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疑问卷四      元 朱倬 撰

大雅

大雅非圣贤不能为其间平易明白正大光明熊去非诗说曰按小雅传云正大雅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文王大明緜三篇按国语皆以为两君相见之乐朱子谓特举其一端而言其实则成王治定功成之时周公制作以此为天子诸侯会朝之乐也今诵其诗则於其咏歌洋溢之中而凛然有严重齐庄之意犹使人有所兴起况亲闻其乐者乎

皇矣追述太王王季文王之盛德大业与大明緜诗同意生民又推本后稷所以积行累功之由朱子疑为郊祀之後受厘颁胙之诗若棫朴旱麓二篇诗中有奉璋玉瓒等语要亦羣臣从王祭祀之诗上篇乃方祭从行之初下篇既受福之後当是祭祀之乐思齐追述大任大姒大姜之德疑此必入而燕处之乐也灵台与民同乐岂亦出而游观之乐乎下武文王有声二篇皆是言武王之事其乐或用之宗庙或用之朝廷今皆不可知若行苇以下四篇为受厘之辞公刘以下三篇为陈戒之辞则又明白晓然者矣惜其被之声歌者其音节已不复存然善观诗者但玩其辞气亦足以识先王之雅道矣

诗言缉熙者凡四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维清缉熙文王之典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於缉熙单厥心文王成王圣贤之等不同矣而皆以缉熙言之何欤有圣人之学有贤人之学於缉熙敬止美文王之能缉熙圣人之学也缉熙文典言後人之不可不缉熙也缉熙光明贤人希圣之学也於缉熙美成王之能缉熙也 又当提出敬字说文王之所以为文者以能缉续熙明此敬也成王言不聪敬止而有志於缉熙正欲上法文祖也缉熙而尽其心集传以缉续熙明文武之业言之非美其能缉熙乎

大明言王季之德以及文武而不及大王緜之诗言大王之事以及文王而不及王季二诗皆周公作也岂有说乎

大明言文王之圣生於王季大任故无由上及於大王緜之诗言大王迁岐以及文王之盛王季其勤王家以大王为父以文王为子固亦居于岐而在大王文王之间者也

王季未尝有天下也而诗言奄有四方成康继世以有天下也而亦言奄有四方至鲁颂言后稷封邰之事亦曰奄有下土何欤

王季之後言奄有四方谓至于文武而奄有四方也自彼成康奄有四方言奄有前人之天下犹言不失旧物也后稷之奄有下国言封於邰也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言教天下以稼穑於禹平水土之後也

旱麓诗以岂弟君子称文王泂酌卷阿则以岂弟君子称成王成王之德果无间於文王欤抑可通称欤【阙】

天子之学曰辟雍诸侯曰泮宫礼也镐京辟痈为武王天子之学无疑矣文王终身西伯而灵台两言於乐辟痈集传释之曰辟痈天子之学岂西伯亦建辟痈乎敢问

朱子曰正雅皆成王周公以後之诗则在追王之後无疑故灵台以王在灵囿王在灵沼言之则无嫌於辟痈之名矣

文王有声之诗凡八章前四章咏文王後四章咏武王其咏文王也两称文王两称王后其咏武王也亦两称皇王两称武王传者谓皆周公作周公因为是偶对更易之体乎亦有其意乎

文王伐密迁都程邑伐崇迁都于丰今据史传所载但言文王迁丰不言迁程何欤

孔疏曰太王初迁已在岐山之阳是去旧都不远周书称文王在程作程寤程典皇甫谧曰文王徙宅於程盖谓此郑笺嫌此是丰故云後竟徙都於丰知此作丰者以此居岐之阳丰则岐之东南三百里耳今周书无文王在程之文亦无程寤等逸书此必是伪书而文王之两迁止有居岐之阳一句可证此外无所据矣朱子信之其亦有所考欤

古大事皆用卜如大王迁岐武王迁镐周公营洛皆卜以决之何公刘之迁豳文王之作丰独不用卜欤且文王既伐密而徙都之所谓程邑也诗人但言其伐崇作丰岂先都程邑而又作丰欤圣人重劳民者也既迁程邑何以又作丰欤

【阙】

公刘之迁豳也曰既景廼冈谓考日景以正四方也卫文公徙居楚丘亦曰揆之以日又曰景山与京皆考测日景之事也公刘与卫文公之迁其详於考日景则同矣卫文公继之以卜而公刘不用卜何欤大王之迁岐武王之迁镐周公之营洛皆用卜矣而公刘迁豳文王作丰乃不用卜何欤大王武王周公之迁又不言考日景何欤

圣贤之迁国难以求其必同也

笃公刘之诗见公刘迁豳已有室家之可居矣七月篇又言上入执宫功传者谓宫邑居之宅也古者民受五亩之宅緜之诗乃陶复陶穴则至古公时犹未有家室何欤

【阙】

文王伐密伐崇皆以为出於帝谓可也言伐密则首之道岸之先登言伐崇则始之以明德之予怀得无不相似乎

【阙】

崧高送申伯之诗何以并及甫侯六月美尹吉甫之诗何以并及於张仲长?祫祭殷之先王何以并及於伊尹欤

称人之善而及其同列忠厚之至也祫祭宗庙而及其辅臣崇报之深也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孔子有是言也故陈氏曰郊而曰天所以尊之也明堂而曰帝所以亲之也信斯言矣又观生民尊后稷配天之诗则不言天而言帝我将祀文王配帝之乐歌则不言帝而言天何欤思文一诗兼言天与帝又何欤【阙】

诗经疑问卷四

 

猜你喜欢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佚名
  卷十七(僖二十九年,尽三十二年)·孔颖达
  五行順逆第六十·苏舆
  審大臣第十六·徐干
  序·阎若璩
  大学辨业卷一·李塨
  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孔子
  宫室考卷下·任启运
  卷三十七·高闶
  卷十·吕祖谦
  书纂言卷三·吴澄
  贤护分观察品第六之一·佚名
  卷九十八·佚名
  劝祛疑生信·印光
  八识规矩补注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弥巩·唐圭璋

      弥巩字南叔,浩从侄。乾道六年(1170)生。嘉定十年(1217)进士。调峡州教授。端平初,监进奏院,提点江东刑狱。淳祐九年(1249)以直华文阁、提举崇禧观卒,年八十。自号独善,有独善先生文集二十卷,不传。   失调名   羊左合人我

  • 向滈·唐圭璋

      滈字丰之,曾官县令。有乐斋词。   水调歌头   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   □怜我,尘满袖,雪盈头。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

  • 三集卷四十九·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九古今体一百二十四首【乙酉七】杭州唘跸逥銮之作武林门外候兰船旬日盘桓合命旋指数【上声】流隂迅稔冉情知胜处戒留连江工塘坝筹悉定民事农桑期恐愆勤尔农桑

  • 杜鹃·徐志摩

    杜鹃,多情的鸟,他终宵唱: 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 飞蛾似围绕亮月的明灯, 星光疏散如海滨的渔火, 甜美的夜在露湛里休憩, 他唱,他唱一声:“割麦插禾”, ——农夫们在天放晓时惊起。 多情的鹃鸟,他终宵声诉, 是怨,是慕,他心头满是爱,

  • 列传第十五 王瞻 王志 王峻 王暕子训 王泰 王份孙锡 佥 张充 柳恽 蔡撙 江蒨·姚思廉

    王瞻,字思范,琅邪临沂人,宋太保弘从孙也。祖柳,光禄大夫、东亭侯。父猷,廷尉卿。瞻年数岁,尝从师受业,时有伎经其门,同学皆出观,瞻独不视,习诵如初。从父尚书仆射僧达闻而异之,谓瞻父曰:“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

  • 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四·荀悦

      皇帝以宣帝时生。号曰世适皇孙。宣帝爱之。自名曰骜。字太孙。帝置左右。三岁而宣帝崩。及为太子。尝被急召。不敢绝驰道行。元帝迟之。以状对。帝悦。乃着令。令太子得绝道行。自此始也。六月乙未。即皇帝位

  • 卷之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三十八卷明泰昌、天启、崇祯·缪荃孙

    光宗泰昌元年九月乙酉,罗朝国为南京刑部尚书。十月己未,淮安府地震,雷火击毁城楼。大雨如注,平地尽成巨浸。巡按御史孙之益以闻,言:“淮安咽喉重地,有此灾警,变不虚生。且黎民重罹昏垫之苦,千里尽同鱼鳖之区。兼之重征叠派,按册

  • 绎史卷一百四十五·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列国遗事战国策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黙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而君鵞鹜有余食下宫糅罗纨曵绮縠而士不得以为縁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

  • 完颜宗雄传·脱脱

    宗雄,原名谋良虎,是康宗的长子。他刚出生时,世祖看见他很惊异,说“:这孩子风骨非同寻常,以后必定成为国家大器。”于是解下佩刀,让人常放在他身边,并说:“等他长大成人就让他佩带这把刀。”宗雄九岁能射奔跑的兔子。十一岁,射中

  • 诗谱序·孔颖达

    钦定四库全书诗谱序   汉郑氏撰   唐孔颖逹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疏【正义曰上皇谓伏牺三皇之最先者故谓之上皇郑知于时信无诗者上皇之时举代淳朴田渔而食与物未殊居上者设言而莫违在下者羣居而不乱未有礼义

  •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朱棣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

  • 中国佛学会会名说明·太虚

    余初提议发起全国代表会议,以成立一中国佛教会。嗣张静江、蔡孑民诸公,主张改称中国佛学会,遂提出与旅京各发起人商决,先成立中国佛学会筹备处,再召集全国佛教代表会议。佛教之教字,本指“言教”,与今语“学说”同义;以学代教

  •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智胜相胜语第十之二论曰。此诸佛法身。为说差别。为说无差别。依止意用及业无异故。不可说差别。无量正觉故有差别。如法身受用身亦尔。意用及业不异故

  • 漆园指通后序·净挺

    庄子之书为晋儒所称引至唐天宝而名其书为经可谓尊之至矣然自郭向而外或注或论或讲疏率各出其所见以上窥乎庄子著书之指而于寓言洸洋自恣之意亦少失矣夫庄子之论道也自然而然而卒莫知其所以然故得庄之深者不求甚解者也

  • 桃花女阴阳斗传·佚名

    内封题“绣像阴阳斗法传”,左右栏分题“周公擅卜神通卦”、“桃花女破解压魂符”。此书传世刻本均为坊刻,最早为道光二十八年(1848)联益堂刊,内封题“桃女阴阳斗传”。凡四卷十六回,是清代某无名氏约在道光前后问世的一

  • 五代史阙文·王禹偁

    史书。北宋王禹偁撰。一卷。书成于真宗初年。补叙薛居正《旧五代史》记事避嫌漏略共十七事。包括后梁三事,后唐七事,后晋一事,后汉二事,后周四事。皆辨正精严,足补史阙。欧阳修《新五代史》多用其说。有汲古阁本等。

  • 北征事迹·袁彬

    明袁彬撰。1卷。彬。字文质,江西新昌(治今宜丰县)人。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也先南扰,时宦官王振擅权,挟英宗北征。彬以锦衣卫校尉扈驾从征。“土木之役”与英宗同被瓦剌军所俘,随侍左右,次年,与英宗同被送归。是书记其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