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二十九   宋 范处义 撰

附说

释十五国二雅三颂名

周召

周本作郮黄帝次子昌意之後姬姓之国在岐山之阳姬水环流故曰周其国已亡於夏商之间后稷始封於邰至公刘迁豳大王迁岐实郮之故地省文曰周召或作邵顔师古注汉书凡引召南皆作邵南岂古字多通或省文为召邪黄帝之後本封於郮其国既亡故武王克商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後於蓟召即蓟也後改为燕故太史迁谓武王封召公奭於北燕然则蓟之为燕犹唐之为晋荆之为楚耳或曰黄帝之後封於蓟者已絶成王更封召公奭於蓟为燕犹封微子於宋以继商後也皇甫谧以召公为文王之庶子信如其说则周公召公盖兄弟也成王封周公於鲁既以元子伯禽代之而留周公为师则封召公於燕亦必以元子代而留召公为保矣史记太史公留滞周南挚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也盖二公分陕而治周公居东既为洛阳则召公居西即今扶风雍县有召亭是其地也周公食采於周召公食采於召故曰周公召公雍与洛皆周之中土而其化实行於南国故曰周南召南然则孔氏以岐阳为周南吕氏春秋以为禹省南土涂山之女作候人之歌实始南音周公召公取法焉皆非其实矣

邶鄘卫

邶本又作鄁晋书作?如石勒初名?及胡部大张?督是也鄘本庸姓之国汉有庸光及胶东庸生是其後也卫本姬姓之国武王伐纣以其地封武庚成王时管蔡挟武庚以叛遂以余民封康叔於卫意邶鄘亦同时与卫分守商之遗民其後皆为卫所有邶古作鄁邶即省文也鄘古或作庸庸即省文也邶鄘卫皆以水得名邶水在泰山之阜滽水出宜苏山卫水在灵寿禹贡恒卫既从郑氏诗谱云北曰邶南曰鄘束曰卫今以地理考之多不合未知孰是

说者曰风土之诗曰风朝廷之诗曰雅宗庙之诗曰颂十四国皆有风土之诗岂王者所都之地独无风土之诗乎故曰王国风或以王风为东周之诗二义与旧说不同姑存之

周宣王封母弟郑桓公友於宗周咸林之地今永兴军郑县是也及幽王败於犬戎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於东都卒取虢郐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十邑今河南新郑是也又为开封之故地此郑与新郑之别也

武王克商封太公吕望於营丘太皡之後爽鸠氏之墟因其地有天齐山遂以为国名至成王时周公广其地东至于海西至于南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为五百里之国今泰山之隂淄潍之野在封域之内

魏为晋所灭今陕州平陆有魏城是其故地後以封毕万左氏以为魏大名也盖取象魏之义然象魏古或读为巍庄子所谓魏然而已即巍之省文也方言自关以西秦晋之间凡细而有容者谓之魏则是魏者取其细也然则读为巍则训大读为魏则训细後人相承以魏为大固未尝考此也

唐本作鄌帝喾封尧为鄌侯在幷州平阳至周成王封母弟叔虞於尧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故谓之晋阳至子燮遂改为晋今晋州是也左氏传曰成王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封於夏墟啓以夏政疆以戎索夏墟今晋阳是也在禹贡太行常山之西太原大岳之野

秦伯翳之後周孝王封其裔孙非子於秦邑即陇西秦谷是也今陇州汧原乃秦之故城至五世孙襄公救犬戎之难平王锡以岐丰之地西周之故都也

周武王封舜之後妫满於伏羲太昊之墟是为陈胡公其封域在豫州之东今之陈州是也

周武王封祝融之後妘姓於鄫为子居溱洧之间即潧水以名其国字书溱洧之溱多书作潧今荥阳有古鄫城或疑鄫与郐字相近故误作郐今又转而为桧案左氏传云郑祝融之墟也郑灭桧而处之郑语云幽王之世桓公谋灭虢桧郐仲恃险则郐与桧古盖通用矣

曹本颛顼孙陆终之故国因漕水而得名其後周武王封叔振铎於曹为伯在鲁卫之间济隂定陶是其地其封域在雷复荷泽之野今广济军是也传国二十三世至於伯阳为宋景公所灭

后稷始封於邰今凤翔武功邰城是也邰亦作厘又作斄公刘迁於豳今邠州枸邑豳亭是也豳亦作邠太史迁以公刘为后稷之曾孙班固人物表亦然且夏太康为啓之子则谓公刘为太康时迁於豳於理可信而汉娄敬乃曰周之先自后稷封之邰积德累善十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则是公刘与桀并世其年之相去为甚远迁固作史考据必精娄敬一时之言岂足惑哉

小大雅

小雅或作宵雅学记曰宵雅肄三宵小古字通用故小人亦曰宵人大雅或作大牙亦古字通用书有君牙礼记作君雅

三颂【三亳辩附】

周颂皆作於成王之时多出周文公之手题曰周颂以别鲁商耳不然诗三百篇除商颂外皆周诗也何独颂哉成王封周公元子伯禽於少昊之墟本名鲁故曰鲁公曲阜者鲁之陇阜委曲长七八里遂以为邑号即今之仙源县隷兖州其封域在徐州之北大羽之野国中有大庭库岂大庭氏亦居此乎鲁之有颂犹费誓也或者微见礼乐征伐不自天子出邪契始封商於之地今商州商洛县是也地有商山因是得名自契至汤八迁汤居亳而为亳者三北亳即今之拱州考城是也古谓之蒙庄周蒙人也汉谓之薄盖汉书多借同音字通用故以亳为薄也南亳即今之南京之谷熟是也南京古商丘岂汤以商丘之名同於始封故迁之欤西亳即今之西京偃师是也说者以为汤居西亳至盘庚自河北徙於北亳而孔氏诗正义取皇甫谧之说乃谓殷有三亳二在梁国一在河洛之间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蒙为北亳即景亳是汤所受命地偃师为西亳即盘庚所徙者也今以经传考之书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汤实帝喾之後帝喾之都在今偃师则汤始居西亳从先王之旧也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故国在今拱州之宁陵考城乃其邻邑则汤次居北亳故使亳衆为之耕也左氏传曰汤有景亳之命今景山在拱州楚丘旧属南京则汤最後居南亳受命而有天下也然则三亳皆为汤所居谧论南北二亳是矣谓西亳为盘庚所徙诚考之未精也且殷以溵水得名溵?同音古溵水县乃今陈州之商水县是也亦近南京书言盘庚将治亳殷又言盘庚迁于殷则盘庚所迁亦南亳或北亳耳况书言作惟涉河以民迁说者谓南渡河则非偃师明矣立政曰三亳阪尹说者谓汤旧都之民来归文王分为三邑以处之其长居险故曰阪尹盖东成臯南轘辕西降谷也非谓三处皆冇亳名也古之帝王惟商不常厥邑自契至汤既八迁三亳之外他不可考仲丁迁于嚣今河南敖仓也河亶甲居相今相州也祖乙居耿今河东皮氏也盘庚五迁乃治亳殷余亦无可考据然则诗所谓自彼殷商咨汝殷商则兼商山溵水而言之书曰商书颂曰商颂盖本契之始封而称之也

诗补传卷二十九

 

猜你喜欢
  春秋大全卷三十二·胡广
  卷十二·钱时
  提要·刘敞
  卷十九·王道焜
  昭公·昭公五年·左丘明
  卷二百一十八·佚名
  卷三十四·道世
  卷十五·佚名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安乐集卷下·道绰
  佛说三转法轮经·佚名
  佛说黑氏梵志经·佚名
  佛说无上依经卷下·佚名
  力庄严三昧经卷上·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二·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空谷先生俞远(豆亭集)·顾嗣立

    远字之近,江阴凤歌乡人。隐居教授,自号空谷,因称空谷先生。身癯神骨秀竦,目光烨烨,好着小冠,戴方山椶笠,衣白绮裘,俨然神仙中人。行出,一市尽惊。至正壬辰,乡寇窃发,所过残毁。乃筑土为室,啸歌其中,长吟短咏,语必惊人。如《龙门桐歌

  •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八十三·忠义四·宋濂

        ◎忠义四   普颜不花,字希古,蒙古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由国子生登右榜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调河南行省员外郎。十一年,迁江西行省左右司郎中。蕲黄徐寿辉来寇,普颜不花战守之功为多,语在《道童传》。

  • 卷四十三 志十八·赵尔巽

      ◎灾异四   洪范曰:“金曰从革。”金不从革,则为咎徵。凡恒旸、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于金。   顺治元年八月,苍梧旱。三年,平乐、永安州大旱,二月至八月始雨;台州自三月不雨至于五月;绍

  • 卷五·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五晋 常璩 撰公孙述刘二牧志先王命史立典远则经纪人伦三材炳焕品物章矣然而有志之士犹敢议论於乡校之下刍荛之人加之谣诵於林野之中管闚瞽言君子有采所以综核羣善休风惟照也公孙述刘牧二主之

  • 卷之八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二月。癸卯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申皆如之。记注○谕内阁、现在军务未平。从征将士。冒镝冲锋。备尝艰苦。烽烟所至。民生不得安业。朕宵旰焦劳。时

  • ◎吴佩孚不与冯玉祥妥协·刘以芬

    冯玉祥于第二次直奉战争突尔倒戈,致使直军全然瓦解,其经过情形,余已笔而记之矣。惟冯后受奉军压迫,又谋与吴佩孚妥协,而为吴所峻拒,其事或为外间所未详知者,亦不可不一述也。 盖冯既决心倒戈,恐势孤难集事,乃深与胡景翼、孙岳

  • ◎当年雄风何在·李定夷

    北京某旗人夫妇二人,有子女三人,生计极艰,时常断炊。童子无知,日夜啼哭,父母不能耐,遂萌短见。向肆中售得毒药,先受幼子幼女食,食顷果中毒死,复与长子食,子见弟妹已死,泣告曰:“儿已勿饥,不愿服。”父母不许,强灌之,不久亦死。于是夫

  • 卷十三·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十三   宋 陈均 撰仁宗皇帝【起乙酉庆歴五年止戊子庆歴八年】乙酉庆歴五年春正月孙甫罢知邓州时蔡襄亦以亲老岀知福州杜衍言谏官无故

  •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第十一·班固

    (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原文】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陈胜初起,萧何、曹参使哙求迎高祖,立为沛公。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临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尸二>战砀东

  • 聂大年传·张廷玉

    聂大年,字寿卿,临川人。父同文,洪武年间历任翰林侍书、中书舍人。燕王入京师,迎见时在路上中暑而死。死后五月生大年,由母胡氏抚养。大年成人后,博学多才,尤精于诗及古文。叶盛称赞其诗是三十年来的绝唱之作。其书法得之于欧

  • 历代甲子考·黄宗羲

    按历代甲子,自鲁隐公元年己未以下,载籍皆可考据,无有异同。乃自隐公以上,其说不能归一。然准之历算,如武王克商,周公营洛,成王顾命,三者得其时日,则是非不难辨矣。故《授时》伐纣以至春秋,一从《汉志》。《汉志‧鲁世家》鲁公伯

  • 三年·佚名

    (壬辰)三年大明成化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戊戌,彗星見外屛星南,尾長五尺許。○停望闕禮及本朝賀禮,以禫祭致齋也。1月2日○己亥,彗星見外屛星南,尾長五尺許。○上詣景安殿行禫祭。○日本國西海路筑前州冷泉津尉兼內州太守田原

  • 命义篇第六·王充

    【题解】本篇在于论述命的含义,故名“命义”。王充在本篇中,对人的生死寿夭,贫富贵贱以及祸福的形成,产生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的生死寿夭和贫富贵贱是由命决定的。而命是人在母体内最初承受天和

  • 君道第十二·荀况

    [题解]本篇主张君主要“修身”,要以身作则,“隆礼至法”,“尚贤使能”,善于用人,“慎取相”,这样,就能把国家治理好。篇中所说的“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百亡”,无疑可成为君主的座右铭。除君道外,篇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九[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二世越州天衣义怀禅师法嗣东京大相国寺慧林禅院圆照禅师讳宗本。姓管氏。常州无锡人也。依苏州永安禅院升上人出家。披剃具戒。即慕参游。诣池州

  •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自野录.纪谭至四明枯崖之作。裒收古佛祖潜行密机与贤士夫关于禅佛所泄於五灯者。贻之来昆。其为法施。为俾晚进履践。知向上入路。而非为资今日胡讲谈柄矣。又至於宋丹丘融公丛林盛事。则一言一句。千古铁案。其禅其道

  • 全辽备考·林佶

    清代典籍。全书2卷,林佶撰,是记述清代东北的笔记。核其内容,实为杨宾作著《柳边纪略》之抄录本,只是增加了若干标题。金毓黻在是书序中说,林氏喜抄书,见杨氏稿本,遂录而藏之。以其无篇题,乃名曰《金辽备考》,下署莆田林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