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30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语译]

无言才能合于自然的道体。所以狂风刮不了一清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兴起风雨的天地,尚且不能持久,何况渺小的人类呢?

凡人立身处世,应以自然的道体为法,是的应该还他一个是,非的应该还他一个非。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表现于不道不德的,行为就是暴戾恣肆。

因此,得到道的,道也乐于得到他;得到德的,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道失德的,就会得到失败失德的结果。为政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信任他。

一、暴风是大地的音乐

子綦说:"大地吐出一种气息,它的名字叫做风。这风不吹则罢,只要它一发作,大地所有的洞穴都会怒吼起来。你没有听过刮风的声音吗?

"那高低不平的山陵,森林大树的孔穴,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鼻孔;有的像瓶罍,有的像杯盂;有的像春臼,有的像深池和浅穴。

"当风吹起的时候,它们就发出各式各样的声音:有的像水浪冲激,有的像箭离弓弦,有的像怒叱,有的像吸气,有的像呐喊,有的像号哭,有的像欢笑,有的像哀叹。有的重,有的轻,轻重相合,莫不和谐;起小风则小和,起大风则大和。等到大风一停,所有的声音也就化为无形。你不曾见过大风过后,只有树枝飘动摇摆的情形吗?"(《庄子》内篇第二章《齐物论》)

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等章,乃针对自傲、自夸提出了一连串的警告。

猜你喜欢
  对魏王第十三·孔鲋
  补遗·邓牧
  卷二十七·陆九渊
  孟子集注大全卷二·胡广
  双桥随笔卷四·周召
  卷十八·夏僎
  綱領卷上·李明复
  心學大意·欧阳竟无
  卷五百七十·佚名
  道行经嘱累品第三十·佚名
  卷四十四·佚名
  梵志占相品第五·马鸣
  妙法莲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佚名
  达赖逝矣西藏将奈何·太虚
  杂宝藏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楼槃·唐圭璋

      槃字考甫,号曲涧。宝庆初(1225)官庆元府学教谕。   霜天晓月   梅   月淡风轻。黄昏未是清。吟到十分清处,也不啻、二三更。   晓钟天未明。晓霜人未行。只有城头残角,说得尽、我平生。   又   翦雪裁冰。

  • 卷二·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二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梦桃源          明道杂志 砥柱勒铭赋本赞禹功勲试官亲处分赞唐文 秀才冥子里銮驾幸并汾恰似郑州去出曹门 【党禹锡学

  • 云巢诗钞·吴之振

    沈辽寄陆九贺老湖边春水生,野阳浮动北风轻。天边重斗歌筦响,鉴裹彩舟金翠明。大抵盛时须着意,要知吾辈未忘情。君如彦道能怀帽,便逐轻帆作此行。寄才仲陶令在彭泽,放怀天壤间。横江三百里,往往向庐山。多寻简寂醉,时访远公闲

  •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张廷玉

        张辅 黄福 刘俊 陈洽 李彬 柳升梁铭 王通   张辅,字文弼,河间王玉长子也。燕师起,从父力战,为指挥同知。玉殁东昌,辅嗣职。从战夹河、藁城、彰德、灵璧,皆有功。从入京师,封信安伯,禄千石,予世券。妹为帝妃。

  • 卷第三十五·胡三省

    汉纪二十七 起屠维协洽,尽玄黓阉茂,凡四年。《孝哀皇帝下》元寿元年〔(己未、前二)〕①春,正月,辛丑朔,〔考异曰:荀纪云「辛卯朔」,误。〕诏将军、中二千石举明习兵法者各一人,因就拜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

  • 国朝名臣事略卷第十四·苏天爵

    ○左丞董忠献公(文炳) 左丞董忠献公 卷十四之一 公名文炳,字彦明,真定藁城人。少为藁城令,入事潜邸。中统元年,宣慰燕南诸道。二年,授山东东路宣抚使,未至,召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召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卫」原作「御」,据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五·佚名

    嘉靖元年六月丙子朔命吏部重给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费宏诰命宏先以沮止逆濠请求遭谗去任盗焚其舟所得诰命俱毁至是陈情乞重给 上特允之○丁丑巡抚宣府右佥都御史李铎言宣府积草数多非人马经行之处年久

  • 卷之三·佚名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一月。戊戌。恭移大行皇帝梓宫安奉观德殿。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奉天官制宜斟酌损益以节糜费一摺。着徐世昌按照所陈各节。体察情形。酌核办理。原摺着钞给阅看。寻奏、若裁巡抚则总

  • ·全台绅民公约·丁曰健

    曩者,■〈口英〉夷犯顺,我成皇帝不忍百姓流离,罢兵议抚,准其通商。而不通商口岸,该夷官自行照会,不准夷人登岸;违者,送其领事官治罪。此人人所共知者。台湾非该夷应到之地,我百姓知朝廷宽大,许其和约;每有夷人前来,

  • 窦建德传·刘昫

    窦建德,贝州漳南县人。年轻时,把履行诺言看得很重。曾经有个同乡死了父母,家境贫寒无力安葬,当时窦建德正在耕田,听到后直叹气,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因此深受乡亲们称赞。原先,他当过里长,因犯法逃出

  • 卷五 韩延徽辅政·李有棠

    〔韩知古等附〕太祖神册元年春二月丙甲,太祖称帝,以韩延徽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中外事悉令参决。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幼英敏,事刘仁恭,为观察度支使。后守光为帅,时与六镇构怨,延徽力谏,不听;遣之来聘,不屈,太祖留之,使牧马

  • 魏王问张旄·佚名

    【提要】 说服他人,尤其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有权势者,必须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为他们一般有心理优势,不会轻易采纳他人的建议。如果讲究说话策略,通过诱导,最后让对方自己说出我们想说的话,那么这就是向他人建议的较高境

  •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嗔恚有薄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何谓五道。一谓天道。二谓人道。三谓饿鬼道。四

  •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下·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尔时曼殊尸利童真复白佛言。世尊。我欲说鸡罗句。佛言。曼殊尸利。汝可辩说。曼殊尸利言。世尊。诸众生得到菩提。是鸡罗句。佛言。曼殊尸利。何因是鸡罗句。曼殊尸利言。诸法不到不普到。不

  • 卷第十·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二诸法他心智相应。彼法世俗智相应耶。答应作四句。有法他心智相应非世俗智。谓世俗智所不摄他心智相应法。有法世俗智相应非他心

  • 莲峰集·史尧弼

    诗文别集。一作《莲峰家集》、《莲峰先生家集》。十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尧弼撰。其集卷首冠以省斋、任清全二序。省斋序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丙戌(1166)谓编尧弼“平日所著文,凡三十卷,刊出与众共之”。然据任序,尧弼

  • 防边纪事·高拱

    明高拱撰。拱於隆庆四年再入内阁,兼理吏部。时边事孔棘,拱有议添设协理戎政侍郎,及议处边镇诸疏,汇为此书。其所条画利害,多与《明史》相合。

  • 天台九祖传·佚名

    全一卷。南宋沙门士衡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记述天台宗九世祖师之传记。九祖即:高祖印度龙树、二祖北齐慧文、三祖南岳慧思、四祖天台智顗、五祖章安灌顶、六祖法华智威、七祖天宫慧威、八祖左溪玄朗、九祖荆溪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