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阮逸序

周公,圣人之治者也,后王不能举,则仲尼述之,而周公之道明。仲尼,圣人之备者也,后儒不能达,则孟轲尊之,而仲尼之道明。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欤,非诸子流矣。盖万章、公孙丑不能极师之奥,尽录其言,故孟氏章句略而多阙。房、杜诸公不能臻师之美,大宣其教,故王氏“续经”抑而不振。

《中说》者,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收、姚义集而名之。唐太宗贞观初,精修治具,文经武略,高出近古。若房、杜、李、魏、二温、王、陈辈,迭为将相,实永三百年之业,斯门人之功过半矣。贞观二年,御史大夫杜淹,始序《中说》及《文中子世家》,未及进用,为长孙无忌所抑,而淹寻卒。故王氏经书,散在诸孤之家,代莫得闻焉。二十三年,太宗没,子之门人尽矣。惟福畤兄弟,传授《中说》于仲父凝,始为十卷。今世所传本,文多残缺,误以杜淹所撰《世家》为《中说》之序。又福畤于仲父凝得《关子明传》,凝因言关氏卜筮之验,且记房、魏与太宗论道之美,亦非《中说》后序也。盖同藏缃帙,卷目相乱,遂误为序焉。

逸家藏古编,尤得精备,亦列十篇,实无二序。以意详测,《文中子世家》乃杜淹授与尚书陈叔达,编诸《隋书》而亡矣。关子明事,具于裴晞《先贤传》,今亦无存。故王氏诸孤,痛其将坠也,因附于《中说》两间,且曰“同志沦殂,帝阍悠邈。文中子之教,郁而不行。吁!可悲矣”。此有以知杜淹见抑,而“续经”不传;诸王自悲,而遗事必录。后人责房、魏不能扬师之道,亦有由焉。

夫道之深者,固当年不能穷;功之远者,必异代而后显。方当圣时,人文复古,则周、孔至治大备,得以隆之。昔荀卿、扬雄二书,尚有韩愈、柳宗元删定,李轨、杨倞注释,况文中子非荀、扬比也,岂学者不能伸之乎?是用覃研蕴奥,引质同异,为之注解,以翼斯文。

夫前圣为后圣之备,古文乃今文之修,未有离圣而异驱,捐古而近习,而能格于治者也。皇宋御天下,尊儒尚文,道大淳矣;修王削霸,政无杂矣;抑又跨唐之盛,而使文中之徒遇焉。彼韩愈氏力排异端,儒之功者也,故称孟子能拒杨、墨,而功不在禹下。孟轲氏,儒之道者也,故称颜回,谓与禹、稷同道。愈不称文中子,其先功而后道欤?犹文中子不称孟轲,道存而功在其中矣。唐末司空图嗟功废道衰,乃明文中子圣矣。五季经乱,逮乎削平,则柳仲涂宗之于前,孙汉公广之于后,皆云圣人也。然未及盛行其教。 

噫!知天之高,必辩其所以高也。子之道其天乎?天道则简而功密矣。门人对问,如日星丽焉,虽环周万变,不出乎天中。今推策揆影,庶仿佛其端乎?大哉。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象,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中说》者,如是而已。李靖问圣人之道,子曰:“无所由,亦不至于彼。”又问彼之说,曰:“彼,道之方也,必也。无至乎?”魏徵问圣人忧疑,子曰:“天下皆忧疑,吾独不忧疑乎?”退谓董常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举是深趣,可以类知焉。或有执文昧理,以模范《论语》为病,此皮肤之见,非心解也。

逸才微志勤,曷究其极!中存疑阙,庸俟后贤。仍其旧篇,分为十卷。谨序卷一:王道篇卷二:天地篇 卷三:事君篇 卷四:周公篇 卷五:问易篇 卷六:礼乐篇 卷七:述史篇 卷八:魏相篇 卷九:立命篇 卷十:关朗篇

附录:叙篇 文中子世家 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 东皋子答陈尚书书录 关子明事 王氏家书杂录

猜你喜欢
  外篇任贤第八·汪晫
  卷二十 反质·刘向
  朱序·邱濬
  卷七十八·沈廷芳
  左传折诸卷二十·张尚瑗
  卷五上·傅恒
  卷十八·刘瑾
  卷二十·聂崇义
  卷二·严粲
  定公·定公四年·左丘明
  卷六十五·佚名
  卷八十八(元魏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佚名
  卷上·佚名
  善見律毗婆沙卷第二·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一·唐慧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彭定求

        卷38_1 【咏舞】萧德言   低身锵玉珮,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卷38_2 【过严君平古井】郑世翼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   旧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罢汲

  • 刘公子·唐圭璋

      虞美人   寿女人二月十一   搀四日花朝节。红紫争罗列。传言玉女降生朝。箕宿光联婺宿、灿云霄。   斒衣红袖齐歌舞。称颂椒觞举。君仙列侍宴瑶池。王母麻姑同寿、更无期。

  • 第二十三出 盗起·周履靖

    【番卜算】〔小生领众上〕逐鹿应天心。斩蛇惊鬼泣。古来无种是王侯。六合吾当一。一啸江河尽倒流。靑霜片片落吴钩。雄心不作公卿业。直取中原十二州。自家姓刘。名福通。颖州人也。向与韩山童合谋。声言弥勒佛治世

  • 卷八百七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一甘洽与王仙客互嘲【二人相友善互以姓相嘲】王计尔应姓田为你面拨獭抽却你两边【洽】甘计尔应姓丹为你头不曲回脚向上安【仙客】阎敬爱题濠州高塘馆【敬爱

  • 卷十八·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十八元结结字次山瀼州人少不羁年十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一第慁子耳有司得子是赖果擢上第后举制科国子司业苏源明荐结于肃宗上时议三篇帝悦擢右金吾兵曹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四·佚名

    卷十四   康熙十四年四月己丑朔,命总兵官张和善率所部兵还真定。上谕兵部曰:曩者一有贼警,即遣真定官兵赴楚防守已阅年余,备极劳苦。今武昌见有满洲蒙古及抚标城守水师兵,可令真定总兵官张和善率所部仍回原汛。   乙未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三景泰四年春正月己未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诣 奉先殿 上圣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 上圣皇太后 皇太后 皇后俱免命妇朝贺○镇守河州都指挥同知蒋斌奏欲

  • 卷之六百九十六·佚名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冬。十月甲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颁乾隆二十九年时宪书  ○谕、自来内外大

  • 五八 墓碑·周作人

    上文讲到椿寿的墓碑,所以连带的说下去。椿寿小名曰春,荫轩的号也是介孚公给取的。他死时才六岁,但那碑的格式却颇阔气,下署兄樟寿立,那时鲁迅正从南京告假回家,大概是十月中到家,查旧日记这月份缺少,只记十一月初六日县考,周氏

  • 奏谳书九·佚名

    原文:蜀守讞:佐啟、主徒令史冰私使城旦環,為家作,告啟,啟詐簿曰治官府,疑罪。廷.報:啟為偽書也。译文:蜀郡郡守呈请审议断决。佐史启主管刑徒,令史冰私自使用刑徒城旦环从事家务劳动。并将此事告诉了启。在刑徒劳役记录簿中,启谎

  • 代序三 赤诚相见之独尊·李宗吾

    近人有个李宗吾,四川富顺自流井地方人,看穿世态,明察现实,先后发布《厚黑学》、《厚黑经》、《厚黑传习录》,着书立说,其言最为诙诡,其意最为沉痛。千古大奸大诈之徒,为鬼为蜮者,在李宗吾笔下烛破其隐。  世间学说,每每误

  • 卷四·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四安溪李光坡 撰檀弓下第四君之適長殤車三乘公之庶長殤車一乘大夫之適長殤車一乘疏曰殤未成人未有爵命車馬之賜而得遣車者言其父有之得與子也自上而下降殺以兩諸

  • 周书·文侯之命·佚名

    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亦惟先正克左右昭事厥辟,越小大谋猷罔不率从,肆先祖怀在位。呜呼!闵予小子嗣,造天丕愆。殄资泽于下民,侵

  • 卷第二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二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五已说内外羯剌蓝等种等道理。因果相续。应知此即说名缘起。如是缘起。非唯十二。云何知然。如本论说。云何为缘起。谓一切有为。然契经中。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拉格洛夫

    瑞典20世纪初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所著发表于1906—1907年的一部长篇童话,原名为《尼尔斯·豪里耶尔松奇游瑞典》,是一部世界童话名著。14岁的尼尔斯是个懒散的看鹅孩子,由于没有对小狐仙兑现诺言

  • 净德集·吕陶

    诗文别集。北宋吕陶撰。三十八卷。陶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属四川)人。皇祐中进士,历官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知陈州、梓州。有集六十卷,原本久不传,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成是集。文二十八卷。有奏状二

  • 诗经稗疏·王夫之

    四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今湖南衡阳县)人,祖籍江苏高邮。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兄介之同举于乡。明亡,在衡山举兵,为清军所败。后勤苦着述四十余年。晚年居衡阳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着述极富。是书

  • 阿弥陀经疏·窥基

    全一卷。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计分七门:(一)明示弥陀佛身通于报化二身,登地菩萨见佛之受用身,地前菩萨及凡夫唯见应化身。(二)就佛土说法性土、自受用土、他受用土、变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