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章 争之无益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28 )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 (29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语译]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旧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是贪多反而弄得迷惑。所以圣人紧守着"道"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而能够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够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够见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够长久。这都是不和人争反而能显现自己的结果。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全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这样反而成全了他的伟大。古人所说的"曲就是全"等语,难道还会虚假?能够做到这些,道亦会归向他了。

读者将在二十二和二十四章内,看到老子的反面论。有关复归为始的循环说,也将迅速展现在各位的眼前,老子把这个思想分散在二十五和四十章内叙述。

老子提到的反论有无用之有用、曲全、不争等,他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保全人的生命及德性。庄子序文并将"曲则全"列为最有代表性的老子思想。

一、"无用"之有用

山木做成斧柄反倒转来砍伐自己;油膏引燃了火,结果反将自己烧干;桂树可以吃,所以遭人砍伐;漆树的汁液可以用,所以被人割取。世人只晓得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庄子》内篇第四章《人间世》)

庄子利用整章来研究残缺的用处。他以浪漫主义者的手法,举出身体的残缺和内在精神之完美彼此的关系。

二、形体不全的疏

有一个形体不全的人,名叫疏。他的头缩在肚脐底下,双肩高出头顶,颈项后的发髻朝天,五脏的脉管突出背脊,两股和两肋几乎是平行的。

他替人缝洗衣服,便可养活自己;替人家卜卦算命,就可以养活十口人。政府征兵时,他可大摇大摆在征兵场闲逛;政府募人做工时,他也不受征召;政府救济病人时,他可以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像他这样的人,尚且能够保养自己的身体,享尽天赋的寿命,何况那德性朴实,不合世用的人呢!(《庄子》内篇第四章《人间世》)

有个拐脚、驼背、无唇的人,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看看形体完全的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背部太平。有一个颈上生大瘤的人,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因为喜欢他,反觉得那些身体完整的人颈子太细了。

所以一个人只是有过人的德性,身体上的残缺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如果人们不忘记所应当忘记的形体,反把不应当忘记的德性忘记,那才叫做真正的"忘"呢!

因此游于道中的圣人,晓得机智是思虑的萌芽,礼义是束缚人的缪漆;道德是交接的工具,技巧是通商谋利的手段。他既无心图谋,何用机智?不求雕琢,何用约束?没有丧失,何用道德?不求货利,何用通商?

这四者,就是天养。所谓"天养"乃是"禀受天然之理"的意思。既然受天然之理,又哪里用得着人为?圣人有人的形体,而没有人的感情。有人的形体,所以能和人相处;没有人的感情,所以没有非观念。和人同类的是渺小,和天相合的才是伟大啊!(《庄子》内篇第五章《德充符》)

三、无用的树

有一个名叫石的木匠到齐国,经过曲辕,看见一株祭土地神的栎树。这棵树大极了!树荫下可以卧牛千只,树干的圆径有百围,干身象山那么高,直到八丈以上才有树枝;可以用为造船的材料,就有几枝。看的人多极了,而木匠却看都不看,就走了过去。他的徒弟饱看一番后,追上木匠问道:

"自从我拿斧头跟随先生学艺以来,从未见过这么好的木材。可是先生却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这是什么道理?"

木匠说:"算了吧!别提了,它只是株没有用的散木而已。拿来做般,就要沉;用做棺材,腐败得快;用做器具,又不结实;用做门窗,会流汁液;用做屋柱又会生蛀虫,简直是毫无用处可言。就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才这么长寿。"

木匠回家后,夜里梦到栎树对他说:"你打算把我比做什么?有用的大树吗?你且看那桃、梨、橘、柚、瓜果之类的树,果实一成熟,不是被敲就是被打,弄得大枝折,小枝扭,以致半途枯萎,这就是为何它们不能长寿的原因。说来说去,还是它们自己招来的祸患。

"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如此。我曾利用不少时间找寻一条对人没有用处的路,好几次差点死于非命,现在总算找到了。对我来说这条路就是最有用的路。假如我对人有用,怎能活到这么大的岁数?再说,你我都是物,为什么彼此要互相利用?你这快死的无用人啊!哪里知道无用树木的本意?"

木匠醒来,把梦中的经过告诉了他的徒弟。徒弟听后,说道:"它既然渴求无用,为什么又要充当社树呢?"

木匠回答说:"别做声!它是特地托身在神社,任人讥评的,这样才能显出它的无用。它如果不做社树,不是还会被人砍了作柴烧吗?它保全自己的方法与众不同,不是一般常理可以解释的。"

南伯子綦到商丘这地方游玩,看见一棵大树,与众不同。假使有一千辆的四马大车在此乘凉的话,都可停在它的树荫遮里。

子綦惊奇地说道:"这是什么树啊?它一定比普通的树要好。"于是抬头看看细枝,大都弯弯曲曲不能做栋梁;低头看看树干,又盘结松散不能做棺木,舐舐它的叶子,唇舌立刻受伤腐烂;嗅嗅它的气味,居然能让人昏睡三天不醒。

于是子綦恍然说道:"这真是无用的树木啊!难怪它能长得这般大了。神人不也是应用这个方法来保全他的天真吗?"

宋国有一个地方叫做荆氏的,最适宜种楸、柏和桑这种树木,长到一握粗的,就被砍去做猴子的笼子;二三围粗的,就被砍去造屋梁;七八围粗的,就被富人取去做棺木了。所以还没等到寿命终了,就半途丧命在斧头的刀口下。这就是木材有用的害处。

自古以来,凡是白额头的牛,高鼻子的猪,生痣疮的人,都不会去祭祀河神。掌祭祀的认为它们是不吉祥的东西,所以不曾取用过。但是所谓的不祥,正是神人以为最吉祥的。(《庄子》内篇第四章《人间世》)

四、随俗

尊重古代,鄙视现代,是一般世俗学者的行为。如果以豨韦氏的眼光来看当今之世,有哪一个不是随波逐流的?惟有至德的人能够和世俗混合,而不流入邪途;依顺世人,而不失去自我。(《庄子》杂篇第二十六章《外物》)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大射第七·郑玄
  卷十三 子路第十三·邢昺
  榕村语录卷三·李光地
  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孔子
  卷二十一·孙瑴
  卷五·袁燮
  礼记析疑卷三十七·方苞
  卷二·康熙
  卷一·盛世佐
  周书·微子之命·佚名
  提要·范家相
  卷六·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五[宋刻]·惟白
  老 子 述 义·太虚
  卷第七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谢明远·唐圭璋

      邓肃栟榈先生文集卷三有“次韵谢明远和”诗。   菩萨蛮   春风春雨花经眼。石泉槐火春容晚。流水自无情。回波聚落英。   问春何处去。春向天边住。举酒欲销愁。酒阑愁更愁。   踏莎行   楚树芊绵,江云

  • 刘均国·唐圭璋

      均国,颍川人。   梅花引   千里月,千山雪。梅花正落寒时节。一枝昂。一枝藏。清香冷艳、天赋与孤光。孤光似被珠帘隔。风度烟遮好颜色。粉垂垂。玉累累。先春挺秀,不管百花知。   似霜结。与霜别。莫使幽人容

  • 李璆·唐圭璋

      璆字西美,汴(今河南开封)人。以荫补官。政和二年(1112),上舍及第。除国子博士,出知房州。宣和六年(1116),中书舍人。坐蔡絛党,提举亳州明道宫。绍兴四年(1134),以集英殿修撰知吉州。累迁徽猷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

  • 第四折·佚名

    (曹操领卒子上,云)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某乃曹操是也。颇奈诸葛亮无礼也,将夏侯惇十万雄兵,在博望城中,用水火尽皆折损,更待干罢。如今俺管通军师病体痊可了也,我已令人请来拜为军师。某与刘玄德交战,有何不可。小校门首觑

  • 卷八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八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张宇初【八首】宇初字子璿广信人嗣汉四十二代天师赐号无为真人有岘泉集【王仲缙云岘泉诗冲邃幽逺篇章翰墨各极精妙静志居诗话古今诗僧传者不少黄冠率寥寂无闻唐惟上官仪

  • 卷九十四 匈奴传第六十四·班固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佗、驴、骡、B276騠、B12F駼驒奚。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无文书,以言语为

  • 卷十·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 己未周平王四十有九年【鲁隐公元春秋始此此後编年纪事自有春秋左氏经传今特举其事系王室与关於天下之故者而后

  • 卷之四十六·佚名

      顺治六年。己丑。九月。丁巳朔。革户科给事中常若柱职。以劾湖广粮储道牛铨失实故也。  ○八旗每甲喇、添设步兵章京一员。每牛录、添设步兵五名。  ○以山东济南、东昌、兖州等府州县失守。降巡抚吕逢春职

  • 一○○九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留心访查《通鉴纲目续编》翻荆板片·佚名

    一○○九 寄谕两江总督萨载等留心访查《通鉴纲目续编》翻荆板片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闵<鹗元>、浙闽总督富<勒浑>、浙江巡抚福<

  • 两汉笔记卷五·钱时

    宋 钱时 撰武帝太初元年太中大夫公孙卿壸遂太史令司马迁等言厯纪坏废宜改正朔上诏儿寛与博士赐等共议以为宜用夏正夏五月内诏卿遂迁等共造汉太初厯以正月为嵗首夏正寅商正丑周正子而孔子独言行夏之时何也盖建子之月

  • 李继贞传·张廷玉

    李继贞,字征尹,江苏太仓州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任命为大名推官,提升兵部职方主事。天启四年(1624)秋天,主持山东科举考试,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降低官级,不久剥夺他的官籍。崇祯元年(1628)起用为武选员外郎,提升为职方郎

  • 马经纶传·张廷玉

    马经纶,字主一,顺天通州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职肥城知县,入京担任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冬天,兵部考选军政。皇帝说只有副千户的,不宜擅自戴四品官职。指责部臣徇私,兵科不检举揭发。降武选郎韩范、都给事中吴文梓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一王礼考【七】上尊号徽号【臣】等谨按帝王践阼之始尊崇母后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汉时设立官属或因所居宫为号如长乐长信之类是也

  • ●蜀僚问答·刘衡

    南丰刘衡存稿 ○图治之道在恤民贫 或问图治以何者为先曰天下之患在贫。民贫无以为生。则轻犯法。吾儒身列仕籍。有牧民之责。道在恤民贫而已。能恤民贫使无犯法则治矣。 ○恤贫民之道在保富民 或问何以恤贫民曰但谨握

  • 卷十 乡党第十·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唯记孔子在鲁国乡党中言行,故分之以次前篇也。此篇虽曰一章,其间事义亦以类相从,今各依文解之。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王曰:“恂恂,温恭之貌。”)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郑曰:“便便,辩也。虽辩

  • 治禅病秘要法卷下·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治乐音乐法  复次舍利弗。若四部众。乐诸音乐。作倡无厌。因是动风。如纵逸马。亦如秋狗。似伊尼利鹿王。耽惑愚痴。心如黐胶。处处随著。不可禁制。当疾治之。治之法者先想一天女。端正无双。

  • 自序·正果法师

    一九八○年夏天,福州鼓山涌泉寺约我为该寺僧伽培训班作短期讲学。预定内容讲完之后,学员们要求我讲讲禅宗,我高兴地答应了。当时手边没有参考书,只好凭记忆及随身带去的一本禅学笔记,写出一份禅宗提纲的讲稿,大约四五千字,学

  • 禅宗直指·石成金

    全一卷。清代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撰,其子峷年、嵩年校刻。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四集中之一部分。内题传家宝禅宗直指,内题之下附有‘明心见性须知,成佛成祖要法’十二字;故知本书旨在阐说明心见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