)

  卷902_73 【句】季方

  林间纵有残花在,留到明朝不是春。(《三月晦》)

  卷902_74 【句】李侍御

  尽日不归花路晚,绿杨楼下醉如泥。(《杨柳枝词》)

  月上西陵千里阔。渔舟夜火隔沙明。(《浪淘沙词》)

  卷902_75 【句】陆侍御

  今年闰在春三月,剩见金陵一月花。(《送淮南李中丞》)

  卷902_76 【句】卢秀才

  长醉金陵前殿酒,偏闻玉树后庭花。(《殷淑妃》)

  卷902_77 【句】真元

  精明合浦珠相似,断割昆吾剑不如。(《上李尚书》)

  卷902_78 【句】真幹

  鹰隼风高随草去,旌旗日晚傍山来。(《驾幸华清宫》)

  卷902_79 【句】久则

  湖上青山今欲买,白云无主问何人。(《旅寓越中》)

  卷902_80 【句】去奢

  骑ep春风离汉苑,心悬秋月照吴关。(《德征词》)

  卷902_81 【句】良人

  千点暮山三楚尽,一泓寒水九江斜。(题江州宝历寺阁)

  卷902_82 【句】宋休

  借问夜来丹灶畔,几多风水落丝桐。(《寄江山人》)

  卷902_83 【句】清闲

  五色云中鸣玉磬,千花台上礼金仙。(《题浮槎寺》)

  卷902_84 【句】灵业

  洞中仙草严冬绿,江外灵山腊月青。(《游灵隐寺上方》)

  卷902_85 【句】大闲

  霜沾草径寒风急,雁度秋林落叶频。

  (《代雷孝廉送经州李判官》)

  卷902_86 【句】奉蚌

  绿萝剪作三春柳,红锦裁成二月花。(《思故乡》)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五·彭定求
  张端义·唐圭璋
  第二十三出 避兵·李渔
  第四回 傅总管托访名姝 黎素娘甘守侧室·萧晶玉
  海绡说词·陈洵
  忆菊·闻一多
  卷一百六十五·徐世昌
  卷四十九·王奕清
  卷12 ·佚名
  卷四·查慎行
  苏苏·徐志摩
  提要·洪刍
  卷三十八·佚名
  卷三百二十三·曹学佺
  卷二十七·陈邦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七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文杏山房杂藳郑克已字仁叔青田人淳熙中进士仕至福建提刑司干官过大浪滩急浪吹飞雪鸣篙破晓滩异乡人易老行路古来难玉露晨初湿天河夜不干飘流双鬓白未

  • 卷一百二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二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拾遗九 郭受 寄杜甫 新诗海内流传久旧德朝中属望劳郡邑地卑饶雾雨江湖天濶足风涛松花酒熟傍看醉莲叶舟轻自学操春兴不知凡几首衡阳纸价顿能高 邬载 留别

  • 外集卷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六言志明意赋【有序        晋】傅咸侍御史傅咸奉诏治狱作赋用明意云舎控款以弥载令栖迟以淹留吏砥身以存公古有死而无柔彼背正以从邪我没世而是尤敷肾肠以为效兮岂文饰之足修

  • 卷五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二杨洵美杨洵美登宝历元年进士第终监察御史诗一首荅李昌期三山载羣仙峩峩咸浪中云【一作霞】衣翦不得此路安可从我生亦何事出门如飞蓬白日又黄昏所悲瑶草空虫声故郷梦枕上禾黍风吾道如

  • 卷八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十七张说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廵游处晴光远近同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洞府寒山曲天游日旰回

  •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王力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是完全一樣的。律詩為字數及平仄規則所制約,要求在語法上比較自由;詞既以律句為主,它的語法也和律詩差不多。這種語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礙讀者的瞭解,而且有時候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 卷三十二 漢紀二十四·司马光

      起著雍涒灘(戊申),盡昭陽赤奮若(癸丑),凡六年。   孝成皇帝永始四年(戊申、前一三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大赦天下。三月,行幸河東,祠后土。   夏,大旱。   四月,癸未,長樂臨華殿、未央宮東司馬門皆災。六月,甲午

  • 第四回 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黄士衡

    诗曰: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却说帝尧陶唐氏,乃高辛氏之子,挚之弟也。生于丹陵,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祁,故曰伊祁氏,以祁为姓。年十三,佐挚封植,封于陶。年十五,改封唐,故又号陶唐氏。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六·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十一月戊戌朔○己亥礼部奏新选尚主子弟李和请如故事于内外教职中选补教习官一员量授主事职衔以本部侍郎督课之诏可○追录采淘港阵亡指挥刘勇千户孙升胡应麒镇抚李继孜义勇官徐恭各升袭赠级命有司立祠如例

  • 皇王大纪卷二十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王承文武成王之业无所变更勤脩先王之训典用和洽于天下以对扬皇天上帝之丕显休命小雅首篇曰鹿鸣三章章八句言燕羣臣嘉賔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賔得尽其心矣呦呦鹿鸣食野之

  • 绎史卷二十八·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国传世鲁【姬姓侯爵周公子鲁公伯禽封于曲阜传至隐公元年为春秋托始】史记鲁公伯禽防子考公酋立【帝王世纪伯禽以成王元年封四十六年康王十六年防 汉书鲁公伯禽推即位四十六年至康王十六年而薨故传

  • 御制读萧望之传·班固

    御制读萧望之传东海有钜儒治经修素履露索不肯听抱关为禄仕宣庙向闻名对筞称进止一岁乃三迁何以酬知己雅意本在朝平原辞刾史冯翊复移病谕意事方视虽曰不要君其孰信乎此义利抗明辨而胡自擅使大闲固未踰小节讵尽美恭显方

  • 王鼎传·脱脱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年少时好学,在太宁山居住数年,博览并通晓经史。当时马唐俊在燕、蓟一带有擅长著文之名,适逢上巳节,他与志同道合的几位士子在河边举行祓禊之祭,饮酒赋诗。王鼎偶然造访赴席,唐俊见他看上去朴质无华,安排他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八 洪武二十八年夏四月甲子朔,享太庙。 旌表平阳府稷山县民裴思孝妻董氏、怀庆府修武县民江彦深妻秦氏、宁国府宣城县民吴贤生妻张氏、山西汾州民郭世玉妻陈氏贞节。 乙丑,填星退行出氐

  • 从佛教能否存在谈到轮回·太虚

      时间: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  地点:汉藏教理院  出席:太虚、定九、法尊、法舫、苇舫、白光、福善、雨堃、常光、张纯一、陶冶公、潘怀素、周观仁。太  定九和尚难得到山上来,法舫法师又将出国到锡兰去,所以今天集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六卷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总集群经录上之六秦姚氏都常安(亦云后秦)起姚苌(谥为照武皇帝)白雀元年甲申至姚泓(兼谥)永和三年丁巳。凡经三主三十四年。沙门五人。所出经律论等。总九十四部。

  • 道教三字经·易心莹

    《道教三字经》是易心莹为普及道教知识、训导后学,应邹率一道长(原二仙庵监院,曾任成都市道教协会会长)的恳请,于1937年著成的道教知识普及性读物。该书言语简洁,三字一句,以道教历史发展顺序为线索,详尽叙述了道教的

  • 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