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刺客的赌博游戏

【原文】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①,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②,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③,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④,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告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⑤,是无著我何?”光曰:“我,尔身也(6)。”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7)。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8),夹之以铍(9)。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10),执羞者坐行而入(11)。执铍者夹承之,及体(12),以相授也。光伪足疾,人于堀室。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13),遂弑王。阖庐以其子为卿(14)。

【注释】

①吴子:吴王僚。因;乘机。楚丧:指楚平王之死。②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吴王僚的同母兄弟。潜;楚国地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③延州来季子:即吴公子季札。上国:指中原各国。④王嗣;王位的继承人。⑤弱:幼小。(6)身:自己。(7)崛(ku)室:地下室。享;宴请。(8)王亲:国君的亲兵。(9)铍(pi):用刀鞘装的剑。(10)羞者:进献食品的人。献体:脱光衣服。(11)坐行:用双膝著地而行。(12)及体。意思是剑尖挨著了身体。(13)铍交于胸:剑从两旁交叉刺进胸部。(14)阖庐:即公子光。

【译文】

吴王僚想乘楚国有丧事的机会去攻打它,他派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军队包围潜邑,”又派季札去访问中原各国,接著又去晋国访问,以观察各诸侯的态度……吴国的公子光说:“这正是时机,不要错过了。”他告诉设诸说:“中原各国说过这样的话:‘不去索取,哪里能得到?’我是王位的继承人,我想得到王位。如果事情成功了,季札即使来了,也不能废除我。”设诸说:“君王是可以杀掉的。但我母亲老了,儿子还年幼,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公子光说。“我就是你自己啊。”

夏天四月份,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下武士,同时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武士坐在道路两旁,。一直到大门口。门口、台阶、里门和坐席上全是吴王僚的亲兵,都拿著剑在吴王两旁护卫。进献食物的人在门外脱光衣服,改穿别的服装,再跪著膝行进去。拿剑的人在两边用剑夹著献食物的人,剑尖一直挨著献食者的身体,然后把食物递给端的人送上去。公子光假装脚有病,进入地下室。设诸把短剑放进鱼肚子里端了进来,他抽出剑来刺杀吴王僚,两边吴王亲兵的剑同时交叉刺进了设诸的胸中,就这样刺杀了吴王僚。接替的吴王阖庐封设诸的儿子做了卿。

【读解】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由产生弑君念头,到刺杀成功,一切都发展得那么快,出人意料,干净利落,如同足球场上的单刀赴会。

在那个时代,弑君是目无王法的弥天大罪,后果自不必说。敢于产生这样的念头,可以说是胆大包天。不过,这在宫廷之中是家常便饭,政变随时都可能发生,什么王法不王法,规矩呀,礼丁呀等等,全是针对外人和百姓的,宫廷内部的皇亲国戚,全不把它们放在眼里,为了争权夺利,什么都可以做出来。宫廷之外的平民百姓把宫廷内的一切都看得那么神圣和神秘,其实远不是如此。

设诸算是运气好,虽然自己也成了刀下鬼,到底还是让阴谋得逞了,成功了,成功后坐上了王位的人,又会像前任一样,做出对祖先、神明恭敬的样子,板著面孔教训平民百姓,照样征收赋税、派遣劳役。权力的更迭,多数时候对平民百姓没有什么意义,百姓的生存状况多半不会有多大改善,仅仅是宫廷内部一些人因此发达了,一些人因此遭殃了。

不过,有时候宫廷权力的更迭,也可能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比如,倘若荆柯刺秦成功了,历史就将改写。鸿门宴上,如果刘邦真被杀了,历史将是另一种样子。

历史中充满了各种偶然因素,很多偶然因素都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甚至产生深远影响。可以找到的例证太多了,它们表明,历史发展并非直线式的,也并非每个历史转折都是必然的,可以预料的。

人生也是如此。暗杀政敌本身是一种冒险,一场赌博,其中也充满了偶然性,决定胜负往往在一刹那,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之上。倘若设诸动作慢一点,公子光将是另一种下场;但他胜了,胜者为王,命运出现了转折,上天把天平倒向了他一边。

猜你喜欢
  卷十 乡党第十·邢昺
  备胡第三十八·桓宽
  尹文子卷上·尹文
  阮逸序·王通
  卷九十六 程子之书二·黎靖德
  东宫备览卷六·陈模
  提要·吕柟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卷二十五·山井鼎
  大体·韩非
  青巖叢錄一卷·王祎
  卷五百五十六·佚名
  卷十三·赞宁
  佛法之原理修学及其建立·太虚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蠲戏斋诗话(八)·马一浮

      《村舍偶成》大似老杜,末二句饶有精采,足见怀抱。无此,则为闲适诗,不切时局矣。   村舍偶成 1937年   绕舍唯深竹,安门仅短篱。居人先鸟起,寒日到林迟。客至常携酒,书来每附诗。老夫容坦卧,四海惜流离。   《旧历丁

  •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闻一多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忽然间书桌是怨声腾沸: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毛笔讲火柴烧秃了他的须,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香炉咕喽着“这些野蛮的书

  • 提要·乾隆

    乾隆四十九年十月初九日奉上谕繄古帝王御世建极凝庥上有敷锡之君下享康宁之福洎乎近代史册尠称我皇祖冲龄践阼统驭寰区仁渐义摩涵濡休养康熈年间曽举行千叟宴与中外臣民跻夀宇而迓繁禧诚为千载一时之嘉防朕诞膺丕绪敬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张说

    张均湾潭幽意深,杳霭涌寒岑。 石痕秋水落,岚气夕阳沉。 澄彻天为底,渊玄月作心。 青溪非大隐,归弄白云浔。

  • 第四十三回 中逆谋途次暴崩 得御宝驰回御极·蔡东藩

      却说明宗即位后,饬造乘舆服御,及近侍诸服用,准备启行。且命中书左丞跃里帖木儿,筹办沿途供张事宜。行在人员,俱忙个不了。未曾讲求初政,但从外观上着想,即令为君得久,亦未必德孚民望。适燕帖木儿奉宝来辕,率随员进谒明宗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三百四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四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四裔宋太祖时赵普上御戎策曰夫御戎之道有三策焉前代圣人论之详矣缮修城垒依凭险阻训戎聚糓分屯塞下来则备戎去则勿追

  • 卷五十六·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五十六宋 徐天麟 撰兵一南北军京师有南北军之屯【刑法志】高祖崩吕太后发丧哭而泣不下张辟疆谓丞相陈平曰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如此则太后心安丞相如辟疆计请之太后说太

  • 罗泮辉·周诒春

    罗泮辉 字芹三。年三十六岁。已婚。本籍通信处。广东南海县紫洞圩罗格官洲两围团保局转南头坊。初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任皇仁书院教员。及天津北洋大学教员。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哈佛大学。习政治经济。光

  • 卷三·钱时

    <经部,书类,融堂书解  钦定四库全卷融堂书解卷三宋 钱时 撰夏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禹之治水实在尧朝何谓夏书此书所载田赋贡篚无所不具如何独谓之贡盖贡者夏后氏取民之总目五十而贡是也虽其制度定于尧

  • 诸入品第七·佚名

    佛告持人何谓菩萨晓了诸入。于斯菩萨观十二入解其本末。云何观之。所可观者得不见眼之所入处。眼无成就悉无所有。所以者何。眼所入者皆从缘对从颠倒兴。色之所缚缘起所合。有二事因。一曰眼入二曰从对。坐色故曰眼入

  • 卷二·佚名

    △报恩品第二之上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诸善男子。为欲亲近世间之父。为欲听闻出世之法。为欲思惟如如之理。为欲修习如如之智。来诣佛所供养恭敬。我今演说心地妙法。引导

  • 大雲初分善健度第二十九·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善行大神通王所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说之。有善宝调法门。善聚门。善堂法门。善行法门。善意法门。善德法门。善净法门。善调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七·唐慧琳

      音妙法莲花经八卷 添品法花亦同用  法花音训序    翻经沙门大乘基撰    翻经沙门慧琳再详定  妙法莲花经者。斯乃扣邃[寂-又]之微言。警鸿机之奥旨。扬真乘以宏空。掩曦驾之冏天衢。演觉水以潜津。

  • 佛说长者子制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时与五百沙门俱。皆阿罗汉。平旦皆被袈裟持钵入城丐食。时城中有四姓豪贵家。国中第一所居高燥。舍宅楼观甚好。垣墙周匝七重门。四姓豪家字檀尼迦柰。有

  • 杼山集·皎然

    诗文集,十卷。唐皎然撰。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昼上人,湖州 (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姓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亦与其事,因而声名大著。

  • 童年的悲哀·鲁彦

    现代短篇小说集。鲁彦著。1931年6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内收《童年的悲哀》等短篇小说14篇。其中《童年的悲哀》通过雇工阿成哥帮助一个小孩走进艺术境界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劳动者美丽的灵魂。善良的阿成哥虽是“粗人

  • 随何赚风魔蒯通·佚名

    元杂剧剧本。原名《随何赚风魔蒯通杂剧》亦作《随何赚疯魔蒯彻》。简称《智赚蒯文通》、《赚蒯通》。撰人姓名不详。末本。是元代杂剧,原作者已不可考。出自明朝万历年间臧晋叔编著的《元曲选》一书。戏剧主要内容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