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如来性品第四之六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何以故?以须弥山障故不现。其月常生性无出没。来应正遍知亦复如是,出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有父母。众生皆谓如来生於阎浮提或阎浮提示现涅槃。而如来性实无涅槃。而诸众生皆谓如来实般涅槃喻如月没。善男子,来之性实无生灭。为化众生故示生灭。善男子,如此满月馀方见半。此方半月馀方见满。浮提人若见月初皆谓一日起初月想。见月盛满谓十五日生盛满想。而此月性实无亏盈。因弥山而有增减。善男子,如来亦尔於阎浮提或现初生或现涅槃。现始生时犹如初月一切皆童子初生。行於七步如二日月。或复示现入於书堂如三日月。示现出家如八日月。放大智微妙光明。能破无量众生魔众。如十五日盛满之月。或复示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自庄而现涅槃喻如月蚀。如是众生所见不同。或见半月或见满月或见月蚀。而此月性实无增减啖之者常是满月。如来之身亦复如是,是故名为常住不变。复次善男子,喻如满月一切悉在在处处城邑聚落山泽水中若井若池若盆若鍑一切皆现。有诸众生行百由旬百千由旬见常随。凡夫愚人妄生忆想言:我本於城邑屋宅见如是月今复於此空泽而见。为是本月为异本。各作是念月形大小或如鍑口。或复有言大如车轮。或言犹如四十九由旬。一切皆见之光明。或见团圆喻如金盘。是月性一种种众生各见异相。善男子,如来亦尔出现於世。有人天而作是念。如来今者在我前住。复有众生亦生是念如来今者在我前住。或有聋哑亦如来有聋哑相。众生杂类言音各异皆谓如来悉同己语。亦各生念在我舍宅受我供养。或有生见如来身广大无量。有见微小或有见佛是声闻像。或复有见为缘觉像。有诸外道复各念如来今者在我法中出家学道。或有众生复作是念。如来今者独为我故出现於世。如来实性如彼月即是法身是无生身。方便之身随顺於世示现无量本业因缘。在在处处示现有生犹如月。以是义故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复次善男子,如罗睺罗阿修罗王以手遮月。世间诸人咸月蚀。阿修罗王实不能蚀以阿修罗障其明故。是月团圆无有亏损。但以手障故使不现。若手时世间咸谓月已还生皆言是月多受苦恼。假使百千阿修罗王不能恼之。如来亦尔。示有生於如来所生粗恶心出佛身血起五逆罪至一阐提。为未来世诸众生故如是示现坏僧断法而留难。假使百千无量诸魔不能侵出如来身血。所以者何。如来之身无有肉血筋脉骨髓。如真实实无恼坏。众生皆谓法僧毁坏如来灭尽。而如来性真实无变无有破坏随顺世间如是示复次善男子,如二人斗若以刀杖伤身出血虽至於死不起杀想。如是业相轻而不重。於如来本无杀心虽出身血是业亦尔轻而不重。如来如是於未来世为化众生示现业报。复次善男子犹如良医勤教其子医方根本。此是根药此是茎药此是色药种种相貌汝当善知。其子敬奉父所敕精勤习学善解诸药。是医後时寿尽命终。其子号咷而作是言:父本教我根药如是茎如是花药如是色相如是,如来亦尔为化众生示现制戒。应当如是受持莫犯。作五逆罪诽谤法及一阐提。为未来世起是事者是故示现。欲令比丘於佛灭後作如是知。此是契经甚深之此是戒律轻重之相。此是阿毗昙分别法句。如彼医子。

复次善男子,如人知月六月一蚀。而上诸天须臾之间已见月蚀。何以故?彼天日长人短故。善男子,如来亦尔天人咸谓如来寿短。如彼天人须臾之间频见月蚀。如来又於须臾间示现百千万亿涅槃。断烦恼魔阴魔死魔。是故百千万亿天魔悉知如来入般涅槃。又复示无量百千先业因缘。随顺世间种种性故。示现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是故如来常住无变复次善男子,譬如明月众生乐见。是故称月号为乐见。众生若有贪恚愚痴,则不得称为乐也。如来如是其性纯善清净无垢。是最可称为乐见也。乐法众生视之无厌。恶心之人不喜睹。以是义故故言如来喻如明月。复次善男子,譬如日出有三时异。谓春夏冬。冬日则短日处中夏日极长。如来亦尔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为短寿者,及诸声闻示现寿短。斯等见已咸如来寿命短促喻如冬日。为诸菩萨示现中寿若至一劫若减一劫喻如春日。唯佛睹佛其寿无喻如夏日。善男子,如来所说方等大乘微密之教示现世间。雨大法雨於未来世。若有人能持是典开示分别利益众生。当知是辈真是菩萨喻如盛夏天降甘雨。若有声闻缘觉之人闻佛来微密之教。喻如冬日多遇冷患。菩萨之人若闻如是微密教诲如来常住性无变易。喻如春萌牙开敷。而如来性实无长短为世间故示现如是,即是诸佛真实法性。复次善男子,譬如星昼则不现。而人皆谓昼星灭没其实不没。所以不现日光映故。如来亦尔声闻缘觉不能得喻如世人不见昼星。复次善男子,譬如阴闇日月不现。愚夫谓言日月失没。而是日月实不没。如来正法灭尽之时三宝现没。亦复如是非为永灭。是故当知如来常住无有变易。何以三宝真性不为诸垢之所染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黑月彗星夜现。其明炎炽暂出还没。众生见已生不祥想。诸辟支佛复如是出无佛世。众生见已皆谓如来真实灭度生忧悲想。而如来身实不灭度。如彼日月无灭没。

复次善男子,譬如日出众雾悉除。此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出兴於世。若有众生一耳者悉能灭除一切诸恶无间罪业。是大涅槃甚深境界不可思议。善说如来微密之性。以是故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应於如来生常住心无有变易正法不断僧宝不灭。是故应当多修方便学是典。是人不久当得成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此经名为无量功德所成。亦名菩提可穷尽。以不尽故故得称为大般涅槃。有善光故犹如夏日。身无边故名大涅槃。

复次善男子,如日月光诸明中最。一切诸明所不能及。大涅槃光亦复如是,於诸契经昧光明最为殊胜。诸经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何以故?大涅槃光能入众生诸毛孔故。众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为作菩提因缘。是故复名大般涅槃。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涅槃光入於一切众生毛孔。众生虽无菩提之心。而能为作菩提因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尊,犯四重禁作五逆人及一阐提。光明入身作菩提因者,如是等辈与净持戒修习诸善有何别。若无差别如来何故说四依义。世尊,又如佛言若有众生闻大涅槃一经於耳,则得断除烦恼者,如来云何先说有人於恒河沙等佛所发心。闻大涅槃不解其义。若不解义云何能断切烦恼。佛言善男子,除一阐提。其馀众生闻是经已,悉皆能作菩提因缘。法声光明入毛者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有人能供养恭敬无量诸佛。方乃得闻大涅槃薄福之人则不得闻。所以者何。大德之人乃能得闻。如是大事厮下小人则不得闻。何等为所谓诸佛甚深祕藏谓佛性是。以是义故名为大事。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未发菩心者得菩提因。佛告迦叶。若有闻是大涅槃经。言我不用发菩提心诽谤正法。是人即於梦见罗刹像心中怖懅。罗刹语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发菩提心当断汝命。是人惶怖觉已即菩提之心。是人命终若在三恶及在人天。续复忆念菩提之心。当知是人是大菩萨摩诃萨也以是义故。是大涅槃威神力故。能令未发菩提心者作菩提因。善男子,是名菩萨发心因缘无因缘。以是义故。大乘妙典真佛所说,复次善男子,如虚空中兴大雲雨注於大地。枯木山高原堆阜水所不住。流注下田陂池悉满利益无量一切众生。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雨大法雨普润众生。唯一阐提发菩提心无有是处。复次善男子,譬如焦种虽遇甘雨百千万终不生芽。芽若生者亦无是处。一阐提辈亦复如是,虽闻如是大般涅槃微妙经典。终不能菩提心牙。若能发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是人断灭一切善根。如彼焦种不能复生菩提根牙复次善男子,譬如明珠置浊水中以珠威德水即为清。投之淤泥不能令清。是大涅槃微妙经亦复如是,置馀众生五无间罪四重禁法浊水之中。犹可澄清发菩提心。投一阐提淤泥之中百千万岁不能令清起菩提心。何以故?是一阐提灭诸善根非其器故。假使是人百千万岁听如是大涅槃经。终不能发菩提之心。所以者何。无善心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药树名曰药王。於诸药中最为殊胜。若和酪浆若蜜若苏若水若乳若若丸。若以涂疮薰身涂目若见若嗅。能灭众生一切诸病。如是药树不作是念。一切众生若我根不应取叶。若取叶者不应取根。若取身者不应取皮。若取皮者不应取身。是树虽复不是念而能除灭一切病苦。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能除一切众生恶业四波罗五无间罪。若内若外所有诸恶诸有未发菩提心者,因是则得发菩提心。何以故?是妙经典经中王。如彼药树诸药中王。若有修习是大涅槃及不修者,若闻有是经典名字。闻已敬信有一切烦恼重病皆悉除灭。唯不能令一阐提辈安止住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彼妙药虽疗愈种种重病。而不能治必死之人。复次善男子,如人手疮捉持毒药毒则随入。若无疮者则不入。一阐提辈亦复如是,无菩提因如无疮者毒不得入。所谓疮者即是无上菩提因缘。者即是第一妙药。完无疮者谓一阐提。复次善男子,譬如金刚无能坏者,而能破坏一切之唯除龟甲及白羊角。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悉能安止无量众生於菩提道。唯不能令阐提辈立菩提因。复次善男子,如马齿草娑罗翅树尼迦罗树。虽断枝茎续生如故。不如多断已不生是诸众生亦复如是,若得闻是大涅槃经虽犯四禁及五无间。犹故能生菩提因缘。阐提辈则不如是,虽得听受是妙经典而不能生菩提道因。复次善男子,如佉陀罗树镇头树断已不生及诸焦种。一阐提辈亦复如是,虽得闻是大涅槃经而不能发菩提因缘犹如焦种复次善男子,譬如大雨终不住空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普雨法雨於一阐提则不能住是一阐提周体密緻,犹如金刚不容外物。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说偈。

不见善不作,唯见恶可作。是处可怖畏,犹如险恶道。

世尊,如是所说有何等义。佛言善男子,不见者谓不见佛性。善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菩提。不作者所谓不能亲近善友。唯见者见无因果。恶者谓谤方等大乘经典。可作者谓一提说无方等。以是义故一阐提辈无心趣向清净善法。何等善法谓涅槃也。趣涅槃者谓能修贤善之行。而一阐提无贤善行。是故不能趣向涅槃。是处可畏谓谤正法。谁应怖畏所谓智何以故?以谤法者无有善心及方便故。险恶道者谓诸行也。迦叶复言:如佛所说,

云何见所作,云何得善法。何处不怖畏,如王夷坦道。

是义何谓。佛言善男子,见所作者,发露诸恶从生死际所作诸恶悉皆发露。至无至处以是义故是处无畏。喻如人王所游正路。其中盗贼悉皆逃走。如是发露一切诸恶悉灭无馀复次不见所作者,谓一阐提所作众恶而不自见。是一阐提憍慢心故。虽多作恶於是事中初怖畏。以是义故不得涅槃。喻如猕猴捉水中月。善男子,假使一切无量众生一时成於阿耨罗三藐三菩提已,此诸如来亦复不见彼一阐提成於菩提。以是义故名不见所作。又复不见之所作。所谓不见如来所作。佛为众生说有佛性。一阐提辈流转生死不能知见。以是义故为不见如来所作。又一阐提见於如来毕竟涅槃谓真无常,犹如灯灭膏油俱尽。何以故?是恶业不亏损故。若有菩萨所作善业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阐提辈虽复毁呰破坏不然诸菩萨犹故施与。欲共成於无上之道。何以故?诸佛法尔。

作恶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犹灰覆火上,愚者轻蹈之。

一阐提者名为无目。是故不见阿罗汉道。如阿罗汉不行生死险恶之道。以无目故诽谤等。不欲修习如阿罗汉勤修慈心。一阐提辈不修方等亦复如是,若人说言我今不信声闻经信受大乘读诵解说是故我今即是菩萨。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佛性故众生身中即有十力三二相八十种好。我之所说不异佛说。汝今与我俱破无量诸恶烦恼如破水瓶。以破结故即得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虽作如是演说。其心实不信有佛性。为利养故随文而说。如说者名为恶人。如是恶人不速受果如乳成酪。譬如王使善能谈论巧於方便奉命他国。宁丧命终不匿王所说言教。智者亦尔於凡夫中不惜身命。要必宣说大乘方等如来祕藏。一切生皆有佛性。善男子,有一阐提作罗汉像。住於空处诽谤方等大乘经典。诸凡夫人见已皆真阿罗汉是大菩萨摩诃萨。是一阐提恶比丘辈住阿兰若处。坏阿兰若法见他得利心生嫉妒作如是言所有方等大乘经典悉是天魔波旬所说,亦说如来是无常法。毁灭正法破坏众僧。作是言波旬所说非善顺说。作是宣说邪恶之法。是人作恶不即受报。如乳成酪灰覆火上愚蹈之。如是人者谓一阐提。是故当知大乘方等微妙经典必定清净。如摩尼珠投之浊水水即清。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复次善男子,譬如莲花为日所照无不开敷。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得见闻大涅槃日。未发心者皆悉发心为菩提因。是故我说大涅槃光所入毛孔必为妙因。彼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以是业缘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转死无有穷已,

复次善男子,如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牟头华分陀利华。生於淤泥而终不为彼泥所污。有众生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亦复如是,虽有烦恼终不为此烦恼所污。何以故?以知如来性相故。善男子,譬如有国多清冷风。若触众生身诸毛孔能除一切郁蒸之恼。此大乘典大涅槃亦复如是,遍入一切众生毛孔为作菩提微妙因缘。除一阐提。何以故非法器故。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解八种药灭一切病唯除必死。一切契经禅定三昧亦复如是,能一切贪恚愚痴诸烦恼病。能拔烦恼毒刺等箭。而不能治犯四重禁五无间罪。善男子,复有医过八种术能除众生所有病苦。唯不能治必死之病。是大涅槃大乘经典亦复如是,能除众一切烦恼。安住如来清净妙因。未发心者令得发心。唯除必死一阐提辈。

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能以妙药治诸盲人。令见日月星宿诸明一切色像。唯不能治生之人。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能为声闻缘觉之人开发慧眼。令其安住无量无边大乘典。未发心者谓犯四禁五无间罪悉能令发菩提之心。唯除生盲一阐提辈。复次善男子,譬良医善解八术为治众生一切病苦。与种种方吐下诸药。及以涂身熏药灌鼻散药丸药。若贫人不欲服之。良医愍念即将是人还其舍宅强与令服。以药力故所患得除。女人产时儿衣不与之令服服已即出,并令婴儿安乐无患。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所至之处若至舍宅除众生无量烦恼。犯四重禁五无间罪未发心者悉令发心。除一阐提。迦叶菩萨白佛言:世犯四重禁及五无间名极重恶。譬如断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是等未发菩提之心云何能与作提因。佛言善男子,是诸众生若於梦中梦堕地狱。受诸苦恼即生悔心哀哉我等自招此罪。我今得脱是罪者必定当发菩提之心我今所见最是极恶。从是觉已即知正法有大果报。如彼儿渐渐长大。常作是念是医最良善解方药。我本处胎与我母药。母以药故身得安隐。以是缘我命得全。奇哉我母受大苦恼。满足十月怀抱我胎。既生之後推乾去湿。除去不净大小利。乳餔长养将护我身。以是义故我当报恩。色养侍卫随顺供养。犯四重禁及无间罪临命时念是大乘大涅槃经。虽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如是经典亦为是人作菩提因。除一阐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及良医子。所知深奥出过诸医。善知除毒无上咒术。若恶毒蛇若龙蝮以诸咒术咒药令良。复以此药用涂革屣。以此革屣触诸毒虫毒为之消。唯除一毒名曰大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若有众生犯四重禁五无间罪悉能消灭令住菩提。如药革屣能众毒。未发心者能令发心安止住於菩提之道。是彼大乘大涅槃经威神药故。令诸众生生於乐。唯除大龙一阐提辈。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杂毒药用涂大鼓。於大众中击之发声。虽无心欲闻闻之皆死唯除一人不横死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在在处处诸行众中有闻声者,所有贪欲恚愚痴悉皆灭尽。其中虽有无心思念。是大涅槃因缘力故能灭烦恼而结自灭。犯四重禁及无间闻是经已,亦作无上菩提因缘渐断烦恼。除不横死一阐提也。复次善男子,譬如闇夜所营作一切皆息若未讫者要待日明。学大乘者虽修契经一切诸定。要待大乘大涅槃日。闻如来微密之教。然後乃当造菩提业安住正法,犹如天雨润益增长一切诸种成就果实。悉除馑多受丰乐。如来祕藏无量法雨亦复如是,悉能除灭八种热病。是经出世如彼果实多所益安乐一切。能令众生见於佛性。如法花中八千声闻得受记莂成大果实。如秋收冬藏更无作。一阐提辈亦复如是於诸善法无所营作。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闻他人子非人所持。寻妙药并遣一使敕语使言:卿持此药速与彼人。彼人若遇诸恶鬼神以药力故悉当远去。卿若晚吾自当往终不令彼抂横死也。若彼病人得见使者及吾威德。诸苦当除得安隐乐。是大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外道。有能受持如是经典。读诵通复为他人分别广说若自书写令他书写。斯等皆为菩提因缘。若犯四禁及五逆罪。若为邪鬼恶所持。闻是经典所有诸恶悉皆消灭。如见良医恶鬼远去。当知是人是真菩萨摩诃萨也。以故?暂得闻是大涅槃故亦以生念如来常故。暂得闻者尚得如是,何况书写受持读诵。除阐提其馀皆是菩萨摩诃萨。复次善男子,譬如聋人不闻音声。一阐提辈亦复如是,虽复欲是妙经典而不得闻。所以者何无因缘故。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一切医方无不通达。兼复知无量咒术。是医见王作如是言:大王。今者有必死病。其王答言:卿不见我腹内之事。何而言有必死病。医即答言:若不见信应服下药。既下之後王自验之。王不肯服。尔时良以咒术力令王粪门遍生疮皰。兼复<疒带>下虫血杂出。王见是已生大怖懅。赞彼良医善善哉!卿先所白吾不用之。今乃知卿於吾此身作大利益。恭敬是医犹如父母。是大乘典大槃经亦复如是,於诸众生有欲无欲悉能令彼烦恼崩落。是诸众生乃至梦中梦见是经恭敬供喻如大王恭敬良医。是大良医知必死者终不治之。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终不能治阐提辈。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善知八种悉能疗治一切诸病。唯不能治必死之人。诸佛菩亦复如是悉能救疗一切有罪。唯不能治必死之人一阐提辈。复次善男子,譬如良医善知八微妙经术。复能博达过於八种。以己所知先教其子。若水若陆山涧药草悉令识知。如是渐教八事已,次复教馀最上妙术。如来应正遍知亦复如是,先教其子诸比丘等方便除灭一切恼。修学净身不坚固想。谓水陆山涧水者喻身受苦如水上泡。陆者喻身不坚如芭蕉树。其涧者喻烦恼中修无我想。以是义故身名无我。如来如是於诸弟子渐渐教学九部经法令善通然後教学如来祕藏。为其子故说如来常。如来如是说大乘典大涅槃经。为诸众生已发心及未发心作菩提因。除一阐提。如是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经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未曾有当知即是无上良医。最尊最胜众经中王。

复次善男子,譬如大船从海此岸至於彼岸。复从彼岸还至此岸。如来应正遍知亦复如乘大涅槃大乘宝船。周旋往返济渡众生。在在处处有应度者,悉令得见如来之身。以是义如来名曰无上船师。譬如有船则有船师。以有船师则有众生渡於大海。如来常住化度众生复如是,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在大海中乘船欲渡。若得顺风须臾之间,则能得过无量由若不得者虽复久住经无量岁不离本处。有时船坏没水而死。众生如是在於愚痴生死大海乘行船。若得值遇大般涅槃猛利之风,则能疾到无上道岸。若不值遇当久流转无量生死。或破坏堕於地狱畜生饿鬼。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不遇风王久住大海。作是思惟我等今者必此死。如是念时忽遇利风随顺渡海。复作是言快哉是风未曾有也。令我等辈安隐得过大海难。众生如是久处愚痴生死大海困苦穷悴。未遇如是大涅槃风,则应生念我等必定堕於地畜生饿鬼。是诸众生思惟是时忽遇大乘大涅槃风。随顺吹向入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方真实生奇特想叹言快哉。我从昔来未曾见闻如是如来微密之藏。尔乃於是大涅槃经生清净复次善男子,如蛇脱皮为死灭耶。不也世尊,善男子,如来亦尔方便示现弃舍毒身。可言来无常灭耶。不也世尊,如来於此阎浮提中方便舍身。如破毒蛇舍於故皮。是故如来名为住。复次善男子,譬如金师得好真金随意造作种种诸器。如来亦尔於二十五有悉能示现种色身。为化众生拔生死故。是故如来名无边身。虽复示现种种诸身亦名常住无有变易。

复次善男子,如菴罗树及阎浮树一年三变。有时生花光色敷荣。有时生叶滋茂蓊郁。时彫落状似枯死。善男子,於意云何是树实为枯灭不耶。不也世尊,善男子,如来亦尔於界中示三种身。有时初生有时长大有时涅槃。而如来身实非无常。迦叶菩萨赞言:善哉诚圣教。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者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三者水。四者马。如是四法皆同此名。有智之臣善知此名若王洗时索先陀婆即便奉水。若王食时索先陀婆即便奉盐。若王食已将欲饮浆索先陀婆即奉器。若王欲游索先陀婆即便奉马。如是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复如是有四常。大乘智臣应当善知。若佛出世为众生说如来涅槃。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常者说无常欲令比丘修无常想。或复说言正法当灭。智臣应知此是如来为计乐者说於苦相。欲令比丘修苦想。或复说言我今病苦众僧破坏。智臣当知此是如来为计我者说无我相。欲令比丘修我想。或复说言所谓空者是正解脱。智臣当知此是如来说正解脱无二十五有。欲令比丘修空想。以是义故。是正解脱则名为空亦名不动。谓不动者是解脱中无有苦故是故不动。是解脱为无有相。谓无相者无有色声香味触等故名无相。是正解脱常不变易。是解脱中无有常热恼变易。是故解脱名曰常住不变清凉。或复说言一切众生有如来性。智臣当知此是如说於常法欲令比丘修正常法。是诸比丘若能如是随顺学者,当知是人真我弟子善知如来微之藏。如彼大王智慧之臣善知王意。善男子,如是大王亦有如是密语之法。何况如来而当耶。善男子,是故如来微密之教难可得知。唯有智者乃能解我甚深佛法。非是世间凡夫品所能信也。

复次善男子,如波罗奢树迦尼迦树阿叔迦树。值天亢旱不生花实。及馀水陆所生之物皆悉枯悴无有润泽不能增长。一切诸药无复势力。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我灭後有诸众生不能恭敬无有威德。何以故?是诸众生不知如来微密藏故。所以者何。以众生薄福德故。复次善男子,如来正法将欲灭尽。尔时多有行恶比丘。不知如来微密之藏赖堕懈怠不能读诵宣扬分别如来正法。譬如痴贼弃舍真宝担负草<麦弋>。不解如来微密故。於是经中懈怠不勤。哀哉大险当来之世甚可怖畏。苦哉众生不勤听受是大乘典大涅槃唯诸菩萨摩诃萨等能於是经取真实义。不著文字随顺不逆为众生说。复次善男子,如牧牛为欲卖乳。贪多利故加二分水。转卖与馀牧牛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近城女女人得已复加二分。转复卖与城中女人。彼女得已复加二分诣市卖之。时有一人为子纳妇当须好乳以瞻宾客。至市欲买是卖乳者多索价数。是人答言汝乳多水不直尔许。正值我今待宾客是故当取。取已还家煮用作糜都无乳味。虽复无味於苦味中千倍为胜。何以故?乳为味诸味中最。善男子,我涅槃後正法未灭馀八十年。尔时是经於阎浮提当广流布。是时有诸恶比丘。抄略是经分作多分能灭正法色香美味。是诸恶人虽复诵读如是经典。灭除如深密要义。安置世间庄严文饰无义之语。抄前著後抄後著前。前後著中中著前後。当知如诸恶比丘是魔伴侣。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而言如来悉听我畜。如牧牛女多加水乳。诸恶比亦复如是,杂以世语错定是经。令多众生不得正说正写正取尊重赞叹供养恭敬。是恶比丘利养故。不能广宣流布是经。所可分流少不足言:如彼牧牛贫穷女人展转卖乳。乃至成糜无乳味。是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展转薄淡无有气味。虽无气味犹胜馀经足一千倍。彼乳味於诸苦味为千倍胜。何以故?是大乘典大涅槃经於声闻经最为上首。喻如牛乳味中胜。以是义故名大涅槃。

复次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无有不求男子身者,何以故?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住处。复次善男子,如蚊子尿不能令此大地润洽。其女人者淫欲难满亦复如是,譬如大地切作丸如葶苈子。如是等男与一女人共为欲事犹不能足。假使男子数如恒沙与一女人共为事犹不能足。善男子,譬如大海一切天雨百川众流皆悉投注。而彼大海未曾满足。女人之亦复如是,假使一切悉为男者与一女人共为欲事而亦不足。复次善男子,如阿叔迦树波吒树迦尼迦树。春花开敷。有蜂唼取色香细味不知厌足。女人欲男亦复如是不知厌足。善男以是义故。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听是大乘大涅槃经。常应呵责女人之相求於男子。何以故?大经典有丈夫相。所谓佛性。若人不知是佛性者则无男相。所以者何。不能自知有佛性故若有不能知佛性者,我说是等名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说是人为丈夫相。若有女能知自身定有佛性。当知是等即为男子。善男子,是大乘典大涅槃经。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德之聚。何以故?以说如来秘密藏故。是故善男子善女人。若欲速知如来密藏。应当方便勤修此经。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如佛所说,我今已有丈夫之相。得入如来密藏故。如来今日始觉悟我。因是即得决定通达。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随顺世间法而作是说。迦叶复言:我不随顺世间法也。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所知无上法味甚难知而能得知。如蜂采味。汝亦如是,复次善男子,如蚊子泽不能令此大地沾洽。当来之是经流布亦复如是,如彼蚊泽。正法欲灭。是经先当没於此地。当知即是正法衰相。复次男子,譬如过夏初月名秋秋雨连注。此大乘典大涅槃经亦复如是,为於南方诸菩萨故。当流布降注法雨弥满其处。正法欲灭当至罽宾具足无缺潜没地中。或有信者或不信者,如是乘方等经典甘露法味悉没於地。是经没已一切诸馀大乘经典皆悉灭没。若得是经具足无缺中象王。诸菩萨等当知如来无上正法将灭不久。

猜你喜欢
  佛说决定义经·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七·念常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三卷·护法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十六·居顶
  卷第三十五·白岩净符
  二十九、非风非幡·慧开
  首罗比丘经·佚名
  阴蕴之研究·太虚
  卷第一·佚名
  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佚名
  净土论卷上·迦才
  刻指月录发愿偈(有述)·瞿汝稷
  第二品 狮子吼品·佚名
  无情说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五十八·彭定求

        卷858_1 【五言】吕岩   悟了长生理,秋莲处处开。金童登锦帐,玉女下香阶。   虎啸天魂住,龙吟地魄来。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婴孩。   姹女住南方,身边产太阳。蟾宫烹玉液,坎户炼琼浆。   过去神仙饵,今来到我

  • 卷二十·彭定求

        卷20_1 【相和歌辞·前苦寒行二首】杜甫   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楚江巫峡冰入怀,   虎豹哀号又堪记。秦城老翁荆扬客,惯习炎蒸岁絺绤。   玄冥祝融气或交,手持白羽未敢释。   去年白帝雪在山

  • 卷二百三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一女红类五言古子夜夏歌        【晋】乐 府田蚕事巳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咏剪防花        【梁】刘孝威叶舒非渐大花发是初开无论人讶似蜂见

  • 卷二二七 唐紀四十三·司马光

      起重光作噩(辛酉)六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一年有奇。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建中二年(辛酉、七八一年)   六月庚寅,以浙江東 西觀察使、蘇州刺史韓滉為潤州刺史、浙江東 西節度使,名其軍曰鎮海。   張著至襄陽,梁崇義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大明宪宗孝纯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六成化十二年八月辛未朔改南京户部左侍郎王恕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从大学士□辂等奏请增设也○巡抚顺天等府左佥都御史张纲奏乞餋病许之○癸酉兵科都给事中章镒等复劾奏镇守辽

  • 卷之七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五·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列国爵姓及存灭表余既辑春秋疆域自成周以迄齐楚秦晋凡十一国而当日之形势如鳞次栉比犬牙相错凡行军用师出入往来之迂直逺近及筑城戍守之轻重疎

  • 卷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十 唐 张守节 撰 孝文本纪第十        史记十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括地志云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遥县西南十二里秦属太原郡也】太后薄氏

  • 二、大旅行的开始·林语堂

    毕业后,我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住在北京就等于和真正的中国社会接触,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真相。北京清明的蓝色天空,辉煌的庙宇与宫殿及愉快而安分的人民,给人一种满足及生活舒宜的感觉。朝代已经改变,但北京仍在那里。有卧

  • 一四三 顺天时报·周作人

    凡是不曾于民国早年在北京住过些时候的人,决不会想像到日本人在中国所办的汉字新闻是怎么岂有此理的可气。本来中国的报纸最初都是外国人办的,如上海的《申报》和《新闻报》都是如此,但那是外国商人主意为的赚钱,不像日本

  • 刘一止传·脱脱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参知政事李邴推荐他任详定一司敕令所

  • 礼二四·徐松

    明堂御札【宋会要】仁宗皇佑二年二月十八日,帝谓辅臣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今冬至日当亲祀圜丘,欲以季秋有事于明堂,行飨帝飨亲之礼,以极孝恭之意。卿等讨寻典故,详议其事。」文彦博等对曰:「此礼久坠,历代未行,非

  • 义理·张载

    学未至而好语变者,必知终有患。盖变不可轻议,若骤然语变,则知操术已不正。 吾徒饱食终日,不图义理,则大非也,工商之辈,犹能晏寐夙兴以有为焉。 知之而不信而行之,愈于不知矣,学者须得中道乃可守。 人到向道后,俄顷

  • 春秋长历卷七·陈厚耀

    右谕德陈厚耀撰历编【五】襄二十五年【癸丑】正大辛酉二小辛夘三大庚申四小庚寅五大己未【经乙亥十七日传甲戌十六日丁丑十九日辛巳二十三日丁亥二十九日】六小己丑【经壬子二十四日】七大戊午【传己巳十二日】八小戊

  • 卷十五·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十五宋 叶梦得 撰成公三公至自防公防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尹子王之中大夫也曹伯归自京师何以不言曹伯归于曹以天子命之见正也负刍杀世子而篡其位霸主执而归于王王不能诛反使归焉则何以谓

  • 问疑品第二·佚名

    尔时圣者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见诸无量大众雲集。见佛世尊现大胜妙希有之相。作是思惟。今者世尊,为何事故。先现此相。我有疑事。今应当问。何以故?如来世尊,处在百千万福庄严师子妙座。威光殊特照曜显现。如是无量大众

  • 飞花艳想·刘璋

    清初人作之才子佳人小说。又名《梦花想》、《鸳鸯影》、《幻中春》。中篇小说。清刘璋撰。署“樵云山人编次”。 首自序署: “岁在己酉菊月望”。此书名多,版本也多,除此康熙八年(己酉)自序本外,有啸花轩刊本《幻中春