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孝经第三

孟子曰:“《孝经》者,曾子传于孔子,诸弟子不得而闻也。” 

孟子曰:“曾子之孝,士之孝也。故孔子先以事亲、事君、立身告之。” 

孟子曰:“天子之孝,文王也;诸侯之孝,鲁釐公也;卿大夫之孝,孟庄子也;士之孝,曾子舆也;庶人之孝,大连少连也。”(鲁釐公之孝,无考,岂以诗有寿母之文而称之矣。釐、僖同。少,去声。) 

孟子曰:“舜生五十而不失其孺子之心。”(綦毋氏邃曰:“郑氏《礼记》注引之。”) 

孟子曰:“孝者,顺德也。父子亲,兄弟睦,夫妇和,人人齐其家而天下平矣。” 

孟子曰:“乐正子春,生孝也;茅  ,死孝也。”(刘氏熙曰:“茅  ,驺大夫,丧母,哀毁而死”。) 

乐正子春年九十矣,使其孙克学于孟子,告之曰:“昔者圣人之门,颜子以仁,曾子以孝,季路以勇,伯赣以智,各以所得闻于天下,传于后世。汝往矣,庶几其有一得乎!”(綦毋氏邃曰:“伯赣,端木赐也。) 

孟母之丧,门弟子各治其事,陈臻治货,季孙郊治车,咸丘蒙治器,万章治縗,充虞治榇,公都彧治馔,陈代治牲,乐正克治仪,公孙丑治宾客。(治,平声。)孟子三日不食,哭不止。门弟子请曰:“古者五十不毁。”孟子曰:“五十也乎哉!吾母死,吾犹孺子也。”(记孟子居母丧之孝,尽礼尽哀。)   子见之,流涕自责曰:“今而知圣人之道。”遂弃墨而归儒。( 子,为墨子之学者, ,他端反。) 

孟子曰:“传言失指,图景失形,言治者善   实。(此乃循名责实之意。景,影同。) 

梁惠王曰:“先王用李悝,尽地利,至于今赖之。”(先王,谓文侯。)孟子曰:“非古也。古莫善于 , 者殷法,虽周亦 也。地有余利,则民有余地。无余利则君有余,损下以益上,非古也。”(綦毋氏邃曰:“ 读如籍”,陆氏德明曰:“与助同”。) 

孟子三见齐宣王而不言事,丑子曰:“夫子何以三见齐王而不言?”(高氏诱曰:“丑子即公孙丑”。《世本》云:‘齐末公子朝之,子字子景,以字为氏,亦曰景丑”。)孟子曰:“我先攻其邪心,邪心去则无不正矣。《书》曰:‘格其非心’。” 

孟子去齐,子敖饯于牢门。(子敖,王驩字。程氏曾曰:“牢门,齐南门”。牢,力博反。)再举觞,孟子辞而去,子敖曰:“夫子盍赋诗乎?”孟子曰:“子大夫欲我赋诗乎?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磷读如连,与坚为韵。白读如裴,缁读如哉,为韵。四语本孔子之辞,孟子以其类诗,故以为诗而赋之。此章见孟子之待小人,不恶而严。涅,乃结反。) 

屋庐子曰:“无为而治,何如?”孟子曰:“有心于无为,非无为也。虞舜,先劳而后逸者也。”(屋庐子初为黄老之学,故以清净无为为问。孟子恐其有流弊也,举虞舜以告之。) 

孟子曰:“矫枉不可过直。”(此章即不为已甚之意。) 

孟子曰:“天下有道,诸侯有王。东迁以后,天下无王,五伯之罪也。” (綦毋氏邃曰:“诸侯有王,郑氏《周礼》注引之。伯,音霸。) 

孟子曰:“有远虑者无遗策,无深谋者有败机。” 

孟子曰:“敬老爱幼,推心于民,天下如运掌中也。” 

齐人伐赵,桃应问于孟子。孟子曰:“毋嗜杀,将心也;勿争功,将才也;与士卒同甘苦,将道也。”(将,去声。毋,音无。) 

孟子说齐宣王而不说。淳于髡侍,孟子曰:“今日说公之君,公之君不说,意者未知善之为善乎?”(说齐说公,并音税。不说,音悦。)淳于髡曰:“夫子亦诚无善耳。昔者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鱼马犹知善之为善,而况君人者也?”孟子曰:“夫电雷之起也,破竹折木,震惊天下,而不能使聋者卒有闻;日月之明,遍照天下,而不能使盲者卒有见。今公之语若此也。”(夫,音扶。卒,音猝。)淳于髡曰:“不然。昔者揖封生高商而齐人好歌,杞梁之妻悲哭而莒人称咏。夫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夫子苟贤,居鲁而鲁国削,何也?”(揖封生,齐善歌之人。高商,商调之高者。好、行,并去声。夫,音扶。)孟子曰:“不用贤,削何有也。吞舟之鱼不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夫艺,冬至必凋,吾亦时矣。《诗》曰:‘不自我先,不自我后’,非遭凋世者与?”(艺,树艺五谷也。夫,音扶。度,徒洛反。) 

驺衍请受业于孟子。孟子曰:“吾老矣,不能偕子游于九州之外。”(以衍好为大言,且多荒诞不经之说,故孟子拒之如此。)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九·卫湜
  卷十一·毛奇龄
  卷四·郑玉
  卷七十二·山井鼎
  卷十五·曾国藩
  曲礼下·姚际恒
  卷五百六十五·佚名
  卷一百一十五·佚名
  不必定入定入印经全文·佚名
  敦煌译本·佚名
  称叹如来品第二·佚名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九·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中·佚名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同文馆唱和诗巻二·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张耒骑列千牀直云罗万巻齐纾妍交孔翠争味杂柤梨白日诸侯贡青春天老题秋清文酒健莫叹羽林闺声鸣皆出谷觜距各争场鐡网收明月霜铓倒豫章湛恩终锡宴优礼合焚香最苦雠书客消愁赖杜康六街分夜鼔邻屋报朝鸡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八·宋濂

        元明善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明善资颖悟绝,出读书,过目辄记,诸经皆有师法,而尤深于《春秋》。弱冠游吴中,已名能文章。浙东使者荐为安丰、建康两学正。辟掾

  •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柯劭忞

      ○列女下   姚氏 方宁妻管胜娘 衣氏 曹德妻侯氏等 王琰妻潘氏 蒋氏 田氏 郑氏 杨辉妻张氏 汤琦 俞士渊妻童氏 惠士玄妻王氏 费隐妻王氏 周妇毛氏 丁尚贤妻李氏 李顺儿 吴守正妻禹氏 黄仲起妻朱氏 冯氏 蔡氏

  • 五刑解第三十·王肃

    冉有问于孔子曰:“古者三皇五帝不用五刑,信乎?”孔子曰:“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是以上有制度,则民知所止,民知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九·焦竑

      詹事府二(春坊庶子 諭德 中允 贊善)   ◆春坊庶子   左春坊左庶子鄒公緝傳(黃佐)   庶子周公述傳 弟孟簡附(王時槐)   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侍講周君旋墓表(蕭鎡)   左春坊左庶子張天瑞傳   左春坊左庶子童

  • 一百 内务府奏议覆五关钢斤仍交各关监督接办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初四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十三日,臣衙门具奏:据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呈称,案查康熙四十年五月,寅具摺启奏情愿承办各关铜斤,奉旨:曹寅并未贻误,八年完了,今若再交其接办八年,伊

  • 崔仲方传·李延寿

    崔仲方字不齐。从小喜爱读书,有文才武略。十五岁时,周文帝见到他以后很惊讶,就让他和皇家子弟一起读书,隋文帝也在其中。仲方因此和隋文帝从小就交情深厚。后来,仲方以明经当了晋公宇文护的参军,转为记室,升司玉大夫,和斛斯征

  • 江阳王元继传·李延寿

    献文帝将南平王元霄的第二个儿子继、字世仁的作为江阳王吐根的后嗣。袭爵为江阳王。宣武帝时,元继任青州刺史,他随便把别人家的女儿拉来给自己的家僮当妻子,又强让好人家的女子当奴婢,因而被御史弹劾,免除官爵。  当灵太

  • 卷一百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一兵考舟师水战宋宁宗开禧元年正月初置澉浦水军嘉定九年正月置马军司水军时汪纲知高邮军虑湖可以入淮招水卒五千人造百艘列三砦以戒非常及

  • 第五十八卦 兑 兑为泽 兑上兑下·佚名

    兑:亨,利贞。彖曰:兑,说也。 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 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初九:和兑,吉。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九二:孚兑,吉,悔亡。象曰:孚兑之吉,信

  • 子华子原序·子华子

      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言:所校讎中子华子书凡二十有四篇,以相校复重十有四篇,定著十篇。皆以杀青书可缮写。子华子程氏名本,字子华,晋人也。晋自顷公失政,政在六卿,赵简子始得志,招徕贤俊之士为其家臣。子华子生于是时

  • 卷三十四【起襄公十九年尽二十一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四【起襄公十九年尽二十一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逹疏经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注前年围齐之诸侯也祝柯县今属济南郡【音义】【柯古多反】晋人执

  • 博与专的问题·孔子

    【原文】 达巷党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子闻之,谓门弟了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①达巷党;名叫达的晨巷。巷党为一个词,即里巷。②无所成名:直译为“没有成名的东西”,也就是不好说

  • 第九章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

    中国的人们都很知道生活的艺术。一个文化较晚进的民族,或许是热中于企求进步,文化老大的民族,天然在人生历程上长了许许多多见识,则但切心于求生活……一、日常的娱乐倘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法,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

  • 卷一·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一华亭吴浩撰易经经分上下上下经之分其分于序卦乎奚以明其然也太极动而生阳阳之徤为干静而生隂隂之顺为坤故乾坤为诸卦之首循次以推得卦三十是为上经至于咸恒又为下经之首者则以乾道成男坤道

  • 悼玉慧观居士并勉正信会员·太虚

    应勤勇精进佛教之新事业,以继续慧观居士之愿行,证法身无量寿,当处净土。

  • 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卷第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 译  尔时王舍城中。有二童子。一姓婆罗门。一姓刹帝利。其刹帝利童子。名曰寿命。是二童子。从王舍城出。于其路左。共为戏剧。彼寿命童子。久发正信。婆罗门

  • 江汉丛谈·陈士元

    地理杂志。明陈士元撰。二卷。士元字心叔,湖广应城(今属湖北)人。嘉靖进士。历官无考。著有《易象钩解》。该书以楚地故实,用问答形式,编辑成书。凡一万七千余字。卷一分风后、舜陵、舜妃、宛委、息壤、玄夷、九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