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敦煌译本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 [燉煌出 . ])

西京大兴善寺石璧上录出慈恩和尚奉 诏述序

梵本般若多心经者,大唐三藏之所译也。三藏志游天竺,路次益州,宿空惠寺道场内。遇一僧有疾,询问行止。因话所之,乃难叹法师曰:“为法忘体。甚为希有。然则五天[這-言+((美-王-大)/口)][這-言+((美-王-大)/(尸@巾))]十万余逞,道涉流沙,波深弱水。胡风起处,动塞草以愁人;山鬼啼时,对荒兵之落叶。朝行雪巘,暮宿冰崖,树挂猿猱,境多魑魅。层峦叠于葱岭,萦似带雪之白云;群木蔟于鹫峰,耸参天之碧峤。逞途多难,去也如何。我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师若受持,可保来往。”遂乃口受与法师讫。至晓,失其僧焉。三藏结束囊装,渐离唐境。或途经厄难,或时有[門@(圭*艮)]斋馐,忆而念之四十九遍,失路即化人指引,思食则辄现珍[卄/(跳-兆+束)]。但有诚祈,皆获戬祐。至中天竺磨竭陀国那烂陀寺,旋绕经藏次,忽见前僧,而相谓曰:“逮涉艰险,喜达此方。赖我昔在支那国所传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由斯经历,保尔行途。取经早[這-言+(血/(豕-一))],满尔心愿。我是观音菩萨。”言讫冲空。既显奇祥,为斯经之至验。信为般若,□为圣枢。如说而行,必超觉际。究如来旨,巨历三祇。讽如来经,能销三障。若人虔诚受持者,体理斯而勤焉。

特进鸿胪卿开府议同三司封肃国公赠司空官食邑三千户敕谥大办正广不空奉 诏译

莲花部等普赞叹三宝

曩谟(引)没驮(引声、上)野(一) 遇啰(上)吠(二) 曩谟(引)达(引、上)磨野(三) 驮以(引)铭磨(四) 曩谟(引)僧伽野(上、引)(五) 磨贺谛(二合、引)谛[肄-聿+余](二合、引)毗药(二合)(七) 毗舍(引)佐(八) 迦磨啰目佉(引)(九) 迦磨啰路(引)左曩(十) 迦磨啰攞(引)沙曩(十一) 迦磨啰贺(引)娑哆(十二) 迦磨啰婆母你(上)(十三) 迦磨攞(十四) 迦磨啰(引)(十五) 三婆(上)嚩娑(十六) 迦啰磨啰(十七) [(敲-高)-又+乙]洒(二合)攞(引)曩(十八) 娜谟(引)宰堵谛

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与三藏法师玄奘亲教授梵本不润色

钵啰(二合)(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糸*(占-口+乙)]哩(二合)那野(心)素怛囕(经)阿哩也(二合)(圣)嚩噜(观)枳帝(自)湿嚩路(在)冒地(菩)娑怛侮(萨)(二) 俨鼻囕(深)钵啰(二合)(般)誐攘(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三) 左哩焰(二合)(行)左啰(行)么[口*女]尾也(二合)(时)(四) 嚩噜(引)迦(照)底娑么(二合)(见)畔左(五) 塞建(引)驮(引)(五蕴)娑怛(引)室左(二合)(彼)娑嚩(自)婆嚩(引)(性)戍你焰(二合)(空)跛失也(二合)底娑么(二合)(现)伊贺(此)(七) 舍(舍)哩(利)补怛啰(子)(二合)(八) 噜畔(色)戍你焰(二合)(空)戍你也(二合)(空)嚏(性)嚩(是)噜畔(色)(九) 噜播(色)曩(不)比[口*栗](二合)他(异)戍你也(二合)哆(空)(十) 戍你也(二合)(空)哆野(亦)(十一) 曩(引)(不)比[口*栗](二合)他(异)[薩/女]噜(二合)畔(色)(十二) 夜(是)怒噜(二合)畔(色)娑戍(彼)你也(二合)哆夜(空)(十三) 戍(是)你也(二合)哆(空)娑(彼)噜畔(色)(十四) 曀嚩(如)弭嚩(是)(十四) 吠那曩(受)散誐攘(想)散娑迦(引)啰(行)尾誐攘(二合)喃(识)(十五) 伊贺(此)舍(舍)哩(利)补怛啰(子)(二合)(十六) 萨啰嚩(诸)达么(法)戍你也(二合)哆(空)落乞叉(二合)拏(相)(十七) 阿怒(不)哆播(二合)曩(生)阿宁(不)噜驮(阿不)(十八) 阿(不)尾么攞(净)(十九) 阿(不)怒曩(增)阿(不)播哩补攞拏(减)(二合)(二十) 哆(是)娑每(故)舍(舍)哩(利)补怛啰(子)(二合)(廿一) 戍你也(二合)(空)哆焰(中)曩(无)(上)噜畔(色)(二十二) 曩(无)吠(引)那曩(受)(二十三) 曩(无)散誐攘(想)(二合)(二十四) 曩(无)散娑迦啰(行)(二合)(二十五) 曩(无)尾誐攘(二合)喃(识)(廿六) 曩(无)斫乞刍(眼)戍噜怛啰(二合)(耳)迦啰(二合)拏(鼻)[口*爾]贺(舌)嚩迦野(身)么曩[(台/十)*力](意)(廿七) 曩(无)噜畔(色)摄那(声)彦驮(香)啰娑(味)娑播啰(二合)瑟吒尾也(触)(二合)达么(法)(廿八) 曩(无)斫刍(眼)(二合)驮都(界)(廿九) 哩也(乃)(二合)嚩(至)曩(无)么怒(意)尾誐攘誐(二合)喃(识)驮都(界)(卅) 曩(无)尾你也(明)(卅一) 曩(无)尾你也(明尽无)(卅二) 曩(无)尾你也(明)乞叉喻(尽)(卅三) 曩(无)尾你也(明)乞叉喻(尽)(卅四)

野(乃)嚩(至)[口*惹]啰(老)么啰喃(无)(卅五) 曩(无)[口*惹]啰(老)么啰拏(无)乞叉喻(尽)(卅六) 曩(无)耨佉(苦)娑敏那野(集)宁噜驮(灭)么(哩)誐穰(二合)(道)(卅七) 曩(无)誐攘喃(智)(卅八) 曩(无)钵啰(二合)比底(得)(卅九) 曩(无)鼻娑么(证)(四十) 哆(以)娑每无那(所)钵啰(二合)比府(得)(二合)怛嚩(故)(四十一) 冒(菩)地(提)娑(萨)怛嚩喃(埵)(四十二) 钵啰(般)(二合)誐攘(若)播(波)啰弭(多)(四十三) 么室哩底也(二合)(依)尾贺(于)啰底也(二合)(住)(四十四) 只跢(心)嚩(无)啰(挂)拏(碍)(四十五) 尾你也(明)乞叉喻(尽)(三十三) 曩(无)尾你也(明)乞叉喻(尽)(卅四) 野(乃)嚩(啰至曩无)[口*惹]啰(老)么啰喃(死)(卅五) 曩(无)[口*惹]啰(老)么啰拏(死)乞叉喻(尽)(卅六) 曩(无)耨佉(苦)娑每那野(集)宁噜驮(灭)么哩誐攘(二合)(道)(卅七) 曩(无)誐攘喃(智)(卅八) 曩(无)钵啰(二合)比底(得)(卅九) 曩(无)鼻娑么(证)(四十) 哆(以)娑每(无)那(所)钵啰(二合)比底(得)(二合)怛嚩(故)(四十一) 冒(菩)地(提)娑(萨)怛嚩喃(埵)(四十二) 钵啰(般)(二合)誐攘(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四十三) 么室哩底也(二合)(依)尾贺(于)啰底也(二合)(住)(四十四) 只哆(心)嚩(无)啰(挂)拏(碍)(四十五) 只跢(心)啰(挂)拏(碍)(四十六)

曩(无)悉底怛嚩(二合)(有)那(恐)[怡-台+(日/工)]哩(二合)素都(二合)(怖)(四十七) 尾播(颠)哩也(二合)娑(倒)底(远)伽兰哆(离)(四十八) 宁(究)瑟吒(竟)宁哩也嚩(二合)(涅)喃(盘)(四十九) 底哩也(三)(二合)驮嚩(二合)(世)(五十) 尾也(二合)嚩(所)悉体跢(经)娑嚩(诸)没驮(佛)(五十一) 钵啰(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五十二) 么室哩(故)底世(二合)(得)耨(无)跢兰(上)[糝-(彰-章)+(恭-共)]藐世(二合)(等)[糝-(彰-章)+(恭-共)](正)没地(竟)(五十三) 么鼻[糝-(彰-章)+(恭-共)]没驮哆(引)(是)娑每(故)(二合)誐攘(二合)哆(应)尾演(知)(五十四) 钵啰(般)誐攘(二合)(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五十五) 么贺(引)(大)满怛噜(咒)(五十六) 么贺(引)(大)尾你也(明)(二合)满怛啰(咒)(五十七) 阿(无)耨哆啰(上)满怛啰(咒阿无)(五十八) 娑么(等)娑底(等)满

怛啰(咒)(五十九) 萨(一)嚩(切)耨佉(苦)钵啰(二合)舍(止)曩(息卒)娑(真)底也(实)么弭(不)赞哩也(二合)怛嚩(虚)(二合)(六十一) 钵啰(二合)(般)誐攘(若)播(波)啰(罗)弭(蜜)哆(多)(六十二) 目讫姤(说)满怛啰(咒)(二合)怛你也他(二合)(曰)(六十三) 誐谛 谛谛(六十四) 播啰誐谛(六十五) 播啰僧誐谛(六十六) 冒地(引) 娑嚩贺(六十七)

梵语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僧□□之)

猜你喜欢
  卷第八·祖琇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第七·宗鉴
  卷上·熊十力
  卷二十九·佚名
  卷第十二(弥沙塞)·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昙旷
  第五品 六处品·佚名
  卷第五·水鉴慧海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道行经本无品第十四·佚名
  高僧傳卷第二·慧皎
  灵峰达变禅师语录叙·佚名
  目录·李遵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彭定求

        卷110_1 【百子池】张谔   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宫女厌镜笑窥池,   身前影后不相见,无数容华空自知。   卷110_2 【东封山下宴群臣】张谔   万里扈封峦,群公遇此欢。幔城连夜静,霜仗满空寒。

  • 书赤嵌集后·孙元衡

    闽越当五代之季,文明始盛。台湾又际穷海,诸蕃错处,昭代始隶版籍;以故山川风土,不载前史。俗以劲悍相尚,官斯土者,非得廉敏果毅之才填抚而绥辑之,则不易以治。至若求文章于政事之外,盖数十年来,往往而鲜也。湘南先生以广汉报最迁

  • 第三折·杨梓

    (二净云了)(驾一折)(外开一折)(正末做暴病扶主开)自从打了二贼,一卧二旬而不起,好是烦恼人。自从前许多功劳,今日一笔都勾。(做长吁气科) 【正宫】【端正好】于家漫劬劳,为国空生受。自从立汉室扶监炎刘,愁怀不遂空低海里,

  • 梁山泊李逵负荆·臧懋循

    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元)康进之撰●梁山泊李逵负荆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杏花庄王林告状 正名 梁山泊李逵负荆第一折〔冲末扮宋江同外扮吴学究凈扮鲁智深领

  • 卷三·袁华

    ●钦定四库全书耕学斋诗集卷三(明)袁华 撰○五言古诗至正乙巳纪兴炎精罹厄会新都肆奸媮窃权造符命居摄仿伊周甄阜主击断王邑参谋猷杀子堕三纲进女位长秋金匮授神禅即真成篡谋民心本思汉天意终眷刘二八火为主龙奋南阳秋

  • 读礼通考卷四十三·徐乾学

    丧仪节六大敛仪礼士丧礼厥明灭燎陈衣于房南领西上綪绞紟衾二君襚祭服散衣庶襚凡三十称紟不在算不必尽用【注紟单被也衾二者始死敛衾今又复制也小敛衣数自天子达大敛则异矣 疏紟不在算者以其不成称故不在数内】【敖继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一七六札光绪九年十二月十日一一四○二—一·佚名

    台北知府陈札饬新竹县:应将光绪九年秋冬两季分拨府当差民壮工食并补水银解府秋季役食,前任如未批解,应即连同冬季并解。该承即查明检卷,叙稿送核。 私记 (注)札新竹县钦加三品衔、台北府正堂、加一级、

  • 绎史卷二十四之六·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礼之制【六】曲礼礼记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防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茍得临难毋茍免狠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

  • 台湾南路汛塘尖宿里站·佚名

    自郡城小南门起,七里至城守左军埤仔头塘(兵十名),三里至盐水埔汛(外委一员,兵十九名),以上系台湾县境;十里至大湖塘(兵十三名),计程二十里打尖;五里至半路竹塘(兵六名),五里至南路营二滥塘(兵五名);往下淡水由此分路,不走阿公店;十里至竿蓁

  • 卷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卷礼部志稿卷五明 俞汝楫 编圣训宪宗纯皇帝经筵之训天顺八年六月上将开经筵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会举讲读官以闻且赐勅谕勉励之曰朕恭膺天命继承祖宗鸿业

  • 捐输例·佚名

    目录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捐输人员给照分发例本 置造炮船捐输事宜条款 闽省筹办捐输兵饷酌议条款 闽省劝捐防剿经费酌议章程 闽省现办捐输酌议章程 筹饷条款 劝捐米石章程 筹办收捐上兑请奖章程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

  • 程义法·周诒春

    程义法 字中石年二十七岁。生于上海。本籍住址。 上海城内紫华路平安里。已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科罗拉多矿业学校。习矿业工 程。民国三年。得矿工程师学位。是年回国。任萍鄕煤矿

  • 第十七章 14·辜鸿铭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辜讲孔子说:“在大街上宣扬半路捡起的陈词滥调,就是将所有美好的情感弃之不顾。”

  • 卷第五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三 【论】第四随文释义者於此品经中长科四段一序分二正说三动地兴供四说颂

  • 唐会要·王溥

    宋王溥撰。100卷。原本残缺,佚失第7—10卷,清别本有补亡4卷,作者不详,《四库全书》据以录补,仍加注明,以示区别,通行刊本以武英殿聚珍本为佳,后来的刻本皆以此为底本。记述唐代各项制度的沿革变迁。会要为史书体裁之

  • 脉诀刊误·戴启宗

    又名 《脉诀刊误集解》。诊法著作。元戴起宗撰。二卷。起宗字同父,金陵(南京) 人。曾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儒学教授。重视医学,潜心研究《内经》,撰有 《五运六气撰要》。此书上卷论寸关尺、三部九候,“七表八里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