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仲方传

崔仲方字不齐。从小喜爱读书,有文才武略。十五岁时,周文帝见到他以后很惊讶,就让他和皇家子弟一起读书,隋文帝也在其中。仲方因此和隋文帝从小就交情深厚。后来,仲方以明经当了晋公宇文护的参军,转为记室,升司玉大夫,和斛斯征、柳敏等一起撰修有关礼仪和音律的书籍。后来又以军功被任为平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封爵为石城县男。当时周武帝已暗暗准备灭齐,崔仲方向他进献了二十条计策,武帝大为惊奇。他又和少内史赵芬确定标准。不久又跟从武帝攻下了晋州,武帝又让仲方说降了翼城等四座城池,被任命为仪同,晋爵范阳县侯。后又任行军长史,跟随郯国公王轨在吕梁俘虏了陈将吴明彻,采用仲方计策最多。

  周宣帝即位,被任为少内史。宣帝死,隋文帝任丞相,他和崔仲方见面后,高兴地紧紧握手,崔仲方也忠心相随。当晚他便向隋文帝进献适宜采用的十八条计策,隋文帝十分赞许并采纳。他又劝隋文帝顺应天意受命为帝,隋文帝也听从了。到受禅时,隋文帝召崔仲方和高赹一起商议改朝时间及所用的车马祭牲的颜色。仲方说:“在五行里,晋朝为金,后魏为水,周为木,皇帝应以火来继承木德,况且圣上诞生时,有红光的吉兆。因此所用的车辆、马匹、旗帜,祭祀用的牲畜,都应采用红色。”他又劝隋文帝设置六部官制,依照汉、魏的旧制。隋文帝都采纳了。他被晋位为上开府,任司农少卿,晋爵为固安郡公。令他带三万民工到朔方、灵武修筑长城,东至黄河,西到绥州,南到勃出岭,绵延七百里。第二年,又命令仲方领民工十万,在朔方郡的东部,沿边境一带的险要地方,修筑几十座城堡,以制止胡人入侵。

  不久,遭父丧而离职。守丧期未满,起用为虢州刺史。他上书朝廷提出取陈朝的策略:

  “臣详加考查,晋朝太康元年(280),正是庚子年,晋武帝平定吴国。至今是开皇六年(586),丙午年,合计过了三百零七年。《春秋宝乾图》上说“:帝王有三百年一免之法。”如今三百年的期限可说已到了。陈氏窃据帝位,起于丙子年(556),今年是丙午年,子午相冲,正是阴阳学中的大忌之年。过去史赵曾说过:‘陈姓,出于颛顼帝族,水德,所以当岁星在鹑火位时就要灭亡了。’又说‘:周武王灭商,封胡公满于陈。’到鲁昭公九年,陈国有灾祸,裨灶说:‘再过五年岁星到了鹑火,然后陈国就灭亡了,楚国将灭了它。’楚人是祝融的后代,当过火正,所以又灭了陈。陈是舜的后裔,而舜又是颛顼的传人,太岁左行时,岁星向右转,到达鹑火的那一年,陈族将又灭亡。戊午这一年,也就是陈氏国运终结的时候了。古语和古事虽然和现在不同,但考察其中的规律,却又没有差别。今我皇朝以五运相承应感为火德,国号又称隋,古代隋国和楚国是同分野,楚是火正。午配鹑火,未是鹑首,申配实沈,酉配大梁,正当周、秦、晋、赵的分野,如果在这个时候发兵,将是得到好年头的条件。以古代的故事来比照今天,陈朝的灭亡是无疑的。我以为午、未、申、酉同是术数中的极点。向来人们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况且皇上圣明,臣下贤良,兵强国富。陈朝在上的国君昏庸,在下的民众怨恨,论险没有百二河山的坚固,论兵众又比不上当年的九国之师,独处一隅的蛮夷之众,怎能挡得住奉天命进行的讨伐!

  “我知道朝廷自有宏伟的谋略,而我不过是草野村民的见解,但还是想像萤火虫那样发一点微光。现在必须在武昌以下的蕲、和、滁、方、吴、海等各州,安排精兵,秘密准备渡河,益州、信州、襄阳、荆州、基州、郢州等地,加速建造船只,大造声势,制作水战的各种用具。蜀、汉两条江,是长江上游,水路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贼人虽然在流头、荆门、延洲、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盆城设置船队,但最终要聚集到汉口和峡口,以水上作战一决胜负。如果贼人考虑上游有军队,命令精兵前去支援的话,我们在下游的所有将领,立即应选择合适的地点横渡南下。如果敌人聚集大兵自卫,上游的水军就应一鼓作气向前进攻。这样,敌方虽自恃有九江五湖的天险,但没有德行便缺乏稳固的基础;徒有三吴和百越之地的兵马,但没有恩义便难以自立。”

  隋文帝看后,非常高兴。他改任崔仲方为基州刺史,征召入朝。由于崔仲方奏上平陈的方略,深得皇帝嘉许,赐给他皇袍裤和绫罗绸缎五百段,晋位为开府。当隋朝大举出兵攻陈时,任命崔仲方为行军总管,和秦王相会合。平陈后,他因事而被免职。不久,又恢复职位。

  几年以后,被任命为会州总管。当时,北方各部羌人还没有归顺朝廷,皇帝传旨命令崔仲方出征,他和敌人打了三十多仗,紫祖、四邻、望方、涉题、干碉、小铁围山、白男、弱水等赭都的各部敌人均被征服。他被赏赐给奴婢一百二十人,黄金三十斤。晋升为代州总管,后来又被征召入朝。

  正值隋文帝去世,汉王的余党占据吕州,朝廷屡攻不下。隋炀帝派周罗目侯去攻打,却被流箭射中身亡。当派崔仲方带领这支军队时,攻克了吕州,晋封他为大将军。又历官户部、礼部尚书,因事而获罪,免职。不久又被任命为国子祭酒,改为太常卿。朝廷因他已年老力衰,让他出任上郡太守。因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一年多后又起用为信都太守。后来他年老请求退休,朝廷予以优待,准许他的请求,后死在家里。他儿子名焘,官定陶令。他的叔叔宣度,任齐王府司马、恒农太守。宣度的弟弟宣轨,颇有才学,任尚书考功郎中,宣轨和弟弟宣质、宣静、宣略都很早就去世。

猜你喜欢
  前汉孝宣皇帝纪卷第十八·荀悦
  春明丛说·俞蛟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五百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二十一·徐紘
  卷三十·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六 图谱略下 记无·纪昀
  第二章亲族·佚名
  通志卷七·郑樵
  七一七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请将总裁曹文埴等交部议处片·佚名
  金佗稡编卷八·岳珂
  郦琼传·脱脱
  卷一百二十·赵汝愚
  卷四·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八七·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若晦·唐圭璋

      若晦,云间人。   满庭芳   游人涤赋   五洞深沈,九峰回抱,望中云汉相侵。暮春天气,宫殿翠烟深。一片山光澹净,溪月上、碧水浮金。琼楼杪,仙人度曲,空外响虚音。   龙香,时暗引,青鸾白鹤,飞下秋阴。露华冷、琼珠点缀

  • 第一幕·老舍

    时间 二十九年秋。地点 重庆郊外,迁建区内某机关。人物 佟秘书于科长秦医官欧阳雪 周明远 方心正 单鸣琴 赵 勤〔开幕。佟秘书血压高而有时通夜打牌,朋友的面子不可却也,昨夜打了十六圈,今天午时才勉强起床,午后三

  • 传陆游妾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传陆游妾,姓字不详。驿卒女,能诗。陆游纳之,半载后为陆妻所逐。存词一首。 ●生查子 传陆游妾 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 阵阵黄昏雨。 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传陆游妾词

  • 补遗卷第四·徐鼒

    男承礼谨譔列传文苑魏禧(弟礼、彭士望、李腾蛟、邱维屏、曾灿、彭任) 王猷定(陈允衡) 徐世溥(陈宏绪、欧阳斌元) 张盖(申涵光、殷岳、刘逢源、赵湛) 万泰(子斯选、斯大、斯同) 柴绍炳(毛先舒、诸匡鼎) 顾景星 杜浚(弟芥) 董说(夏

  • 第十四回 袁世凯·德龄

    列车逐渐南进,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时候,号称华北第一大商埠的天津,渐渐地可以望见了。先是只见一个很模糊的轮廓,后来那几座比较高大的建筑物也见到了,于是车上的人,自太后以下,都知道是天津快要到了!这时候,方才所下的那一

  • 沈攸之传·李延寿

    沈攸之字仲达,是沈庆之堂兄的儿子。他的父亲沈叔仁是宋朝衡陽王刘义季的征西长史,兼做参军领队。沈攸之少年的时候是个孤儿,家里很穷,元嘉二十七年(450),魏军向南进攻,朝廷调发了三吴的军队,沈攸之也随军行动。等到了建邺,去

  • 冯道传·欧阳修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曾在刘守光部下任参军,守光失败后,逃出去为宦官张承业办事。承业监督河东军时提拔他当巡官,又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把他推荐给晋王,被任命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庄宗当皇帝后,任命他为户部侍郎,充任翰林学

  • 卷十三·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三圣德【九  文德一】【臣】等谨案道之显者谓之文将以阐缉熙典学之原牖世观成之盛是必有心法昭於万年治法隆於亘古者乃以鬯皇风而光夀世焉帝王之学所由与儒生异尚也我皇上耄学维勤鸿文

  •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六·允禄

    雍正六年正月二十日防军防领郎坤因奉防着廷臣各保举一人折内引用诸葛亮误用马谡等语具奏奉上谕朕因知人之难始令诸臣每人只保一人今必以胜于诸葛亮者始行保举则胜于诸葛亮者郎坤必自知之诸葛亮所用之人盈百累千而乃因

  •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晏婴

    晏子聘于晋,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对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田氏乎!”叔向曰:“何谓也?”晏子曰:“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齐旧四量:豆、区、釡、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釡,釡十则钟;田氏三量,皆登一焉,钟

  • 目录·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左传注疏    春秋类目録春秋正义序   春秋左传序春秋左传原目  【附】春秋三传注解传述人卷一隐公【起元年尽二年】卷二隐公【起三年尽五年】卷三隐公【

  • 卷十 政事·张伯行

    此卷论临政处事,盖明乎治体而通乎治法,则施于有政矣。凡居官任职,事上抚下,待同列,审时宜,经世之道,济物之方,无不具于斯焉。朱子曰:只有一个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公平正大行将去,其济不济,天也。古人做得成者。不是他

  • 卷四百三十二·佚名

    △第二分经文品第三十六之二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於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由此因缘得福多不。天帝释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此般

  • 四分律卷第四十二(三分之六)·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药揵度之一尔时佛在波罗㮈国。时五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大德!当食何食?”佛言:“听乞食,食五种食。”尔时比丘乞食得饭,佛言:“听食。”得种种饭粳米饭、大麦饭、?米饭、

  • 第一章 阿阇世王时代·多罗那他

    我们的本师正遍知住世以前的诸王世系,出现于毗奈耶教《出家经》中,有些在《方广大庄严经》等里面,这都可以置信。外道典籍中所出圆满时、具三时、具二时、争论时国王与仙人的世系虽然极多,但或多或少掺杂着虚构,难以尽信,而

  • 御选唐宋诗醇·乾隆

    唐宋诗总集。四十七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敕编。高宗性好诗文,常与沈德潜等谈论诗文,曾于乾隆三年(1738)编定《唐宋文醇》。后有感于“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诗无称焉者”、“有文醇不可无诗醇”,因选唐

  • 缘起圣道经·佚名

    佛说缘起圣道经,一卷,唐玄奘译。方等部之摄。佛说初坐树下观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之道理,而成正觉者。与佛说贝多树下十二因缘经同本。

  • 宿命智陀罗尼·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   纯咒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