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章 余食赘行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语译]

凡翘起脚尖想要出人头地的,反站立不稳;凡跨着大步想要走得快的,反走不了多远;自己好表现的,反不能显达;自以为是的,反不能昭著;自我炫耀的,反而不能见功;自我矜持的,反不能长久。

从道的观点来看,这些急躁的行为,简直是多余无用的东西,连物类都讨厌,何况万物之灵?所以有道的人,决不如此炫夸争胜。

一、对自夸的忠告

志在财货的,是商人的行为,人们看他大步而行,就称他为领袖,但都不愿与他为伍,而他反以为这是殊荣。(《庄子》杂篇第二十三章《庚桑楚》)

恶行有五种,其中尤以心恶最坏,什么叫心恶呢?心恶就是自满。(《庄子》外篇第二十章《山水》)

二、双妾

阳子到宋国,住在旅馆里。旅馆主人有两个妻妾:一个美丽,一个丑陋。但是丑陋的受人尊敬,美丽的反而受人鄙视。阳子问是什么缘故?旅馆小童回答说:"那美丽的自以为美丽,因此大家就不以她为美;那丑陋的自谦丑陋,大家反而不认为她丑陋了。"(《庄子》外篇第二十章《山木》)三、自显不是显:"好"的定义

如果一个人改变本性去顺从仁义,即使能修养到曾参、史鳅那般有行,也不能算做好;改变本性去品尝五味,即使识味能像俞儿那样高明,也不能算做好;改变本性去辨别五音,即使辨音能像师旷那样清晰,也不能算做好;改变本性去区别五色,即使视觉能像离朱那样锐厉,也并不能算做好。

我所说的"好":不是外在的仁义,而是内在的自得;不是一般人所讲的口味,而是本性的达成;不是能听到什么,而是出于自然的听觉;不是能看到什么,而是出于自然的视觉。

假如不是出于自然的视觉,而是想看到什么,不是求自得而是想得到什么;这是舍己效人,使别人得,而不能找到自己的得,使他人安逸而自己无法安逸。

要是只使别人安逸,而自己得不到安逸,那盗跖和伯夷的行为同样是过于乖僻了。我自愧没有这种道德的修养,所以既不敢营求仁义的德操,也不敢做过分乖僻的行为。(《庄子》外篇第八章《骈拇》)

四、自夸的不会成功

孔子被围困于陈、蔡之间,连着七天没有起火烧饭。太公任去安慰他说:"你几乎丧失了性命。"

孔子说:"是啊!"

太公任又问:"你僧恨死亡吗?"

孔子回答:"是的。"

太公任说道:"我告诉你'避死'的方法。东海有只鸟,名叫意怠。这个鸟飞行得极慢,一副毫无本事的样子。飞行的时候一定要别的鸟引导,栖息时又必定要栖在群鸟的中间。它前进时不领先;退却时不居后;吃东西的时候从来不先尝,只吃别的鸟吃剩的东西。所以在鸟群中不会被排斥,外人也伤不了它,因此能够避免祸害。

"大凡直的树木,会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会先被用尽。现在到处卖弄聪明来惊吓世俗的愚人,修养自己的行为来显明别人的污浊;你这样自炫才能,就好像挑着太阳和月亮在游行一般,怎能避祸呢?

"我曾听老子说过:'自夸才能的不会成功,功成不退的就会失败,名声显赫的就会受侮辱。'有谁能除去求功求名的心,而回复和常人一样呢?

"大道流行天下,而不自居有道;大德流行天下,也不自居有德。如果你能纯朴无华,与物混同,像是愚昧无知;削除圣迹,捐弃权势,不求功名,做到我不求人,人不求我的地步,又怎会招致这样的祸患?要知道,至德之人是从不求声名的。"(《庄子》外篇二十章《山木》)

有关孔子"卖弄"的趣闻,在二十九章之二另有说明。

猜你喜欢
  詩經卷之三  朱熹集傳·朱熹
  明杜思刻徐幹《中論》序·徐干
  序·智旭
  子路篇·王夫之
  提要·毛奇龄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三章 荣辱·林语堂
  第十一章 3·辜鸿铭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卷一·李琪
  序·钱时
  第九部分·毛公
  卷六十九·王与之
  颜氏學記·戴望
  卷十二·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九·智升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三五言律杜甫郑氏东亭【全唐诗郑氏上有重题二字甫自注在新安界唐书地理志河南府县新安】华亭入翠微【洛阳名园记环溪王开府宅园甚洁华亭者南临池池左右翼而北过凉榭复滙为大池周围如环故云然

  • 第四十六回 马贤战殁姑射山 张纲驰抚广陵贼·蔡东藩

      却说中常侍张逵,素行狡黠,善能希旨承颜,得邀主眷。只是汉宫里面的宦官,多至千百,几不胜数,彼争权,此夺宠,所以互相奔竞,迭起不休。当时张逵以外,尚有小黄门曹节,及曹腾孟贲等,俱为顺帝所昵爱,揽权用事。甚至后兄梁冀,及冀弟不

  •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一·徐紘

        (明)徐纮 撰    文敏杨公墓志铭  杨士奇    正统五年二月十八日少师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建安杨公奉勅归展先墓既毕事卜日启行病作众曰曷俟少间公曰君命不可稽也挟医以行至临安武林驿病加遂不起是

  • 卷十七·叶盛

    ●水东日记卷十七释清浚广舆疆里图都御史题名御史迁谪两广地图两广方岳郡守题名○释清浚广舆疆里图袁伯长谓唐僧一行陋周畿汉志之陿,始定南北两戒,而山川之肇源止伏,一览可尽。且言其身至开平,见所谓

  •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太史公曰天道恢恢岂不大哉谈言防中亦可以解纷淳于髠者齐之赘壻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

  • 唐纪四十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七贞元元年(乙丑、785)·司马光

    唐纪四十八唐德宗贞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 [1]八月,甲子,诏凡不急之费及人冗食者皆罢之。 [1]八月,甲子(初二),德宗颁诏将一切不急的开销以及因事由官府供给饮食的多余人员一律裁撤。 [2]马燧至行营,与诸将谋曰:“长春宫不下,则

  • 卷二十二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二下 嘉礼 册内命妇序 王者之有内命妇所以辅皇后典六宫而成内教者也故周制有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汉初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名武帝制婕妤娙娥傛?充依各有爵位元帝时

  • 史记索隐后序·司马迁

    夫太史公记事,上始轩辕,下讫天汉。虽博采古文及传记诸子,其闲残阙盖多。或旁搜异闻,以成其说。然其人好奇而词省,故事覈而文微。是以后之学者多所未究。其班氏之书,成于后汉,彪即后迁而述,所以条流更明,且又兼采众贤,群理毕备。

  • 钦定南巡盛典卷八十三·高晋

    名胜【直山东】卢沟桥在广宁门西南三十里卢沟即永定河发源代郡古桑干水也石桥横跨二百余步剏于金明昌间名曰广利康八年重建圣祖仁皇帝制文纪石南有河神庙沙平坡转古树苍然东为拱极城百雉崇墉环若云幄桥当往来孔道

  • 卷十三·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十三     宋 欧阳修 撰一义解甘棠美召伯也其诗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毛郑皆谓蔽芾小貎茇舎也召伯本以不欲烦劳人故舎于棠下棠可容人舎其下则非小树也据诗意乃召伯死后思其人爱其树而

  • 卷一百七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二邢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五学礼礼记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徴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注大昕早昧爽击鼓以召众警犹起也周礼凡用乐大胥以鼓徴学士 

  • 春秋传卷十·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闵公【公名啓方庄公之子史记云名开諡法在国逢难曰闵】周【惠王十六年】郑【文公十二年】齐【桓公二十五年管仲为政】宋【桓公二十一年】晋【献公十六年是年晋作二军】衞【懿公八年鲁闵二年狄灭衞宋桓公

  • 威德·慎到

    原文:威德天有明。不忧人之暗也。地有财。不忧人之贫也。圣人有德。不忧人之危也。天虽不忧人之暗。辟户牖必取己明焉。则天无事也。地虽不忧人之贫。伐木刈草必取己富焉。则地无事也。圣人虽不忧人之危。百姓准上而比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胜慧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四复次舍利子。一切有学阿那含辟支佛。于此福行。应先发起如是胜心。得不退转一生补处。次当作佛。菩萨摩诃萨亦应于此

  • 佛说六字咒王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尔时有一外道栴陀罗女。厌惑尊者阿难即时如来见阿难恍惚。为说六字咒王经。先佛所说我今亦说。即说咒曰。安陀隶 般陀隶 迦罗知 趐由隶 帝阇婆帝 频头婆帝

  • 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佚名

        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  除破一切恶业陀罗尼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伽栗斯山。与大菩萨众俱。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整衣服。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陀罗尼法。名摩诃波头摩栴檀摩尼心轮

  • 顺治永安县志·陈廷枢

    十卷,清陈廷枢修,黄豹纂。明嘉靖间李杏撰成志稿一部。万历二十年,邑令苏民望就李氏稿重加纂辑。又六十年,陈廷枢来知县事,立意重修邑乘。而于顺治九年(1652)设局,延黄豹主其事。历三月而成此书刻印。兹篇并星野、气候、节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