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现证品第四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一切声闻缘觉入灭次第相续相。令我及诸菩萨摩诃萨。善知此已於灭尽三昧乐心无所惑。不堕二乘及诸外道错乱之中。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菩萨摩诃萨至于六地。及声闻缘觉入於灭定。七地菩萨念念恒入。离一切法自性相故非诸二乘。二乘有作堕能所龋不得诸法无差别相。了善不善自相共相入於灭定。是故不能念念恒入。大慧。八地菩萨声闻缘觉。心意意识分别想灭。始从初地乃至六地。观察三界一切唯是心意意识自分别起。难我我所不见外法种种诸相。凡愚不知由无始来过恶薰习。於自心内变作能取所取之相而生执著。大慧。八地菩萨所得三昧。同诸声闻缘觉涅槃。以诸佛力所加持故。於三昧门不入涅槃。若不持者便不化度一切众生。不能满足如来之地。亦则断绝如来种性。是故诸佛为说如来不可思议诸大功德。令其究竟不入涅槃。声闻缘觉著三昧乐。是故於中生涅槃想。大慧。七地菩萨善能观察心意意识我我所执生法无我。若生若灭自相共相。四无碍辩善巧决定。於三昧门而得自在。渐入诸地具菩提分法。大慧。我恐诸菩萨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诸地相续次第。堕於外道诸恶见中故如是说。大慧。彼实无有若生若灭。诸地次第三界往来。一切皆是自心所见。而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诸佛为如是说。大慧。声闻缘觉至於菩萨第八地中。为三昧乐之所昏醉。未能善了惟心所见。自共相习缠覆其心。著二无我生涅槃觉。非寂灭慧。大慧。诸菩萨摩诃萨见於寂灭三昧乐门。即便忆念本愿大悲。具足修行十无尽句。是故不即入於涅槃。以入涅槃不生果故。离能所取故。了达惟心故。於一切法无分别故。不堕心意及以意识外法性相执著中故。然非不起佛法正因。随智慧行如是起故。得於如来自证地故。大慧。如人梦中方便度河未度便觉。觉已思惟向之所见。为是真实为是虚妄。复自念言非实非妄。如是但是见闻觉知。曾所更事分别习气。离有无念意识梦中之所现耳。大慧。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而至七地。乃至增进入於第八得无分别。见一切法如幻梦等离能所龋见心心所广大力用。勤修佛法未证令证。离心意意识妄分别想获无生忍。此是菩萨所得涅槃非灭坏也。大慧。第一义中无有次第亦无相续。远离一切境界分别。此则名为寂灭之法。尔时世尊重说颂言:

诸住及佛地,惟心无影像。此是去来今,诸佛之所说,七地是有心,八地无影像。此二地名住,馀则我所得。

自证及清净,此则是我地。摩醯最胜处,色究竟庄严。譬如大火聚,光焰炽然发。化现於三有,悦意而清凉。

或有现变化,或有先时化。於彼说诸乘,皆是如来地。十地则为初,初则为八地。第九则为七,第七复为八。

第二为第三,第四为第五。

第三为第六,无相有何次。

猜你喜欢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一卷·佚名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一·佚名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三·智圆
  卷第五十·李通玄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五·明佺
  重刻圆悟禅师击节录题辞·圆悟克勤
  成唯识论 第六卷·护法
  俱舍论疏 第十三卷·法宝
  附·宗密
  佛说乐想经·佚名
  卷九·佚名
  骨 佛 塔 记·太虚
  禅宗的方法:道不可告,告即不得·胡适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一·佚名
  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诗本音卷二·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国风邶泛彼柏舟【十八尤】亦泛其流【十八尤】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十八尤】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十八尤 此章之酒緑衣首章之衣燕燕三章之及通其四声则皆入韵恐学者以为繁碎故不注而发其例于此后之善歌者自能

  • 巻二十五·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二十五   明 袁表马荧 编王检讨集四五言律诗陇头水陇底望秦关萧萧陇水寒照人犹带恨饮马不成湍落日边城合秋风铁骑残谯磨三尺剑直为斩楼兰杨桞枝春光晓渐饶杨桞暗宫桥嫩叶疑愁黛纎衣倦舞

  • 第一联 遣将·蒲松龄

    却说:孔明祭起东南风,助周郎烧那曹操,到了樊城。东风。一阵助周郎,百万雄兵一扫光。老贼纵然烧不死,把脚一跺,说教他皮肉焦烂骨头伤! 笑说:"妙哉,妙哉!俺祭起东南风助周郎,我想这时老贼着了处也,他必然弃甲丢盔而走。待俺略使小

  •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襃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十九·焦竑

      湖廣二(知府 同知 推官 知州 知縣 縣丞 教授 教諭 訓導)   ◆知府   漢陽府知府蘇恭讓傳   荊州知府張公嵓墓表(王??與)   鄖陽府知府俞公藎墓碑(王鏊)   武昌太守王公得孚墓表(湛若水)   湖廣永州府

  • 第41章 办中央训练团最糟糕·冯玉祥

    说到中央训练团,第一期是办在重庆之南的南温泉,第二期是在重庆复兴关的山顶上。后来在复兴关下边,盖了很大的房子,以后多少期,都在这新房子里。第一期毕业是一个月的期限,毕业的时候召集了一个谈话会,是丁维汾主席,我也在场。

  • 马祖常传·宋濂

    马祖常字伯庸,先祖世代为雍古部,居住在净州天山。高祖锡里吉思,在金代为凤翔兵马判官,尽忠金朝,死后赠恒州刺史。子孙世袭为官,以马为姓氏。曾祖月合乃,随世祖征宋,留于汴京,掌管粮饷,官至礼部尚书。父马润,为同知漳州路总管府事

  • 嵗时广记卷四·陈元靓

    宋 陈元靓 撰冬礼记乡饮酒曰北方曰冬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管子曰冬者隂气毕下故万物成尸子曰冬为信淮南子曰冬为权权者所以权万物也权正而不失万物乃藏前汉律厯志曰大隂者北方北伏也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冬终也物终藏

  • 隋纪二 高祖文皇帝上之下开皇十二年(壬子、592)·司马光

    隋纪二 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壬子,公元592年) [1]春,二月,己巳,以蜀王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1]春季,二月己巳(疑误),隋朝任命蜀王杨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 [2]国子博士何妥与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争议事,积不相能。威子夔

  • 弇山堂别集卷十二·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七勋臣超赠勋臣赠爵超踰本阶者实出一时特恩皆记之侯超赠王者西平侯沐英为黔宁王一品超赠国公者中书平章政事俞通海为虢国公都督同知康茂才为蕲国公二品以下超赠国公者亲军都指挥使冯国用为郢国公

  • 卷六十七·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六十七     婺源江永撰學記    通禮十六補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衆【憲法也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也謏之言小也 朱子曰動衆謂聳動衆聽蓋守常法用中材其效不足以致大譽】就賢體

  • 幻化品第二十六·佚名

    若发志心而随喜,最上菩提不退行。三千须弥重无量,随喜善法重过彼。众生为求解脱法,一切随喜作福蕴。作佛功德法回施,当为世间尽诸苦。菩萨不著诸法空,了知无相无罣碍。内心亦不求觉智,是行最上波罗蜜。如虚空界无障碍,无所得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玄应撰  只音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八十卷  第一卷  嘉瑞(贾遐反下时惴反尔疋云嘉善也美也苍颉篇瑞应也信也言有善美之德即应之此信瑞也)。  阿氏多(常尔反此云无胜旧言阿耆多或作阿逸多皆讹也是弥

  • 选佛谱卷第二·智旭

    【第二法道流弊门(凡五位)】破尸罗(那那。阿鼻狱。那谟。无间狱。谟谟。中品畜。阿阿。少财鬼。阿弥。上品畜。弥弥。畜修罗。阿陀。有财鬼。弥陀。鬼修罗。陀陀。魔天。那佛。谟佛。皆听法杂众。阿佛。取相忏。弥佛。无

  •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九一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间有三种良马。何等为三。谓有马捷疾具足.非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马捷疾具足.色具足.非形体具足。有马捷疾具足.色具足.形体具

  • 五百盲儿往返逐佛缘品第五十五·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毗舍离国。有五百盲人。乞匃自活。时闻人言。如来出世。甚奇甚特。其有众生睹见之者。癃[癃:lónɡ 指衰老病弱的人。]残百病。皆蒙除愈。盲视聋

  •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第二释止观名者。大途梗概已如上说。复以何义立止观名。略有四。一相待。二绝待。三会异。四通三德。一相待者。止观各三义。息义。停义。对不止止义。息义者。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净名曰。

  • 释门自镜录序·怀信

    蓝谷沙门怀信述余九岁出家。于今过六十矣。至于逍遥广厦。顾步芳阴。体安轻软。身居闲逸。星光未旦十利之精馔已陈。日彩方中三德之珍羞总萃。不知耕获之顿弊。不识鼎饪之劬劳。长六尺之躯。全百年之命者。是谁所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