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韩延徽辅政

〔韩知古等附〕

太祖神册元年春二月丙甲,太祖称帝,以韩延徽守政事令、崇文馆大学士,中外事悉令参决。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幼英敏,事刘仁恭,为观察度支使。后守光为帅,时与六镇构怨,延徽力谏,不听;遣之来聘,不屈,太祖留之,使牧马于野。舒噜后言于太祖,乃召与语,引为谋主。攻党项、室韦诸部,其谋居多。因请树城郭,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又为定匹偶,教恳艺,以生养之,由是逃亡者少。

久之,思归,赋诗见意,遂奔晋。已而,与他将王缄不协,惧及祸,乃省亲幽州。匿故人王德明舍。德明问所适,曰:“吾将复走契丹。”德明不以为然。延徽曰:“彼失我,如失左右手,其见我必喜。”既至,太祖问故。对曰:“忘亲非孝,弃君非忠。臣虽挺身逃,臣心在陛下。臣是以复来。”太祖大喜,待之益厚,因赐名实喇。“实喇”,辽言“复来”也。嗣晋三使来,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以老母为托,并曰:“延徽在北,契丹必不南牧。”故终同光世,兵不深入,延徽力也。

天赞四年冬十二月乙亥,太祖征渤海,韩延徽从行。

天显元年春正月己巳,渤海大諲譔乞降,复叛,韩延徽与诸将破其城,以功加左仆射。又与康默记攻长岭府,拔之。师还,值太祖崩,哀动左右。

太宗朝封鲁国公。从援石晋,得幽、燕地,兼枢密使同平章事。使晋还,改南京三司使。

世宗天禄年夏六月,河东使请行册礼,帝召延徽定其制。延徽奏一从太宗册晋帝礼。从之。明年春二月,建政事省,改延徽南府宰相,设张里具,称尽力吏。

穆宗应历中致仕。子德枢镇东平,诏许每岁东归省。九年卒,赠尚书令,世为崇文令公。

先是,延徽南奔,太祖梦白鹤自帐中出;比还,复梦入帐中。诘旦,谓侍臣曰:“延徽来矣!”已而果然。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延徽为之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然,为佐命功臣之一。

子德枢,由特进太尉,授辽兴节度使,威惠大行。入为南院宣徽使、门下平章事,封赵国公。

孙绍勋,仕至东京户部使。会大延琳叛,被执,不屈死。绍芳,重熙间参知政事兼侍中。以谏征元昊,出为广德节度使。闻兵败,呕血卒。孙资让,寿隆初,拜中书侍郎、平间事,改镇辽兴。

同时有韩知古者,蓟州玉田人也。善谋,有识量。幼为舒噜后兄欲稳所得。后来嫔,知古后焉。久未得见,因其子匡嗣得亲近太祖,因间言之。召见,与语,知其贤,使参谋议。神册初,遥授彰武节度使。久之,信任益笃,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时仪法疏濶,知古援据故典,参酌国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人易知而行。

进左仆射,与康默记将汉军征渤海有功,迁中书令。天显中卒为佐使功臣之一。

子匡嗣,以善医直长乐宫,后视之犹子。应历十年,为太祖庙详衮。

景宗在藩邸,与之善。即位,拜上京留守。封燕王,改南京留守。终西南招讨使,赠尚书令。

子德源,官平章事、节度使。

德让,即隆运。

德威,性刚介,善骑射。屡历行阵,仕至开府、平章事,卒赠侍中。子帕克戬,终彰国节度使。二孙:色实,官特哩衮;达噜噶官南府宰相,封汉王。

德崇,善医,累官武定节度使。子制心,官南院大王,封燕王,卒赠政事令。制心,以皇后外弟,恩遇日隆,每内宴欢洽,辄避之。后不悦。制心曰:“宠贵鲜能长保,以是为忧耳!”太平中,制心一日沐浴更衣卧,家人闻丝竹之声,俄而逝矣。追封陈王。守上京时,酒禁方严,有捕获私酝者,一饮而尽,笑而不诘。卒之日,部民若哀父母。

德凝,谦逊廉谨。保甯中,迁护军司徒。开泰间,累迁护卫太保、都宫使,崇义节度使,终大同节度使。子果桑,官天德节度使。孙高嘉努,官南院宣徽使;果实,官辽兴节度使。

张砺,磁州人。仕唐为翰林学士。从赵德钧援张敬达,兵败,来降。太宗见其刚直,有文彩,授翰林学士。临事尽言,无所避,益重之。寻谋亡归,为追骑获。太宗责通事高彦英不善遇,杖之,而谢砺。

会司初,升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满达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乘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必失之。”不听。改右仆射,兼平章事。

未几,太宗崩。砺在恒州,萧翰与满达以兵围其第,数之曰:“汝何故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及留我守汴,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嘉哩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何以锁为!”满达以砺大臣,不可专杀,救止之。是夕,砺愤恚卒。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张廷玉
  ●卷一百九·徐梦莘
  皇清开国方略卷十八·阿桂
  资治通鉴后编卷六十八·徐乾学
  名山藏卷之七十九·何乔远
  第二十回 刘邦起兵诛沛令 范增献计立怀王·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九十·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第三三七验充名单道光二十三年九月初四日一二二○二--一四·佚名
  卷五十五·苏辙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七 坦白从宽·溥仪
  李圆通传·魏徵
  二八、孔子卒年考·钱穆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第一齣 开宗【小重山】〔末上〕瑞日山河锦绣新。邀欢临翠陌。转芳尘。共攀桃李出精神。风色好。西第几留宾。银烛映红纶。此时花和月。最关人。翠盘轻舞细腰身。娇莺啭。一曲奏阳春。〔末〕衆宾请勿諠。见今后房子弟

  • 第一齣~第八齣·王錂

    第一齣 开宗【满庭芳】〔末上〕文墨周生。糟糠郭氏。家道萧然。因官差役。无钱使用。遣妻张郞吿债。张郞见色。将实契虚塡。信僕奸谋。杀人性命。屈把周生陷极边。单身妇。因财被逼。此际实堪怜。节妇贞坚。遗腹孩儿

  • 提要·杜荀鹤

    【臣】等谨按唐风集三巻唐杜荀鹤撰荀鹤池州人按计有功唐诗纪事称荀鹤有诗名大顺初擢进士第二牧之微子也牧之自齐安移守秋浦时有妾懐姙出嫁长林乡杜筠而生荀鹤又称荀鹤擢第时危势晏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甚重之頵起兵阴令

  • 卷一·王建

    钦定四库全书 王司马集卷一 唐 王建 撰 送人 白日向西没黄河复东流人生足着地宁免四方游我行无返顾祝子勿回头当须向前去何用起离忧但恐无广路平地作山丘令我车与马欲疾反停留蜀客多积货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欢乐

  • 卷二百三十二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起神宗熙寧五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庚戌朔,詔殿前司馬步諸軍,令巡教使臣春秋分行校試,射親人等第給銀楪,及令兵房檢詳官置簿考校,以多少定殿最取旨。舊制諸軍教閱,每指揮給一兩銀楪一,射中共分之,所得既微,無以激勸,故命

  •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九十卷 文苑 一 七·缪荃孙

    镇 江 府 二 宋吴 淑吴淑,字正仪,丹阳人。幼有俊才。韩熙载、潘佑,皆以文章知名,见淑,深加器重,有难于措词者,辄命淑赋述。南唐时,以校书郎直内史。江南平,归朝。以近臣荐,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记述战国时期魏国的世系及其兴衰。文中多简短记事,但在魏文侯、魏惠王和安釐(xī,西)王三代记事颇详。因为魏之兴在文侯之世,魏之衰从惠王开始,而安釐王的失策加速了魏的灭亡。由

  • 沈约传·李延寿

    沈约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人。十三岁时家中遭难,父亲沈璞被杀,他逃走潜藏,碰上大赦才得以幸免。后来又流离异乡,孤苦贫困,但一心好学,昼夜手不释卷。母亲怕他积劳成疾,常叫人给他减油灭灯。于是他就白天读书,夜晚背诵,这样便博通

  • 五四 惨淡经营之后·邹韬奋

    在贫民窟里办报馆,布置起来确是一件怪麻烦的事情!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报馆所在地的利源东街,是夹在两条最热闹的街道的中间。在那两条最热闹的街道上,各店铺里的卫生设备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在地下都装有现成的沟筒,他们都可以装

  • 卷十·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十庙制二建葺顺治八年世祖章皇帝以武功耆定文教诞敷将于明年视学释奠特谕礼部缮修圣庙顺治十四年以西庑稍圯特发帑金三万两鸠工兴作至十六年吿成康熙六

  • 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四宋 叶梦得 撰桓公二螽记灾也凡螽与雩同书以时书者皆志秋以月书者皆志八月九月十月害稼也书以时者其灾长书以月者其灾短以其十二月书者失蛰也冬州公如曹州公寰内诸侯王之上大夫也天子三公

  • 一切仪轨中最上成就仪轨分第二十·佚名

    尔时金刚手,三界最上尊。欲净贪等法,为说此成就。灭此三毒已,世间成甘露。复为摄诸龙,而说曼罗。说此心明曰:普。当作曼罗,四方与四门。画八大龙形,门各画其二。龙首皆向门,引尾至坛隅。曼罗中画,阿难陀龙王。其龙王八首,於外曼

  • 庄严净土分第十·朱棣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刘虬曰】言如来作菩萨时。在然灯佛所。于法毕竟无所得。离所取也。   【六祖曰】然灯是释迦牟尼佛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二·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弟四之六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佛善了知至处力诸正定聚知彼因及不定聚诸众生彼成熟相皆明了三种贪处佛善了嗔痴三种亦复然三种烦恼差别门

  • 卷第二十一·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一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用纯黑羊毛作敷具学处第十二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诸苾刍用纯黑羊毛。自作敷具或复使人。由其难得复是贵价。时诸苾刍为营造故多诸事业。妨废

  • 张苍水诗文集·张煌言

    诗文集。明张煌言(1620—1664)撰。不分卷。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后为清兵所俘,被害于杭州。是集包括诗集《寄零草》与文集。诗集按诗体分类,并附寄零草补遗四十五首,寄零草

  • 阴符经解·黄帝

    一卷,又称《黄帝阴符经集注》,旧题黄帝撰,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注。《阴符经》又名《天机经》,经文仅四百三十多字,卷首有佚名序文一篇。一本不分章;一本分三章,曰: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