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王者與臣無禮,貌不肅敬,則木不曲直,而夏多暴風。風者,木之氣也,其音角也,故應之以暴風。王者言不從,則金不從革,而秋多霹靂。霹靂者,金氣也,其音商也,故應之以霹靂。王者視不明,則火不炎上,而秋多電。電者,火氣也,其陰徵也,故應之以電。王者聽不聰,則水不潤下,而春夏多暴雨。雨者,水氣也,其音羽也,故應之以暴雨。王者心不能容,則稼穡不成,而秋多雷。雷者,土氣也,其音宮也。故應之以雷。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何謂也?夫五事者,人之所受命於天也,而王者所修而治民也。故王者為民,治則不可以不明,準繩不可以不正。王者貌曰恭,恭者敬也。言曰從,視曰明,明者知賢不肖,分明黑白也。聽曰聰,聰者能聞事而審其意也。思曰容,容者言無不容。恭作肅,從作 ,明作哲,聰作謀,容作聖。何謂也?恭作肅,言王者誠能內有恭敬之姿,而天下莫不肅矣。從作 ,言王者言可從,明正從行而天下治矣。明作哲,哲者知也,王者明則賢者進,不肖者退,天下知善而勸之,知惡而恥之矣。聰作謀,謀者謀事也,王者聰則聞事與臣下謀之,故事無失謀矣。王者心寬大無不容,則聖能施設,事各得其宜也。

  王者能敬,則肅,肅則春氣得,故肅者主春。春陽氣微,萬物柔易,移弱可化,於時陰氣為賊,故王者欽。欽不以議陰事,然後萬物遂生,而木可曲直也。春行秋政,則草木凋;行冬政,則雪;行夏政,則殺。春失政則。

  王者能治,則義立,義立則秋氣得,故 者主秋。秋氣始殺,王者行小刑罰,民不犯則禮義成。於時陽氣為賊,故王者輔以官牧之事,然後萬物成熟。秋草木不榮華,秋行春政,則華;行夏政,則喬;行冬政,則落。秋失政,則春大風不解,雷不發聲。

  王者能知,則知善惡,知善惡則夏氣得,故哲者主夏。夏陽氣始盛,萬物兆長,王者不搶明,則道不退塞。而夏至之後,大暑隆,萬物茂育懷任,王者恐明不知賢不肖,分明白黑。於時寒為賊,故王者輔以賞賜之事,然後夏草木不霜,火炎上也。夏行春政,則風;行秋政,則水;行冬政,則落。夏失政,則冬不凍冰,五谷不藏,大寒不解。

  王者無失謀,然後冬氣得,故謀者主冬。冬陰氣始盛,草木必死,王者能聞事,審謀慮之,則不侵伐。不侵伐且殺,則死者不恨,生者不怨。冬日至之後,大寒降,萬物藏於下。於時暑為賊,故王者輔之以急斷之事,以水潤下也。冬行春政,則蒸;行夏政,則雷;行秋政,則旱。冬失政,則夏草木不實。五谷疾枯。

猜你喜欢
  卷十 檀弓下第四·郑玄
  非攻上第十七·墨子
  立教篇 第十二 凡十七条·范立本
  春秋辨义卷二十一 ·卓尔康
  卷二十一·孙瑴
  卷十九·陈经
  卷八·聂崇义
  卷十六·朱公迁
  卷前·姚际恒
  古之教者①·戴圣
  《孟子課》敘·欧阳竟无
  定公·定公五年·左丘明
  应病与药之佛法·太虚
  卷第十九·佚名
  观音义疏卷上·智顗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拒媒·孔尚任

    ◎甲申五月〖燕归梁〗(末扮杨文骢冠带上)南朝领略风流尽,新立个妙龄君;清江隔断浊烟尘,兰署里买香薰。下官杨文骢,因叙迎驾之功,补了礼部主事。盟兄阮大铖,仍以光禄起用。又有同乡越其杰、田仰等,亦皆补官,同日命下,可称一时之盛

  • 第四折·刘君锡

    (外扮丹霞禅师上,诗云)释迦拈花露本心,迦含微笑遇知音。灯灯相续传千古,朗朗光明直至今。贫僧乃襄阳云岩寺长老,法名丹霞。自幼学成满腹文章,只为进取功名。路逢马祖禅师,问我:秀才那里去?贫僧回言:我选官去也。祖师道:秀才比及

  • 红烛·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

  • 卷三百六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六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八十三 苏平【字秉衡海昌人举贤良方正不就有雪溪渔唱】 箕山操 箕之山可以樵箕之水可以遨爰洗我耳爰弃我瓢四无人声弗喧弗嚣我友于巢弗臣于尧清风穆

  • 卷七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六 李频【字德新建州太守】 宋少府东溪泛舟 登岸还入舟水禽惊笑语晩叶低衆色湿云带繁暑落日乘醉归溪流复何许 南游过湘汉即事寄

  • 西都赋·班固

    [原文]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ldquo;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辍而弗康,实用西迁,作我上都,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rdquo;主人曰:&ldquo;未也。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rdquo;宾

  • 提要·乐雷发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雪矶丛稿       别集类三【宋】提要【臣】等谨案雪矶丛稿五卷宋乐雷发撰雷发字声远宁远人累举不第宝佑元年其门人姚勉登科上疏请以让雷发理宗诏亲试对选举八事赐特科第一人然竟不

  • 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班固

    眭弘字孟,鲁国蕃人也。少时好侠,斗鸡走马,长乃变节,从嬴公受《春秋》。以明经为议郎,至符节令。 孝昭元凤三年正月,泰山、莱芜山南匈匈有数千人声,民视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大四十八围,入地深八尺,三石为足。石立后有白乌数千

  •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杨铭初名哈铭,正统中与其父随指挥吴良同使瓦剌。也先一曰集众使言曰:&ldquo;中国留我使臣,减我赏赐,(绝我和买,吾兴师往)问之。&rdquo;因羁留诸使,分诸爱马。爱马,华言部落也。吴俊独亡去,因械诸使足。八月,也先忽来,言曰:&ldquo;

  • 蔡襄传·脱脱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去职,余靖争论救助,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退,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个人都被谴斥。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

  • 卷二百八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外戚汉高后立诸吕为三王擅权用事朱虚侯刘章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尝入侍高后燕饮高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

  • 卷三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三十七嘉礼太和殿筵燕之礼恭遇皇帝万夀圣节元旦及大庆典豫日礼部疏请举行筵燕领侍卫内大臣奏请命进酒大臣既得防乃徧布诸司供备届日尚茶庀茶尚膳庀御馔

  • 翻译之记·佚名

    一初菩萨。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号平等。随所显发。称谓不同。说法问论。多依自字。故奋迅王问奋迅法。如来为说四种奋迅。其有人能具此奋迅,则於一切皆能奋迅。魏尚书令仪同高公。今欲以此四种奋迅。於一切处普奋迅

  • 大品第一 智论·佚名

    第一章第一诵品一&ldquo;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rdquo;者如何?云:&ldquo;应证知此等之诸法&rdquo;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ldquo;应遍知此等之诸法&rdquo;是听闻,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云:&ldquo;应断此等之诸

  • 三十六计·佚名

    不分卷,无年代和作者可考。共分六套,每套六计,共三十六计。第一套战胜计,有“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第二套敌战计,有“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

  •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

    梁启超撰,此书是在“五四”运动后应《清华周刊》记者之请撰写的。所举书籍“凭忆想所及……漏略自所不免”,共约160种。分五大类: (1) 修养应用及思想史书类;(2) 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3) 韵文书类;(4) 小学书及

  • 小巫·茅盾

    茅盾著。发表于1932年《读书杂志》2卷6期。写统治阶级内部狗咬狗的斗争和淫乱生活。老爷是保卫团的董事,做烟土买卖;姑爷在公安局里干差使,不仅在烟土上与老爷有矛盾,而且还眼馋老爷新娶的姨太太菱姐。后来省里派来的

  •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一时在维耶离乐音树下。与大菩萨三万六千比丘八万人俱。及十二神王并诸眷属天龙八部大神王。在如是等大众会中。说此法已。大众皆闻无不欢喜。是名即为结愿神咒即薄伽梵。说咒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