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博与专的问题

【原文】

达巷党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子闻之,谓门弟了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释】

①达巷党;名叫达的晨巷。巷党为一个词,即里巷。②无所成名:直译为“没有成名的东西”,也就是不好说在哪方由有特别著称的专长。

【译文】

达巷的一个人说:“博大啊,孔子!学问广博而无法称他为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后对自己的学生说:“我专门做什么好呢?专门赶马车好呢?还是专门射箭好?我赶马车好了。”

【读解】

在《为政》篇里,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器”的话,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某一方面的用场,而应该博学而才能广泛。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通才。在这里,借达巷人的口,使我们知道,孔子不仅是这样要求别人的,他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这里牵涉到博与专的问题。这个问题仔细考究起来并不那么简单.实际上,博与专不是可以如此清楚地割裂开而让人选择的。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后,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因而越需要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专业人才越来越需要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专”得起来。所以,一方面的确如孔子所说: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能派一种用场,装酱油就装酱油,装醋就装醋。如孔子在这里听到达巷人的话后风趣而幽默地所说的那样,驾车就驾车,射箭就射箭。而是除了驾车,去一所驾校学两个月拿一个驾驶执照外,还要去学电脑,学英语,如此等等,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而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没有哪一方面的专长,或者说没有一技之长,在今天的社会里也是寸步难行的啊,弄不好,就会成为人们所挖苦的“样样懂,门门瘟”,恐怕连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还找不到呢,那就只有失业了罢。

所以,更为理想的追求实际上不是“博学而无所成名”,而是要既博学又要有所成名。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又博又专,“样样懂,门门精”。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圣人其犹难诸?”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吧?又何况我们这些等闲之辈呢!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佚名
  卷十二 洪范第六·孔颖达
  卷十五 燕礼第六·郑玄
  力耕第二·桓宽
  孟子集注大全卷七·胡广
  理学类编卷五·张九韶
  目录·惠栋
  卷十九·钱时
  性恶第二十三·荀况
  卷之三十三·邵经邦
  卷七·赞宁
  佛说戒消灾经略释·智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智旭
  上海佛法僧园法苑之新建设·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59 ·佚名

    叶适 李处士挽诗 忆吟诗句与君儿,曾说高宗涕自挥。 两地兵休重富乐,百年家活共轻肥。 多留萤火明书案,闲看鱼蓑傍钓矶。 身内已无尘土僻,霜阡雪坞送将归。 叶适 梁父吟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

  • 李纲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纲(1083—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靖康元年(1126),金兵逼近京师,纲以尚书右丞为亲征行营使,号召各路勤王。高宗即位,拜右相,上十议,力主抗金,为黄潜善所沮,罢至鄂州居住。绍兴二年(1132),除湖广宣抚使兼知

  •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四·赵尔巽

      ◎忠义一   ○特音珠阿巴泰 固山僧锡等 纳密达炳图等 书宁阿感济泰等 穆护萨觉罗兰泰等 索尔和诺斋萨穆等 席尔泰满达理卓纳纳海 觉罗鄂博惠觉罗阿赉等 同阿尔 董廷元弟廷儒 廷柏常鼎白忠顺等 格布库阿尔津等

  • 名山藏卷之五十四·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茶马记◆茶马记西番中国藩篱也秦蜀产茶茶性通利疏胸膈底滞之气西禾囚嗜奶酪不得茶则困以病彼以我茶生我以彼马用唐宋以来皆行之亦所以制西番而控北虏之一策也国初散处降夷分其部落随

  • ◎知事讨没趣·李定夷

    江西永修县知事朱希云,因洋员会勘烟苗,业已抵省。知禁令森严,不容稍懈,亲自轻衣小帽,下乡暗查。日前在北乡某村,约离城五六里,访察该地有无种烟区城。适日光正午,口中极渴,乃往一农家乞茶。当时农夫已均赴田耕种,惟有少妇二人,在

  • 第一七一禀光绪十八年八月十七日一一三二五—七·佚名

    二快头役朱宗禀报:许厝港二快外馆设立缘由,并已遵谕撤除该馆台下二快头役朱宗叩首跪叩禀,为蒙单仰除,夹结禀缴事。缘蒙宪朱单:「仰除外馆,着一快禀复,其余两班有无此等名目,备结附案」等因。但许厝港、二

  • 外集卷十四·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十四 宋 李幼武 纂集 魏挺之 艮斋先生 字元履後改掞之字子实然以元履闻也久故称者莫能易也家建之建阳县招贤里两以乡举试礼部皆不第闽帅汪应辰建守陈正同荐于朝时相尼之不得召乾

  • 武三思传·欧阳修

    武三思,是武元庆的儿子。在武则天当太后时,接连升官为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爵为王。契丹攻陷营州,武三思任榆关道安抚大使屯守边陲。回京师后,授官同凤阁鸾台三品,一个月后免官。又检校内史,罢为太子少保,后改任太子宾客

  • 聂豹传·张廷玉

    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官为华亭知县。疏通陂塘,使三千余户农民复业。嘉靖四年(1525)被召到京都封为御史,巡按福建。又派到苏州任知府。家有丧事归回故里,后来补为平阳知府。山西多次受到寇贼的

  • 曹云祥·周诒春

    曹云祥 字庆五。年三十六岁。生于江苏南翔。兄锡庚。已婚。永久通信处。上海四川路靑年会转。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圣约翰大学助教。及常州寗波中学堂教务长。为上海南方报编辑。光緖三十三年。以官费游美。入

  • 形势解第六十四·管仲

    山者,物之高者也。惠者,主之高行也。慈者,父母之高行也。忠者,臣之高行也。孝者,子妇之高行也。故山高而不崩,则祈羊至。主惠而不解,则民奉养。父母慈而不解,则子妇顺。臣下忠而不解,则爵禄至。子妇孝而不解,则美名附。故节高而

  • 卷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八陈风一之十二陈国名在禹贡豫州之域帝舜之后阏父为周陶正武王以元女大姬妻其子满而封于陈与黄帝帝尧之后共为三恪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赋也汤与荡同宛丘地名洵信也望人所瞻

  • 佛说三转法轮经·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苾刍。此苦圣谛于所闻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汝等苾刍。此苦集苦灭顺苦灭道圣谛之法。如理作意能生眼智明觉。汝

  •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一卷·佚名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一卷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菩提树下。与大菩萨众。所谓金刚幢菩萨摩诃萨

  •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佚名

    沙门道液撰集天台云。此经理致深远言旨渊玄。若但依文帖释。恐指事数而已。一教宗极终自难量。犹须略忖幽微显不思议旨趣。今辄于文前撰五重玄义。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明宗。第四辩力用。第五判教相。此名不思议

  •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三·道忞

    門人真樸編次奏對別記上上一日同師坐次,侍臣抱書一束,約十餘本,置 上前。上因語師曰:「此朕讀過底書,請老和尚看看。」師細簡一遍,皆左

  • 征乌梁海述略·何秋涛

    乌梁海即明时兀良哈部族,在蒙古诸部之北,而役属于蒙古诸部。大抵蒙古事游牧非平原旷野弗便也,乌梁海事采捕非深山密森弗便也。瀚海以外,迤南近内札萨克,多平原旷野,喀尔喀蒙古居之。迤北近俄罗斯,多深山密林,乌梁海居之。

  • 续异记·佚名

    南朝梁陈志怪小说集。撰人不详。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 目》著录。原书已佚。唐宋人类书引有佚文。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十一条。 所记为汉至梁事,《刘沼》条云“梁天监三年”,推测作者应为梁、陈间人。是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