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
——刺客的赌博游戏
【原文】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①,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②,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③,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④,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告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⑤,是无著我何?”光曰:“我,尔身也(6)。”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7)。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8),夹之以铍(9)。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10),执羞者坐行而入(11)。执铍者夹承之,及体(12),以相授也。光伪足疾,人于堀室。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13),遂弑王。阖庐以其子为卿(14)。
【注释】
①吴子:吴王僚。因;乘机。楚丧:指楚平王之死。②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吴王僚的同母兄弟。潜;楚国地名,在今安徽霍山县东北。③延州来季子:即吴公子季札。上国:指中原各国。④王嗣;王位的继承人。⑤弱:幼小。(6)身:自己。(7)崛(ku)室:地下室。享;宴请。(8)王亲:国君的亲兵。(9)铍(pi):用刀鞘装的剑。(10)羞者:进献食品的人。献体:脱光衣服。(11)坐行:用双膝著地而行。(12)及体。意思是剑尖挨著了身体。(13)铍交于胸:剑从两旁交叉刺进胸部。(14)阖庐:即公子光。
【译文】
吴王僚想乘楚国有丧事的机会去攻打它,他派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军队包围潜邑,”又派季札去访问中原各国,接著又去晋国访问,以观察各诸侯的态度……吴国的公子光说:“这正是时机,不要错过了。”他告诉设诸说:“中原各国说过这样的话:‘不去索取,哪里能得到?’我是王位的继承人,我想得到王位。如果事情成功了,季札即使来了,也不能废除我。”设诸说:“君王是可以杀掉的。但我母亲老了,儿子还年幼,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公子光说。“我就是你自己啊。”
夏天四月份,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下武士,同时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武士坐在道路两旁,。一直到大门口。门口、台阶、里门和坐席上全是吴王僚的亲兵,都拿著剑在吴王两旁护卫。进献食物的人在门外脱光衣服,改穿别的服装,再跪著膝行进去。拿剑的人在两边用剑夹著献食物的人,剑尖一直挨著献食者的身体,然后把食物递给端的人送上去。公子光假装脚有病,进入地下室。设诸把短剑放进鱼肚子里端了进来,他抽出剑来刺杀吴王僚,两边吴王亲兵的剑同时交叉刺进了设诸的胸中,就这样刺杀了吴王僚。接替的吴王阖庐封设诸的儿子做了卿。
【读解】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由产生弑君念头,到刺杀成功,一切都发展得那么快,出人意料,干净利落,如同足球场上的单刀赴会。
在那个时代,弑君是目无王法的弥天大罪,后果自不必说。敢于产生这样的念头,可以说是胆大包天。不过,这在宫廷之中是家常便饭,政变随时都可能发生,什么王法不王法,规矩呀,礼丁呀等等,全是针对外人和百姓的,宫廷内部的皇亲国戚,全不把它们放在眼里,为了争权夺利,什么都可以做出来。宫廷之外的平民百姓把宫廷内的一切都看得那么神圣和神秘,其实远不是如此。
设诸算是运气好,虽然自己也成了刀下鬼,到底还是让阴谋得逞了,成功了,成功后坐上了王位的人,又会像前任一样,做出对祖先、神明恭敬的样子,板著面孔教训平民百姓,照样征收赋税、派遣劳役。权力的更迭,多数时候对平民百姓没有什么意义,百姓的生存状况多半不会有多大改善,仅仅是宫廷内部一些人因此发达了,一些人因此遭殃了。
不过,有时候宫廷权力的更迭,也可能对历史进程产生影响。比如,倘若荆柯刺秦成功了,历史就将改写。鸿门宴上,如果刘邦真被杀了,历史将是另一种样子。
历史中充满了各种偶然因素,很多偶然因素都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甚至产生深远影响。可以找到的例证太多了,它们表明,历史发展并非直线式的,也并非每个历史转折都是必然的,可以预料的。
人生也是如此。暗杀政敌本身是一种冒险,一场赌博,其中也充满了偶然性,决定胜负往往在一刹那,在一些小小的细节之上。倘若设诸动作慢一点,公子光将是另一种下场;但他胜了,胜者为王,命运出现了转折,上天把天平倒向了他一边。
猜你喜欢 卷十 乡党第十·邢昺 备胡第三十八·桓宽 尹文子卷上·尹文 阮逸序·王通 卷九十六 程子之书二·黎靖德 东宫备览卷六·陈模 提要·吕柟 第三篇 道的描摹 第十八章 道废·林语堂 卷二十五·山井鼎 大体·韩非 青巖叢錄一卷·王祎 卷五百五十六·佚名 卷十三·赞宁 佛法之原理修学及其建立·太虚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