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仲方传
崔仲方字不齐。从小喜爱读书,有文才武略。十五岁时,周文帝见到他以后很惊讶,就让他和皇家子弟一起读书,隋文帝也在其中。仲方因此和隋文帝从小就交情深厚。后来,仲方以明经当了晋公宇文护的参军,转为记室,升司玉大夫,和斛斯征、柳敏等一起撰修有关礼仪和音律的书籍。后来又以军功被任为平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封爵为石城县男。当时周武帝已暗暗准备灭齐,崔仲方向他进献了二十条计策,武帝大为惊奇。他又和少内史赵芬确定标准。不久又跟从武帝攻下了晋州,武帝又让仲方说降了翼城等四座城池,被任命为仪同,晋爵范阳县侯。后又任行军长史,跟随郯国公王轨在吕梁俘虏了陈将吴明彻,采用仲方计策最多。
  周宣帝即位,被任为少内史。宣帝死,隋文帝任丞相,他和崔仲方见面后,高兴地紧紧握手,崔仲方也忠心相随。当晚他便向隋文帝进献适宜采用的十八条计策,隋文帝十分赞许并采纳。他又劝隋文帝顺应天意受命为帝,隋文帝也听从了。到受禅时,隋文帝召崔仲方和高赹一起商议改朝时间及所用的车马祭牲的颜色。仲方说:“在五行里,晋朝为金,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帝应以火来继承木德,况且圣上诞生时,有红光的吉兆。因此所用的车辆、马匹、旗帜,祭祀用的牲畜,都应采用红色。”他又劝隋文帝设置六部官制,依照汉、魏的旧制。隋文帝都采纳了。他被晋位为上开府,任司农少卿,晋爵为固安郡公。令他带三万民工到朔方、灵武修筑长城,东至黄河,西到绥州,南到勃出岭,绵延七百里。第二年,又命令仲方领民工十万,在朔方郡的东部,沿边境一带的险要地方,修筑几十座城堡,以制止胡人入侵。
  不久,遭父丧而离职。守丧期未满,起用为虢州刺史。他上书朝廷提出取陈朝的策略:
  “臣详加考查,晋朝太康元年(280),正是庚子年,晋武帝平定吴国。至今是开皇六年(586),丙午年,合计过了三百零七年。《春秋宝乾图》上说“:帝王有三百年一免之法。”如今三百年的期限可说已到了。陈氏窃据帝位,起于丙子年(556),今年是丙午年,子午相冲,正是阴阳学中的大忌之年。过去史赵曾说过:‘陈姓,出于颛顼帝族,水德,所以当岁星在鹑火位时就要灭亡了。’又说‘:周武王灭商,封胡公满于陈。’到鲁昭公九年,陈国有灾祸,裨灶说:‘再过五年岁星到了鹑火,然后陈国就灭亡了,楚国将灭了它。’楚人是祝融的后代,当过火正,所以又灭了陈。陈是舜的后裔,而舜又是颛顼的传人,太岁左行时,岁星向右转,到达鹑火的那一年,陈族将又灭亡。戊午这一年,也就是陈氏国运终结的时候了。古语和古事虽然和现在不同,但考察其中的规律,却又没有差别。今我皇朝以五运相承应感为火德,国号又称隋,古代隋国和楚国是同分野,楚是火正。午配鹑火,未是鹑首,申配实沈,酉配大梁,正当周、秦、晋、赵的分野,如果在这个时候发兵,将是得到好年头的条件。以古代的故事来比照今天,陈朝的灭亡是无疑的。我以为午、未、申、酉同是术数中的极点。向来人们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况且皇上圣明,臣下贤良,兵强国富。陈朝在上的国君昏庸,在下的民众怨恨,论险没有百二河山的坚固,论兵众又比不上当年的九国之师,独处一隅的蛮夷之众,怎能挡得住奉天命进行的讨伐!
  “我知道朝廷自有宏伟的谋略,而我不过是草野村民的见解,但还是想像萤火虫那样发一点微光。现在必须在武昌以下的蕲、和、滁、方、吴、海等各州,安排精兵,秘密准备渡河,益州、信州、襄阳、荆州、基州、郢州等地,加速建造船只,大造声势,制作水战的各种用具。蜀、汉两条江,是长江上游,水路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贼人虽然在流头、荆门、延洲、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盆城设置船队,但最终要聚集到汉口和峡口,以水上作战一决胜负。如果贼人考虑上游有军队,命令精兵前去支援的话,我们在下游的所有将领,立即应选择合适的地点横渡南下。如果敌人聚集大兵自卫,上游的水军就应一鼓作气向前进攻。这样,敌方虽自恃有九江五湖的天险,但没有德行便缺乏稳固的基础;徒有三吴和百越之地的兵马,但没有恩义便难以自立。”
  隋文帝看后,非常高兴。他改任崔仲方为基州刺史,征召入朝。由于崔仲方奏上平陈的方略,深得皇帝嘉许,赐给他皇袍裤和绫罗绸缎五百段,晋位为开府。当隋朝大举出兵攻陈时,任命崔仲方为行军总管,和秦王相会合。平陈后,他因事而被免职。不久,又恢复职位。
  几年以后,被任命为会州总管。当时,北方各部羌人还没有归顺朝廷,皇帝传旨命令崔仲方出征,他和敌人打了三十多仗,紫祖、四邻、望方、涉题、干碉、小铁围山、白男、弱水等赭都的各部敌人均被征服。他被赏赐给奴婢一百二十人,黄金三十斤。晋升为代州总管,后来又被征召入朝。
  正值隋文帝去世,汉王的余党占据吕州,朝廷屡攻不下。隋炀帝派周罗目侯去攻打,却被流箭射中身亡。当派崔仲方带领这支军队时,攻克了吕州,晋封他为大将军。又历官户部、礼部尚书,因事而获罪,免职。不久又被任命为国子祭酒,改为太常卿。朝廷因他已年老力衰,让他出任上郡太守。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一年多后又起用为信都太守。后来他年老请求退休,朝廷予以优待,准许他的请求,后死在家里。他儿子名焘,官定陶令。他的叔叔宣度,任齐王府司马、恒农太守。宣度的弟弟宣轨,颇有才学,任尚书考功郎中,宣轨和弟弟宣质、宣静、宣略都很早就去世。
猜你喜欢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荀悦 春明丛说·俞蛟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一·徐紘 卷三十·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纪昀 第二章亲族·佚名 通志卷七·郑樵 七一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请将总裁曹文埴等交部议处片·佚名 金佗稡编卷八·岳珂 郦琼传·脱脱 卷一百二十·赵汝愚 卷四·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八七·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