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一)颜渊篇

颜渊问仁章。

朱子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而仁义礼智之性具于其心。仁虽专主于爱,而实为心体之全德。礼则专主于敬,而实为天理之节文也。人有是身,则耳目口体之间不能无私欲之累,以违于礼而害夫仁。人而不仁,则其一身莫适为主,而事物之间,颠倒错乱,无所不至矣。圣门之学,所以汲汲于求仁。而颜子之问,夫子特以克己复礼告之,盖欲其克去有己之私欲,而复于天理之本然。则本心之全德,将无不尽也。已者,人欲之私。礼者,天理之公。一心之中,二者不容并立,而其相去之间,不能以毫发。其克与不克,复与不复,如手反复,如臂屈伸,诚欲为之,其机固亦在我而已。”今按:此条以天理之公与人欲之私对言,而谓二者之间不能以毫发。孔子又言,“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好德,乃天理之公。好色,乃人欲之私。然此二者皆人之性命禀赋,果使好德能如好色,则好色亦自有节度限制。夫妇为人伦之始,人欲之私亦即天理之公。即孔子所言未见好德如好色,亦未谓二者不能并存于吾心。朱子亦引他家之言以说之。后儒于此章克己二字与朱子持异解,然朱子亦已言克复之机亦在我,则克去己私之功夫亦即在己矣。清儒言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其实明其义理之大,则训诂小异,亦不值有大争议。此条论天理人欲公私之间,则义理之大者。谓其间不毫发,而其机则全在我,则亦言之已尽矣。后儒在此等处,与理学家争,似无值大争处。

仲弓问仁章。

朱子曰:“修己以敬,则私意无所萌矣。推己以恕,则私意无所施矣。如是则天理流行,内外一致,而仁在我矣。”今按:上章言克去己私,本章言修己以敬,推己以恕,则朱子意未尝轻己可知。故读古人书贵能通求其大义,逐字逐句,一枝一叶,纵所言小异,可无拘碍矣。

司马牛问仁章。

朱子曰:“孔子答问,但向如何行仁,但答如何可以至仁,未尝有问如何是仁者。观颜子仲弓司马牛樊迟之问答可见矣。”今按:如西方哲学,便该先知如何是仁,再有他问。此为中西双方思想学问一大不同处。但未见之行,又行所未至,又如何有知,此亦一大问题。中国古人言知之非艰,行之惟艰,阳明主知行合一,最近世孙中山又言知难行易,三说皆一贯而来。西方哲学乃称爱知之学,却不兼重行。故西方有各擅专门知识之学者,无中国人意想中知行并重之君子与圣人。

司马牛问君子章。

朱子曰:“所以不忧不惧,由于内省不疚。学者又须观所以内省不疚,又如何得之,然后可以进步。不然书自书,人自人。”今按:西方之学,著书立说,重在其书,不在其人。近日国人慕西化,亦如此。皆所谓书自书,人自人也。

子贡问政章。

朱子曰:“以序言之,则食为先。以理言之,则信为重。”又曰:“信是在人心,不容变者。有信则相守以死,无信则相欺相诈,臣弃其君,子弃其父,各自求生路去。”今按:身之所先为食,心之所重为信。食取于外以足其内,信生于内以安其外。朱子又言:“集注不若死之为安,安字极有味,宜玩之。”今按:今日举世不安,皆为无信。而世人则群认为是一经济问题。不知其内在深处本源,乃在心与心相互间一信上。疗治所急,则是一心理问题。西方学术史上讲心理,从来亦与中国不同。使孔子生今日,恐亦仍当为一人不知而不愠之君子而止。其答子贡之所问,诚难以语之今世矣。

樊迟从游章。

朱子曰:“人惟一心耳。既为其事,又有求得之心,即不专矣,安能有积累之功。此一条心路,只是一直去,更无他歧。才分成两途,便不可。且如今做一事,一心在此做,一心又去计功,则此事定不到头,亦不十分精致。”今按:此条近人读之必谓此是朱子一番思想,而颇具哲学意味。其实朱子只是在凭《论语》记孔子告樊迟语,申说孔子心意,亦所谓述而不作也。而孔子当时语樊迟,亦适如朱子所谓就事论理,非凭空自作一番哲学主张,如近人所意想。当孔子时,中国系一农工社会。农则为井田制,由公家授田,老而归还,不得占为私有。一心耕耘,非有他图。工亦由官受廪,凡其所成,尽以献于公,不得私自营利。即令其一心在此工上,不存他想,又必子孙世袭,累世一心,则其业自精。故中国古代百工皆成氏,如管仲鲍叔牙,即出管工鲍工之家。自幼即一心在其所治之业,出而从事政治,亦一心在其所从事之政治上,非有他途别计。为一器,则有一器之用。管仲为齐相,则尽其为齐相之职,一心为桓公。孔子称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使非一心为政,又焉得如是。而孔子又称管仲器小,则嫌其有三归,又分心于私生活之享受上,遂使其在当时政治上未能显出更大用场而已。至孔子,始知志于学,志在周公。亦一心在政治上期求有更大作用。故曰:“君子不器。”又以子贡为瑚琏之器,则藏在宗庙之贵器,亦不作其他用。故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不器,非言无用,乃求其在人群社会政治阶层中,作出更广大更变通之大用而已。本章崇德之义即如此。亦非谓德乃无功无用。此条所谓做一事一心在此做,不可一心又去计功,此非谓不在事上计功,乃谓不在做事者自己私人心上计功,如此专心一志,乃谓心之德。义利之辨,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上一大意见,乃从中国社会自身情况来,亦即所谓就事论理也。而西方自古即为一工商社会,工商业正为经营此业者之自身私利着想,其所重视之工商业,则为一手段,非目的,其心便已分了,与中国古代人心情大不同。其他学业遂亦不得不受其影响。即论艺术,中国工业本身即成为一艺术,西方则工业与艺术分途。如雕刻一美人石像,必求取得众心喜悦,乃成一艺术品,而艺术家之生活,亦寄于此。如此条言,若去计功,则此事定不到头,亦不十分精致。此有甚深妙意,但就中国工业艺术言是如此。西方艺术正为其计功,才有他们的到头,他们的精致,与中国自不同。今人读古人书,当就自己文化传统之大义上去读,乃能得其书中之意。若依西方观念来读中国古人书,则自见其无当。又要从西方义理来尽改中国社会之种种,则更无当了。朱子解此章又说:“即于自己疏,而心亦粗矣。”此语真不虚也。

猜你喜欢
  卷一四七·邱濬
  论语纂疏卷十·赵顺孙
  第三编 近古哲学史·钟泰
  绪论 二·林语堂
  第五章 16·辜鸿铭
  春秋集传详説卷十六·家铉翁
  提要·李明复
  卷三十七·沈廷芳
  卷三十七·乾隆
  第五十八卦:《兑卦》·佚名
  前言·荀况
  君臣·慎到
  卷三百四十九·佚名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追悼熊秉三张仲仁两先生·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七十五·徐世昌

    沈瑜庆沈瑜庆,字爱苍,号涛园,侯官人。光绪乙酉举人,官至贵州巡抚。谥敬裕。有《涛园集》。纪朱总兵洪章事每饭意不忘钜鹿,眼前魏尚翻为戮。少年不自惜功勋,垂老对人羡蒲穀。苍头特色黔中黔,太守益阳与薰沐。

  • 涡堤孩新婚歌·徐志摩

    小溪儿碧冷冷,笑盈盈讲新闻, 青草地里打滚,不负半点儿责任; 砂块儿疏松,石砾儿轻灵, 小溪儿一跳一跳的向前飞行, 流到了河,暖溶溶的流波, 闪亮的银波,阳光里微酡, 小溪儿笑呷呷的跳入了河, 闹嚷嚷的合唱一曲新婚歌, “开门,水晶的龙

  • 卷三百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十九桂花类五言古【附长短句】咏桂树         【梁】范 云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咏桂          【梁】庾肩吾新丛入望苑旧榦别层城倩视

  • 卷十四·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十四平湖沈季友编明沈继山先生思孝思孝字纯父号继山嘉与人隆庆戊辰进士神庙初为刑部主事疏论江陵夺情杖八十戌广东神电衞踉跄万里徒歩行乱山深树间就獠族寄食比至刘抚令囚致之思孝乃仗劒往至恩

  • 列传第十一 王珍国 马仙琕 张齐·姚思廉

    王珍国,字德重,沛国相人也。父广之,齐世良将,官至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珍国起家冠军行参军,累迁虎贲中郎将、南谯太守,治有能名。时郡境苦饥,乃发米散财,以拯穷乏。齐高帝手敕云:“卿爱人治国,甚副吾意也。”永明初,迁桂阳内史,讨

  • 卷七·本纪第七·脱脱

        穆宗下   十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奉安神纛。戊戌,汉以宋将来袭,驰告。二月壬子,诏西南面招讨使挞烈进兵援汉。癸亥,如潢河。戊辰,支解鹿人没答、海里等七人于野,封土识其地。己巳,如老林东泺。壬申,汉以败宋兵石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宋濂

        ◎良吏一   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固有曰:“汉兴,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先,故文、景以后,循吏辈出。”其言盖识当时之治体矣。   元初风

  • 读礼通考卷七十三·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六国恤八太皇太后皇太后丧仪下眀仁宗诚孝张皇后【洪武中册为燕世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宣宗即位上尊号曰皇太后英宗即位加上太皇太后正统七年崩合葬献陆上尊諡诚孝恭肃眀德仁顺天启圣昭皇后】眀防典正统七年

  • 第六卷宋·缪荃孙

    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丁卯,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备法驾,幸建康官,临太极前殿。诏大赦,改晋元熙二年为永初元年,赐民爵二级,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人五斛。逋租宿债勿复收。其有犯乡论清议,赃污淫盗,一皆荡涤洗除。长徒之身,特皆原遣。

  • 提要·吴师道

    【臣】等谨案敬乡录十四卷元吴师道辑师道字正婺州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仕至礼部郎中以宋婺州守洪遵东阳志所记人物有遗阙因集录其乡贤自梁迄宋末毎人先次其行略而附录其所着诗文亦有止着其目者明正徳间金革守赵鹤有金

  • 世家卷第十 高丽史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宣宗。宣宗安成思孝大王讳运字继天古讳蒸又祈。 文宗第二子顺宗母弟文宗三年九月庚子生。 幼而聪慧及长孝敬恭俭识量弘远。 博览经史尤

  • 卷之八十三  菽園雜記十一(明) 陸容 撰·邓士龙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

  • 卷一百三十九·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三十九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三十九>車戰之法古者之用兵也險野人為主易野車為主則險野非不用車而主於人易野非不用人而主於車車之於戰動則足以衝

  • 卷一百三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朝礼蕙田案古朝礼有二书日觐四岳羣牧又曰肆觐东后周礼大行人掌朝宗觐遇防同聘问之事乃賔礼也周礼宰夫掌治朝之法太宰王眡治朝则

  • 卷二·柯尚迁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全经释原卷二明 柯尚迁 撰天官上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释曰大宰天官之长也职所掌之事也建立也邦指王畿言典常也经也六典治教礼刑政事也此六者冡宰秉之以为常经六官守之以为常灋也佐助也

  • 季孙之母死(1)·戴圣

    ——借外包装通行天下 【原文】 季孙之母死,哀公吊焉,曾子与子贡吊焉(2)。阍人为君在(3),弗内也(4)。美哉!曾子与子贡入于其厩而修容焉(5)。子贡先入,阍人曰:“乡者已告矣(6)。”曾子后入,阍人辟之(7)。涉内霤(8),卿大夫皆辟

  • 卷第四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四九十八随眠中几是遍行。几非遍行颂曰。见苦集所断  诸见疑相应及不共无明  遍行自界地于中除二见  余九能上缘除得余随行  亦是遍

  • 武夷新集·杨亿

    诗文别集。北宋杨亿撰。二十卷。亿有《西昆酬唱集》已著录。此集景德四年(1007)成书,乃亿辑其十年诗笔,且自序之。含诗五卷,颂记一卷,序一卷,碑、表等一卷,墓志等三卷,策问、表状等七卷,祭文等二卷。其诗重雕琢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