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一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尚书注疏第十

谨按宋板与上合为一卷

説命上

考异古本经不言臣下罔攸禀令不作弗罔作亡下文惟暨乃僚罔不同心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并放此注其名曰説下有也字使摄政下同 隂黙也上有亮信也三字谨按晋书杜预奏议中引尚书传作亮信也隂黙也臣初疑之久矣今得古本乃知注疏诸本脱三字也 犹不言政下有也字制作法则下同 天下待令待作得 百官仰法下有也字禀受下故作诰下恐德不善下并同 此故不言作此故不敢言也 言政教下民间下所梦之形下共有也字下注使在左右下以辅我德下以成利器下待舟楫下霖以救旱下以自警下为已视听下匡正汝君下以安天下下并同 修其职使有终下有之也二字 君以谏明下有也字 其承意而谏之之上有也字 而谏者乎下有也字疏遂令傅险姓之【三叶右八行】宋板令作以 而来曰云我徒也【三叶左一行】曰作且

补遗古本注三年不言下有也字

説命中

考异古本经不惟逸豫乃罔不休官不及私昵乃不良于言不并作弗 惟其能惟其贤其作厥 无患无启无耻无作亡 惟説不言有厥咎厥作其注冡宰之任下有也字立国设都下君臣上下下先举其始下主使治民下并同 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于下无不闻见除其所恶纳之于善虽复运有推移道有升降其所施为未尝不法天也臣敬顺而奉之奉即上文承也奉承君命而布之于民民以从上为治不从上命则乱故从乂也谨按此注围疏混于注者也校古本宋板作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臣敬顺而奉之民以从上为治但古本为治下有也字今据宋板録疏文于下易用兵下非其才下乃无不美下失人则乱下惟能是官下不可动下让以得之下非一事下纳侮之道下遂成大非下皆可服行下所行之事下共有也字 言知之易行之艰行上有而字 以勉高宗下有也字先王成德下有其咎罪下并同释文省息井反本作【六叶】元文本上有一字疏师长之言亦通有【五叶左八行】宋板有下有士字补阙传宪法至为治 正义曰宪法释诂文人之闻见在于耳目天无形体假人事以言之聪谓无所不闻明谓无所不见惟圣人于是法天言圣王法天以立教于下无不闻见除其所恶纳之于善虽复运有推移道有升降其所施为未尝不法天也臣敬顺而奉之奉即上文承也奉承君命而布之于民民以从上为治不从上命则乱故从乂也谨按今本注疏错杂纷乱殊甚今据古本宋板正误补阙而复其旧云 经传之无铠【六叶左五行】宋板之下有文字 则人为背之【七行】为作违是言惟而不有【七叶左七行】惟作推 故传总云事神礼

烦【八叶左一行】烦下有则字

补遗古本经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艰皆作难注同 王忱不艰艰作难

説命下

考异古本经台小子旧学于甘盘台作朕 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不作弗辜作罪注有道德者下使居民间下显明之德下我志通逹下须汝以成下共有也字梅醋醋作酢 以和之之上有也谨按恐误写 能

行汝教下有也字乃有所得下言无是道下乃来下是学之半下无能自觉下乃成圣下长官之臣下故成其能下以为已罪下伊尹同美下保衡之功下而称扬之下并同

补遗古本注至于天于作大宋板同 须君食下有也字

高宗肜日

考异古本经无丰于昵无作亡注雊鸣下谏王下周曰绎下有雉异下而异自消下以义为常下以致絶命下言无义下不改脩下有不永下如我所言下入其言下共有也字 自立君以主之【十五叶右九行】宋板无自字补遗释文绎字书作释【十三叶】释作襗疏正义曰释文云【十三叶右三行】宋板文作天 先周复商【六行】复作后 释文又云【同上】文作天 有司彻【七行】彻作撤

西伯戡黎

考异古本序殷始咎周始作乱谨按古本后改作始经非先王不相我后人不作弗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不有命在天不无戮于尔邦并同无作亡注咎恶下有也字所以见恶下贤臣下无道下诸侯下东北下将化为周下并同 淫过戏逸逸作怠宋板同 言多罪下如我所言下共有也字 反报纣也作反报也报纣也 参列于上天天上有在字 立可待作立在可待也释文戡説文作□【十五叶】谨按説文作□作□为是疏动悉违法【十八叶右五行】宋板悉作皆

补遗宋板疏祖伊木必问【十七叶左四行】木作未

微子

考异古本经我祖底遂底作致 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不作弗召敌雠不怠同 将食无灾无作亡 王子弗出我乃颠隮弗作不隮作陨注而去纣下子爵下去无道下孤卿比干下将必亡下上世下后世下外内下得中者下共有也字 涯际作津涯 无所依就下有也字 于今到到作致谨按恐非 不待久下有也字下注心同省文下故曰王子下不可如何下并同言起沈湎下有者字 卧仕之贤正误卧当作致【补遗古本宋板卧作致】 法纣故下有也字言政乱下同 不解怠宋板解作懈正嘉同 殷民上下有罪民作人 义不忍去下有也字以死谏纣下出合于道下并同 我久知子贤我上有言字 为殷后者下陨坠无主下非一途下共有也字释文雠常周反【二十叶】元文常作市 遯徐徒顿反一音徒困反【二十一叶】徒困作都困疏微子名各【十九叶左一行】正误各当作启【补遗宋板各作启】 其事欲当然【二十一叶右行行】宋板欲作或

补遗古本注而小人各起人作民 殷邦颠陨邦作国释文厓五皆反【二十叶】皆作佳疏错辞天命【十九叶右四行】宋板辞作乱 则思如之何【二十二叶右一行】思作当 为治民者皆雠怨【二十三叶左九行】民者作者民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二十一

猜你喜欢
  心术下第三十七·管仲
  卷四·刘敞
  绪言 人有不忍之心·梁启超
  第二章 天灾之苦·梁启超
  四书通旨卷四·朱公迁
  西山读书记原序·真德秀
  十八  非攻中·墨子
  左传折诸卷二十八·张尚瑗
  东林照觉总禅师·惠洪
  三十二相品第九·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玄奘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八·德辉
  阅世界大同之道·太虚
  所望于上海市参议会·太虚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118_1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诸公】孙逖   拜郎登省闼,奉使驰车乘。遥瞻使者星,便是郎官应。   台妙时相许,皇华德弥称。二陕听风谣,三秦望形胜。   此中暌益友,是日多诗兴。寒

  • 第三折·佚名

    (刘员外拿棍了同正旦上,云)这妇人好歹也!那一日我和你约定在玉清庵里赴期,我又不曾去,不知那里走将一个人来,你和他成了亲事。我且问你,比如你见我时节,难道好歹也不问一声?见说名姓不是我,你就不该随顺他了。我一口食将到口边

  • 卷六·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六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假馆集上【起乙丑正月尽一年】甲子秋闱被放将出都适黔抚杨公内擢少司马相留邸舍丙寅冬公以养亲告归临别检点诗笈得若干首盖从公唱者无过数篇余皆应詶杂作分上下两卷乙丑

  • 列传十一·薛居正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初名从。以中涓从太祖,性端愿,未尝离左右。及太祖镇汴,树置戎伍,始得马五百匹,即以师古为偏将,援陈破蔡,累有战功。及朱珍以罪诛,遂用师古为都指挥使。乃渡淮,饷军于庐寿,攻滁州,破天长,下高邮,沿淮转战,所至克捷。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隆庆四年六月丁酉朔 上谕礼部天气亢旱三时少雨禾苗渐稿朕甚忧之其传示顺天府官竭虔祈祷自初一日为始十日止诸司停刑禁屠不许怠忽是夜遂雨明日又雨又明日大雨 上喜命辍坛弛禁○戊戌升江西按察司按察使杨守鲁为狭西布政

  • 提要·王应麟

    【臣】等谨案通鉴答问五卷宋王应麟撰应麟有周易郑康成注已著录此玉海之未附刋十三种之一始自周威烈王终于汉元帝葢未成之本也其书以通鉴问答为名而多涉于朱子纲目葢纲目本因通鉴而作故应麟所论出入于二书之间其所评隲

  • 夹古清臣传·脱脱

    夹谷清臣本名夹谷阿不沙,胡里改路桓笃人。他身材魁伟,善长骑马射箭。皇统八年(1148),继承祖父的驳达猛安。大定元年(1161),听说金世宗即皇帝位,他率领本部军队六千人赴中都会师,因功升为昭武大将军。夹谷清臣跟从右副元帅纥

  • 111.周处除“三害”·林汉达

    西晋时期,除了像王恺、石崇一类穷奢极侈的豪门官员外,还有一批士族官员,吃饱了饭不干正经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胡乱吹牛,尽说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无稽的怪话。这种谈话叫作“清谈”。这种人,往往名气很大,地位很高。这也可见当时

  • 二十一年·佚名

    (戊子)二十一年大明萬曆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酉,全羅監司尹斗壽狀啓:龍潭縣,去十二月十五日,地震,自西南,聲甚轟輵。1月2日○丙戌,二所巡廳軍號,趁不受去。兵曹啓:「以夜深,不爲受去。」傳曰:「軍法解弛,於此可見。」命囚巡將李

  • 问明卷第六·扬雄

    或问“明”。曰:“微。”或曰:“微何如其明也?”曰:“微而见之,明其悖乎!”聪明其至矣乎?不聪,实无耳也;不明,实无目也。“敢问大聪明。”曰:“眩眩乎,惟天为聪,惟天为明。夫能高其目而下其耳者,匪天也夫?”或问:“小每知之,可谓师乎?”

  • 做人第一,学问第二·孔子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 弟子:指学生或年纪幼小的人。入则孝,出则弟:“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

  • 春秋集传详説卷四·家铉翁

    宋 家铉翁 撰桓公下【桓王十七年】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公羊曰前既称王后则其辞成矣今复称季姜纪父母之于子虽为天王后犹曰吾季姜愚谓自王国而逆则曰王后女虽在纪而后之名已正自纪国而往则曰纪季姜后虽在途而女之出

  • 庄公·庄公元年·左丘明

    【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传】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

  • 祝蒋委员长寿辰请全国各寺庵诵药师经启·太虚

    中国今值多难兴邦之际会,而应运复兴中华民族者,实惟 蒋委员长为领袖,自当与国同寿。敬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云;“若刹帝利灌顶王等灾难起时,所谓人众疾疫难,他国侵逼难,自界叛逆难,星宿变怪难,日月薄蚀难,非时风雨难,过时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佚名

        后汉月氏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佛告阿逸菩萨等。若曹于是世。能自制心正意。身不作恶者。是为大德善。都为八方上下最无有比。所以者何。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中。诸天人民。皆自然作善。不大为恶易教化。今我于

  • 茶花女·小仲马

    《茶花女》是19世纪法国著名戏剧家、小说家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作品主人公玛格丽特在爱情与疾病折磨下离开了人世。她生前特别喜爱茶花,人们叫她茶花女。她死后,墓碑下也堆满了茶花,这是唯一获得她真正爱情的

  • 中山狼传·马中锡

    文言寓言小说。 明马中锡撰,存于明刊马中锡《东田文集》卷三。“中山狼”是一则民间流传已久的故事。明刻本《合刻三志》中的《中山狼传》署名唐人姚合,而明刻本《古今说海》、清翟灏《通俗编》、清钮锈《觚剩》,都说

  • 沫沫集·沈从文

    文学评论集。沈从文著。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出版。该书收入的文章有:《论冯文炳》、《论朱湘的诗》、《论落花生》、《论焦菊隐的〈夜哭〉》、《论施蛰存与罗黑芷》、《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论闻一多的〈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