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述注卷一

安溪李光坡撰

周礼六篇其冬官一篇缺汉艺文志序列于礼家后人名之曰周礼周礼最后出盖秦自孝公已下用商君之灋其政酷烈与周官相反故始皇禁挟书特疾恶欲絶灭之搜求焚烧之独悉汉文帝尝召至魏文侯时老乐工因得春官大司乐之章景帝子河间献王好古学得周官五篇失其冬官一篇乃购千金不得取攷工记以补其缺武帝求遗书得之藏于秘府礼家诸儒皆莫之见哀帝时刘歆校理秘书始着于録略歆门人河南杜子春能通其读郑众贾逵受业于杜汉末马融之郑子所注行于世宋程子张子甚尊信之朱子谓此经周公所作但当时行之恐未能尽后圣虽复损益可也至若肆为排觝毁訾之言则愚陋无知之人耳以冬官之缺五篇颇为诸儒所乱深疑其附离非实故仍旧本

天官冢宰第一

坡闻之兄曰天者君也官犹司也冢宰所司者君之事故曰天官宰者调和膳羞之名冢大也君德者万化之本而饮食尽道者又君德之本也冢宰掌王之饮食男女之事使皆有其节度此体信之道其为宰也大矣君正而推以均四海不过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而万物自育天地自位是调和膳羞其事至小而实大其义至近而实逺以此名官非喻也深哉知孔子无间于禹之心即得周公立冢宰之意

惟王建国

注曰建立也 疏曰自此至以为民极五句六官之首同此序者以其建国设官为民不异故也

辨方正位

坡谓辨方辨其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之方也正位致日景求地中正王国之位也

体国经野

坡谓体犹分也体国分五百里至百里五等之国也经谓为之里数野都鄙之地也

设官分职

郑司农曰置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各有所职而百事举

以为民极

朱子曰极者标准之名 王次防曰宅中建国四方辐凑至斯为极诗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是也设官分职治教礼政刑事无不毕举何往非民之极书曰皇建其有极是也

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

郑司农曰邦治谓总六官之职也

以佐王均邦国

注曰佐助也 吕伯恭曰天之所以立君命相不过欲均平天下之不平者尔令四海之内贵者贵贱者贱士农工商鳏寡孤独事事物物咸适其宜则均道尽矣 帅音率后同辐音福

治官之属

疏曰别言此句与下六十官为总目不唯指此一经而已

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注曰变冢言大进退异名也百官总焉则谓之冢列职于王则称大冢大之上也山顶曰冢旅众也下士治众事者自大宰至旅下士转相辅贰皆王臣也王之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士以三命而下为差

府六人史十有二人

注曰府治藏史掌书者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陈君举曰上之不可以为士下之不止于为农则

任以府史之职 疏曰府史大例皆府少而史多而府又在史上惟有御史百二十人特多而在府上以其掌赞书数多也有府有史者以其当职事繁故也有史无府者以其事少得史即足故也角人羽人等直有府无史以其文书少而有税物须藏之也腊人食医等府史俱无者以其専官行事更无所须故也惟有天府一官特多于史以其所藏物重故也

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注曰此民给徭役者若今卫士矣胥读如谞谓其有才知为什长 疏曰有胥必有徒胥为什长故也腊人之类有徒无胥者得徒则足不假长帅也食医之类胥徒并无者専官行事不假胥徒也礼记王制云下士视上农夫食九人禄足以代耕则府食八人史食七人胥食六人徒食五人禄其官竝亚士故号庶人在官者也 大音泰后皆放此谞音胥

或问辨方正位体国之説异于注何也曰非敢臆解据从大司徒成文也今试即是而推言之则见王者立国先辨方土民物之宜相民宅知利害而后正王国是其天下为家厚下安宅而不徒于一人计安享之利矣次之以体国经野则建邦设都以蕃王室以乱兆民指臂之势成而中土永奠八字之中广大精密规模宏逺焉注説虽善然缘文生义或偶未察于司徒之全文也 或问典命文夫夫无中下之别此序官则有中下大夫何也曰疏云四命大夫自分为中下似若侯伯同七命子男同五命爵则有高下不同也曰注言士以三命而下为差信乎曰信王之士命数不着于典命惟大行人掌客职云士眂诸侯之卿礼参于典命所谓公之卿三命子男之卿再命则注信矣

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正长也宫正主宫中官之长

○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疏曰伯长也主宫中卿大夫士之适子庶子凡六官序官之灋其义有二一则以义类相从谓若宫正宫伯同主宫中事膳夫庖人内外饔同主造食之类故连类序之二则凡次序六十官不以官之尊卑为先后皆以缓急为次第故此宫正之第士官为前内宰等大夫官为后也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注曰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膳夫食官之长礼库曰宫正宫伯之下即以食官系之缘此事甚

系利害非惟是养人主气体専是正君之心防君之欲记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使下之所共必以之正人主虽欲少肆其欲亦不可得若无常制而共之者惟求以投其好则纵欲何极若周官所共各有定灋又且一一闗渉冢宰冢宰得人则食官皆正谁敢以四方珍味私投主欲古者格君心皆在此处

○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庖之言苞也裹肉曰苞苴贾主市买知物贾

○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注曰饔割亨煎和之称 疏曰掌王后世子及宗庙皆在内之事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疏曰掌外祭祀及飨孤子耆老皆在外之事

○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注曰主为内外饔煑肉者 贾音嘏亨普庚反注同物贾之贾与价同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注曰郊外曰甸师犹长也甸师主共野物官之长疏曰此官主地事不在地官者以其供野之荐又给薪蒸以供亨饪故在此次亨人也徒三百人特多者天子借田千亩借借此三百人耕耨故多也

○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疏曰徒亦三百人者马融云池塞苑囿取鱼处多故也

○鼈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

○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疏曰注腊之言夕也或作久字久乃干成义亦通坡谓自甸师至此以备膳夫之食用六谷膳用六牲珍用八物羞用百有二十品者也 音鱼腊音昔食音嗣

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注曰医师众医之长 疏曰医亦有齐和饮食之类故设在饮食之间也

○食医中士二人

注曰食有和齐药之类 黄文叔曰秦医和谓赵孟曰国之大臣荣其宠禄全其大节有祸灾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主不能御吾是以云良臣将死也夫师之敎训傅之德义保其身体冢宰之事也周冢宰必兼三公使其燥湿寒暑之不戒饮食起居之不节而疾生焉则何以为师保故食药之调适饮膳为详而医师奉王之事属于冢宰岂可苟而已哉

○疾医中士八人

○疡医下士八人

注曰疡创癕也

○兽医下士四人

注曰兽牛马之类 疡音羊后同创音疮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曰酒正酒官之长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奄精气闭藏者不称士则亦府史之类以奄为异也女酒女奴晓酒者古者从坐男女没入县官为奴其少才知者以为奚女酒三十人与奚为什长若胥徒也奚三百人以其造酒故多也

○浆人奄五人女浆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

○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注曰凌冰室也

○笾人奄一人女笾十人奚二十人

注曰竹曰笾

○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注曰醢豆实也不谓之豆此主醢豆不尽于醢也疏曰天子豆百二十公四十侯伯三十二子男二十四上大夫二十下大夫十六彼有膷臐膮胾炙脍之属其数甚多是豆不尽盛醢而已

○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盐人奄二人女盐二十人奚四十人

○幂人奄一人女幂十人奚二十人

注曰以巾覆物曰幂 坡谓自酒正至此又以备膳夫之饮用六清醤用百有二十罋者也 幂莫歴反膷音香臐音熏膮音鸮胾音恣

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薛平仲曰太宰为人君身心之防自宫正至宫伯自膳夫至腊人自酒正至幂人所以密迩于王者夫皆王宫内人而犹未及于外也宫人掌六寝之脩而及于四方之舍事掌舍而下又皆为王之防同于国外者设焉则内外出入之际其为王躬之是保者始悉

○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注曰舍行所解止之处

○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注曰幕帷覆上者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注曰次自修止之处 郑刚中曰舍者久留之辞次者暂止之义 幕武博反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注曰大府为王治藏之长若今司农矣 疏曰洪范云一曰食二曰货已上皆言饮食此次言货贿故大府在此也有贾者府官须有市买并须知物货善恶故也 礼库曰自大府至外府掌守财赋

○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

注曰工能攻玉者

○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注曰内府主良货贿藏在内者

○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注曰外府主泉藏在外者 大如字

司防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注曰防大计也司防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若今尚书 礼库曰自司防至职岁掌防计财赋

○司书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注曰司书主防计之簿书

○职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坡谓职内主赋入之簿书

○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坡谓职岁主赋出之簿书谓之岁者岁计之也

○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列职于此者皮币相次也 陈君举曰古之皮币乃国家所重天府所用甚广故礼防皆以皮币为主观当时皮事无所不防惟王不防故知出入之数极多大较与货贿相敌此所以亦属宰府皆司防为之长防古外反

内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注曰内宰宫中官之长 陈君举曰妇人女子常与至尊幽居九重人弗得见骄恣何所不至故使之分职于六宫附属于大宰而天官内宰春官世妇又得以参检其事与夫妇妾贱人自相使令而无畏忌者不同矣汉高爱戚夫人子留侯曰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人何益袁盎郤慎夫人坐文帝怒説以人彘乃从使大臣得与内事其如是乎

○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注曰奄称士者异其贤 李氏曰周礼其余奄皆不命也唯内小臣则有奄上士四人而已夫宦官指其居次则或在帷薄之内论其职掌则或闻牀笫之言固不可以诎辱俊乂浑淆男子其用奄人是乃制事之宜 徐氏曰王左右前后罔非正人使王出入起居罔有不钦后世尚有讲明此事者若后之左右前后择人而任之则千载之旷事无有明君贤相念及于此何也闺门出治之原闗雎王化之始有内圣外王之学者必不忽于斯

○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

注曰阍人司昏晨以啓闭者刑人墨者使守门囿御苑也游离宫也

○寺人王之正内五人

寺之言侍奄人也故寺人披自称刑人正内后之路寝也若王之路寝不称内

○内竖倍寺人之数

注曰竖未冠者之官名

九嫔

注曰嫔妇也昏义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也不列夫人于此官者夫人之于后犹三公之于王坐而论妇礼无官职

○世妇

注曰不言数者君子不苟于色有妇德者充之无则阙

○女御

注曰昏义所谓御妻御犹进也侍也

○女祝四人奚八人

○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

刘执中曰女史八人葢择嫔御之贤者为之 郑刚中曰古者天子有史官左记言右记动故为天子者不敢有过举后与王同体言动不谨则家道不齐无以举天下之内治故有女史 嫔皮宾反后同

典妇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贾四人徒二十人

注曰典主也典妇功者主妇人丝枲功官之长

○典丝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二人○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枲丝里反后同

内司服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

注曰内司服主宫中裁缝官之长有女御者以衣服进或当于王广其礼使无色过

○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注曰追治玉石之名

○屦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疏曰追师専掌妇人首服此兼男子屦舄者下体贱故同在此官也 追丁回反一曰雕舄音昔

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

注曰夏采夏翟羽色禹贡徐州贡夏翟之羽有虞氏以为緌后世或无故染鸟羽象而用之谓之夏采坡谓自治官之属至此辨其内外之职名次其爵秩之贵贱列其正师司旅之多寡等其府史胥徒之繁简则设官之事也后仿此 夏户雅反緌如谁反

周礼述注卷一

猜你喜欢
  闵公(元年~二年)·公羊高
  ●翼善鉴第九(十九案)·徐谦
  第十六章·王夫之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第七·周祖谟
  卷一百八十三·山井鼎
  卷二十四·鄂尔泰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上学·冯友兰
  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卷二百二十三·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欧阳竟无
  大觉苾刍塔铭并叙·太虚
  论 哲 学·太虚
  佛说佛名经卷第三十·佚名
  南山律在家备览·李叔同
  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74 ·佚名

    连文凤 晚步 不知风露寒,深坐翠微间。 对酒秋花尽,看云暝鹤还。 钟声黄叶寺,樵唱夕阳山。 安得吟身健,长随白日间。 连文凤 王昭君 使者相随出汉宫,辞君上马去匆匆。 只因自恃好颜色,不把金

  • 卷二百九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六张南史张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好奕棊其後折节读书遂入诗境以试参军避乱居扬州再召未赴而卒诗一卷富阳南楼望浙江风起南楼渚风起树杪见沧波稍觉征帆上萧萧暮雨【一作五两】多沙洲殊未极

  • 卷七十五 前凉録六·崔鸿

    张肃 张肃寔之叔父也为建威将军西海太守刘曜逼长安肃闻京师危迫请为先锋入援寔以肃年老弗许肃曰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锺仪在晋楚弁南音肃受晋宠剖符列位羯逆滔天朝廷倾覆肃晏安方裔难至不奋何以为

  • 卷三十七·杨士奇

    永乐二年十二月戊辰朔 上视往南郊○庚午○宣府总兵官武安侯郑亨等奏修筑宣府诸处屯堡成先有敕谕亨等于宣府万全怀安诸处简军马坚垒壁谨烽堠慎防御之务每数堡择一堡为高城深濠城多置门其中开井积水以聚数堡之人马辎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佚名

    正德十六年五月壬子朔遣工部营缮司郎中张惠往治河道候迎 圣母○大学士梁储以衰病再上乞休 上温旨答之不允辞○南京工科给事中王纪等请以逆濠及钱宁廖鹏毕真刘璟刘琅所没财帛收贮太仓准充岁入常赋以苏民困诏下其议于户

  • 卷之六十八·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十一月乙卯。谕内阁内阁代递忠瑞电奏、新设科布多俄领事。常川驻承化寺。并划给建署各地。遵奉部饬派员会同该领事磋商办理等语。着外务部知道。  ○署邮传部大臣杨士琦电请解职。以左参议梁士诒署邮

  •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九 逆臣传三·纪昀

    逆臣传唐 【三】 ○唐三 黄巢【王仙芝】秦宗权 董昌黄巢 【王仙芝】 秦宗权 董昌 △黄巢 【王仙芝】 黄婐曹州冤句人少与王仙芝以贩私盐为事 【据通鉴改辑】 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辩给喜养亡命咸通末岁荐饥盗兴河南干

  • 七五六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天文占验书籍板片折·佚名

    七五六 直隶总督袁守侗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天文占验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二日直隶总督臣袁守侗谨奏,为奏覆事。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十日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内

  • 御制题宋版通鉴纪事本末·袁枢

    洓水编年着通鉴建安纪事别成书兴亡本末为金镜条理因依若辅车虽有増前斯数典【袁枢为是书依司马光通鉴为起讫其前编则明沈朝阳所编焦竑校正之】便称续后此开初【续编宋纪为明冯琦编元纪为陈邦瞻编皆张溥论正明纪则本朝

  • 十国春秋卷第四十六·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前蜀十二列传唐道袭徐瑶 韩昭潘在迎徐延琼安重霸唐道袭【案欧阳五代史作唐袭而北夣琐言亦云唐峯二子道袭官皆至节将是道与袭为二人也然通鉴为复名王象之碑目载阆州有唐道袭碑似又非单名已今从之】阆州人

  • 晋纪三十四 安皇帝丁隆安五年(辛丑、401)·司马光

    晋纪三十四 晋安帝隆安五年(辛丑,公元401年) [1]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今举大号,诚顺民心。然建都立邑,难以

  • 三十七年(上)·佚名

    (甲辰)三十七年大明萬曆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朔壬子,上在貞陵洞行宮。○上不豫。○朝,王世子問安。○政院玉堂、二品以上,問安。○辰時,日暈。巳時午時,日有交暈兩珥,暈上有冠,下有履。白虹貫日。未時,日暈,暈上有背,色內赤外靑

  • 十三年·佚名

    (壬戌)十三年清同治元年春正月1月1日○甲申,敎曰:「領府事今年洽滿八耋,而唱名之星紀,又一周矣,齒德俱邵,福祿竝臻,歷事四朝,旣康且寧,此卽邦家之瑞也。況其科名之爲純考舟梁慶科乎?年與位之如此大臣處地者,得蒙几杖之賜,厥有故事之

  • 卷十九 丧服第十一之三·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一九   宋 李如圭 撰丧服缌麻三月者郑注缌麻布衰裳而麻绖带也不言衰绖略轻服省文曰缌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郑注谓之缌者治其缕细如丝也或曰

  • 卷一百五十三·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五十一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宣说精进波罗蜜多作如是言:汝善男子。应修精进波罗蜜多。不应观鼻界若常若无常。不应观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若常若无常。

  • 阿育王纪念会献词·太虚

    ──二十九年一月在波罗奈讲──各位沙门、宰官、长者、居士、贵女:今天在释迦世尊初转法轮地的波罗奈,承尼赫鲁先生领导游行全市,并被推为摩诃菩提会所召开的纪念阿育王大会主席,对于本人及佛教访问团受十万市民之欢迎,曷

  • 修龄要旨·冷谦

    作者冷谦,字启敬,道号龙阳子。明代洪武初人,寿在150岁以上。该书集“四时调摄”、“延年六字总诀”、“四季却病歌”、“长生一十六字诀”、“十六段锦法”、“八段锦法”、“导引歌诀”、“却病八则”等篇,主要阐述

  • 她是一个弱女子·郁达夫

    中篇小说。郁达夫著。1932年4月20日上海湖风书局初版。不久,被指为“普罗文艺”遭查禁。1933年12月经删节,易名为《饶了她》,由上海现代书局重排出版。小说以生动的情节,变化有致的矛盾冲突,描写了杭州某校三个意识志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