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三年

(壬戌)十三年清同治元年

春正月

1月1日

○甲申,敎曰:「領府事今年洽滿八耋,而唱名之星紀,又一周矣,齒德俱邵,福祿竝臻,歷事四朝,旣康且寧,此卽邦家之瑞也。況其科名之爲純考舟梁慶科乎?年與位之如此大臣處地者,得蒙几杖之賜,厥有故事之可按。尊年盛典,何可不施於元老元輔乎?回榜日,當親授几杖矣,袍、帽、花蓋,令各該司擧行,衣資宴需,令度支輸送。仍遣承旨宣醞,賜一等樂,庸賁稀有之盛事。」

○以李升洙爲吏曹參議。

1月2日

○乙酉,御仁政殿,行宗廟春享誓戒。

1月4日

○丁亥,都政,下批,以林喜鎭爲司諫院大司諫。

1月5日

○戊子,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

1月8日

○辛卯,詣宗廟齋宿。

1月9日

○壬辰,行宗廟春享追上純祖大王、純元王后尊號冊寶。

○以沈承澤爲吏曹參判。

1月10日

○癸巳,御仁政殿,受賀頒赦。

○親祭時,亞獻官宗廟都提調追上尊號都監都提調以下,施賞有差,提調工曹判書徐憲淳,禮曹判書徐戴淳,都廳應敎閔奎鎬,副司果朴弘陽,竝加。

○資敎曰:「上冊寶時禮房承旨鄭獻敎,對擧承旨金在顯,竝加資。

○以江原監司金炳地爲開城府留守,中批也。

1月11日

○甲午,以金炳喬爲吏曹判書,尹致秀爲兵曹判書。

1月12日

○乙未,以金壽鉉爲司諫院大司諫,尹正求爲江原道觀察使。

1月13日

○丙申,詣景慕宮展拜,奉謁也。仍詣景祐宮全溪大院君祠宇,展拜。

1月15日

○戊戌,以任泰錫爲咸鏡南道兵馬節度使,金炳㴤爲工曹判書,申錫愚爲漢城府判尹。

1月19日

○壬寅,召見,梱帥守令。

1月20日

○癸卯,藥院入診及次對于熙政堂。領議政金左根啓言:「純廟朝軍職,已經將任者三人,適値今年慶會。朝家示意,厥有可據之例,刑曹參判李景純,統制使申觀浩,知訓鍊李圭徹,請特加資憲。」從之。左議政趙斗淳啓言:「故儒臣趙恒鎭,壬戌一疏,忠憤所激,首先掀發,豈不爲大樹立乎?請超贈亞卿,仍令伻奠。」從之。

1月21日

○甲辰,以徐憲淳爲判義禁府事,李承駿爲忠淸道水軍節度使。

1月22日

○乙巳,以李鍾愚爲咸鏡道觀察使。

1月24日

○丁未,以金世均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25日

○戊申,以權

猜你喜欢
  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七·脱脱
  元明事类钞卷三·姚之骃
  ◎李权时还在大放厥辞·佚名
  ◎严春棠的金钢钻数目·佚名
  卷之三百七·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一·佚名
  ◎谈联省自治运动·刘以芬
  第二八三提讯名单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三日一一七○三--七·佚名
  通志卷三下·郑樵
  续集卷七·宋名臣言行录
  卷一百上·班固
  刘六符传·脱脱
  四九 一个“难妹”·邹韬奋
  卷一百三·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争裁·姚茂良

    〔末上〕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自家岳府中院子。我家爷要做红锦战袍。不免去唤贵裁。他原是我府中主顾。只索去走一遭。贵裁在家么。〔内应介〕不在家。当官去了。〔末〕旣不在家。后巷有个贱裁。叫他去罢。转东

  • 卷442 ·佚名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性野耽幽隐,茅茨一二间。 身侔黄鹤瘦,心与白云閒。 囊里诗无俗,毫端画有山。 忽惊时节换,塞雁又南还。 杨公远 三用韵十首 不作皱眉事,何烦古押衙。 且尝桑落酒,更沦雨前

  • 卷六十 先宋诗下·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六十 先宋诗下朱彦时黑儿赋世有非常人,实惟彼玄士。禀兹至缁色,内外皆相似。卧如骊马牛 【司义祖校记云:「似应作『骊马』」。今从《事文类聚》改】 (马展),立似乌牛跱。忿如(瞿鸟)鹆?,乐似鸬鹚喜。[下缺]。

  • 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凉主作降虏 守襄阳朱母筑斜城·蔡东藩

      却说秦使阎负梁殊,行至姑臧,赍传秦命,征天锡入朝。天锡召集官属,与商行止道:“今若朝秦,恐必不返;如或不从,秦兵必至,如何是好?”禁中录事席仂道:“先公原有故事,遣质爱子,赂遗重宝,今且照旧施行,缓兵退敌,徐作计较,这也是孙仲谋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五·佚名

    隆庆元年二月甲辰清明节 上亲祭 世宗肃皇帝几筵○加谥元妃李氏为 孝懿皇后□期遣驸马都尉谢诏告 奉先殿 上亲告 世宗肃皇帝几筵是日 上御皇极门遣成国公朱希忠持节灵璧侯汤世隆捧册宝诣 陵园上之大学士徐阶恭题 神主

  • ◎洪宪皇子之真迹·李定夷

    洪宪皇子袁抱存,夙以名流自称,尝喜与文人学士相往还。自回彰德后,即挈眷寓居上海。因慕无锡山水之胜,特由邑人钱保奇引导至锡。因嫌马路旅馆之尘嚣,遂假寓西门外振新纱厂。先期由小万柳堂主人廉泉致函邑中诸名宿,为作东道主

  • 一二 厨房的大事件·周作人

    乡下饭菜很简单,反正三餐煮饭,大抵只在锅上一蒸,俗语曰熯,便可具办。这方法在《善俗书》上说的很得要领,云“锅用木盖,高约二尺,上狭下广,入米于锅,以薄竹编架,横置上面,肉汤菜饮之类皆可蒸于架上,一架不足则碗上再添一架,下架蒸生

  • 李神俊传·魏收

    李柬之弟李神俊,小名提。年轻时因为有才学而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识。李神俊脱去布衣遵奉朝廷征召,任奉朝请,后转任为司徒祭酒、从事中郎。不久,他被授予骁骑将军、中书侍郎、太常少卿之职。后出任为前将军、荆州刺史。当

  • 张万公传·脱脱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他幼年聪颖,喜欢读书。其父张弥学,做梦梦到一室,其上贴有一纸,上写“张万相公读书堂”,不久张万公出生,就用此为名。他登正隆二年(1157)进士第,调任新郑簿。因父去世而辞职。服孝期满,他被授予费县簿

  • 纽瞞传(附也速答儿传)·宋濂

    纽瞞,珊竹带人。祖父孛罗带为太祖宿卫,随太宗平金国,戍守河南。父亲太答儿,辅佐宪宗征阿速、钦察等国有功,拜都元帅。宪宗二年(1252),太答儿率陕西西海、巩昌诸军征讨宋属四川地区;三年与总帅汪田哥建立利州;四年攻碉门、黎、

  • 三传辨疑卷二·程端学

      隠公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  左氏曰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献可杜氏曰左氏经书曰渝盖传授不同而文或误耳先儒谓之絶其成者以释渝为变也公谷虽以为输而又以堕成言之斯亦未达其义且诸侯或渝变不睦则必起兵交伐奚假使

  • 卷十四·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四    元 程端学 撰文公【名兴僖公子声姜所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康侯胡氏曰即位者告庙临羣臣也国君嗣世定于初丧必逾年然后改元即位赵氏曰凡国君立必逾年乃即位

  • 邵武龙湖闻禅师·惠洪

    禅师名普闻。唐僖宗太子。生而吉祥。眉目风骨。清真如画。不茹荤。僖宗钟爱之。然以其无经世意。百计陶写之终不回。闻霜华之风。梦寐想见。中和元年。天下大乱。僖宗幸蜀。亲王宗室皆逃亡。不相保守。闻断发逸游。人

  • 大灭品第二十九·马鸣

    时佛与大众,游至双树林。梵音告阿难,诣双树敷床。佛便在绳床,右胁而倚卧。面向於西方,首北而累足。时贤善须跋,修仁除躁性。欲见佛求度,来谓阿难言:我觉天人师,时至欲灭度。故来诣难见,觉知一切法。今求欲礼觐,云何尽苦原。今若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提婆达兜。诣阿阇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时王阿阇世。即从坐起。头面礼调达足。还就座坐。时王阿阇世。白调达言:我曾闻尊者调达。彼沙门瞿昙。常作是语。有五

  • 亨利六世·莎士比亚

    《亨利六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戏剧,首次出版于1623年。该剧上篇写英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由于贵族不和而失利;中篇写国内贵族的纷争和平民起义,导向内战;下篇写红白玫瑰战争时期的封建内战,红玫瑰贵族集团一度

  • 儿女英雄传·文康

    长篇小说。全称《儿女英雄传评话》。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清末文康撰。原书五十三回,今存四十一回。约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以后。康,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自署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大学士勒宝次孙。历

  • 日讲春秋解义·李光地

    六十四卷。此书为康熙皇帝经筵旧稿。由着名宋学家,康熙经学老师李光地主持编定,雍正时由大臣张廷玉、方苞修订定稿,乾隆三年(1738)锓版。宋代由于重《春秋》之慎赏罚、当功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之用,特别重视《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