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章

一 

章句一“然”字及“是其”二字,一串写得生活。“弗见”、“弗闻”,微也;“体物不可遗”,显也。义既两分,故不得不用“然”字一转。乃如朱氏伸竟为分别,则又成窒碍矣。弗见弗闻者,即以言夫体物者也。体物不遗者,乃此弗见弗闻者体之也。 

侯氏形而上下之言,朱子既明斥之矣。双峰犹拾其余沈而以为家珍,则何其迷也!形而下者只是物,体物则是形而上。形而下者,可见可闻者也。形而上者,弗见弗闻者也。如一株柳,其为枝、为叶可见矣,其生而非死,亦可见矣。所以体之而使枝为枝,叶为叶,如此而生,如彼而死者,夫岂可得而见闻者哉? 

物之体则是形。所以体夫物者,则分明是形以上那一层事,故曰“形而上”。然形而上者,亦有形之词,而非无形之谓。则形形皆有,即此弗见弗闻之不可遗矣。 

不可见、不可闻者之体物不遗,鬼神之性情固然。此弗见弗闻之体物不遗,以使物得之为物者,则其功效也。三句全写性情,而功效则在言外,不可以体物不遗为功效。 

于鬼神内摘出祭祀一段说,是从弗见弗闻中略示一可见可闻之迹。延平云“令学者有入头处”一语,甚精。此不可见闻者,物物而有。直是把一株柳去理会,则尽量只在可见可闻上去讨,急切闲如何能晓得者里面有那弗见弗闻底是怎么生。及至到祭祀上,却得通个消息。 

“天下之人”四字,是大概说。除下那嫚侮鬼神底不道,其余则浅者有浅者之见,深者有深者之见。是他一时精气凝聚,散乱之心不生,便忾乎如将见之,如将闻之,而信不遗者之真不可遗也。若到圣贤地位,齐明盛服以修其身,出门使民,皆以承祭之心临之,则不但于祭祀时见其洋洋,而随举一物,皆于其不可见者,虽不以目见而亦见之;不可闻者,虽不以耳闻而亦闻之矣。 

乃此理气之洋洋者,下逮于天下之人,固亦时与之相遇,特习而不察,繇而不知,穷视听于耳目之间,而要亦何尝远人而托于希微之际也?故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东阳许氏以祭祀为“识其大者”,殊属孟浪。 

猜你喜欢
  杂训第六·孔鲋
  上篇下·唐甄
  困知记卷下 凡三十三章·罗钦顺
  ●竹窗三笔·袾宏
  七经小传目録·刘敞
  第十六章 1·辜鸿铭
  卷四·王天与
  卷二十一·顺治
  既夕礼第十三·佚名
  嘱累阿难品第三十·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玄奘
  希叟和尚正宗赞目录·绍昙
  悼 德 瑛 尼·太虚
  卷第十八·智旭
  因缘品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翁方纲

    ○跋《石洲诗话》八卷,大兴翁覃先生视学粤东,与学侣论诗所条记也。前五卷草稿久已失去,叶□素农部忽於都中书肆购得之,持归求先生作跋。先生因命人钞存,又增《评杜》一卷,及附说元遗山、王渔洋《论诗绝句》两卷,共成八卷。

  • 古今滑稽联话四·范左青

    蜀南北山隐者,有挽袁世凯联三十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无一泛语懈笔,健才亦史才也。兹摘录如下:“天下殆哉,溯人民国家四年以来,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先生休矣,问子孙帝王万世之业,子曰如之何,如之何。”“一世之雄,今

  • 卷二十三·沈德潜

    ☆王世琛字宝传,江南长洲人。康熙壬辰赐进士第一人,官至侍读学士。○登楼万里辞吴会,经年滞越舟。两行乡国泪,独上海山楼。飓母威难近,蛮云瘴不收。炎荒非我土,何事爱南游?○英州道中寄大兄江岸草萋萋,愁悬落日低。天涯两兄弟

  • 王易简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隐居不仕。易简笃于议论,多所著述,有《山中观史吟》。《乐府补题》有其咏物词四首,《绝妙好词》卷六载其词三首。 ●齐天乐·

  • 卷三百八·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张廷玉

        ◎奸臣   《宋史》论君子小人,取象于阴阳,其说当矣。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有明一代,巨奸大恶,多出于

  • 第八十一回 攻旧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娇女作人奴·蔡东藩

      却说慕容宝弃都出走,行至阱城,适与赵王麟相遇。麟不意宝至,还道他亲自出讨,顿致惊溃,奔往蒲阴。宝不遑追击,但驱众北趋,到了蓟城。随从卫士,散亡略尽。惟慕容隆部下四百骑,留卫行幄。慕容会率骑兵二万人,方至蓟南,闻宝已入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二·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五十景泰四年八月乙酉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升户部右侍郎孟鉴为本部左侍郎调兵部右侍郎李贤为户部右侍郎○直隶徽州府婺源县儒生朱楙奏系文公熹九十孙乞入国子监读从之○升锦衣卫带俸指挥使吴安为前军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正德十二年八月甲辰朔 上微服从德胜门出幸昌平外廷犹无知者次日大学士梁储蒋冕毛纪追至沙河上曰臣等昨在阁见午本未散候至申刻始出道路相传以为 圣驾清晨出至教场寻幸 天寿山臣等闻之心胆战惊莫知所措今储嗣未建人心

  • 祖考奠国公家传·林献堂

    先祖考奠国公,讳天河,字景山;甲寅公之次子也。自甲寅公居于阿罩雾庄,产乃日殖。庄负山环溪,邻乡多巨族,各拥一方,非番害则械斗,故庄人皆习武;手耒耜、腰刀枪,以相角遂。而先祖考能御之,里党子弟咸就勒焉。同治元

  •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 第四十二·班固

    (王吉,贡禹,龚胜,龚舍,鲍宣)【原文】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陽,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百

  • 贺瑰传·欧阳修

    贺瑰字光远,濮州人。在郓州朱宣部下当都指挥使。梁太祖到兖州攻朱瑾,宣派瑰与何怀宝、柳存等人率兵万人救兖州,瑰进攻待宾馆,想断绝梁的饷道。梁太祖在中都得降卒说瑰等进兵待宾馆的消息,占卜,得“斩关”卦,认为大吉,选精兵连

  • 纯只海传·宋濂

    纯只海,姓散术台氏,二十岁在太祖帐下近卫军中任职,在征西域诸国的战争中有功。太宗五年(1233),太宗命他佩戴金虎符,任命为益都行省军民达鲁花赤,随大帅太出攻破徐州,擒金帅国用安。九年,因把益都划为皇太子的分地,故调纯只海为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八·高晋

    恩纶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上谕内阁曰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合词具奏请于乾隆乙酉年再举南巡之典以慰臣民颙望一折朕惟江浙地广民殷一切吏治农功均闗要计且襟江带河濵河近海之区筹防泽国田庐无一不重萦宵旰前以壬午嵗恭

  • 礼记集説卷十·陈澔

    元 陈澔 撰问丧第三十五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曰不甘味身不安美也【鸡斯读为筓纚筓骨筓也纚韬发之

  • 卷五·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五    宋 李樗黄櫄 撰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色角反】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雄雉于飞泄泄【移世反】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

  • 卷五·黄中松

    <经部,诗类,诗疑辨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五 上海黄中松撰 文王篇 序曰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郑笺曰受命受天命而王天下制立周邦考书无逸云文王受命唯中身诗文王有声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所谓天命者天岂谆谆然命之哉

  • 成正觉品第二十二·佚名

    佛告诸比丘,尔时菩萨降伏魔怨。灭其毒刺建立法幢。初离欲恶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内静一心灭觉观。定生喜乐入二禅。离喜受圣人说住於舍。有念有想身受乐入第三禅。离忧喜舍苦乐。念清净入第四禅。尔时菩萨住於正

  • 高寓公虞部补憨大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叙·德清

    高寓公虞部补憨大师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叙如来出世。最初转四谛法轮。最后付别传妙心。教分五时。戒合七众。至净土一门。则佛法已灭。犹阅千年。有能识阿弥陀佛四字者。皆据高座。盖慈悯众生。曲垂方便。若论此事。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