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

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臣等遵旨询问阿弥达。据称:上年奉命往祭河源,自西宁至星宿海,共走二十四、五日,每日约行一百余里,计程约二千七、八百里。星宿海在青海西。我祭时,向西念雅满达噶经、绿逊罕经。次日望祭玛沁山,向东南礼拜,念搭本多格使特札什咱克巴经。所祭玛沁山,问之蒙古人云,卽汉语所谓大雪山。我去时,从西宁至青海向西行走,俱系大山,并未顺黄河而行。因彼处沿河一带并非驿站,且人烟甚少,径亦纡回,是以就近从山路行走。这大雪山须顺河而行,始能见得亲切,我虽未经由此山,闻得西宁边外此山最大,上多巨石。再,星宿海在大雪山西北,上流相距有一千余里,河源从星宿海流出千余里,始至大雪山,顺山环绕曲折,流向东南。等语。

臣等又将《一统志》所称阿木尼玛勒占木逊山名,询之巴忠,据称:番人谓古为阿木奈,玛勒为大黄河上之山,占木逊为海,阿木尼,「尼」字似系对音之讹。等语。核其名义,盖谓古时黄河经由之山,河水至此大汇,似与《禹贡》「导河自积石」之意亦颇相近。至阿弥达所祭之大雪山,据称实系星宿海下流相去尚有一千余里,则积石之黄河从星宿海河源而来。《禹贡》所称「导河自积石」,乃从星宿海下流施功,已无疑义。

合将所询阿弥达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一并覆奏。俟发下,臣等再附报寄交纪昀、陆锡熊,令其率同纂修,再将《皇舆全图》与《河源纪略》一书,逐一详细核对,其译音讹错之处一并改正。俟回銮后加签贴说进呈,恭请训示。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刘昫
  東觀漢記卷五·多人
  后汉孝章皇帝纪上卷第十一·袁宏
  卷一·陆以湉
  跋·薛时雨
  卷一百五·杨士奇
  卷之八十四·佚名
  第二二一告示光绪七年八月初八日一一五○六--二·佚名
  第六十三册 天命九年·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纪昀
  四五二 谕内阁《宗泽集》等书内「夷」「狄」二字毋庸改易并将其总裁等交部分别议处·佚名
  提要·宋名臣言行录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三·佚名
  陈贯传·脱脱
  卷十四户婚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四(明)袁华 撰○古诗(五言)述怀赠锺安期我游钱唐时始识种云叟种云江夏姿意气倾牛斗小阁瞰重湖掩映柳州柳数过南阳君高居宅其右长身美丰标清庙列樽卣堂前两槐树薿薿叶硕茂清言坐竟日炊黍剪春韭

  • 卷355 ·佚名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 唐诗镜卷三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五 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登进士第韦皋招致幕府授洛阳主簿贞元初为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有集二卷】 五言律诗 送王先生归南山 儒中年最老独有济南生爱子方传业无官自

  • 卷十一·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十一兵部主事陈焯编欧阳修【下】河南王尉西斋寒斋日萧索天外敞檐楹竹雪晴犹覆山窻夜自明禽归窥野客云去入重城欲就陶潜饮应须载酒行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囘寄张九屯田司録

  • 嵗时杂咏卷三十五·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重阳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防【迟字】权徳舆龙沙重九防千骑驻旌旗水木秋光净丝桐雅奏迟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枝今日从公醉全胜落帽时酬九日重九共嬉娯秋光景气殊他时头似雪还对插茱萸和九日从杨氏姊游宴秋

  • 卷五·佚名

    四十七、闻儿身丧停语钗裙归阁事,且谈梁府老双亲。自报孩儿金榜中,高堂欢喜笑吟吟。一朝接得孩儿信,辞皇边外破胡人。相公听罢心烦恼,孩儿把命当微尘。边庭贼寇纷纷乱,朝臣无计净胡尘。恐怕残生丧在边庭外,冇日开眉得放心。

  • 卷第一百四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四〔起旃蒙协洽(乙未),尽着雍阉茂(戊戌),凡四

  • 卷之一千一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春。正月乙未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

  • 卷之二百十四·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八月。壬午。谕内阁、边宝泉奏、□□□尔□劾知县等官等语。陕西吴堡县知县袁启豸、才欠开展。办事竭蹶。着开缺另补。前署佛坪厅同知试用同知吕懋深、怠惰偷安。虚诈不实。前署淳化县知县候补知

  • 涌幢小品卷之十四·朱国祯

    保全功臣韩信以告反被执。赦为侯。居咸阳。声望赫人。至令樊哙称臣。汉祖又用兵燕、代。留信于腹心之地。安得不死。且假王之请。自有以胎之。彭越原非汉臣。事定封王。隐然敌国。势不并立。方追项羽。约与韩信会兵而

  • 一二二六 江南道监察御史莫瞻菉奏请于武英殿重校三分书籍折·佚名

    一二二六 江南道监察御史莫瞻菉奏请于武英殿重校三分书籍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六日江南道监察御史臣莫瞻菉跪奏,为请就近重校三分书,以归画一事。恭照钦定四库全书,近屡蒙我皇上指示错谬,派令多员详加校阅,已可依限竣事。

  • 卷十二 地理志三·黄遵宪

    府县沿革表维新之后变封建为郡县,其分合兴废盖朝令夕改,月异而岁不同,有瑚于一一分载者,故志中仍分国叙事,而别以府县沿革著之此表。凡府县所辋之国或属一府县,或属两府县,均分别揭载,所辖之郡则隶于一府县者从略分隶干两府具

  • 第一节 门阀·吕思勉

    物有欲摧折之而适以扶持之者,唐代官修谱系之书是已。《旧唐书&middot;高士廉传》云:朝议以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乃诏士廉与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

  • 卷六十二·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六十二   宋 王与之 撰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贾氏曰其职掌外朝之法左右九棘之事主询众庶谳疑狱故属秋官掌建邦外朝之灋郑锷曰天子有三朝一曰治朝司士所掌是也二曰内朝大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二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二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憍陈如品之一憍陈如翻火器。姓也。阿若翻无知。名也。其义甚多。且出四意。在先得道是最初上座。左面右面前佛灭度。持法领法于今未来。耆年长德为最

  •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六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六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成空品第六之余论曰。如是空理。依修故证。云何为修。颂曰修差别十八  或有毒无毒对治五种执  略二种应知论曰。修相差别有十八种一声闻相应作意修。谓

  • 卷第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论】初地菩萨多百法明门王化多百佛世界二地菩萨多千法明门王化多千佛世界者不同权教实有分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