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于如来神通境界大宝庄严最胜道场大菩萨宫中。而彼道场皆是如来威神建立。积集广大胜福庄严。圆满广大福智妙行。现转一切佛法胜报。显示如来无边神变加持之力。善入无碍境界大智。一切见者生大喜悦。入念慧行普遍运行。无动妙智。于无边劫修集无量众功德聚。而佛世尊。现证诸法平等觉道。转妙法轮。能善调伏无边学众。已于诸法得大自在。善知一切众生心意及诸根性。已能到于最上彼岸。善断一切种子习气。得无发悟佛身轻安。是时与大苾刍之众六百八十万人俱。皆住近心。悉断一切烦恼种习。皆是如来法王之子。能善出生诸无所得甚深法行。身相端严威仪圆备。作大福田正智具足。复有无量无数不思议无等比不可说不可说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悉获无所得菩萨智忍。已超菩萨灌顶之位。而能游戏无加行位菩萨神通。得无尽陀罗尼及诸菩萨陀罗尼门。于诸菩萨首楞严王三摩地中而得自在。一切众生欢喜乐见。已得菩萨诸无碍解。出生菩萨无发悟行。深心安住殊妙庄严。其名曰无尽藏菩萨摩诃萨。无量慧菩萨摩诃萨。无边慧菩萨摩诃萨。无缘观菩萨摩诃萨。常精进菩萨摩诃萨。精进慧菩萨摩诃萨。无断辩才菩萨摩诃萨。无著无畏积菩萨摩诃萨。毕竟义慧菩萨摩诃萨。如是等无量无数不思议无等比不可说不可说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而共集会。

 尔时世尊。以菩萨行位。方便出生无障碍门甚深正法。而用庄严诸菩萨道。成办一切佛法力无畏等真实智行。入一切法最上自在总持印门。入无碍解决定出生大神通智妙境界门。宣示一切不退转轮。普摄诸乘住平等理。混入法界无分别性。随诸众生根性意乐开示演说。随知真实决定正法。破诸魔境。以深固法理。止息一切烦恼见等。入无著慧。宣说普遍广大回向善方便智。入一切佛平等性智。以无著加持法门如实决定宣说诸法。于无分别非无分别悉入平等。觉了甚深缘生之法。积集无量福智妙行。佛身语心平等庄严。随知一切念慧行等无尽慧门。以四圣谛理显示声闻乘法。以觉了身心智显示缘觉乘法。以得一切智灌顶显示大乘之法。入一切法自在理中。出生如来无边功德。是故如来开示演说。施设表了。分别解释。显明宣畅。

 尔时世尊。将说如是广大甚深决定法时。忽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大水充满。犹如大海。下至地界。上至大宝庄严最胜道场。又如劫坏水灾现时。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满。下至水轮混如一海。今此大水亦复如是。然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大水一切充满。其中国土城邑聚落及诸人民悉无所坏亦无障碍。及阎浮提诸四大洲乃至大海须弥山等。欲界诸天一切宫殿。悉无少分损坏障碍。先现如是相已。后复于此大水之中。出现俱胝那庾多百千广大莲花。其花高显。琉璃为茎。帝青为枝。阎浮檀金而为其叶。吉祥藏宝以为其须。马瑙为台。真珠交络。一一花有无数俱胝多百千叶。其叶量广一俱卢舍。是诸莲花于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中。涌现虚空。高一多罗树。一切大众坐莲花上。于莲花中随其色相放大光明。是光普照十方无量阿僧祇佛刹。此诸光明广照耀时。而此会中一切大众叹未曾有。合掌恭敬咸作是言。今现如是希有瑞相。将非世尊说妙法邪。

 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见是广大神变事已。即于所坐莲花台上。遍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恭敬顶礼而白佛言。世尊。何故今时先现是相。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大水充满混如一海。其中复现俱胝那庾多百千莲花高显。世尊。昔所未闻。昔所未见。如是广大希有神变。愿佛为说。

 佛告慈氏菩萨言。慈氏当知。下方去此佛刹。过十佛刹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微尘等数诸佛刹土。有世界名无量功德宝无垢殊妙庄严。彼土有佛。号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现住彼说法教化。彼有菩萨名曰海意。与出过算数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将同来此娑婆世界。瞻礼恭敬供养于我。又复于我所说法中而有所问。以是因缘。先现瑞相。

 尔时尊者舍利子白佛言。世尊。彼海意菩萨去此甚远。何故世尊说彼菩萨能闻此会佛说法邪。佛言。舍利子。如汝今时于我前闻所说正法。海意菩萨虽复住于彼世界中。而能闻我所说之法。亦复如是。舍利子。又如汝今现前观我及诸大众。彼海意菩萨能见我身及诸大众。亦复如是。舍利子言。希有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所有神通智力不可思议。而彼海意菩萨居于极远刹中。能以无障碍眼见此色相。无障碍耳闻此音声。世尊。若有闻是诸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功德威神者。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尊者舍利子作是说时。二万四千天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与彼出过算数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恭敬围绕。同时瞻仰彼佛世尊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已。即受教敕。承彼如来神足通力。及无加行菩萨已办神通。于一念间瞬目之顷。于彼世界隐伏身相。即时于此娑婆世界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中。涌现虚空。高一多罗树。于最高广莲花台上师子座中安详而坐。余诸菩萨亦各处于莲花台座。下方世界无量无数诸佛刹中。复有无量无数菩萨之众随从海意菩萨而来听法。是时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中所有十方世界普来集会一切菩萨摩诃萨众。皆悉处于莲花台座。周匝充满。殊妙奇特。而彼一切诸来大众。心生欢喜。悉得清净。叹未曾有。合掌顶礼彼诸菩萨。时海意菩萨。以彼无量功德宝无垢殊妙庄严世界之中诸胜妙花。其花名为无忧适悦爱乐喜见。量广一俱卢舍。花有无数多百千叶。随其所应供养如来。令诸菩萨一切见者深心无垢。宿世善根悉得清净。是诸众会皆生欢喜悦意爱乐。花有光明。复有妙香。此诸胜花于世尊前作供养已。复雨广大殊妙花雨。其一一花可七人量。遍布充满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一切大众悉得离生喜乐禅悦之味。空中自然击种种鼓鼓出微妙可爱之音。一切大众闻者悉得禅定妙乐。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作如是等供养事已。从空而下。头面著地礼世尊足。右绕七匝合掌恭敬。住立佛前。作是白言。世尊。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问讯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势力安不。得妙乐邪。时彼同来一切菩萨。悉从空下。亦各头面礼佛足已。右绕七匝。各各还复本座而坐。

 尔时此三千界。有大梵王。名大悲思惟。居此梵世此四大洲无忧安隐。忽然见是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满混如一海。复有俱胝那庾多百千广大莲花高显出现种种胜相。及此道场菩萨充满。见是相已即自思惟。劫火未然坏相。安有大水充满。此复何缘。将非如来神变力邪。我今宜往问佛世尊。此希有相。何因何缘。时大悲思惟大梵天王作是念已。即与六万八千梵众隐于梵界。恭敬围绕。来诣大宝庄严最胜道场佛世尊前。住虚空中。曲躬合掌顶礼世尊。作是白言。世尊。何故今此三千大千世界大水充满混如一海。复有俱胝那庾多百千广大莲花高显而出。及诸菩萨大士皆悉处于莲花座上。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国土城邑聚落诸人民众。及阎浮提四大洲等欲界天宫。乃至大海须弥诸山。悉无损坏亦无障碍。如是等相甚为希有。此何因缘。复何神力。愿佛为说。

 尔时佛告大悲思惟梵天言。大梵当知。下方世界有佛刹。名无量功德宝无垢殊妙庄严。其佛世尊。号海胜持慧游戏出高神通如来。彼有菩萨名曰海意。与出过算数诸大菩萨摩诃萨众。而共来此娑婆世界。瞻礼恭敬供养于我。又复于此广大集会正法之中而有所问。是彼菩萨神通之力。于此世界先现瑞相。梵天白佛言。世尊。大集会中所有正法今尚说邪。佛言。大梵。诸佛境界。不可思议。所有如来智慧辩才及威神力。不应限量。汝或见于如来默然。勿谓无说。而我常为十方世界所来菩萨。广大宣说决定正法。

 尔时大悲思惟大梵天王复白佛言。世尊。佛所说言现神变者海意菩萨其谁是邪。佛言。大梵今此会中有大莲花广十由旬。花中有台。台上复有众宝庄严师子之座。座中有一菩萨大士处于其上身真金色相好端严。唯除如来。余诸菩萨所有身相皆能映摄。有无数千菩萨之众围绕顶礼者。汝可见不。答言。已见。佛言。大梵。圆具如是神通相者。即是海意菩萨。是时大悲思惟梵天。乃向海意菩萨恭敬顶礼已。即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得闻如是海意菩萨名字之者。当知是人得大善利。我于今日闻此菩萨大士名字。得见菩萨如是色相。深自欣庆快得善利。梵天复白佛言。世尊。此大集会正法当住为久如邪。佛言。大梵。今此正法。随佛寿量久近而住。佛涅槃后。有诸菩萨。于此正法受持读诵。广为佗人开示演说。何以故。大梵。所有过去未来现在世中诸佛菩提从此中出。

 尔时海意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普为此会一切大众生欢喜故。及为大悲思惟大梵天王起信敬故。复为庄严此正法故。亦为显示己之智慧辩才力故。即时同彼高广莲花及师子座。俱涌虚空高七多罗树。乃于空中说伽陀曰。

 下方过于尘数刹 有佛刹名功德严

 彼佛化主现居中 其名海胜神通慧

 刹中众德皆圆具 菩萨依止无所畏

 其佛如来说法门 我等闻已能持受

 我等故来兹刹土 瞻仰敬礼十力尊

 其诸菩萨此所来 佛大牛王各伸问

 我今礼此法王已 亦礼无比佛大智

 所应供养随所施 广伸供养佛正觉

 若能观佛色无色 离受离行亦离识

 三种领纳此亦无 是中洁白常清净

 若无色相及种好 是为正观佛世尊

 慧眼清净照法身 乃见无垢真实义

 若法无取亦无舍 二边无我无我所

 安住内入性寂然 止息心外诸所取

 有无分别离分别 是心寂默如虚空

 即能供养诸世尊 于正法幢善建立

 若观诸法犹如幻 此中施受二皆空

 虽知造作本所无 亦不舍离于诸法

 而不决定求菩提 又不决定住生死

 亦无施者无悭心 远离施中诸过失

 止息调寂身语心 随行三业无逼恼

 除诸烦恼息烧然 利智诸根常寂静

 虽知菩提无所得 不舍众生住无我

 为度破戒诸众生 修持广大净戒行

 觉了诸法刹那性 亦不为诸境所坏

 内心寂静若虚空 外观世间犹如幻

 节节支解于身分 亦复不起嗔恚心

 乃至坐树成菩提 坚持忍行佛所说

 能观诸法如水月 如泡如幻如阳焰

 了知无寿亦无人 及无摩拏嚩迦等

 菩提众生虽无得 为利他故求菩提

 若闻此理怖不生 是中能发精进行

 若能于心无所著 乃于外境不生厌

 知他众生心所行 于三世中随顺转

 令诸魔众不能知 心之所行随所转

 到于彼岸善住心 圆满禅定神通慧

 我闻诸佛所说法 随所闻已能受持

 设经无边劫数中 佛之辩才不能断

 复于一切佛法中 众生无堕亦无著

 具智慧藏有力尊 三界自在寂默者

 能到所到二俱离 是中无去亦无来

 随诸众生心所行 所向无住亦无动

 虽到彼岸具众德 亦于众德无取相

 无比释迦大牛王 是故我今伸顶礼

 如日清净大明曜 能蔽萤光星宿光

 又如劫火映诸明 上腾梵世下至地

 复如须弥大山王 持地亦持诸山等

 释迦牛王毫相中 最胜光明出三界

 十方一切菩萨众 皆从百佛刹中来

 瞻佛色相及威光 一切皆生大欢喜

 随诸众生心意愿 如来各各为开示

 我知如来大威神 故从本土来斯刹

 佛以一音演说法 随诸众生各知解

 乃至众生差别音 如来普为随宜说

 一切众生意差别 如尘如沙尚可数

 牟尼种种妙音声 量等虚空不可数

 虚空不能度其边 众生不能穷其数

 乃至生死先际中 亦复不能知其限

 虚空边量众生数 生死先际尚可知

 诸佛戒定慧境中 毕竟不能知少分

 众生无量咸归命 牛王法主人中尊

 多劫精修众德严 色相边际无比度

 我佛具大威神力 遍知众生诸信解

 见此希有难思尊 顶礼善调诸趣者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六卷·宝亮
  慈悲水忏法卷中·知玄
  卷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七·延寿
  覆月华居士书·太虚
  大通本禅师·惠洪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止观大意·湛然
  禅门宝藏录序·真静天頙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佚名
  大宋僧史略卷中·赞宁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兜率龟镜集卷下·弘赞
  答金中和问(二则)·太虚
  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与义·唐圭璋

      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生于元祐五年(1090)。登政和三年(1113)上舍甲科。绍兴中,历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寻参知政事。以病乞祠,提举洞霄宫。绍兴八年(1138)卒,年四十九。有无住词。   法驾导引   世传

  • 窦氏联珠集巻五·褚藏言

    故武昌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捡挍秘书监兼御史中丞扶风窦府君诗府君讳巩字友封家世所传载于首序府君元和二年举进士与今东都留守在仆射孙公简故吏部侍郎兴元节度使王公源中中书舍人崔公咸制诰李公正封同年上第府君世传五

  • 卷二百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四高适部落曲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琱戈蒙豹尾红斾挿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赠杜二拾遗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听法还应难【一作说】寻经剩欲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一·张岱

    朱大典列传(附吴邦璿、何武)朱大典,字未孩,浙江金华人;万曆丙辰进士。以章丘知县,行取兵科给事中。历任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凤阳巡抚,加敕督剿流贼。大典饶有才干,而赋性奇贪,多行暴虐。崇祯庚辰,督师庐、凤,守护陵寝;括取财贿

  • 卷之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表第八喀尔喀车臣汗部【康熙二十七年来归旗二十三爵二十六】车臣汗<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八<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

  • 卷八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索隐骜音

  • 郑世翼传·刘昫

    郑世翼,郑州荥阳县人,世代为望族。祖父郑敬德,为北周仪同大将军。父亲郑机,曾任司武中士。世翼二十岁即有盛名,武德年间,历任万年县丞、扬州录事参军。多次因言辞忤逆与人不和,被人称为轻薄。当时崔信明自以为文章独步天下,多

  • 卷七·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七明 郭良翰 撰尊諡四皇妃諡二字忠敬文庙昭顺贤妃喻氏【永乐】昭顺文庙贤妃喻氏【永乐初諡】宪庙丽妃章氏【弘治】穆庙英妃吴氏【万历】昭献文庙贵妃王氏【永乐】昭懿文庙贵妃张氏昭静英庙

  • 利害第四十七·佚名

    利害者,得失之本也,得失者,成败之源也。故就利而避害,爱得而憎失,物之恒情也。人皆知就利而避害,莫知缘害而见利,皆识爱得而憎失,莫识由失以至得。有知利之为害,害之为利,得之成失,失之成得,则可与谈利害而语得失矣。夫内热者之饮

  • 凡例·李廉

    一所编诸传止以左氏公羊氏谷梁氏胡氏陈氏张氏六家为主盖六家皆全书故也一左氏专用杜预注公羊专用何休注谷梁专用范甯注及正义与疏并不参用他说庶不误引用一程子及诸家说多附见谨案之下盖以无全传难并列也一所编本欲并

  • 卷六·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六宋 聂崇义 撰虎侯      熊侯豹侯      熊侯【畿内诸侯】麋侯【畿内有采地卿大夫所射】  大侯【畿外诸侯所射】糁侯      豻侯五正侯      三正侯二正侯射之所

  • 卷十四·佚名

    (六八)复次佛出於世最是希有。虽是女人诸重结使犹得解脱。我昔曾闻。佛之姨母瞿昙弥比丘尼。将入涅槃时。种种庄严欲令胜妙。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在大众中■。时瞿昙弥比丘尼闻佛■声。以其养佛爱子之故而作是言:长寿世尊,如

  • 青年修养与佛教·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仰光华侨联合欢迎会讲──今天承华侨联合会约来作亲切的叙谈,得与我国青年侨胞有接近的机会,很为愉快!现在到了贵会,与到其他的团体,觉得有不同的感想。我这次在仰光对缅甸人、印度人谈话,总要翻译,这不

  •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一·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  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

  • 大元一统志·佚名

    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剌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事,成宗大德七年(1303)

  • 太上秘法镇宅灵符·佚名

    道家符箓书。一卷。专言镇宅符箓之事,谓用符箓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遂邪,镇宅安家。书内收有镇宅符七十二道,谓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收入《道藏》第三十七册。

  • 几社壬申合稿·佚名

    明徐凤彩等选。徐凤彩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本书前有杨肃序、徐凤彩序、陈子龙《几社壬申合稿凡例》。崇祯三年(1630)以后,杨廷枢中解元,张溥、吴伟业并经魁,所获售者,无不为社局之人。其后温体仁乃改为保举。而保举所获

  • 七国考·董说

    《七国考》是编载我国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7国典章制度的著作。明末清初董说著。书成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本书有《守阁山丛书》本,吴兴嘉业堂本等。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即根据上述两种版本参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