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称叹如来品第二

今欲昇清虚,翔佛无外法。適欲称发言,心为之沈疑。

吾心之羽翮,势弱不能强。佛之空无慧,包博虚空外。假令有力士,尽力射虚空。箭行过劫数,不能至空际。

若干贤圣明,於佛大空慧。以无量辩才,不叹尽佛德。已度苦海岸,枯竭爱欲河。塞生老死渊,开立大法海。

天人及异术,不能尽意源。是故佛慧海,深邃无涯底。须弥众山王,诸天游居上。佛德喻须弥,莫能见顶者,

魔王进三女,来欲乱道意。所至靡不惑,唯佛慈能护。魔王十八亿,变形来欲战。佛从衣出臂,如日照雲赤。

以百福相手,拟地胜魔王。不敢当佛德,犹冥眺日光。诸天无能毁,魔王贡高幢。唯佛能碎坏,佛竖大法幢。

其馀尘劳王,强力含怒害。愚痴及死魔,军率诸子孙。爱生五盖子,先登缠覆世。有馀怀害进,变形若干种。

怒害疾慳妒,热恼慢贡高。倒见贪欲界,邪痴尘劳王。其弊怀害强,围绕求对战。结布尘劳阵,各现武备力。

各放刚猛弩,以中凡愚夫。其箭如毒蛇,又有如炽火。迦叶佛已来,无与为对者,佛德障其箭,益甚放燋燃。

乘戒德之车,被忍辱牢铠。驾以精进马,入灭尘劳阵。以正见利鉾,以正思为箭。以正言为羽,以正行为筈。

以正路为矢,意筩中拔箭。放慈弓駃发,佛箭名四等。一发灭尘劳,震三千世界。慧炽烧尘欲,犹如军被烧。

施戒忍进定,慧信及坚固。守志不移动,犹众川归海。世清空中明,十方普蒙安。心一定坚固,思惟世起灭。

以得金刚心,坏碎尘劳山。以佛眼观见,三千界如镜。外学诸神仙,久学无所觉。一切智无师,名诸师之师。

强慧金刚觜,溃坏痴坚卵。脱出愚冥狱,陵无为清虚。天上食甘露,食随兰马麦。不甘著天味,不患厌马麦。

调达怒放石,罗云立其前。俱以慈眼视,见毒栴檀等。外学所诽谤,天人所称叹。於二意不动,犹口吹须弥。

名闻三千世,佛是普世师。好首所虚谤,心等无喜慼。愚利衰毁誉,若称讥苦乐。八法不能染,犹如水莲花。

天上人间乐,视皆为不实。观世如愚戏,有形皆空无。三恶趣众生,开其难开门。空三恶趣狱,导天人无为。

经趣度三世,缚阿须伦憍。劝导众善本,雨三宝於世。往古转轮王,自在於四方。於己不自从,免死至无为。

佛修种种业,治理法空城。济脱尘劳贼,将至无为城。日明照昼不及夜,不曜天上三恶趣。佛光昼夜三千世,及至一切众生心。

佛神妙晖常盛明,千万无数难可喻。月之盛明十五日,其晖曜夜无益昼。天帝怀忧悴,寿命临终没。垂退失天福,诣佛还见谛。

日月世眼目,阿须伦所尧。佛慈济世间,救令不遭厄。忧烟想如焰,乐欲如服药。爱著喻盛火,佛灭以法水。

怀恚甚怒害,饮醉狂惑乱。鸯崛魔醉象,佛以慈制伏。无量生死坚缠裹,愚痴之贼蔽其目。佛以言箄智慧药,决除郁鞞迦叶贼。

是三人等尘甚厚,假令声闻如恒沙。无有能动其毛者,唯佛济使睹道明。容貌甚憍慢,因宝黼黻服。迸沙最矜高,见佛屈修礼。

头如戴火焰,牙长眼正赤。怒则掷火烧,佛降阿腊鬼。龙王怀毒怒,雹害魔竭国。佛动地崩山,威势灭龙毒。

佛犹大象王,入生死华池。践蹈尘劳草,伫立泥洹中。佛导度生死,如牛渡流河。众生渡至今,如群牛随导。

佛如八解池,生法芙蓉花。天人如蜂集,服香则离苦。诸天闻海水,底有不死药。以海大龙王,缠绕须弥山。

诸天阿须伦,揽海至千岁。设若干方便,尽力甚勤苦。引万种药精,进令水上凝。谓是不死药,接盛以金瓶。

服者不永寿,不离老病死。意谬持神药,转轮无边际。佛以七觉意,慧力揽大海。围绕以灭定,引以精进力。

致出甘露药,永安灭老玻最乐灭众苦,服者离生死。佛明喻日不乱精,盛喻月满而不寒。乐过六天而消欲,焰如盛火无所烧。

法甚微妙德行具,众善伏藏称福聚。普集天人之善好,叹视佛德无厌足。光耀如日明如月,悦目如华声雷震。步如象王忍如地,普胜世间佛独最。

如是无量清妙叹,众圣穷劫不能荆况吾愚浅欲究竟,犹无舟船欲渡海。诸天皆叉手,怀悦谓金刚。

愿佛下兜术,即受许为说。

猜你喜欢
  卷第八·德清
  大方等陀罗尼经 第二卷·佚名
  处处品第十·佚名
  菩提行经卷第四·龙树
  卷第十(二诵之四)·佚名
  卷之三·别庵性统
  卷第五·行策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玄奘
  佛说琉璃王经·佚名
  泥洹品法句经第三十六(三十有六章)·佚名
  宗镜录卷第四十七·延寿
  第二品 目真邻陀品·佚名
  阅入中论记·太虚
  卷下·佚名
  卷一·赞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甲集前编第十·钱谦益

    周侍御史伯琦二首【答复见心长老见寄(二首)】浙水东头佛舍连,蒲庵上士坐忘年。五云古衲层澜涌,百宝浮图列宿躔。床上贝书多译梵,门前海舶直通燕。比丘喜得阶兰秀,应种菩提满法田。九载违离得远书,几更岁

  • ●卷二百十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十四。   起绍兴十五年三月,尽十月。   绍兴十五年知叙州邵隆卒。   初好听隆知商州几十年值和议已定割商州为外境隆不悦之常密遣兵马以盗刦之金人诉於秦桧桧心恨愤复以隆为金词语工达州安抚司

  • 卷二百五十八·杨士奇

    永乐二十一年夏四月辛亥朔 享 太庙○丙辰○夜有星如盏大赤色光烛地出轸宿西南行至近浊○丁巳○忽剌温女直板察苦进马赐钞币织金纻丝袭衣等物○庚申○修大祀坛墙垣及汉寿亭侯庙○丙寅○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李湛奉表

  • 卷之三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上篇卷三·陈洪谟

    上召左都御史戴珊与刘大夏至榻前论:“尔等各衙门,凡事都奏行巡按御史勘报,岂以此官公道可托耶?”珊顾大夏未敢对,大夏进曰:“无他,以巡按御史一年一换,无久交,不制肘,故事多责成之。”上曰:“责之固是,

  • 第四五八谕光绪十三年闰四月初九日一二二三二--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新埔街庄总理朱廷龙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案据金广和、贡生蔡景熙,暨众铺户等佥禀称:「新埔庄原设总理一缺,以期约束庄民,缉拿盗匪,以梓地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纪昀

    列传金 【十六】○金十六承晖穆延尽忠 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 完颜 弼蒙古纲 必喇阿噜岱承晖穆延尽忠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完颜弼蒙古网必喇阿噜岱△承晖承挥字维明本

  • 卷第三·习凿齿

    鹿门山鹿门山,旧名蘇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於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习郁为侍中时,从光武幸黎丘,与光武同梦见蘇岭山神。光武嘉之,拜大鸿胪,录其前後功,封襄阳侯,使立蘇岭之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七十七·钱若水

    起至道二年三月,尽四月辛丑,朔 上幸晋国公主第省疾也台州言黄 岩县民郭琮年七十四岁兄弟三人事母年一百四岁 终身蔬食为乡里所称诏旌表门闾赐其母米五硕 帛十匹。壬寅,诏曰淮南西川峡路等处州府军监每 岁度僧尼并如江浙

  • 253.李定国转战西南·林汉达

    隆武、鲁王两个南明政权先后覆灭之后,清军分三路向西南进攻,驶守在两广的明朝官员瞿式耜(sì)等在肇庆拥立桂王朱由榔即位,年号永历,历史上称他永历帝。公元1647年十一月,明朝将领何腾蛟,依靠大顺军余部的力量,在全州大败清军;

  • 提要·胡广

    【臣】等谨案大学章句大全一卷或问一卷论语集注大全二十卷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中庸章句大全二卷或问二卷总名四书大全共四十卷明胡广等撰四书自朱子章句集注以后真徳秀始采朱子语录附于大学章句之下为集编祝洙复仿而足

  • 卷十五·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五    元 程端学 撰文公十有一年春楚子伐麇【九伦切公羊作圈】麇国陆氏曰子爵义见僖三年徐取舒夏叔仲彭生防晋郤缺于承筐彭生公子牙之孙叔仲惠伯也杜氏曰郤缺冀缺

  • 大传·姚际恒

    此篇乃汉儒因袭丧服小记及仪礼丧服传而作,且多舛误。其名大传者,殆有凌驾小记之意。(卷六四,页一)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小记云「王者禘其祖之所

  • 卷第一·佚名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超宣等编福建建宁莲峰禅院语录师于崇祯辛巳年十月初七日受众绅衿请就院开堂法座前拈疏云珠回玉转百匝千重佛祖纲宗尽在里许烦维那道破令四众咸知。指法座云宝华座最高层谁人敢踏上头行新长

  • 字鉴·李文仲

    辨正文字的字书。元代李文仲撰。凡五卷。李文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馀未详。据卷首颜尧焕、于文傅、张楧、唐咏涯、黄潜等人所撰叙文云,李文仲伯父李伯英曾撰《类韵》三十卷,从形、音、义三者关系出发,训释文字假借用法,该

  •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佚名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

  • 灊山集·朱翌

    灊[qián]山集,诗别集。宋人朱翌撰。三卷,附补遗。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潛山)人。政和进士,南渡后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之,谪居韶州十九年。后充秘阁修撰,知宣州,移平江府,授敷文阁侍制。《宋史·艺文志》记

  • 唐朝大历史·吕思勉

    本书是史学家吕思勉倾力著述的断代史,也是史学界关注最高的唐史读本。独孤家族何以飞黄腾达于隋唐两室?唐高祖为何向匈奴称臣?李世民修改国史为哪般?魏徵之墓被掘背后的真相是?李治何德何能竟登上帝位?上官婉儿留宫之谜?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