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日之佛法研究

解釋此題可分數層︰

一、佛法。(此即研究之境)

二、佛法研究。(此即研究者之行)

三、今日之佛法研究。(此即研究者隨分之果)

第一、雲佛法者,其詳可列一表如次︰

 ┌皆佛語言┐

 ┌事│

│蘊、處、緣起、界、諦、食(境)┐

 │ └九事所攝┘

 │

 菩提分(行)─────────┼─所學事

 │

 佛弟子(果)

 │

八眾 ───────────────能學人

┌不可言說│

佛法│  

└方便言說│ ┌

┌蘊假、界處實

│ │

│蘊實、界處假

│ │小乘│

│ │

│蘊處、實界假

│義│

└三法皆真

 

│ │

 

│ │大乘─三法皆假─空宗─涅 ─寂靜┐

 ┌寂靜而圓明

 │ │

│─結論│

 └ └

相宗-知見-圓明┘

 └圓明而寂靜

依表解釋。若說佛法實有勝法可學,此即魔說而非佛說。佛法乃日常應用恰到好處之事,亦猶人生眠食起居,不足希奇。無論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法爾如是。佛有所說,但老實人說本分事而已,論其實在固不可言說也。

然凡愚未能遽語于此也。凡外造三惡趣因,墮于有見。小乘偏執我空,墮于斷見。二皆增損,皆非老實,更不是說本分事。佛以大悲心憫凡愚之迷惘,從旁面反面而為說之,惟避忌諱不說正面。所謂從反面說之者,有如空宗說一切俱非而顯法性。從旁面說之者,有如有宗以二空所顯而說真如。凡此皆方便之說也。

余二十年來,談空談有,談小談大,時苦不能貫通。然今依教法,乃得文字上之一貫,悟佛說方便之法門。一貫之說無他,事義之分別而已。大小空有所依之事皆同,所謂諸佛語言,九事所攝;又謂乘則有三,教則唯一也(九事詳如表列)。然三乘于同依之事,說義即有不同。小乘解釋三法有假有實,乃隨少分所見以談,未能圓滿。大乘証見既周,乃說三法皆假。其中複具空有兩輪,不可傾動。不知空而言有,比乃空前法相,所謂毫發不可有者。既知空而言有,此乃空後法相,所謂毫發不可無者。二輪相成,不可缺一。然複分二宗言之者,如雲遍計一切非是,又雲依、圓一切皆是,比之是非一時不能並舉,並舉適成自違,以是各就一端言說,遂成兩面也。空宗說無余涅 一切皆空,寂靜不起,此指體言。若正說之,即錯同外道,故但從遮而顯。相宗說涅 同時之菩提知見,相貌圓明,無一毫之欠缺,此就用言,故從善巧方便而說也。二宗之不相蒙如此。

由空有二宗以談佛法結論,則寂靜而圓明、圓明而寂靜二語而已。合圓明寂靜為一片,而後言寂靜,不失于枯槁,言圓明又不失于浮囂。禪家所謂月在上方諸品淨者,仿佛似之。然此皆言說事,學佛究竟,猶不可拘此言說也。

第二、雲佛法研究者,因寂靜圓明之境非世間眾生所知,必無漏人乃見得到。此境既非世智所知,即不可以世智相求,于是研究上有兩種困難︰

一、苦無出世現量。

二、苦世智不足范圍。

正面無路,乃不得不假借︰

一、假聖言量為比量。此雖非現量,而是現量等流,可以因藉。此為假借他人。

二、信有無漏本種,久遠為期。以是發心最應注意。此為假借他日。

準是研究,有二要語應知︰

一切佛法研究,皆是結論後之研究,非研究而得結論。

舉例釋之。如以佛說諸行無常為結論,而研究得其因于生滅。又以有漏皆苦為結論,而研究得其因于無常。又以諸法無我為結論,而研究得其因于苦。如是展轉相比,道理盡出,即是研究。否則但知言苦,不詳因緣,他人何不可無因而言樂。故學佛者全須用心思惟,徑路絕而風雲通,學佛有之。然不先有結論,專憑世智思量,則亦漫無歸宿而已矣。

于是,又得一研究之重要方法曰︰

多聞聞持,其聞積集(此較會通),熏生無漏。

是數語也,亦可易辭言之曰︰

多聞熏習(他力),如理作意(自力)。

第三、雲今日之佛法研究者,其事有二︰

一、須明遞嬗之理。

(一)佛在世時說法隨機。此在當時未即記載,但于大小空有,義理皆具。後來菩薩詳細發揮,總不外其范圍。若並此一層亦不置信,則魔外並起,無從分剖。

(二)佛滅度後,二十部小乘興諍。此皆切實可資研究。今人對于大乘立義,每有望塵莫及之嘆,而小乘思想接近,亦可藉以引導也。

(三)龍樹破小。此為大小轉移之一關鍵。所雲一切皆空者,空其可空,乃最得我佛之意。

(四)無著詳大。此繼龍樹之說而圓滿之。故二家缺一不可。

(五)唐人薈萃。此于無著以來各家學說皆得會通。然其後絕響及千余載,今繼唐人,須大家擔當。

二、須知正期之事。

(一)整理舊存。此有二事︰簡別真偽,一也;考訂散亂,二也。真偽之簡別,在不輕置信,在讀書細心,終于無漏引生,知其相應與否。至為此初基者,則多聞也。多聞乃膽大,乃心細,乃眼明,而有判別。又舊存之書多有散亂,必考較異譯,論其短長,為之勘定,而後可讀。

(二)發展新資。此亦有二事︰借助梵藏文,一也;廣采時賢論,二也。梵藏文中要藉未翻者極夥,如能參閱其書,多所依據,立論乃確。時賢議論不必盡當,惟讀書有由反面而見正面者。如法相要義散漫難尋,吾昔年讀《掌珍論》中駁相應論師數行,而得相宗大概;又如因大乘非佛說而得研究途徑,証明大乘實有演繹佛說而成之義;皆其例也。

本題解釋且盡于此,其中精微,他日當自為文以發之。

民國十二年(1923)九月內院第二次研究會講演紀錄

(選自《內學》第一輯)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六(襄二十五年,尽二十五年)·孔颖达
  须颂篇第六十·王充
  古文孝经指解序·佚名
  第三章 9·辜鸿铭
  实知篇第七八·王充
  《礼记》简介·戴圣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欧阳竟无
  往来品第六·佚名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全文·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玄奘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第六十二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四卷·灌顶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二·澄观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四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氏·唐圭璋

      苏氏,苏颂之妹。其先同安人,徙居润之丹阳。长于文翰,世称延安夫人。   临江仙   立春寄季顺妹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   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

  • 清隽集钞·吴之振

    郑震鄂州南楼淳佑六年冬十月,我来独自上南楼。晓雾江山都不见,雾收日出城东头。照见汉阳树,照见鹦鹉洲。浪涛江汉出岷峡,洞庭云梦天共流。大船如龙卷寒碧,小船如叶飞洪沟。湘灵霞佩跨黄鹄,洞宾玉笛横清秋。泬寥突兀不可状,开

  •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五李白南阳送客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离顔怨芳草春思结垂杨挥手二别临岐空断肠送张舍人之江东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鴈远海濶孤帆迟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 卷二·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 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二   明 曾益 撰 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 兰塘词【淮扬志略兰瑭浦东接得胜湖西接海陵谿中植莲蕅菱茭唐时为胜游处】 塘水汪汪鳬唼喋【上林赋唼喋菁藻咀嚼菱蕅通俗文水鸟食谓之啑

  • 提要·吕毖

    (臣)等谨案明宫史五卷旧本题芦城赤隠吕毖校次毖始末未详考明末有吕毖字贞九呉县人尝撰事原初畧三十四卷序题崇祯甲申姓名时代皆相合疑即其人然艹茅之士何由得详记禁庭事殆不可解毋乃奄人知文义者所私记毖依附其门为之编

  •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一 我只想到死·溥仪

    押送伪满战犯的苏联列车,于一九五○年七月三十一日到达了中苏边境的绥芬河车站。负责押送的阿斯尼斯大尉告诉我,向中国政府的移交,要等到明天早晨才能办。他劝我安心地睡一觉。 从伯力上车时,我和家里的人分开了,被安置

  • 高德政传·李百药

    高德政,字士贞。渤海艹..人。父颢,魏沧州刺史。德政幼年时聪慧机敏,有风神仪表。显祖引荐为开府参军,主管记事,甚是礼遇。高祖又擢升他为相府掾,委以重任。迁黄门侍郎。世宗嗣业,前往晋陽,显祖留京居守,令德政参掌机密,更见亲重

  • 任速哥传·宋濂

    任速哥,渤海人。自幼以孝顺父母闻名。性格潇洒、刚直,仗义疏财,不依靠势利,凡与义有关的事,必定尽力去做,具有古侠之风度。在家中诚实、恭敬,即使是儒家学者也不能超过他。最初世袭父亲右卫千户之官,公卿们以他贤德而推荐于朝

  • 第五章 人情之苦·梁启超

      愚蠢之苦:人之能横六合,经万劫,证神明,成圣哲者,皆智之力也。故吾自穷极万理而后,能辟阖今古,宰割万物,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即独得天下特别无限之全权焉。吸大地诸天之精英而徧饫嚼之,集邃古圣英之神明而收摄焉,下至一草一木

  • 礼记集説卷五·陈澔

    元 陈澔 撰礼器第十【器有二义一是学礼者成德器之美一是行礼者明用器之制】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増美质措则正施则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栢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故君子有

  • 提要·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御纂朱子全书       儒家类提要【臣】等谨案御纂朱子全书六十六卷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卷帙之富尤无过于朱子咸淳中黎靖德删除重复编为一集尚得一百四十卷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六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十六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千问品第七之七此十二处与六善处相摄者。六善处摄四处少分。四处少分亦摄六善处。与五不善处相摄者。五不善处摄四处少分。四处少分亦摄五不善处。与

  • 论母·佚名

    一 [一人]有六施设:是蕴施设、处施设、界施设、谛施设、根施设、人施设。几许之蕴是蕴施设耶?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如此之蕴是蕴施设。几许之处是处施设耶?是十二处:眼处、色处、耳处、声处、鼻处、香处、

  • 沉船·泰戈尔

    《沉船》是印度近代著名作家泰戈尔的长篇小说,1903年在报上连载,1906年成书出版。此书为作者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描写了青年大学生罗梅西和汉娜丽尼的爱情故事。两人热恋已久,互以身相许,但罗梅西之父命他回乡成婚。

  • 欧奈维尔城堡的秘密·莫里斯·勒布朗

    亚森罗平在赴欧奈维尔城堡“收集其中的艺术品时,发现有人捷足先登,而这些人的兴趣却不是那些价值连城的画廊里的画,而是城堡的管家-老贝纳丹,老贝纳丹究竟掌握着城堡的什么秘密呢?

  • 北方档案·尤瑟纳尔

    《北方档案——世界迷宫II》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院首位女性“不朽者”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世界迷宫》的第二部,是主要以父系家族史为脉络的回忆,讲述自己的祖父、父亲以及同父异母的兄弟的生活

  • 坐忘论·司马承祯

    古代养生术书。唐司马承祯著。分总论和信教、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条。吸收了佛释的正心和止观学说,阐发道教修仙理论。主张修仙时要收心、守静、简事、真观、去知识、绝欲望,应物而不为物累,“与

  • 二荷花史·佚名

    清木鱼歌作品。有清光绪年间丹桂堂刊本,全名《新刻评点第九才子二荷花史》,四卷六十七则,爱莲主人评点。评点本眉批有“作者是麦先生”,“闻作者十二三岁时作此祭文”(指作品中的《祭小青文》),“千古不得志才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